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2020-12-04 生物谷
首頁

»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來源:生物通 2006-12-31 09:32

        在2007年新年即將來臨之際,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又傳來喜訊:吳喬教授及其課題組於2006年12月在國際權威刊物《The  EMBO  Journal》發表論文。這是迄今為止以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獨立作者單位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首次發現並闡明了腫瘤抑癌蛋白p53介導孤兒受體TR3抑制癌蛋白MDM2的分子機理,對以TR3作為潛在的藥物靶點研究抗腫瘤藥物、抑制MDM2誘導的腫瘤發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見廈門大學主頁)

        《The  EMBO  Journal》雜誌在國際學術上享有很高聲譽,被譽為歐洲小《Nature》。據檢索,2006年該雜誌發表的508篇論文中,以中國大陸為獨立作者單位的論文僅2篇,另一篇為北京大學。

        附1:吳喬,女。1990年獲得廈門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在美國加州Burnham研究所完成博士論文研究工作後回國答辯,1996年獲得廈門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

        目前主要研究領域涉及腫瘤細胞生長抑制和細胞凋亡誘導的作用機理及信號轉導調控;抗腫瘤藥物抑制腫瘤生長、轉移的分子機制;核受體蛋白相互作用和蛋白修飾等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

        已在國際核心刊物如《The  EMBO  J.》、《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Journal  of  Cell  Science》等和國內核心刊物如《中國科學》等發表論文40多篇。

        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近年來主持國家「973」重大項目預研基金、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合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四項)等課題十多項。指導和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20餘名。

        附2:《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誌》(EMBO)是歐洲分子生物學協會主辦,每年出版24期,是世界著名的雜誌之一。它致力於發表來自廣義的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文稿。免費提供該雜誌的文摘、全文等,內容主要是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相關論著。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

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相關焦點

  • 華僑大學程國林教授課題組在JACS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雷水清)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程國林教授課題組在C-糖苷的模塊化構建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日前以「Modular 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C-Aryl Glycosides via
  • 沈偉教授課題組在《PLOS BIOLOGY》發表論文解析原始卵泡形成機制
    沈偉教授課題組在《PLOS BIOLOGY》發表論文解析原始卵泡形成機制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殖科學研究院沈偉教授課題組在自然指數期刊、一區TOP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有關卵巢原始卵泡組裝的遺傳調節機制的研究論文。
  • 雲南大學邵志會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發表論文
    日前,雲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自然資源藥物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邵志會教授課題組在手性催化與手性天然產物/手性藥物合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2月11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
  • 醫學部教師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發表論文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藥學院教師方宇副教授撰寫的論文「China should curb non-prescription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community」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雜誌「Personal View」欄目正式發表。
  • 上海科技大學於奕課題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新型半導體材料領域
    我校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於奕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我校於奕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通力合作,在這兩個前沿難題的解決上取得了突破。通過在材料製備過程中引入剛性有機配體來抑制離子擴散,普渡大學團隊成功製備了二維有機-無機雜化滷化物鈣鈦礦橫向異質結。於奕課題組發展了低劑量像差校正電子顯微技術,首次揭示了二維橫向異質結的界面原子結構,直接有力地證實了普渡大學團隊已成功獲得了原子級平整界面。
  • 深圳大學深古菌研究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組學》, 2019年影響因子:10.465,中科院一區)發表了題為「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evidence of light-sensing, porphyrin
  • Angew.廈門大學王斌舉課題組在金屬酶中的長程電子轉移機制研究...
    導讀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斌舉教授課題組在金屬酶中的長程電子轉移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How Oxygen Binding Enhances Long-Range Electron Transfer: Lessons From Reduction of Lytic Polysaccharide
  • 廈大課題組發現:海月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
    2015年12月21日,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鄭連明副教授課題組在《PLOS ONE》發表題為「Life cycle reversal in Aurelia sp.1 (Cnidaria, Scyphozoa)」的研究論文,報導了首例缽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現象,引起學界極大關注,並被國內外媒體競相報導。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化學期刊發表論文,手性分子檢測方面
    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車順愛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新型手性純無機材料的研究,利用無機材料的各種手性響應性實現手性分子的識別和檢測。日前,課題組研究人員利用手性納米結構金膜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手性各向異性實現手性分子的檢測的成果以「Enantiomeric Discrimination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Chiral Anisotropy of Chiral Nanostructured Gold Films」為題,發表於國際頂級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 人居學院顧兆林課題組在《Physics Reports》發表論文
    近日,國際物理學權威綜述期刊《Physics Reports》刊發了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顧兆林教授課題組綜述性論文「Electrification of particulate entrained fluid flows—Mechanisms, applications, and numerical methodology」,介紹氣固兩相流中顆粒荷電的應用、荷電機理及數值模擬方法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夏偉梁課題組發表Oncogene、Theranostics論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Med-X研究院夏偉梁教授課題組在Oncogene (IF=6.634)雜誌在線發表了研究成果Enhanced autocrine FGF19/FGFR4 signaling drives the progression of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ich
  • 廈大課題組發現:海月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新聞—科學網
    2015年12月21日,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鄭連明副教授課題組在《PLOS ONE》發表題為「Life cycle reversal in Aurelia sp.1 (Cnidaria, Scyphozoa)」的研究論文,報導了首例缽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現象,引起學界極大關注,並被國內外媒體競相報導。
  • 僅2020年上半年,西南大學這個課題組已在top期刊發表6篇學術論文!
    近日,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何林教授課題組以&34;為題的論文在線發表在昆蟲學top期刊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博士馮楷陽為論文第一作者,何林教授為通訊作者。
  • 我院科研人員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發表論文
    近日,我院職工王志明(山東科技大學博士在讀)以第一作者,導師呂憲俊教授為通訊作者,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為第一完成單位,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清潔生產》)期刊發表題為「Preparation of Ca-Si-Al-Mg Porous Ceramics by Co-operation of Ca&Mg-contained Soda Residue and
  • 西華大學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Energy》上公開發表文章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程波)西華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韓志強副教授課題組在等量層流燃燒研究領域取得最新研究進展,在國際知名期刊《Energy》上公開發表題為「On the equivalent effect of initial temperature and
  • ...張曉進課題組的研究論文被選為藥物化學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近日,中國藥科大學尤啟冬教授和張曉進副教授課題組有關脯氨醯羥化酶2(PHD2)小分子抑制劑的最新研究成果——Photoactivatable Prolyl Hydroxylase 2 Inhibitors for Stabilizing the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with Light
  • 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論文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多酸化學重點實驗室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高核稀土嵌入鎢氧納米簇的組裝及功能化的方面取得重大研究進展,相關成果「Aggregation of Giant Cerium-Bismuth Tungstate Clusters into a 3D Porous Framework with High Proton Conductivity
  • 廈門大學:基於生物能量方法的生物無機前藥分子
    廈門大學高錦豪教授課題組在基於生物能量方法設計合成生物無機前藥分子用於癌症治療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ctivatable Mitochondria-Targeting Organoarsenic Prodrugs for Bioenergetic Cancer Therapy」為題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
  • 廈門大學發展了可控光催化生物質選擇轉化方法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野教授課題組與程俊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生物質光催化選擇轉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Selectivity control in photocatalytic valorization of biomass-derived platform compounds by surface engineering of titanium oxide」發表於Chem (Chem 2020, DOI
  • 2017年,中國科學家已發表9篇NSC論文!表現最突出的大學竟然是…
    2017年以來中國科學家發表的9篇NSC論文中,北京大學表現最為突出,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2篇Science,此外,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還合作發表一篇Cell。其他高校和科研單位中,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和南京農業大學各發表一篇Science,西北大學和中山大學各發表一篇Nature,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發表一篇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