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多多果園」、天貓的「芭芭農場」、京東的「免費水果」、美團的「免費領水果」……悄然間,澆水領免費水果的小遊戲風靡各大電商平臺,並且在各自首頁中佔據了絕對醒目的位置,吸引了眾多用戶成為「網上果農」,每日通過APP施肥、澆水,只為免費領取一箱水果。
成為電商巨頭標配的免費水果容易領取到嗎?「免費水果生意」的背後,網際網路巨頭們打的什麼算盤?
■記者 潘顯璇
現象
堅持打卡月餘可免費領箱水果
每個工作日的早上8點,在去上班的公交車上,長沙白領劉威都會打開拼多多APP,進入「多多果園」,籤到、瀏覽商品,以獲得水滴給果樹澆水,待這棵虛擬的果樹結出的果實成熟時,他就可以在「多多果園」免費領取到一箱水果,包郵送到家。
「我已經領到過兩箱3斤的越南青芒、一箱3斤的四川醜橘,現在的這棵蘋果樹也快成熟了。」劉威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玩「多多果園」的,大半年的「戰績」讓他頗為滿意,「也就是每天在空閒時抽幾分鐘的時間玩下這個小遊戲,真能實實在在領到水果,挺有意思的。」
劉威回憶,第一次玩這個遊戲,基本上每天都登錄拼多多打卡,大概一個多月就免費領到了一箱水果,之後再繼續玩,果實的成熟時間就會有所延長,耗時近三個月才領到第二箱水果。
讓劉威覺得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他忽然發現,平時經常使用的淘寶、京東、美團等APP,也都上線了類似的小遊戲,他索性每個平臺都玩。而在允許遊戲讀取通訊錄後,他發現,自己的不少朋友也在玩這個小遊戲。為此他還建了一個微信群,大家一起分享、互動以獲得更多的肥料和水滴,互助種果樹。
目的
藉此提高用戶活躍度和促成新消費
8月30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體驗發現,各大電商平臺推出的澆水領免費水果小遊戲,都佔據了APP首頁的C位,遊戲規則大同小異,基本都是在水果農場栽下一棵果樹,通過打卡籤到、瀏覽商品、拉好友助力、購買指定頁面商品等方式獲得水滴、肥料,果實成熟後即可免費領取水果。
這些免費水果都由平臺買單,相當於消費者通過自己每日的點擊、瀏覽、購買、分享,換取到了平臺的「免費水果」獎勵。據媒體報導,目前天貓、拼多多每天兌換的免費水果數量都在數十萬單左右,兩家平臺每個月在此遊戲上投入的資金高達上千萬元。
觀察
電商巨頭為何都熱衷「免費水果生意」?
業內人士分析,免費領水果小遊戲豐富了平臺內容的趣味性,平臺可以通過這一遊戲收穫用戶的活躍度和黏性。而小遊戲即點即玩,無需下載安裝,用戶可以通過社交分享形式快速傳播,邀請好友一起玩,這樣的模式也比較受年輕人歡迎。同時,平臺能通過遊戲化提高用戶參與感,從而降低獲客成本,為平臺和店鋪引流,比如農場會發放指定頁面商品的代金券、紅包,無疑會促成部分感興趣的消費者購買商品從而產生新的消費。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