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電母」化身龍王!狂風暴雨肆虐瓊島!颱風玩上癮了?走一個來一個!後面還有~

2021-01-20 FTPLIVE

 

一樣的新聞 不一樣的視角



颱風都玩上癮了?走一個,來一個,7號颱風「燦都」剛剛登陸北海道!8號颱風電母就在湛江近海形成!


昨晚的你

shi不shi?

聽了一晚的風聲!

聽了一晚的雨聲!

聲聲入耳!


一大早

瓊島遭遇狂風暴雨肆虐



今天

儋州白馬井的小夥伴兒是這麼上班的!




還有小夥伴兒是這麼上班的!



你呢?


南海熱帶低壓今天早晨5點發展成今年第8號颱風(熱帶風暴級),中心位於21.0°N、112.2°E,即在湛江以東約195公裡的海面上,8級(18米/秒)。預計該颱風將在18日傍晚前後登陸雷州半島。18日晚上移入北部灣,強度將進一步加強,最強可達強熱帶風暴級(10~11級),19日中午前後將在越南北部沿海再次登陸。

這個電母的重點不是電,而是雨。它西側的西南季風完全覆蓋海南島,在五指山的抬升下,臨高、昌江已降特大暴雨。很顯然,這場超級暴雨還將繼續;受到颱風影響,海南海南部分地區普降暴雨,請有關單位做好防範工作。

7號颱風燦都剛剛登陸北海道,8號颱風電母就在湛江近海形成,9-11號颱風就迫不及待地要出來。目前太平洋上有三個颱風胚胎迅速發展,它們均有清晰中心和6-8級大風,渦度均泛白,今年第9、10、11號颱風正在醞釀!


首先,目前太平洋颱風已經炸鍋,多的能組個奧運五環了。


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五個颱風或颱風胚胎,分別是日本北海道附近的7號颱風燦都,廣東湛江附近的8號颱風電母,太平洋上的96w,98w,99w。


其次,7號颱風燦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唯一一個登陸日本北海道的「一手颱風」!日本北海道釧路站測到持續暴風和14級陣風,打破當地歷史紀錄。燦都歷史留名的背後,是異常的氣候環境。網友:燦都背後跟了一群小兄弟!


7號颱風燦都登陸日本北海道時的雷達圖,可見其登陸時中心清晰,核心暴雨區非常強盛。北海道普降大暴雨,多個站點測到12級以上陣風。來自日本氣象廳


第三,在湛江近海生成的8號颱風電母,它的路徑比較簡單,就是拉直線向西,今天登陸湛江,明天登陸越南。


但是,它的強度,有看頭。它可能在近海迅速加強,登陸湛江不減弱,在北部灣爆發!登陸越南前,很可能成為不折不扣的12級颱風!所以,需要特別注意,不要以為它真的很弱,扮豬吃老虎的颱風,往往是猝不及防的,你們需要立即準備起來。



8月17日晚,8號颱風雲系龐大,對流強盛。


8號颱風的暴雨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第一,在西南季風全方位無死角的席捲下,海南島面臨全島連續大暴雨的局面;第二,位於颱風右側的廣東沿海各市,也將有一陣一陣的暴雨,閩南也有陣雨清風送來清涼,內陸則雨量有限。



受颱風影響,海南連續迎來大暴雨。截至8月17日晚23時,海南臨高的24小時降雨量已達434.9毫米,毫無疑問暴雨還要繼續。


截至8月17日晚23時海南臨高的24小時降雨量。


太平洋上那些颱風胚胎,可能是解救高溫的希望。太平洋上那一窩颱風胚胎,都屬於東宮(東宮什麼意思)按理說都沒法來中國的。


但一多,就容易亂搞。用學術術語,颱風之間亂搞,叫「藤原效應」。太平洋上這三個颱風胚胎,都不弱,離的太近,就容易搞上。




其中,最東邊那個颱風胚胎96w,一開始在副高南側西進,但到日本九州以南時,會被南邊那一對颱風胚胎牽制,拽向南,西進事業停滯;這個坎兒過去,就會恢復西進,這個坎兒過不去,就三個胚胎同歸於盡。


歷史上這樣的情況有過沒有?還真有,1-9-8-9年的颱風肯,在日本以南停了,打了個轉,差點死了,但最後還是回過一口氣,回魂並獲得一個新名字「蘿拉」,恢復西進,最後登陸上海浦東。



颱風肯/蘿拉路徑,來自數字颱風網



當年位於日本九州島以南的颱風肯,和96w相似,都是空心形態。


當然,藤原中的颱風,路徑變數極大。我們並不是說東邊那個颱風胚胎一定會是肯/蘿拉,只是有這個可能性。那麼,解救烤肉、打退高溫就靠這一鍋颱風了!

饃,是指雲雨,也是副高兩側的雨帶;肉,是指像烤肉一樣的炎熱,是副高直接控制的結果。這兩天我國華北、華南多雨,中間的長江流域炎熱,此為肉夾饃模式。


我國華北、華南多雨,中間的長江流域炎熱。



北京、上海、廣州分別位於雨帶、熱、颱風地盤中。


炎熱曠日持久!解救長江流域烤肉地區人民的希望,落到了兩邊的饃上。


但是,北邊的饃,難以南下。除了周末給長三角帶去無關痛癢的雷陣雨,對緩解高溫基本無卵用。


當然,這波北方雨帶本身,非常兇猛。這雨帶給延安安塞帶去暴雨泥石流,已造成7位同胞不幸遇難。雨帶今天去山西北部、京津冀,明天去山東半島,這些地方陸續有大到暴雨,北京的雨雖然從雨量上比不上今年720那次,但雨勢急,成災風險高,出門帶傘是必須的,而且要做好防災打算!



歐洲數值對華北未來3天的暴雨分析,指出從今天開始華北將有大範圍大到暴雨,暴雨中心雨量超過150毫米,天津雨量超130毫米。圖片來自windyty


那麼,解救烤肉、打退高溫只能靠南邊的這鍋颱風了!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2016年8月18日09時00分發布積水信息:截止08時55分,市市政局排水所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和視頻監控實時信息,通過視頻監控平臺和一線排水人員信息反饋,海口市中心城區共有:



1、  南海大道藥谷段:積水長600米,寬100米,深1.3米,車輛無法通行;


2、永萬路國科園段:積水長200米,寬50米,深1米,車輛無法通行;


3、丘海大道海瑞橋:積水長100米,寬40米,深8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4. 雙擁路:積水長500米,寬25米,深60釐米。往市政府車道無法通行,往市區車道車輛慢行;


5.南海大道安全廳段:積水長500米,寬50米,深5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6、濱涯路:

①農墾中學段:積水長200米,寬48米,深7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電源泵車正在抽水強排;

②省公安廳段:積水長120米,寬40米,深4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電源泵車正在抽水強排;


7、海秀快速路

①省軍區段:積水長300米,寬20米,深5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②海墾東路段:積水長500米,寬30米,深5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③大華新村段:積水長350米,寬15米,深5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電源泵車正在協助海秀快速路抽水強排。

④正大豪庭段:積水長250米, 寬25米,深5O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⑤僑中段:積水長100米,寬6米,深25釐米,車輛緩慢通行。

8、秀英大道海玻市場:積水長100米寬50米,深30釐米,車輛緩慢通行;

9、濱海大道秀英港段:積水長300米,寬40米,深4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10、海甸五東路南北西側:積水長300米,寬各15米,深30釐米,車輛緩慢通行;

11、海甸五中路南北兩側,米200米,寬15米,深25釐米,車輛緩慢通行;

12、板橋路與文明東路口:積水長200米、寬20米、深25釐米,車輛緩慢通行;

13、和平南路:積水長300米,寬8米,深20釐米,車輛可緩慢通行;

14、海甸三東路和海達路口,積水長100米,寬100米,深25釐米,車輛可緩慢通行;

15、海甸二東路,積水長300米,寬20米,深30釐米,車輛艱難通行;

16、瓊山大道:

①汽車城段:長 250 米,寬 16米,深 25釐米,車輛可以通行。

②儒教村段:長300米,寬12米,深30釐米,車輛不能通行。

③坡上村段:長350米,寬12米,深25釐米,車輛可以通行。

17、丘海延長線金盛達段:積水長200米,寬20米,深25釐米,車輛不可通行;

18、新港路:積水長120米,寬18,深15釐米,車輛可以通行;

19、渡海路:積水長1000米,寬30米,深4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20、勳亭路段:積水長150米,寬16米,深25釐米,車輛緩慢通行;

21、義龍西路:積水長300米,寬50米,深40釐米,車輛可以通行;

22、椰樹門廣場段:積水長500米,寬10米,深5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23、城西司令部段:積水長300米,寬10米,深8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24美俗路:積水長200米,寬20米,深4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25、椰海大道與金福路口:積水長150 米,寬40 米,深7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26、南海大道坡巷路口:積水長1500米,寬35米,深6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27、龍昆南路大轉盤:積水長200米,寬30米,深4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28、紅城湖路菸草公司處:積水長400米,寬50米,深40釐米,車輛無法通行。


18日白天到夜間:

北部,陰天有暴雨到大暴雨,最低氣溫23-25度,最高氣溫26-28度

中部,陰天有暴雨,局地大暴雨,最低氣溫23-25度,最高氣溫26-28度

東部,陰天有暴雨,最低氣溫24-26度,最高氣溫27-29度

西部,陰天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最低氣溫24-26度,最高氣溫26-28度

南部,陰天有暴雨,最低氣溫24-26度,最高氣溫27-29度。

西沙永興島,多雲有雷陣雨,西南風5-6級,29-31度

中沙黃巖島,多雲有雷陣雨,西南風5-6級,28-32度

南沙永暑礁,多雲有雷陣雨,西南風5-6級,27-31度


19日白天到夜間:

北部,中雨轉多雲,最低氣溫24-26度,最高氣溫29-31度

中部,多雲,最低氣溫23-25度,最高氣溫29-31度

東部,多雲,最低氣溫25-27度,最高氣溫30-32度

西部,中雨轉多雲,最低氣溫24-26度,最高氣溫29-31度

南部,多雲,最低氣溫24-26度,最高氣溫30-32度。

西沙永興島,多雲有雷陣雨,西南風5-6級,28-31度

中沙黃巖島,多雲有雷陣雨,西南風5-6級,28-32度

南沙永暑礁,多雲有雷陣雨,西南風5-6級,27-31度


來源 |  綜合夜線  海南氣象局 中國氣象愛好者

編輯  |  夜線新媒體

   



相關焦點

  • 颱風「天鴿」這麼肆虐,你知道它名字背後的故事嗎?
    昨天,強颱風「天鴿」登錄東南沿海,給當地帶來了狂風暴雨,還造成了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在全民關注颱風的當下,知力君也來跟大家聊聊颱風。你知道「天鴿」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颱風這麼肆虐,咱們有沒有辦法幹預、控制它,以減少危害呢?
  • 「龍王」遭除名,颱風命名今起全國海選
    金陵晚報報導去年,颱風和超女一樣成為影響中國的大事件。一番作亂之後,「龍王」(去年19號颱風)給中國帶來了大範圍影響,為此,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8屆會議決定將19號颱風永久命名為「龍王」,這樣「龍王」就被從颱風命名名錄裡刪除,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颱風名稱中出現了一個空缺。
  • 颱風龍王昨晚登陸福建晉江 在泉州實現二次登陸
    龍王是一個完美的颱風,圓而勻稱———這是2000年以來,我看過的最完美形狀的颱風。」泉州氣象臺張臺長如是介紹。  颱風龍王10月02日21時位於北緯24.5度,東經118.6度,即在泉州正南方44公裡,近中心最大風力12級以上,中心氣壓970百帕,移速20公裡/小時。
  • 颱風「龍王」因帶來災害重被除名
    原標題:颱風「龍王」因帶來災害重被除名   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中央氣象臺將於近日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   記者13日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本次活動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 颱風的命名規範
    8月28日,雙颱風為什麼今年第14號颱風要叫「天秤」,「布拉萬」又有什麼含義?事實上,颱風叫什麼名字,都是早已確定的。2000年起,颱風的命名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颱風委員會負責。現在西北太平洋以及南中國海颱風的名字,由颱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分5組列表,共140個名字。
  • 去年重創中國東南沿海 颱風「龍王」被永久除名
    中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 去年重創中國東南沿海、由中國命名的颱風「龍王」將永久退出颱風名冊。昨天是世界氣象日,中國氣象局正式啟動「我給颱風起名字」徵名活動,公眾通過提名、投票的方式選出5個颱風名字後,我國將把新的颱風名字提交颱風委員會第39次屆會審議。
  • 組圖丨盤點近十年颱風肆虐海南的驚險瞬間,哪次最讓你刻骨銘心?
    當天,受熱帶風暴「天鵝」外圍環流持續影響,瓊島北部和西部地區已接連兩天出現強降雨天氣。截至當天下午3時,海南省氣象局於當天15時啟動暴雨Ⅱ級應急響應。「納沙」是2011年登陸我國沿海最強的颱風,具有大風、大雨、大範圍、逢大潮等「四大」的特點。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還有颱風曾被「除名」?
    2020年的夏末秋初,颱風接二連三北上,時而帶來綿綿細雨,時而帶來狂風暴雨。「鸚鵡」「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這些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颱風大部分出生在南、北緯5~20°的熱帶洋面上。只有洋面溫度≥26.5℃時,颱風才有可能出生。
  • 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颱風核心區的直徑有1000公裡,最大風力17級,登陸後將給華東地區造成大範圍的強風暴雨。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個「大個子」的名字是如如何制定的呢?颶風一般是使用人名,一個男性名字一個女性名字交替使用。近些年知名度最高的颶風就是安德魯和卡特裡娜。
  • 颱風命名的原則 颱風名字是怎麼確定的?
    熱帶氣旋140個名字10個來自中國內地  海葵、電母、風神……這些都是今年生成的熱帶氣旋名字。生成於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熱帶氣旋有著一份命名表,共140個名字,其中10個由中國內地提供。而今年排在15號「布拉萬」後面的則是由中國澳門提供的「珍珠」。
  • 颱風「海馬」被除名 新名字由您來定
    近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因不滿颱風「海馬」所到之處留下的滿目瘡痍,颱風委員會第49屆年會決定對「海馬」除名,並要求負責取名的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填補空缺。  「當一個颱風造成某個或多個成員國(地區)的巨大損失,該成員國(地區)即可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颱風名稱,這個名稱將被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
  • 颱風「山竹」是早有「預謀」的!下一個颱風叫什麼你知道麼?
    每一個颱風都有一個名字,這個名字是早已經起好了的。大國大陸使用的颱風的名字共140個,是由14個亞太國家或地區提出的,每個地區提供10個名字,經世界氣象組織下屬的颱風委員會認定後使用,颱風名稱按照提名地去的英文字母排序輪流使用,名稱用盡後重新循環。
  • 颱風的命名和除名,原來是有規定的...
    颶風既有名字,也有級別(比如1-5級颶風),一般是使用人名,並且是一個男性名字一個女性名字交替使用。近些年知名度最高的颶風就是安德魯和卡特裡娜。而在亞太地區,2000年以前還沒有出臺統一的命名規則時,大家都是各叫各的,比如中國用編號來稱呼颱風,這就混亂了不是?也不利於相互交流研判。
  • 「海馬」任性被除名 請您來給颱風起名
    「海馬」任性被除名 請您來給颱風起名 2017-09-14 15:40:44   來源:大江晚報
  • 2016年超強颱風「海馬」被除名 中央氣象臺為颱風徵名
    名字撤了總要起個新的,對此中央氣象臺將在近期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據了解,這是中央氣象臺首次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颱風命名活動,也是第一次明確將颱風命名權歸屬給公眾個人。同時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證書。颱風「海馬」為何會被除名?
  • 夏季是颱風肆虐的季節,對於颱風天氣開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夏季是颱風肆虐的季節,對於這個季節,車主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颱風天氣開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1.狂風暴雨天氣下,開車出門前,一定要檢查雨刮器、剎車、燈光等是否完好。雨天路滑且視線不好,新手最好不要開車出門。
  • 首位退出颱風命名表的中國颱風名,超級颱風「龍王」
    本篇文章就說一下我國第一位退役的颱風名—「龍王」。超級颱風--「龍王」為2005年第19號颱風,為何19號颱風會被命名為「龍王」。龍王的發展過程颱風「龍王」在2005年9月26日在日本的硫磺島東南偏南335海裡處形成,同日上午8點,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警報,在9個小時候,增強為熱帶風暴,並被正式命名為「龍王」。在9月27日上午9點,聯合颱風中心把它升級為颱風,其後,龍王持續增強,以西北偏西朝向臺灣移。
  • 颱風「玉兔」被除名,新颱風由你來取名—新聞—科學網
    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9月21日,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來給颱風取名字。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颱風委員會第53次屆會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 颱風為何被除名?
  • 破壞力太強「山竹」被逐出颱風家族,下一個是「榴槤」
    經歷過颱風的都知道它的厲害,暴風驟雨,拔樹倒屋,聲勢浩大,人類損失慘重,它讓我們看到大自然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不過我們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怎麼還手呢?答案是:除名!2018年,颱風「山竹」登陸,在菲律賓造成上百人死亡失蹤,在我國,造成5省近300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52億,廣州像在「渡劫」,類似電影裡的末日特效。大快人心的消息來了!近期,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1次屆會在廣州舉辦,「溫比亞」和「山竹」作惡多端,被踢出了颱風家族!颱風也能被除名?這得從命名規則說起。
  • 颱風是怎麼取名的?
    □記者 張懷琛 颱風「山竹」兇猛過境,人們在對它嚴防死守的同時,也對其名字由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只是「山竹」,「安比」「雲雀」「摩羯」「溫比亞」……這些五花八門的颱風名字究竟是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