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東上融合也有好多年了,但是第一次在掛上航母代碼,上航塗裝的航班上體驗全東航機組的行程是在今年。其實,我打小對上航就是有情結的,或許是因為家中長姐一早便入了上航做客艙乘務員,還記得她那一身上海紅的制服;或許是因為那曾經擁有著757/767機隊的上航;又或許只是因為那一抹紅吧。
今年內飛行次數真的不算多,而且體驗真的糟糕。疫情期間就不談了,到了夏季,持續的陰雨天中飛了趟西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從平飛到下降期間無休止的重度顛簸,是大自然無邊的魅力?或許到底是今年的不易。
言歸正傳,挑了個晴好的日子,忙裡偷閒飛了趟長沙。這一飛,為了回歸那曾經安逸的飛行,為了回歸正常的生活狀態。
或許是對於飛西安的顛簸還心有餘悸,出發前特意查看了衛星雲圖,航路天氣真心不錯。
難得的天氣晴好,早一些來到了SHA的東上老巢,今年過年期間本來是要搭日航772從虹橋飛羽田的,結果病毒打亂了幾乎所有人的行程。
中午的兩艙櫃檯人不是很多。
地服人員比旅客還要多。
虹橋浦東兩場的貴賓廳都去過,虹橋V2國內人一直多,飯點時更是標準的大食堂,或許大家都是為了「東航那碗面」吧。
迅速過安檢,去V2大食堂覓食。
來的還算早,客人們都還沒來。
大食堂自助區,品種還是很多的。
「東航那碗面」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東航新時代的招牌,這碗面倒沒覺得真有那麼好吃,只是覺得確實還算是用心在做那一碗麵。
V2那碗面的出口和澆頭自助取餐區。
這次沒有選湯麵,選了素雞澆頭的上海蔥油拌麵。
吃飽喝足之後,實在坐不住,移步到外面走一走,疫情後時代下,航班量在逐步恢復。很難想像疫情期間京滬快線都是窄體機在飛時的慘狀。
上航塗裝的A333,現如今B-6097算是歲數比較大的一架A330了。
吉祥的789一次也沒飛過,下回去三亞考慮飛一回。
顯得很空曠的航站樓
唯有那一抹上海紅,格外顯眼。
本以為:上航的代碼,上航的飛機,上航的機組,上航的飛行,多麼原汁原味啊……可是登機時發現廊橋迎客的是東航制服的乘務員,雖然早就知道是一家了,但就是覺得有些遺憾。
早期的A330公務艙2-2-2傳統布局座椅,其實我一直覺得比反魚骨A33E的要舒服些,新的座椅總覺得有些窄,而且對於身高超過185的我來說腿也更是伸不直。
多媒體系統形同虛設,根本就無法正常使用。
配色很東航的上航A333
這個航班已經過了正餐時間,我也不太清楚正餐時間段裡的長沙短途是否會提供正餐熱食?在登機後乘務員確認行李前,客艙經理就帶領兩艙乘務員分發兩艙簡餐盒了。這個小食盒建議在後期繼續保留,點心品質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東航用心的這個「伴手禮」卻不適合帶下飛機,裡面的食物在高溫天幾個小時就會開始變質,這也是客艙機組最擔心的情況。對於想要打包帶走的客人,客艙經理都會親自予以解釋清楚,以免留下隱患。
東上融合之美
簡化版的非正餐冷餐盒……
由於「東航那碗面」已飽腹,機上冷餐吃了少許就退回了,收拾心情,準備起飛!
由於航路天氣良好,航路流量良好,航班登機秩序良好,準點推出滑行起飛,起飛拍攝了視頻,視頻中典型的羅羅發動機的聲音,飛MSFS的時候特別在AVSIM上下載過非常接近的聲音文件,讓模擬飛行更真實。
由於是接近無雲、靜風的空域,當日起飛十分平穩,毫無顛簸,只是覺得地面離自己越來越遠。
雨後的江南,將被副熱帶高壓佔據半月有餘。
夏季的天空總是豐富多彩的,前一段還是晴空萬裡,隨時就會遇到需要繞開的積雨雲。
由於地面已經發過餐食,起飛以後只有飲料了,一小時二十分的飛行時間真的很短。
起飛後僅提供塑料杯飲料,和告知落地時間,就沒有其他服務了。
好天氣帶來了絲般順滑地飛行體驗,只有在下降開減速板時才能感受些許震動。
短暫的上航A333之旅即將結束。
落地在高溫天裡的黃花機場。
離開前再拍一張
總結一下這次飛行:記憶中的上航服務已經被東航融合同質化了。並不是不好,而是沒有了很多特色,有些想念上航很久以前經濟艙都有溼毛巾,還有那繽紛多彩的餐食盒,想念上航的757和767,只是全部一去不復返了。
時間有富足,特意體驗了一回普速磁浮列車。
猜一猜我當天入住了長沙的哪家酒店呢?
長沙的美食真的不容錯過,由於對辣物一直承受能力有限,所以點了很多辣菜怕根本就是浪費糧食,可是沒想到湖南本地做的辣菜卻是如此的好吃,辣妹子名不虛傳呀。
剁椒魚頭肯定要點,酸辣味,辣味入口很快會被魚肉的鮮香化解,一點也不上頭。
辣椒炒肉,吃的時候覺得辣,可是配合米飯和冰棍兒就會覺得香,而忽略辣。
鯽魚的刺都被炸酥了,回味無窮。
結束本篇,感謝支持!
本文源自飛客茶館會員「Turbo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