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父:藝術與社會的革命者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現在的「春睡畫院」

1933年高劍父像

  (資料圖片翻拍)

高劍父1925年畫作《虎嘯》

  (資料圖片翻拍)

高劍父與妻翁芝、子勵節的合影(資料圖片翻拍)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演欽 陳荷 實習生 鍾榮

  圖/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廣州象崗山南麓,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界處,有座高劍父紀念館。

  高劍父紀念館位於一棟居民樓的第一層。此地原是一間依山而築的大屋,當時為朱紫街87號,正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聚徒講學之所——春睡畫院。如今的春睡畫院故址掛的是「高劍父紀念館」的牌子。按原狀復原的「春睡畫院」,被「搬到」了該棟居民樓的15樓天台。搭乘電梯,上得天台,一幢清式建築赫然在目。這便是復原了的「春睡畫院」。

  高劍父紀念館常務副館長趙節初說,高劍父紀念館和「春睡畫院」並沒有多大的遊客量,但卻有全國各地的美術愛好者不遠萬裡前來參觀。有遊客說,這是「朝聖」來了。

  尋跡   入同盟會,與孫中山頗投緣

  在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陳偉安、高劍父紀念館原館長張立雄、高劍父紀念館常務副館長趙節初的帶領下,羊城晚報記者踏訪了「春睡畫院」。

  清光緒五年(1879年),高劍父出生於珠江邊的小村鎮——番禺南村員崗鄉。據張立雄介紹,由於家裡拮据,高劍父10歲便中斷了學業,14歲時,經族兄介紹,入名畫家居廉門下學畫。

  「要說嶺南畫派,可以說是自『二居』(居廉、居巢)萌芽。『二居』的撞粉、撞水技巧,日後在高劍父那裡更加有了創造性地運用,他的代表作《南瓜》,將撞粉、撞水的技藝運用得出神入化,是真正的折衷中西、融匯古今,」陳偉安介紹,「高劍父學畫非常辛苦,居廉當時在隔山鄉的十香園教學作畫,劍父從家中趕往十香園,來回要走五、六個小時,天天如此。他的天分加上勤奮,很快被居廉注意到。」

  1895年,父親高寶祥去世,最小的弟弟高劍僧出世;兩年後,母親與長兄相繼去世。此時的高劍父,必須扛起家庭的重擔。後來,高劍父在南中美術院發表講話中提到:「少年孤苦,曾學瓷器繪畫等工藝以謀生活。」

  1900年,高劍父入澳門格致書院,課餘從法國畫家麥拉學習炭筆素描。後高劍父決定留學日本。「到了那裡,身無分文的高劍父發現:同鄉會解散了。只能流浪街頭。正是除夕,入骨的寒澈。不久,他遇到了廖仲愷、何香凝夫婦。」張立雄說。1906年7月,高劍父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

  「高劍父其實是一個特別豪氣的人,特別講義氣。廖氏夫婦對他好、孫中山與他投緣,孫、廖都要幹革命,高劍父就毫不猶豫跟著幹。」趙節初說。

  到底高劍父跟孫中山要好到什麼程度?張立雄舉例說,一次孫中山看中高劍父的一幅畫,心裡很喜歡,就說借去家裡掛幾天。後來高劍父需要拿畫回去做別的用途,便向孫中山索要。孫中山正忙,回復「你自己去取」,高劍父就徑直搬著梯子,去孫家把畫取了回來,毫不客氣。

  高劍父三赴日本學畫,參與不少革命活動。根據《高劍父傳》記載,1905年8月,高劍父參與創辦了廣東最早的石印畫報《時事畫報》,1906年夏加入同盟會。1908年任同盟會廣東分會會長,積極發展會員,宣傳革命,常到鄉間地頭「講古仔」(故事)。1910年,高劍父與劉思復等同盟會成員在香港組織支那暗殺團。高劍父還參加了庚戌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後又積極參與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

  不懼鬼神,買下義莊做畫院

  1914年,高氏兄弟在廣州創辦《真相畫報》,闡述藝術理論,介紹革新派作品,提倡新國畫,並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舉辦畫展。此時,高劍父「折衷中西」的藝術思想可謂生成。

  1920年後,高劍父淡出政壇,潛心繪畫。孫中山病逝以後,公開表示永不做官。「他認為,他應該全力推動另一場革命了,那就是藝術革命。」張立雄說。

  張立雄介紹,高劍父退出政壇,和弟弟高奇峰在高第街租得一樓,名「懷樓」,後遷文明路安定裡。黃興據諸葛亮詩「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給高劍父居處起名「春睡草堂」,並寫橫額相贈。「春睡畫院」遂得名。

  1923年高劍父購得朱紫街87號,春睡畫院便固定於此。張立雄介紹,這間房產原屬環翠寺,後為義莊(俗稱「棺材莊」),1930年高劍父以低廉的價格購得,「高劍父是一個有氣概的人,不怕神,不怕鬼,他認為這套房子恰好在城牆外,比較清靜,適合做畫院,後來更是將全家都搬到此處」。

  在春睡草堂裡,高劍父踐行了自己的藝術主張:「繪畫要代表時代,應隨時代而發展。」他還試圖將中國藝術推向世界,因此赴南亞等地採風、辦展。在印度,高劍父獲得了泰戈爾的認可。

  他在技法上吸取了西方的明暗法、透視學等原理,讓國畫也有了光影明暗。趙節初形容:「以前的國畫,畫一個南瓜可能就是一個圈加一個點,講究神韻,但是高劍父的南瓜,『撞粉』、『撞水』用得出神入化,明暗紋理都跟寫真一樣,但又不乏神韻。」同時,高劍父吸取了日本畫的渲染法,把空間感和氣氛表現出來。「在題材上,高劍父也是非常創新的,他畫飛機、汽車,畫《東戰場的烈焰》,時代感這麼強的藝術,傳統國畫是沒有的。」陳偉安評價。

  《楊之光自傳》裡有記:一次,楊之光參觀了廣州藝術專科學校舉辦的「高劍父師生作品展覽」,發現高劍父先生的一幅山水畫中,居然繪有一架在山谷中飛翔的飛機。「飛機原來也可以寫生入畫,大自然中還有什麼事物不可以入畫呢?」楊之光當場驚叫起來。果真,在高劍父的畫中,楊之光還看到了大炮和時裝……

  春睡畫院裡,走出了不少藝術大家:關山月、黎雄才、方人定、司徒奇、楊之光等。在教學上,高劍父主張兼容並包,鼓勵門人自立門戶。他特別體恤學生。張立雄說,不少弟子家裡窮困,高劍父便免去學費。

  一次,高劍父路過肇慶,看到一少年臨摹的作品後大為讚賞,將其帶到春睡畫院,包吃包住,悉心培養。這名少年便是黎雄才。「高劍父每天督促黎雄才到閣樓上臨摹古畫,黎雄才一上去,高劍父就把梯子抽掉,好讓他專心畫畫。」張立雄說。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春睡畫院也被日本飛機炸毀。高劍父赴澳門。抗戰勝利後,高劍父從澳門回到廣州,在春睡畫院原址創辦「南中美術院」;1947年又出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之職。後又去澳門。1951年,高劍父在澳門去世。

  對話   真實的春睡畫院:後院很多骷髏頭

  羊城晚報記者電話採訪了人在香港的高劍父之子高勵節先生

  羊城晚報:您在春睡畫院住過嗎?裡面是什麼樣子的?

  高勵節:春睡畫院是先父向政府買的,那時還是義莊。先父無論什麼,他不怕,故拿了來做春睡畫院。後來知道,春睡畫院未做義莊前,是一間廟。曾從其中挖出一塊碑,講述了這座廟的歷史。

  我在春睡畫院住過。春睡畫院,在南越王墓旁邊,當然了,當時還沒發現南越王墓。我小時,後院的空地有很多棺材凳、骷髏頭,我不懂事,還拿骷髏頭當足球踢。既是義莊,又曾為廟,規模自是非同一般。大門一進去,庭院有口井,旁邊有棵夾竹桃,另一邊則有一棵梧桐樹。父親寫畫、居住的地方很簡陋,就在二樓,全是木頭搭建。

  春睡畫院,很多先父的學生都住過,如黎雄才等。還有,父親包了一個裱畫師傅,他給先父和同學裱畫。春睡畫院大宅旁邊有個小池塘,父親經常在此地休閒,走走,或在一旁的樹陰下坐坐。

  羊城晚報:現在的「春睡畫院」為什麼會在十幾層高的居民樓的天台上?

  高勵節:春睡畫院原來是保存得不錯的。後來,這裡建了先父的紀念館。那時候,春睡畫院住了30多戶人家,這些人都說,單位如不給新房子,只能住在這。假如發生火災,最後的責任是要追究我們的,因為這是國家政策來的。

  後來,我把春睡畫院捐給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還是無償的。一公司向政府要了塊地,起了十多層的房子,將這30多戶人家遷了上去住,一至三層給承建商,都是商鋪。這就清空了春睡畫院,所以可以起高劍父紀念館了。後來,發現由於春睡畫院地勢低,很潮溼;還有,假如在原址建高劍父紀念館,展場是金字頂,也存在保安問題,故真跡無法展覽。此外,政府當時希望春睡畫院能夠保留原來的風貌,所以,就將所有的東西,如柱子、木頭什麼的,全部搬到了天台,重建春睡畫院,原址則成了高劍父紀念館。

  現在的春睡畫院,展場很少用,有高劍父的作品展出,但全部是複製品。我聽人說,有政府部門想將春睡畫院在麓湖路重建,恢復原狀。這當然非常好。我母親聽了不知道有多高興。家母98歲了,仍耳聰目明,看報紙都不用眼鏡。聽說政府撥了一塊地,資金也已經籌集到,但何時可以開工,不得而知。

  羊城晚報:春睡畫院又要搬?

  高勵節:天台上的「春睡畫院」,當時計劃是給文人墨客茶聚的,但很少用。第一,不方便,要上那麼多層樓才可以到。有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自己做錯了兩件事情,第一,是把「春睡畫院」搬上了天台,第二,對我的補償很少,只給我下面一個很小的單位。我說無所謂,都過去了。當時我無償捐出春睡畫院和很多高劍父的資料,有的是很珍貴的,如很多畫稿、書法稿——他書法特別下工夫,看中誰的草書資料,就插入稿本中,從中可以看出他在書法上面下了許多工夫。我捐出這些,無非是想弘揚先父的藝術精神而已。捐了之後,當時的市長黎子流給我頒發了榮譽市民稱號。

  羊城晚報:你們是如何看待春睡畫院的歷史地位的?

  高勵節:春睡畫院是嶺南畫派的根據地。應該說,是嶺南畫派的黃埔軍校,這樣的說法我同意。我和母親當然同意在麓湖重建春睡畫院。地是政府的,資金是政府的,二者都有,那就可以了。

  羊城晚報:高劍父先生生前的最後歲月裡,為什麼不是在廣州?

  高勵節:二戰時,父親避難澳門。日本軍隊雖然不曾進入澳門,但澳門也是為日本人所控制。他們也在拉攏我父親。但那是不可能的事。建國後,先父也是想回祖國的,於是給關山月寫了一封信,但沒有回音。如果信到了關山月手裡,先父可能就回國了。關山月說沒收到,否則,先父早就回廣州了。祖國也是想爭取他的。不過,他最後還是沒有回到大陸,在澳門過身。後來統戰部門說不如將他的骨灰遷移到廣州銀河公墓。我表示同意,將父親的骨灰遷回,和陳樹人、方人定等人安葬在同一公墓。嶺南畫派紀念館年年都組織有關人員前去拜祭。

  革命經歷為藝術奠定思想基礎

  近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書畫鑑定家朱萬章先生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採訪

  羊城晚報:高劍父在嶺南畫派中的地位該如何評估?

  朱萬章:高劍父與高奇峰、陳樹人並稱嶺南畫派的「嶺南三傑」,而且是三傑之首,在嶺南畫派的創立、宣傳、發展和傳承中無疑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他開創並發展了嶺南畫派,影響廣東畫壇數十年。直到今天,其影響力仍然揮之不去。

  羊城晚報:現在大多數人只知道高劍父是著名畫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革命者。這是為什麼?革命生涯對他的藝術有何影響?

  朱萬章:長期以來,人們認識高劍父都是因為其開創了嶺南畫派,同時也創作了一批質量上乘的藝術佳作,因此,在畫壇的名氣遠遠大於他在其他領域的名氣,這是很正常的。他早年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一起參加革命,在革命陣營中還擔任重要的職務,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後來淡出革命,其藝術成就突出,因而直到今天,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經是一個革命者。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正是這段革命的經歷,使其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具有創新、革命的精神,為嶺南畫派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羊城晚報:現在,我們對嶺南畫派進行了重新的思考,甚至有媒體以「嶺南畫派終結了嗎」為主題進行討論,熱鬧一時。高劍父是嶺南畫派的重要人物,您如何評價高劍父的藝術在今天的意義以及他和嶺南畫派在今天面臨的爭議?

  朱萬章:有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現在的繪畫環境已與高劍父生活的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所提出的折衷中西的理念在今天已經成為任何一種繪畫所認可的共識,在技法方面的改良已與今天的狀況完全不同。因此,作為開創之初的嶺南畫派,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畫派,雖然經過二代、三代甚至四代的延續,但其文化背景已經完全不同。因此,有人提出「嶺南畫派已經終結」是可以理解的,但高劍父所提倡的革新精神則永遠不會終結。因此,當我們在討論高劍父的藝術及「嶺南畫派終結之爭」時,其意義已經超越畫派本身。

相關焦點

  • 拍賣季|高劍父「折衷」路的開端
    高劍父和嶺南畫派是中國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其「折衷中西」的藝術理念在近代藝術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影響了當時的藝術界乃至整個社會。而一個流派的形成並非朝夕之功,高劍父的「折衷」風格也並非一蹴而就。籤約精品速遞探墨藝術近期籤約作品中不乏名家手筆,本次展示的是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的早期精品:一組花卉四條屏。
  • 電影《革命者》在滬開機 監製管虎:將開拓新電影類型
    中新網上海12月28日電 (張踐)12月27日上午,電影《革命者》在上海松江舉行了開機儀式,並正式宣布定檔2021年7月1日。電影《革命者》開機儀式現場 張踐 攝據悉,電影講述了從1912年至1927年間李大釗的革命事跡,以及在他引領下的仁人志士、革命先驅傳播馬克思主義、創建中國共產黨的熱血故事,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出歷經百年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種與壯志豪情。
  • 芮爾是諾克薩斯的革命者?一個幼稚的孩子罷了
    可是假如換一個人,例如從斯維因的視角來看,芮爾的故事和她所做的一切,乃至她毀滅帝國的目標都不過是小孩子幼稚的鬧劇罷了,又何德何能稱得上一個革命者呢?(此處不必是特指斯維因,可換為任何一個其他身居高位的英雄) 芮爾出生時,諾克薩斯尚處於博朗達克威爾的統治下。
  • 中國防水界傳奇—中防特種低溫熔膠瀝青誕生【革命者】王曉輝
    中防特種低溫熔膠瀝青誕生【革命者】王曉輝喜訊!中防股份上市了,上市代碼630042!中防成功的背後離不開中防的創始人王曉輝,王曉輝是防水江湖默默無聞的研發者,在防水江湖擁有防水瀝青革命者的稱號,我們來看看王總的傳奇故事!王總說:2007年我踏入防水生產,2014年發現中國的防水卷材沒有一款屬於防水企業專用特種瀝青,【道路瀝青】其實也是生產防水卷材的好原料。
  • 《談美》:真正的自然美是藝術美,與社會認同感無關
    大眾定義的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區別我們已經了解到,大眾定義的自然美,實際上是個體主觀想像,人們卻誤認為自然美是客觀存在,這導致人們把自然美和藝術美混淆,認為兩者是一體,由此產生兩種錯誤的藝術主張。寫實主義者有兩處邏輯荒謬,一是如果自然已經是最高級的美,藝術只是拙劣地模仿,人類創造藝術美的意義何在,二是如果自然的一切都是美,那就不存在醜,就不會有美醜之分。
  • 「藝術江南 美麗惠山」惠山區高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題詩詞...
    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中共無錫市惠山區委宣傳部、無錫市惠山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主辦,無錫景賢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20太湖文化藝術季系列活動、2020年無錫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文化服務項目:巜「藝術江南 美麗惠山」惠山區高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題詩詞、書畫、攝影作品展》在140多位藝術家共同努力下,創作書畫、攝影佳作120多件、詩詞精品70多首 。展覽作品11月10日完成布展後即向市民預展,活動開幕式擬定11月21日上午10:00舉行,展覽時間為11月10日一12月10日,歡迎廣大巿民參觀展覽 !
  • 電磁爐 廚房革命者的角色不好演
    被業界稱作「廚房革命者」的電磁爐,目前看來「革命」事業離成功尚遠。
  • 從街頭「惡作劇」到網絡暴力,這個展覽用藝術思考社會與人的關係
    >「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城市敘事」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主辦,以公共空間和當代藝術實踐的交叉點為研究對象,聚焦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以城市街頭為主題的中國當代藝術實踐,在美術館內部空間和多倫路街區同時展出17位藝術家創作的當代藝術作品,涵蓋繪畫、攝影、影像、雕塑、裝置等不同藝術形式。
  • 生物藝術/生物+藝術=?
    從這一點上看生物藝術有著來自科學和社會介入的雙重危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生物藝術被稱之為「政治」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方面是此類藝術往往沒有一個慣常的符合視覺藝術,或是觀念藝術的形態,其狀態往往是進程中的,而非一個藝術性的結論。更加接近實驗室和科學研究進程,當然在觀念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主要在於引發觀念和產生與人性的關聯。
  • 世界歷史:紀念性藝術,雕刻雅典娜神像的雕塑家是誰?社會觀念
    百家原創作者:可北談歷史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有關紀念性藝術的歷史事件,大家一起來了解吧!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紀念性藝術也幾乎完全是公共性的。建築師在保持傳紀念性藝術使格的同時滿足於局部的、細節上的美化和工藝的完善。
  • 想像力導致的社會大面積分工
    但黑猩猩卻無法走到與人類相同的現代文明社會。人類,更準確的是智人這個物種,卻在短短20萬年實現了原始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驚天改變。而智人改造世界的能力並非由基因突變的累積進化而來的,而是智人特有的想像力。為什麼是想像力?想像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這些問題我還得從智人出現講起。
  • 生物+藝術=什麼?值得深思的藝術
    達文西 勒達與天鵝但當「放蕩不羈」的藝術與爭議不斷的生物技術組隊後,常常會挑戰社會和人體禁忌的極端;其面臨的倫理挑戰正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種爭議中,不禁會問,這種藝術形態究竟從何而來?西方的生物藝術理論家比較一致地認為,生物藝術與西方美學乃至西方文化有著深厚淵源,這直接導致了生物藝術的最終產生。
  • 第十四屆AAC藝術中國 | 闞萱:網際網路消費社會下被異化的景觀
    藝術家:闞萱2019年4月26日,闞萱個展「亂石賽跑」在時代藝術中心(柏林)成功舉辦。其中,展覽部分作品由廣東時代美術館(中國)展覽「故入奇途:闞萱與金小羅雙個展」委託創作。也因此入圍了第十四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的年度藝術家獎項。
  • 藝術你真的理解了嗎?談談對藝術的理解!
    從起源上看,在人類原始社會中已經有了藝術,在西班牙山丹得爾省發現的 《阿爾太米拉石窟壁畫》是公元前一萬五千年舊石器時代的藝術品。而在法國南部蒙蒂尼亞發現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則有近兩萬年的歷史。 無論是模仿、遊戲還是女巫的藝術藝術,起源於勞動,都表明藝術有著數萬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藝術追隨人類從古代繪畫,舞蹈,音樂,口頭文學,到古代戲劇,書面評論,到現代電影,電視藝術。
  • 裝置藝術思想小史(九)新機器:新空間的時間與價值分裂
    錄像藝術對屏幕內空間的重組、電視選秀的波普行為、電子屏幕的點陣遊戲、大地藝術與城市空間中的迷宮遊戲,都試圖在社會空間之外,製造一系列「新空間」——既然60年代佔領舊空間的學生運動失敗了,既然所有邊緣人群都在70年代後的「福利社會」與經濟當先的口號下被無限拖延下去,那何不如為自己創造一套新的空間。於是,各種「新空間」與「空間大戰」誕生了。
  • 藝術治百病,童叟無欺
    藝術作為社會呼籲性最強的行業,以不同的形式解救人們的身心於水火。來源於BBC新聞藝術療愈隨著社會發展成為了一個專業課程。醫療健康問題一直被社會所關注,藝術設計行業也肩負起升級改造的重任。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身心俱疲,醫療保健不光是一種服務,更需要具備人性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