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020年上半年,西南大學這個課題組已在top期刊發表6篇學術論文!

2020-07-07 西南大學本科招生

近日,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何林教授課題組以&34;為題的論文在線發表在昆蟲學top期刊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博士馮楷陽為論文第一作者,何林教授為通訊作者。

僅2020年上半年,西南大學這個課題組已在top期刊發表6篇學術論文!

該研究發現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_Tc13743.2)通過競爭性結合微小RNA(miR-133-5p)促進穀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TcGSTm02的過表達,從而介導了硃砂葉蟎對丁氟蟎酯的抗藥性。該研究不但揭示了lncRNA在節肢動物抗藥性進化中具有功能,而且證實抗藥性調控網絡中存在&34;的調控通路,闡明了抗藥性調控的新機制,為害蟎抗藥性治理及新型殺蟎劑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解毒酶基因的過表達是介導抗藥性進化的重要因素,挖掘並闡明解毒酶基因過表達的調控通路是近年抗藥性機制研究的熱點。長鏈非編碼RNA介導的內源競爭性RNA機制(ceRNA)為探究害蟎抗藥性調控通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該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TcGSTm02的過表達是導致硃砂葉蟎對丁氟蟎酯產生抗藥性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過轉錄組測序,篩選並鑑定出調控TcGSTm02表達的候選ceRNA通路:lincRNA_Tc13743.2-miR-133-5p-TcGSTm02。

僅2020年上半年,西南大學這個課題組已在top期刊發表6篇學術論文!

研究還表明硃砂葉蟎丁氟蟎酯抗性品系通過對lincRNA_Tc13743.2的過表達,產生更多&34;吸收miR-133-5p,從而減少miR-133-5p與TcGSTm02的結合,減輕了miR-133-5p對TcGSTm02表達的抑制作用,促使TcGSTm02過表達,最終介導了硃砂葉蟎對丁氟蟎酯的抗藥性。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慶市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的資助。至此,何林教授領導的農藥生物化學與科學應用科研團隊今年已在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Pest Management Science和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等昆蟲學top期刊發表6篇學術論文

僅2020年上半年,西南大學這個課題組已在top期刊發表6篇學術論文!

延伸閱讀:

何林,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博士均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現西南大學)。先後擔任中國昆蟲學會理事、重慶市昆蟲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等學術兼職。先後獲得重慶市&34;、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科技部&34;、教育部&34;等榮譽。

主要從事農藥生物學與科學應用方面的科研、教學與推廣工作,包括有害生物抗藥性、農藥生物活性、田間藥效、環境安全性以及雜草防控等。尤其在害蟎抗藥性研究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已發表相關研究論文80餘篇(SCI收錄45篇);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8項,已授權4項。(相關數據截至2014年)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34;頭條號!

(本文部分圖文素材來自西南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陶曉奇副教授課題組在國際Top期刊發表高水平...
    近日,國際Top頂級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最新刊登了我院陶曉奇副教授課題組發表的題為「Conjugation of antibodies and aptamers on nanozymes for developing biosensors」論文。
  • 2020年以來,西南大學連續在多個國際知名期刊發文,成果連連!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2020年以來,西南大學科研團隊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本期推送,我們就來看看西南大學近一段時間的精彩表現。研究得到NSFC-雲南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的資助,相關成果於近期正式發表在合成生物學著名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美國化學學會·合成生物學)。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趙騰飛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廖志華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
  • 湖南2名本科生在一區top期刊發表論文,被業內頂尖期刊接連引用!
    近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本科生王峻康和張佳琪以並列第一作者在農林科學一區top期刊《食品化學》發表論文,標題為《花青素降低了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內吞進入3D Caco-2腸道細胞模型》(Anthocyanins
  • 西南醫科大學大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
    就在昨天,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大一本科生,發表新冠病毒相關SCI論文。>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發表了題為「COVID-19 epidemic: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的學術論文。
  • 西南大學再發3篇國際頂級期刊論文,實力"爆棚"!
    步入2020年以來,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海恩斯•萊恩伯格院士團隊、呂陳生教授團隊和陳新平教授團隊已分別在國際頂級期刊成功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本期推送,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南大學的科研天地。6.065)錄用,該期刊是國際土壤學領域常年排名第一的頂級學術期刊。
  • 西南交通大學崔樹勳教授在國際權威綜述學術期刊發表專題評述論文
    基於原子力顯微鏡的單分子力譜(AFM-SMFS)由於其可在液體、空氣及真空環境下工作等優點,已發展成為研究高分子單鏈彈性的一種重要實驗方法。近日,西南交通大學崔樹勳教授系統評述了近年來各研究組在高分子單鏈彈性環境響應方面的研究進展。
  • 本科生發表14篇SCI論文,一作9篇發在一區top期刊
    累計發表SCI二區以上論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9篇,並且都發表在一區top期刊上,4篇被選為封面論文;兩項國家專利正在資質審查中;收到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多倫多大學PhD口頭offer……在南科大2019年國家獎學金答辯上,南科大化學系大四學生胡啟錕憑藉優異的表現,受到同學們的關注。
  • 青島大學4篇學術論文被撤,校方:已做相關取證
    青島大學藥學院兩名科研教學人員共同發表研究,發現通過下調CIP2A顯示出FL118對CRC的抗腫瘤作用,從而增強了PP2A的活性。Life Sciences雜誌官網聲明顯示,該篇論文是應雜誌主編要求撤回的,撤回原因是該文章與其他7篇文章的圖片存在重複使用的情況,屬於嚴重的學術不端,雜誌為在審稿過程中未發現此類問題向讀者致歉。
  • 西南財大一畢業生3個月內發表論文5篇,2篇涉嫌全文抄襲
    西南財經大學再曝學術不端行為,該校經濟學院一畢業生在2009年5月至7月期間發表的5篇期刊論文中,有兩篇涉嫌全文抄襲。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接獲舉報,上述畢業生馬龍在2009年6月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涉嫌抄襲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一副教授2003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上述兩篇論文。
  • 川農博士發表8篇SCI,其中5篇top期刊!屬於他的科研故事
    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在SCI TOP期刊,累計影響因子27.089,尚有外審英文論文2篇,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物理排名第七);研究內容涉及動物抗逆生理及大口黑鱸健康養殖等領域;目前已通過海南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成為一名光榮的科研工作者。
  • 2018全國人文社科學者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數量排行榜發布!
    排在榜單第一位的,是南京財經大學的陸珉峰,2018全年共發表論文38篇。相當於每月平均3篇以上。不過,經查詢,其2018年發表的論文中,有34篇都是發表在《青年記者》上,大概是專欄作家吧。即便如此,老先生積極寫作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從榜單上看,也能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例如北京師範大學的喻國明,中國人民大學的劉偉(目前也是該校校長),武漢大學以研究三農問題而著名的賀雪峰等。
  • 江蘇大學崔海英教授課題組在食品國際權威期刊Trends in Food...
    近日,食品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IF=11.077)在線刊發了崔海英教授課題組的論文「Advances in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antibacterial strategies ba
  • 2017年,中國科學家已發表9篇NSC論文!表現最突出的大學竟然是…
    導讀  《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細胞》(Cell),是當前國際上最頂尖的學術期刊。  2017年剛剛了過去一個多月,中國科學家已在這三份期刊發表了9篇研究性論文,勢頭強勁!
  • 三峽大學一院長被舉報學術不端 8篇論文重複發表
    高校對學術不端的舉報如何處理,如何公開,容忍程度有多少?這無疑考驗大學的底線。  8篇論文被指重複發表  當2012年年初在學院辦公室翻看期刊《黃鐘》時,葉偉沒有想到,他對院長學術問題的質疑會持續到兩年之後。
  • 核醫學科2020年發表的SCI論文大數據分析
    1,核醫學科論文概況核醫學反應科領域已經發表了76,465篇Medline收錄文獻,其中2020年發表了10,282篇,我們對其做一大數據分析。國家分布可以看到,2020年在核醫學領域發表論文最多的國家依次為:美國、中國、荷蘭、德國和義大利。其中中國發表的論文佔16%。
  •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首頁 »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來源:生物通 2006
  • 西南林業大學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Plant Diversity上發表研究論文
    最新一期著名植物科學期刊Plant Diversity刊登了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本科生蔣凱文為第一作者的題為「DNA barcoding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Dumasia (Fabaceae: Phaseoleae) reveals a cryptic lineage」研究論文,並被選為封面文章之一進行推薦。
  • 西南交通大學連發3篇高水平論文!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英波研究團隊在《Nature》子刊上發表鋁合金相關系列研究成果Al-Zn-Mg-Cu (7xxx系列)合金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工業,並由於其優越的物理力學性能和可製造性在鐵路運輸中顯示出越來越可觀的潛力。近幾十年來,一些新興的工程材料(如鎂合金、鈦合金和複合材料)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在許多領域對7xxx合金構成了挑戰。
  • 廣州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朱漢斌 何蘊華報導】記者5月13日從廣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化工學院邱燕璇等5名本科生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光、電、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已在國際化學領域5大頂級期刊發表了7篇全英論文。
  • 科研學霸生活也多彩:5年發表一作TOP期刊14篇
    來源 | 山東農業大學校報編輯 | 學術君第一作者TOP期刊14篇,一區期刊6篇,五年他引110餘次,ESI高被引論文1篇,SCI源刊物6個期刊的審稿人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2017級土壤學博士研究生。2015年9月推薦免試進入山東農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17年9月碩博連讀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朱魯生教授。2019年10月,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前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Jay Gan教授課題組訪學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