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雲南民族大學民族醫藥學院汪偉光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首次闡明了真菌來源藥物分子-聚酮化合物gregatin A的生物合成分子機制,並以全文形式在線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
汪偉光博士於2017年11月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到雲南民族大學民族醫藥學院(重點實驗室)工作。來校工作以來,主要圍繞雲南特有民族藥用植物共生菌綜合利用開展相關研究,已主持獲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Nos. 31760096和31960095)、省級及企業橫向課題等4項;已在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著名刊物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2018年入選雲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破格晉升研究員。
聚酮化合物Gregatin A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抗植物病毒等藥理活性,其存在於藥用植物的內生真菌,汪偉光團隊的研究工作為聚酮類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的切入點,也為我省民族藥用植物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科學參考和依據。
JACS全名《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系藥學、化學、化學生物等領域國際著名綜合期刊(影響因子14.7)。這次雲南民族大學以第一單位在該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標誌著雲南民族大學在藥物化學研究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學術影響了上了一個新臺階,該論文將對雲南民族大學藥學學科建設、化學博士點的申報發揮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本論文得到了合作單位日本北海道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湖大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的大力支持,其中Yudai Mastuda博士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雲南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杜蓮瓊(本科也就讀於雲南民族大學)和李敏為主要參與者。(民族醫藥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