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一詞最早出現於秦朝,意思是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方,是天然的府庫。對於很多人來說,天府之國就是如今的四川盆地。但實際上,天府之國這個稱呼曾經代表過許多地方,如果要慢慢盤點,全國各地差不多有13個地方被稱為「天府之國」,而四川盆地只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現代人們最為熟悉的一個。
不過,四川盆地並不是我國最早的天府之國,最早被評為天府之國是關中平原。自古,關中這個地方就被天下人稱為「陸海」、「天府」,尤其到了修完鄭國渠之後,一時間更是富甲一方,是當之無愧的「金池湯城」和「天府之國」。
關中平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渭河平原,位於秦嶺和渭北山系之中,西起寶雞,東至潼關,面積約有3.6萬平方公裡。在古代,這裡易守難攻,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得此天府得天下。如今,經歷時間的變遷,關中平原也沒有失去曾經的色彩,到現在也是十分富饒的地方。
後來,各個地方都開始發展起來,尤其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後,成都平原風調雨順,糧食產量大增。不少文人墨客來此遊玩,順便留下不少千古名詩,漸漸的,成都平原就取代了關中「天府之國」的桂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專利權。
成都平原,這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地勢十分平坦,水域遍布,河網縱橫、物產十分豐富,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土地也是以紫色土壤為主,含有非常多的礦物質,因此當地的農業從古至今都十分發達。
成都平原裡有很多不出的人文景點,尤其是三國時期的歷史,能夠得到更全面的了解。例如武侯祠,這是國內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歷史人物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三星堆,這裡出土了大批青銅器、金器、玉器、石器和象牙等, 能體驗到神奇的商朝歷史。
四川盆地,因為教科書上的知識,這裡成為了最家喻戶曉的「天府之國」。它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氣候溫暖,雨量豐沛,土壤肥沃,土地以紫色土壤為主,而且這裡聚居著四川省,重慶市的大部分人口,開發較早,人們早早就開發此地,因此,從古至今這裡都是一處十分富饒之地。
最早稱四川為「天府」出自諸葛亮的《隆中對》,後來「天府之國」在歷代文人學者筆下逐漸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詞。都說四川盆地是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這據說的一點也不錯。如今走在成都和重慶街頭,到處能看到美麗的姑娘。
除了以上三個「天府之國」外,國內還有嘉南平原、伊犁河谷、膠東半島、閩南丘陵、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三江平原、呼倫貝爾、大興安嶺、蘇北平原、寧夏平原一共13處地方被稱為過「天府之國」,只不過前三者的名氣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