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

2020-11-24 同濟大學新聞網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策略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20-11-23  瀏覽:

11月17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在線發表了我校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薛雷教授課題組題為「Rox8 promotes microRNA-dependent yki messenger RNA decay」的研究論文。

Hippo信號通路從果蠅到人高度保守,其異常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但其調控機制尚未完全明晰。薛雷課題組利用果蠅作為模式動物開展遺傳篩選,發現RNA結合蛋白Rox8是Hippo通路的一個新的調控因子,通過直接結合Hippo信號通路關鍵基因yki mRNA 3'UTR上的特定位點,招募並穩定miR-8/AGO-RISC沉默複合物,促進yki mRNA降解,進而降低Yki蛋白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Rox8的同源蛋白TIAR以同樣的分子機制調控yki同源基因YAP的表達,並參與癌症的發生與發展,證明Rox8/TIAR對Hippo通路的調控作用及機制從果蠅到人類高度保守。該研究不僅揭示了Hippo信號通路新的調控機制,也為相關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

薛雷課題組的郭曉偉博士和孫藝昊博士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薛雷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加拿大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楊小龍教授、西湖大學馬仙珏研究員以及我校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張小平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加拿大女王大學的Taha Azad、HJ Rensburg以及薛雷課題組雒晶晶等參與了該項研究。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經費支持。

文章連結: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1/16/2013449117

 

 

相關焦點

  •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PNAS,揭示RNA結合蛋白Rox8調控Hippo...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策略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20-11-23
  • 物理學院毛有東課題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人源蛋白酶體...
    毛有東課題組利用他們發展的冷凍電鏡數據分析的新算法,通過並行統計機器學習,實現了在超級計算機中對這些細微動態構象的深度分類,最終得到了人源蛋白酶體3.6-4Ao的基態高分辨結構和其他三個亞穩態結構,並首次觀察到核心複合物(20S)的底物通道自發從關閉到打開這一動態過程的結構變化,詳細分析了蛋白酶體功能活化的結構機理,為蛋白酶體功能的動力學調控提供了重要的結構基礎。
  • 民大教師在《美國化學會志》(JACS)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
    日前,雲南民族大學民族醫藥學院汪偉光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首次闡明了真菌來源藥物分子-聚酮化合物gregatin A的生物合成分子機制,並以全文形式在線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
  • 4月8日,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文章...
    文 / Becky2020-04-13 10:01:26來源:FX168 4月8日,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文章「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
  • 清華經管學院李宏彬等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
    清華經管學院李宏彬等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闡釋空氣汙染對預期壽命的影響  清華新聞網7月9日電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C.V.  李宏彬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直接投稿的論文,7月8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題目是《空氣汙染對預期壽命的長期影響:基於中國淮河取暖分界線的證據》(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s Huai River policy)。
  • 方方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文:有重要進展
    2019年8月5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線刊發了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
  • 北大生科院吳虹課題組《自然·通訊》發表文章
    2020年4月20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RIM21 and PHLDA3 Negatively Regulate the Crosstalk between the PI3K/AKT Pathway
  • 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在動物能量代謝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究發現:高溫熱浪天氣會顯著抑制小型哺乳動物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乃至繁殖成功率。,及其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策略和能量學調節機制研究。該研究結果於2020年9月14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https://doi.org/10.1073/pnas
  • 南開大學李魯遠課題組研究成果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發表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佟聞) 日前,我校藥學院教授、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魯遠教授的聯合研究團隊(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在缺氧誘導因子HIF1α氧非依賴降解機制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會刊
  •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首頁 »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來源:生物通 2006
  • 前沿院博士生在美國化學會志JAC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7月14日,前沿院有機化學研究中心曾小明博士團隊博士生韋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化學領域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影響因子12.113)上在線發表題為「Highly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romatic Ketones and Phenols Enabled by Cyclic (Amino)(alkyl)carbene Rhodium Complexes」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文章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單位均為西安交通大學。
  • 江蘇這所「雙一流」高校在3大國際學術期刊連發4篇論文
    分別為生命科學學院鍾伯堅教授研究組在生物學領域頂級期刊Current Biology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曉教授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生科院胡志剛-郭志剛課題組在知名腫瘤專業期刊Oncogene發表的兩篇研究論文。
  • 李海濤研究組近期在《自然化學生物學》和《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
    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上的題為《應用蛋白微陣列技術研發Spindlin1小分子抑制劑》(Developing spindlin1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by using protein microarrays)的論文,通過構建組蛋白閱讀器結構域蛋白晶片,並結合基於結構的構效關係演化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夏偉梁課題組發表Oncogene、Theranostics論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Med-X研究院夏偉梁教授課題組在Oncogene (IF=6.634)雜誌在線發表了研究成果Enhanced autocrine FGF19/FGFR4 signaling drives the progression of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ich
  • 馮新華課題組發現腫瘤細胞逃逸機制
    近日,Oncogene雜誌在線發表了生研院馮新華教授為通訊作者的論文STAT3 selectively interacts with Smad3 to antagonize TGF-β,揭示了腫瘤細胞逃逸TGF-β信號的重要機制。
  • 美國科學院院刊刊發中科院海洋所軟體動物發育演化研究新進展
    圖為笠貝和石鱉Hox表達模式12月2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刊發中科院海洋所劉保忠課題組題為「Dorsoventral decoupling of Hox gene expression underpins the diversification
  •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張弛教授課題組在線發表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澳大利亞功能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時間:2018
  •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8-05-11  瀏覽:
  • 腫瘤代謝機制突破性進展研究一覽
    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21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研究發現,除了糖酵解以外,致癌轉錄因子c-MYC也能刺激穀氨醯胺的代謝。通過上調穀氨醯胺酶(GLS),促進能量生成,結果促進了癌細胞的增生。眾所周知,穀氨醯胺能夠通過GLS轉化為穀氨酸,進入三羧酸循環後成為一種重要的能量來源。
  • 科學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換主編
    Inder Verma (圖片來源:Salk Institute)據《科學》網站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選出新一任主編,來自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索爾克生物科學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Inder Verma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