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長江行】被「招安」的漁民:「破壞和保護的,都是我們...

2020-11-23 湖南在線

劉克歡在接受記者採訪。吳鴻媛 攝

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區樣貌。傅聰 攝

華聲在線5月14日訊(記者 盧小偉 潘梁平 實習生 何昊偉)初夏,正是鶯飛草長時。在漢壽縣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區內巖汪湖一帶,碧水清瀾倒映著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船行湖面,暖風水氣吹拂,洞庭湖的柔美盡顯眼前。

「以前完全不是這樣,那時候江面上很熱鬧,大家忙著抓魚打鳥。現在不一樣了,誰打鳥誰就是犯罪!」「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網絡主題活動來到這裡時,一個漁民模樣的人,引起大家的注意。

他叫劉克歡,是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以前也常常抓魚打鳥。身份轉變背後,是一個「壞人」被「招安」的故事。

劉克歡的家在巖汪湖社區,出門就是西洞庭湖,家裡父親哥哥姐姐都是漁民。他向記者回憶,上世紀90年代,一家人的生活就靠這一面湖。那時候打魚,大的小的一起打,不僅用網兜,還用電打。理由還很充分,「你不打,別人就打了,這裡人不撈,遊到下遊那邊照樣會被人撈走。」

不光電打魚,他們還抓鳥。在捕魚淡季,扯一張大網,大批候鳥過境西洞庭湖時,就不幸成了桌上餐、交易品。

那時候,漁民們以為魚和鳥都可以隨便撈隨便打,「根本沒有什麼生態、環保的概念。」劉克歡坦言。

漁民楊志明大叔也是這樣,他家祖輩父輩都靠捕魚為生,「電打魚」、「迷魂陣」、「地籠」,也沒覺得不妥。

正是這種觀念的驅使,讓洞庭湖變成了一個「掘金」湖,人們毫無節制地圍欄養殖、過度捕撈、放肆造林,讓湖泊變得不堪重負。

不知什麼時候劉克歡逐漸發現,湖面越來越小,魚越撈越少,鳥也不飛來過冬,「本想靠著這片水吃飯,結果被自己弄成了這個樣子。」

好在還不算晚。就在劉克歡逐漸「醒」過來時,一張保護大網也在收緊,從2011年起,保護區管理局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統管、部門配合、鄉鎮協助、社區共建、協會引導、社會參與的「六位一體」管理模式。重拳出擊,向電魚抓鳥開戰了!

在嚴抓嚴打下,劉克歡認識到以前的方式不能繼續下去了,楊志明也認為「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

到2015年,保護區成立了環境保護協會。工作人員走進社區街巷向老百姓宣傳保護環境的道理,這才讓劉克歡、楊志明懂得什麼是生態平衡,什麼是可持續的捕撈。

於是,協會成立不久,劉克歡和楊志明便加入進來,劉克歡當了副會長,楊志明成為一名志願者,曾經的抓魚打鳥「慣犯」,被環境保護的正義事業給「招安」了。

如今,劉克歡和楊志明的日常工作是護林護湖,到老百姓家裡講解環保知識,他們還發動了很多「眼線」,隨時舉報違法捕撈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舉報後我們就會去勸阻,改變漁民的觀念。政府還成立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集中開展行政處罰工作,你不轉變,你就是違法。」

很快,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協會發展到8個分會300多個會員,協會經常組織成員在湖區進行義務宣傳與垃圾打撈。

在協會的積極參與下,西洞庭湖溼地的環境狀況逐漸變好。

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梅碧球介紹,目前西洞庭湖已恢復退化溼地面積8萬畝,70%以上的退化溼地得到有效修復。同時,漢壽縣通過生態蓄水工程,緩解了冬季西洞庭湖部分區域生態缺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鳥類棲息空間,生態多樣性得到有效修復。

「去年冬天,候鳥群提前20多天就回歸了西洞庭,單是天鵝就有近2000隻!」看到自己的工作有了成效,兩個昔日的「破壞者」有說不出的開心。

「經過這麼多年才發現,其實破壞和保護的,是我們自己的生命。」頓了頓,他們又補充說。

相關焦點

  • 「中國漁民」北冰洋的魚兒聽了都聞風喪膽
    西非區域漁業組織和綠色和平組織都曾多次記錄過中國漁船的非法捕撈行為。有專家根據記錄在案的非法捕撈行為、船隻噸數、能裝載的總量推測,算上非法捕撈行為的總捕撈量大致在3,917,000至5,291,000噸之間。
  • 攜手共建美麗中國
    之前,我們一家三口一直在船上生活,有住家船、生產船和輔助船等5艘漁船。薛家窪這片有漁民50戶左右,漁船200多條。剛得知長江禁捕的消息時大伙兒心裡都很慌。畢竟,我們祖祖輩輩在江上捕魚,在船上長大,岸上沒有住所,也沒啥學歷,不會別的營生。退捕前,全家一年純收入有四五萬元。其實,我們也知道在長江捕魚不是長久之計,願意為保護長江出力。在我小時候,一網下去有幾百斤野生魚。
  • 保護美麗珊瑚(組圖)
    點擊進入>>> 美麗的珊瑚。美麗的珊瑚。  本報珠海訊  (記者王鋒攝影報導)昨天,記者從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獲悉,珠海在建的珠江口最大珊瑚自然保護區位於珠海佳蓬列島。
  • 她讓漁民放下漁網,一起保護「魔鬼魚」
    再加上沒有報錄和自給性漁業的捕獲量,實際數字可能更多。近年,中國廣東一帶開始流行以蝠鱝的魚鰓入藥。據稱蝠鱝鰓可以增強免疫力,是減少體內毒素、促進血液循環、治療癌症、解決生育問題的「萬能靈丹」。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更多的蝠鱝被源源不斷地捕捉並運送到魚市。凱斯婷時常會聽到蝠鱝的捕撈紀錄不斷被刷新的消息。在她的故鄉,秘魯北部,日漸貧瘠的漁業資源使得漁民對任何魚類都不會輕易放過。
  • 回訪送總理船槳漁民 表態保護紅樹林
    黃宏遠老人封存在小屋裡的船槳和漁網> 昔日漁船蹤影不在 一抹藍天綠樹長留 人民網海口3月17日電 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後來到海口東寨港紅樹林調研,當地老漁民黃宏遠親手送船槳給總理
  • 中國廣電總臺講述:漁民三姑娘改名背後的故事~
    薛家窪漁民三姑娘回憶:「當時光漁民船有200多條,一排靠著一排停在岸邊。住家船就定在這個地方不動,後面全是小船綁在大船旁邊。那麼多漁民生活在那裡,水面上一天到晚就漂浮垃圾。我家兒子那是從小都穿救生衣,也掉過水,他有時走路走一腳踩空了,就掉下去了。」
  • 中國漁民為何總「撈」過界?(組圖)
    海洋捕撈量和海水養殖量都位於世界前列。「絕戶網」是指那些網眼極小,往往都在一兩釐米左右的漁網,這種漁網會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長期使用這種漁網捕撈,對漁業資源的破壞是毀滅性的。在中國漁民和韓國海警間不斷發生的「捕魚戰爭」,將中國近海無魚可捕的困境持續投放到公眾視線中。中國漁民為何總會越境捕魚?中國近海的魚都哪兒去了?  先天不足  日韓海域本就比中國富饒  日韓所環繞的日本海,一直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並且漁業結構優異,擁有大量商業價值較高的魚種。所以,面對利潤的誘惑,中國漁民常常鋌而走險,跑去日韓海域投機。
  • 被「招安」的南科大改革失敗了嗎
    (9月22日《時代周報》)    就此而言,稱南科大已然被政府體制「招安」當不為過。那麼,南科大被招安是否就意味著它改革嘗試的失敗呢?    對於南科大的改革,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個層面,可以將其視為一個體制外的「他者」,以獨立的身份探索一條體制外做教育、辦高校的路徑,以「陌生」的姿態映現出現行的高教體制的弊端與缺陷,這是其改革的制度價值。
  • 我們的家園--烏石港 美麗而潔淨
    最美海浪上的夕陽 「銀沙堆細浪 海豚戲翔鷗 南珠映日月 紅樹掩堤沙」我們在這裡:靠近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西側、北部灣東岸。北部灣被譽為中國最潔淨的港灣,烏石港則身處其中,為我國六大國家級中心漁港之一,不僅漁業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更是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和各級海洋保護區分布最為集中的海區,分布有中國人與生物圈網絡成員海洋保護區類型和各級其他海洋保護區類型諸如中華白海豚、海草、珊瑚礁等多處,其海洋生態地位和作用極其重要突出。
  • 上升的水溫破壞了海洋生物的家園,也破壞了人類生命和海洋的聯繫
    它們提供世界上大部分的食物和氧氣。但是,今天,世界上許多海洋地區都被過度捕撈和汙染。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海洋生態,不斷上升的水溫正在嚴重損害貝類,珊瑚礁和其它資源。諸如廢水和肥料之類的陸上資源中過量的養分造成了數百個海洋「死區」,這是一個缺氧的大面積地區,幾乎沒有海洋生物可以生存。在墨西哥灣,科學家仍在評估2010年大規模「 深水地平線」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漏油事件。
  • 朝廷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田虎、王慶?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朝廷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田虎、王慶?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小時候我們看水滸,都被裡面英雄氣概所吸引。每個英雄人物都讓我們很喜歡,都非常有特色。但是我們也曾經為林衝的懦弱而憤怒過,為宋江死命想要招安而氣憤不已。
  • 建設美麗中國應重視草原生態治理和保護
    2020-10-07 14:46:00 來源:學習時報草原承載著獨特的生態、經濟和文化功能,被譽為「地球皮膚」。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有天然草原3.928億公頃,約佔全球草原面積12%,世界第一。從我國各類土地資源來看,草原資源面積也是最大,佔國土面積的40.9%,具有地域分布廣、自然景觀美、人文景觀獨特等特點。
  • 又見太湖蟹兒肥(美麗中國·秋色迷人)
    原標題:又見太湖蟹兒肥(美麗中國·秋色迷人)《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30日 12 版)秋風起,成熟的大閘蟹紛紛爬上圍網。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陸健健介紹,圍網養殖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餌料的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包括螃蟹在內的水生物吃剩的東西都殘留在湖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之一。沒好水,何來好魚好蟹?漁民們開始反思。從2008年開始,西太湖2.6萬多畝圍網將全部拆除,東太湖16萬畝圍網養殖面積將壓縮到4.5萬畝。孫興良經營了17年的上千畝圍網被拆了,養殖面積嚴格按照一戶漁民15畝的標準。
  • 一位長江退捕漁民的致富經
    「十幾年前,我們出去打漁,一天就能打個幾十斤,但後來一天最多打幾斤,而且魚有一股『柴油』味。」宋彬說。中國在2016年1月提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8年,宋彬響應政府號召,帶頭拆解了餐飲船,在岸上開辦老宋家魚館。
  • 臭氧層破壞易致皮膚瘤 保護臭氧層保護我們自己
    「保護臭氧層,保護我們自己,繼續使命」。使用「無氟」產品、減少食物浪費都能夠為保護臭氧層做出貢獻。破會臭氧層會導致紫外線長驅直入 易引發皮膚癌等疾病大氣層是由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逸散層組成,臭氧層是分布在平流層中距地面15至25公裡左右富含臭氧的部分。臭氧層能吸收絕大部分太陽紫外線,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危害。
  • 長江大保護|末代漁民④:瀘州漁民轉產,有人釀酒有人護魚
    其中,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退捕漁船2752艘、漁民5400餘人。僅瀘州市,像王天榮就這樣的上岸的漁民就有1382人。王天榮說,作為漁民,他非常理解國家的禁漁政策,因為長江生態環境這些年的變化他們是有切身體會的,「為了子孫後代還能吃上長江魚,我們這代人必須作出犧牲」。
  • 保護海龜,守護海洋,我們共同行動!99隻海龜從分界洲島回歸大海
    ,中國海龜保護聯盟聯合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了2020年南海海龜放流活動,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分界洲島海域將99隻救治康復海龜放歸大海。、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三方籤署協議,計劃在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開展海龜保護社區共建試點項目,通過與漁民社區合作,一方面提升漁民的保護意識,對於另一方面通過探討開展社區共管,幫助漁民發展可持續生計來增進漁民採用減少誤捕的裝置和改進漁業作業方式,更好的保護海龜,維護海洋生態。
  • 宋江精通的超前心理學:以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為其招安大計鋪路
    相信看過水滸傳原書、影視劇的朋友們,心裡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這個疑問中,夾雜最多的情緒,就是不忿和對宋江的聲討。為什麼一定要招安?每天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豈不暢快?賣了兄弟,只為自己前途,實在是可恨。他們渴望滿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只要吃飽了不餓,官府不來圍剿就OK。第二個層次的強盜,有不俗的見識,也有相當的抱負。聚集起來不只為自己快活,還有具有一定的朝堂目的。對於朝廷的騷擾保持在一個界限,真正的目的,就是迫使朝廷招安。可見,這些人渴望的是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
  • 「白狼」張安樂:臺灣民進黨當局若不保護漁民 將求助解放軍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5月26日,臺灣地區「中華統一促進黨」當天率數百人赴民進黨中央抗議,譴責民進黨當局對日本妥協,出賣漁民權益。 現場有72人組成的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旗隊,要求民進黨政府應該立即重啟護漁行動。
  • 常與漁民搶食,漁民根本鬥不過它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水母是溫柔而美麗的,而這種水母卻與眾不同,它之所以引起科學家的注意,是因為它身上具有獨特毒素。你對水母知多少?首先,我們先說一下水母。簡單地說,水母是生活在水中的浮遊動物,根據形態、習性等的不同,可劃分為3綱5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