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水果時,人們對表皮顏色光鮮的幾乎都沒有抵抗力,這讓商家就打起了「歪腦筋」。近日,一段關於榴槤染色的視頻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網友們懷疑商家使用了「薑黃素」對榴槤進行了染色。
視頻的榴槤正在進行裝箱,但在裝箱之前,所有的榴槤都要被放進一缸黃燦燦地水中進行侵染,原本青澀沒有光澤的榴槤瞬間變得金黃靚麗。
作為受眾極為廣泛的榴槤,這一段視頻一下子就讓很多「榴槤迷」們緊張起來,這染得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外表金黃色的榴槤還敢吃嗎?華商好奇心欄目在國聯質檢的幫助下,從市場上隨機採購了兩個色澤金黃的榴槤帶回實驗室,對一個開口榴槤和另一個未開口榴槤進行檢測,一探究竟。
實驗道具:兩個色澤金黃,品相極佳的榴槤。其中一個開口,一個不開口。
實驗目的:檢測榴槤表皮是否含有薑黃素,果肉中是否含有薑黃素。
實驗過程:
1分別將兩個榴槤的果皮、果肉取樣。各樣品約2g左右。
2將樣品加甲醇10mL後加熱回流30min ,放冷,過膜(過濾減少雜質)上機。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整個實驗過程用時5—6個小時。
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果肉超標值為無限接近0,
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增補名單》中薑黃素按著色劑需要適量使用,最大使用量0.7g/kg。
檢測結果:
100g開口榴槤表皮中檢測出1.21mg薑黃素,果肉中未檢出,開口榴槤可以放心食用;
100g未開口榴槤表皮中檢測出0.79mg薑黃素,果肉中未檢出,未開口同樣可以放心食用。
結果解析:
國聯質檢的工作人員解釋到,薑黃素是一種從姜科植物薑黃等的根莖中提取得到的黃色色素。通常用作肉類食品著色劑和酸鹼指示劑,同時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藥理作用。薑黃素作為一種天然色素,在國內外作為色素廣泛應用,我國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對不同食物中薑黃素的最大使用量進行了規定,大家不必緊張。
(此次檢測特別鳴謝: 西安國聯質量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