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套FluidFM BOT多功能單細胞顯微作業系統順利落戶北京大學

2020-12-04 儀器信息網

2020年9月,國內首套FluidFM BOT多功能單細胞顯微作業系統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順利安裝並交付使用。


北京大學多功能單細胞顯微作業系統培訓現場


在單細胞組學研究如火如荼的今天,對單個細胞進行簡單、準確的操控分析,包括單細胞基因編輯、單細胞質譜、單細胞力譜、細胞系構建等是該領域亟待解決的難題。FluidFM BOT是瑞士科技公司Cytosurge開發的單細胞顯微操作平臺,它獨有的微型納米注射器以及液體微流控技術使得FluidFM BOT可以輕鬆實現對單細胞內容物的自動化無損提取,整機操作方便,提取的樣本品質高。


  

獨有的微型納米注射器


同時FluidFM BOT多功能單細胞顯微作業系統還可以實現對單個細胞進行注射、分離,單細胞粘附力測定、3D列印等諸多功能,真正實現了多功能單細胞顯微操作。


多功能詳情:

單細胞注射

無損注入的將不同類型的物質準確注入到細胞質或者細胞核。

量化的fL級別注射。
注射後細胞存活率>95%。

每小時可注射>100個細胞。 

單細胞提取

在不改變細胞生存環境的情況下實現單個細胞的活細胞提取。

可單獨提取細胞質或細胞核,或者同時提取提取細胞質和細胞核。

提取後細胞仍可存活。 

細胞分離

無論懸浮或者貼壁細胞均可分離或者分選。整個過程對細胞無損傷。

細胞粘附力測定

直接測定單細胞粘附力
負壓抓取微球進行細胞應力實驗

生物膜基底納米列印

列印納米精度的各種生物分子所構成的複雜圖案
納米精度的高密度點列印能夠快速建立使用諸如蛋白、DNA等物質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多功能單細胞顯微作業系統FluidFM BOT的原理與應用介紹
    瑞士Cytosurge AG公司的多功能單細胞顯微作業系統FluidFM BOT,是將原子力系統、微流控系統、細胞培養系統合為一體的單細胞作業系統,採用不同孔徑的微型納米注射器,可實現單細胞注射(Injection)、活細胞內物質提取(Extraction)、單細胞分離(Isolation)、粘附力測定(Adhesion)、納米列印(Nano-printing
  • 國內首套掃描電鏡專用原位AFM探測系統順利落戶上海矽酸鹽所
    > 喜訊2019年8月,國內首套奧地利GETec公司掃描電鏡專用原位AFM探測系統(AFSEM)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曾毅教授課題組順利交付使用。 GETec AFSEM 系統安裝示意圖及實物圖中國科學研究院矽酸鹽研究所曾老師課題組主要從事材料顯微結構表徵技術研究
  • 網絡直播邀請| FluidFM: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新突破
    [產品簡介]  瑞士Cytosurge公司多功能單細胞顯微作業系統—FluidFM BOT,是將原子力系統、微流控系統、細胞培養系統為一體的單細胞作業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單細胞注射、單細胞提取以及單細胞分離。  FluidFM BOT打開了傳統單細胞實驗手段無法觸及領域的大門。
  • 國內首套一體型儲能式APU替代設施落戶首都機場
    國內首套一體型儲能式APU替代設施「落戶」首都機場長期以來,飛機在地面等待時所需電源和空調動力均由飛機輔助發動機(後文簡稱「APU」)提供,由於APU使用航空煤油,存在能耗大、噪聲大、汙染多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首都機場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現實困難,最終成為國內首家引入一體型儲能式APU替代設施的機場。抽絲剝繭 電力供應遇難題為切實履行生態環保職責,全力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下一階段工作,2019年9月,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下發《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工作方案》,要求各成員機場加快APU替代設施建設,在2020年9月底前完成50%遠機位APU替代設施建設。
  • 同步輻射單細胞紅外顯微成像研究獲進展
    單細胞技術因有望揭示「細胞功能異質性機制」這一生命科學的本質問題,從而解析各種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的分子基礎,是當前生物醫學的研究熱點和重點方向。針對不同批次處理和測量時,引入的與生物狀態不相關的系統性技術偏差這一單細胞技術的共性問題,研究人員從紅外光譜數據離散向量化、質控與預處理、特徵選取等環節入手,發展了一種對單細胞紅外光譜相似性進行評判的方法,並在不同類型、不同狀態的細胞光譜分析中得到了驗證,為分析單細胞紅外光譜數據提供了實驗基準和理論依據。
  • 國內首套真空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在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
    2018年6月,應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中心對真空環境下進行太赫茲近場光學研究的需求,QD中國工程師配合德國neaspec公司立即展開積極響應並為客戶量身定製了首套真空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HV-THz-neaSNOM),並已成功安裝。
  • 國內首套商業太空跳傘服亮相
    中國首套商業太空跳傘服。  穿戴特製的高科技太空跳傘服,搭乘超級氦氣球到達平流層,然後跳傘返回地面,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也不是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才有的實驗,而是即將成行的國內首次太空跳傘之旅。昨天,中國首套商業太空跳傘服在北京亮相,由3名中國挑戰者組成的隊伍有望在明年開啟國內首次太空跳傘。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太空跳傘世界紀錄也有望在明年年底被打破。
  • 多組分時空分析:走進單細胞的「社會」—新聞—科學網
    自2014年起,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單細胞多組分時空分析」支持下,中國科學家在有關單細胞生物學的重大科學問題上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沒有兩個細胞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把細胞環境比作一個社會,每個細胞就是一個獨立的人。
  • 美國RHK Technology公司首套太赫茲近場顯微用Beetle STM系統在...
    近年來太赫茲近場顯微掃描探針系統(THz-STM)已成為當前材料表徵的一種熱門手段,引發了國內外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  圖1:利用THz-STM在超高真空中控制極端隧道電流  2019年4月,美國RHKTechnology公司首套太赫茲近場顯微用
  • 國內SNKRS搶鞋bot怎麼運行,揭秘搶鞋機器人bot工作原理!
    由於基數龐大,「中籤」的概率小,市面上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搶鞋神器」bot,只要有限量發行,就會又搶鞋外掛機器人,這就使得你原價買鞋難上加難。為什麼你總是陪跑?搶鞋機器人如何搶走原本屬於你的鞋?搶鞋bot是一種限量球鞋購買的輔助工具軟體,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搶鞋機器人bot。普通的搶鞋軟體幾百美金到幾千美金都有,但操作比較麻煩,高級的機器人通常 價格不菲。
  • 國內首套DANI飛行時間質譜順利安裝驗收
    近期,在內蒙古赤峰環監站的實驗室裡,北京博賽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和義大利DANI公司的技術人員一起,順利完成了國內首套飛行時間質譜—DANI MASTER GC TOF-MS的安裝和驗收,並以其卓越的性能獲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 中國首套IMAX新一代雷射放映系統落戶上海
    中國首套IMAX新一代雷射放映系統落戶上海 點擊圖片看下一頁     上海熱線訊,昨天(8月31
  • 上海高研院等在同步輻射單細胞紅外顯微成像研究中獲進展
    單細胞技術因有望揭示「細胞功能異質性機制」這一生命科學的本質問題,從而解析各種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的分子基礎,是當前生物醫學的研究熱點和重點方向。單細胞技術在測序方面取得了進展;由於該技術具有無須標記、非侵入性、可同時展示胞內代謝物(組)特徵等優點,逐漸得到學界關注。
  • 中國電子助力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DCS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由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中國電子飛騰晶片、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長城整機,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被稱為發電廠的「大腦」,也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 北京大學白玉副教授最新成果:多維度有機質譜流式細胞儀實現單細胞...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北京大學白玉副教授團隊在常壓質譜免疫分析平臺工作的基礎上,設計並拓展質譜探針,利用基於狄恩流的微流控晶片實現單細胞排列,結合納升電噴霧-高分辨質譜(nanoESI-HRMS),搭建了多維度有機質譜流式細胞分析平臺。
  • bot搶鞋機器人現狀,專門針對國內的snkrs bot技術
    專業搶鞋bot,全方位幫你達成搶鞋任務.唯一聯繫微信:83878522而您只需要消耗一點點時間進行配置,用科技進圈,用速度賺儘先機,強大的搶鞋黑科技,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幫助球鞋愛好者搶到心愛的球鞋,售後團隊隨時為您排憂解難,帶您了解bot圈,走進bot世界!1. 超快速!
  • 北京大學謝曉亮教授獲2017「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17年9月16日晚7點,上海復旦大學光華樓內星光璀璨,求是基金會主席查懋聲,顧問楊振寧、韓啟德悉數到場,與國內學術界各領域著名科學家一起共同見證了2017求是獎頒獎典禮。「求是大獎」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創設,該基金會由查濟民及其家族於1994年捐資2000萬美元設立。
  • 國內首套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在銀河麒麟平臺成功投運
    2020年中國火電歷史翻開的新一頁上,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助力其投運的麒麟軟體功不可沒,也將載入史冊。自主安全DCS 投運標誌中國電力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縮影。
  • 世界首個規模化天然氣生產FeedKind單細胞蛋白項目落戶長壽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 英 特約記者 吳偉              12月18日上午,世界首個規模化天然氣生產FeedKind單細胞蛋白項目在長壽經開區開工,預計兩年後將正式投產運行,賦能亞洲水產飼料行業。
  • 核磁EFT順利安裝 助力相關科學研究
    國內首套最高場強NMR(EFT-90)波譜儀順利落戶於中山大學   2017年7月,廣州中山大學藥學院文石軍老師課題組順利安裝調試了一臺小型核磁共振波譜儀,這是中國首套最高場強無液氦NMR---EFT-90。隨後,QDC工程師對用戶進行了相關知識和設備操作的全面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