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獨立」,雙「颱風」形成,一個往我國,一個去日本

2021-03-01 颱風監測

之前兩天關於「丹娜絲」的推文中,我們一直強調它在接近呂宋島過程中,容易在呂宋島西側(也就是我國南海東北部)出現副中心。而實際上,正如我們預期的那樣,從昨天(7月16日)上半夜開始,丹娜絲在轉向過程中,它的高層環流中心悄然繞過呂宋島北部在南海上空發展起來。同時,今天凌晨,在丹娜絲東側,一個新的熱帶擾動90W也逐漸形成。

▲今天上午,風雲-4號衛星監測到的颱風丹娜絲原中心、副中心和東側的熱帶擾動90W。

今天上午的衛星雲圖已經能明顯看出,颱風丹娜絲的低層中心因無法繞過呂宋島高山而滯留在菲律賓東北部近海,而低層中心東西兩側增長出來兩個環流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南海上空的副中心,另一個則為熱帶擾動90W。

▲今天傍晚,風雲-4號衛星監測到的南海熱帶低壓和5號颱風丹娜絲。

到了今天傍晚,丹娜絲原來的中心附近環流「吞併」了熱帶擾動90W(或者說沒有讓90W脫離出去),繼續發展;而南海上空的副中心也逐漸脫離丹娜絲的環流,徹底「獨立」出來,強度也不斷增強。中央氣象臺7月17日傍晚將南海的副中心升格到熱帶低壓。至此,丹娜絲和它的副中心徹底「分家」,未來也將各自影響不同的地方。

▲中央氣象臺7月17日18時發布的「丹娜絲」和南海熱帶低壓未來路徑預報圖。

未來,「丹娜絲」將在減弱東退後的塊狀副高邊緣的偏南氣流影響下,向著偏北方向移動。明天(7月18日),「丹娜絲」將進入我國東海東部海域。南海熱帶低壓也將持續緩慢向偏北方向移動,後天(19日)凌晨它將進入臺灣海峽,未來可能在浙閩交界附近沿海地區登陸。

▲各預報方法預測的丹娜絲路徑,實際上颶風模式(HWRF)預測的路徑為南海熱帶低壓的移動路徑。

南海熱帶低壓「自立門戶」開始獨立發展後,它截斷了一大部分原本輸送到「丹娜絲」的西南季風水汽。在充足的水汽補充下,南海熱帶低壓可能發展成為今年的第6號颱風「百合」。目前,中央氣象臺認為南海熱帶低壓將在明天凌晨到上午就在巴士海峽西側成為6號颱風「百合」。

▲7月17日08時,GFS預測的未來4天水汽輸送動畫。

雖然未來的6號颱風「百合」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出現了,但我們依然維持之前的看法:丹娜絲和未來的百合將以熱帶風暴的強度為主,或者勉強達到強熱帶風暴的下限級別。

聲明:

文中所有帶「颱風監測」和「解碼天氣」logo的圖片均為本公眾號根據國內外公開數據繪製,僅供關心最新颱風消息、動向人士參考,並不構成決策依據。如需官方颱風預報結果,請諮詢中央氣象臺或您所在地氣象局。

相關焦點

  • 颱風一個接一個?超級計算機:颱風百合登陸日本後新颱風又在醞釀
    7月27日下午,從衛星雲圖上看,西太平洋上熱帶雲團湧動,而大片的晴朗區域則是副熱帶高壓的主力範圍,這其實是盛夏的常見狀態。而在這當中,日本南部地區有小塊雲團,這其實是就是這兩天正在日本南部沿海活動的今年第6號颱風百合。
  • 96W又來了,12月雙颱風胚胎形成,23號颱風可能出現
    12月才開始,沒想到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胚胎就如此活躍,這可能是超乎大家的想像了,如今已經形成了 雙颱風胚胎,編碼分別為95W、96W,正在共舞,這也是12月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第1個(首個)「雙颱風胚胎」。
  • 颱風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今年多個超級颱風臨時轉向去日本了
    颱風這幾年對我國的影響越來越大,你知道颱風是怎樣形成的嗎?颱風有哪些主要特點呢?你是怎樣防颱風的呢?為什麼颱風經常改變方向向日本吹呢?現在我是去旅遊珠海偉少,給大家講講颱風的情況,希望大家能夠遇到颱風時能夠正確預防颱風,減少損失。
  • 太平洋雙風暴形成!美莎克提升,預計達16級,10號颱風海神或快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8月,太平洋區域首次形成三風暴發展之後,如今已經逐步變成雙風暴了,因為位於東太平洋地區的洋熱帶風暴「埃爾南」已經減弱為低壓,還剩下一個熱帶風暴「伊塞萊」(
  • 颱風成群!9號颱風利奇馬生成並向我國靠近,它是一個狠角色
    8月4日西北太平洋及附近區域熱帶系統和超級計算機集合示意圖,中氣愛標註及製作利奇馬是這一班颱風胚胎中的佼佼者,它的海溫最高、水汽最多、能量最足,強度將超過韋帕、範斯高,有可能達到強颱風甚至更高的強度。不止於此,在胚胎階段利奇馬的體型就非常龐大,未來它還會繼續吸納水汽,成為一個又大又強的颱風。
  • 12號颱風雲雀又想來華東了,它是一個怎樣的颱風?
    它接連生出了兩個颱風:11號悟空和12號雲雀。其中,齊天大聖悟空在茫茫遠洋北上,沒有影響任何國家,可謂人畜無害;12號颱風雲雀本來也想這樣,但急忙趕來的副熱帶高壓在北緯30度以北圍住了它,這個颱風註定要登陸,而且註定要以「奇葩」為特點,歷史留名。
  • 颱風燦鴻已經形成,登陸我國可能性不大,日本將迎來大暴雨!
    國慶小假期還沒有結束,我國中東部地區被一股強大的冷空氣雲團所覆蓋,根據氣象學家觀看星雲圖給出的結果來看,西太平洋地區仍然有一個較強的風暴系統,它就是14號颱風燦鴻,14號颱風燦鴻的出現,意味著西太平洋地區正式進入了秋颱風季節,從衛星圖上來燦鴻環流廣闊,像一個巨型颱風的時候,這時候小夥伴們比較擔憂
  • 中秋節颱風消停了?西太平洋的三個颱風胚胎在發展…
    在這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颱風胚胎95W和颱風胚胎98W,這兩個颱風胚胎看起來是兩個部分,但又似乎相互關聯,其實颱風胚胎98W本身就是颱風胚胎95W原本的一部分,後來逐漸發展中,一部分雲團不受控而獨立發展,像細胞分裂一樣「分裂」成了兩個颱風胚胎。
  • 颱風是如何形成的?
    嚴格地說,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熱帶氣旋則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在我國2006年6月15日開始實行的《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中,熱帶氣旋按照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風力被劃分成6個等級:中心最大風力6-7級的叫熱帶低壓;中心最大風力8-9級的叫熱帶風暴;中心最大風力10-11級的叫強熱帶風暴;中心最大風力12-13級的才叫颱風;中心最大風力14-15級的叫強颱風;中心最大風力16級或以上的叫超強颱風。另外,颱風在北大西洋和東太平洋被稱之為颶風。
  • 颱風的形成原因
    國際標準規定,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小於8級稱為熱帶低壓,8~9級稱為熱帶風暴,10~11級稱為強熱帶風暴,12級或以上稱為颱風。為統一颱風警報的發布,我國對出現在150°E以西,赤道以北洋面上的颱風,按每年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如9202號颱風,表示這個颱風是1992年出現在150°E以西的第二個颱風。颱風的活動有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季節性。
  • 西移路徑、西北路徑和轉彎路徑,是影響我國颱風的主要路徑
    影響我國颱風的主要路徑颱風是指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通常是指中心附近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中心附近風力超過14級的稱為「強颱風」,中心附近風力超過16級的稱為「超強颱風」,而中心附近風力在10至11級的稱為「強熱帶風暴」,8至9級的稱為「熱帶風暴」,7級以下的稱為「熱帶低壓」。
  • 11號颱風或去日本,12號楊柳可能是超強颱風
    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98W已經升級為了熱帶低壓區,中心氣壓值為1008hpa,不過在熱低附近還存在一個高壓,按照GFS的模擬數據來看,這個高壓很可能會將98W給消滅,也就是吞噬掉,所以98W起來的可能性又低了,反而在前期認為不好的97W可能會又有起來的概率了,不過變化的空間模擬可能還會進行一步的改變,我們來看看超級計算機模擬的新颱風到底在哪裡?
  • 10號颱風海神或更強,9月第1個雙颱風將形成
    9月第1個雙颱風即將形成,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可以確定今年西北太平洋地區的10號颱風海神生成,如今中心風力為15m/s。中心氣壓值為1006hpa。這個颱風生成之後將可能成為今年的「全球風王」,實力不可小覷,如今GFS和EC都支持它的強力發展,所以未來通過任何一個區域都可能帶來極強的影響。從衛星雲圖來看,這個颱風如今是位於日本遠海區域,中心風圈已經明顯形成,接下來它將以「火箭式」的發展,大概率會成為超強颱風,並且有概率成為2020年最強颱風,預計可能比今年的9號超強颱風「美莎克」還要強,下面我們看看情況。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形成原因
    近日我國還有鄰國韓國、日本都頻繁的遭受颱風的襲擊,給各個國家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僅是生活還有出行方便,那麼威力這麼強大的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颱風形成的原因吧。
  • 2019年首個雙颱風將誕生!5號颱風「閃電」加速,廣東影響最大?
    「丹娜絲」,不僅自己變成了一個龐大的颱風,並且還分化出來了2個颱風胚胎,也就是一分為三個中心,結果呢,這兩個胚胎又被它自己吞了一個,十分罕見,如今就留下了位於南海區域的熱帶低壓,根據中央氣象臺和美國聯合預警中心預報,6號颱風百合已經發布了生成預警,所以即將達到7月首個雙颱風的局面了。
  • 2019年首個雙颱風將誕生,5號颱風「閃電」加速,廣東影響最大?
    這兩天要說颱風的發展,肯定是西北太平洋最為多的,奇葩的5號颱風「丹娜絲」,不僅自己變成了一個龐大的颱風,並且還分化出來了2個颱風胚胎,也就是一分為三個中心
  • 浣熊迅猛爆發為強颱風,又要去日本!這次日本人真有點麻煩
    這兩天,西太平洋上一個接一個的新颱風誕生,意味著西太平洋又處在了新一輪的颱風活躍期當中,10月20日上午,從西太平洋衛星雲圖上看,西太平洋上正有「雙颱風共舞」,一個是位於我國臺灣以東洋面的20號颱風浣熊,一個是位於關島以東的21號颱風博羅依。
  • 四颱風胚胎打麻將,颱風窩炸鍋?分析:別擔心,只有一個影響我國
    因為在副熱帶高壓減弱,下沉氣流沒那麼強之後,這片海洋上出現了四個颱風胚胎,每一個都發展的不錯。雲圖上也可以看出來了,這四個颱風胚胎都有很濃密的雲團和很強的對流,從西到東,它們分別是90W、91W、92W和90C。大家可能比較好奇,這些颱風胚胎的編號到底是什麼意思?中氣愛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 颱風「電母」化身龍王!狂風暴雨肆虐瓊島!颱風玩上癮了?走一個來一個!後面還有~
    一樣的新聞 不一樣的視角颱風都玩上癮了?走一個,來一個,7號颱風「燦都」剛剛登陸北海道!8號颱風電母就在湛江近海形成!很顯然,這場超級暴雨還將繼續;受到颱風影響,海南海南部分地區普降暴雨,請有關單位做好防範工作。7號颱風燦都剛剛登陸北海道,8號颱風電母就在湛江近海形成,9-11號颱風就迫不及待地要出來。目前太平洋上有三個颱風胚胎迅速發展,它們均有清晰中心和6-8級大風,渦度均泛白,今年第9、10、11號颱風正在醞釀!
  • 26號颱風「啟德」即將生成,隆冬雙颱風正在醞釀,今年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要到了!
    日本氣象廳已經對96w發出烈風警報並指出,96w很可能在24小時內加強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啟德,今年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即將到來。隆冬12月,為啥還能出一個颱風活躍期?因為熱帶海洋上並不是隆冬,北方再冰天雪地,我國南海上的南沙群島還是穩定的二十八九度,更不用說比南沙群島更熱的菲律賓以東「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