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2個月的2020:歐盟或面臨解體危機,世界經濟重心正式轉移

2021-01-17 全方位武器

2020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難以接受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事情,而且令人惋惜的感受居多,至今仍然有很多的國家都被死死困在新冠疫情的怪圈之中,甚至連美國都不能倖免。這就讓2020年剩下的兩個月顯得更為撲朔迷離,很多專家都認為,或許接下來的兩個月,全球將迎來巨大的變數。

世界經濟重心正式轉移

在諸多猜測中,似乎都永遠離不開美國的名字。這「最後一個帝國」在2020年的確承受了太多,但多說無益,因為大部分危機都是美國自己搞出來的。我們只需要關注在美國種種操作之後,經濟中心由西向東的正式轉移似乎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事實上,美國在疫情中受到的最大衝擊就來自於美元地位的降低。雖然就目前來看美國還能夠通過無限量化寬鬆政策來緩解巨大的經濟壓力,但這樣的方式必然無法長久地支撐下去,而在沒有強勢美元撐著的美國,即使回血也再不復從前,更何況就目前來看,美國並沒有什麼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危機。

美國大選的結果是否會影響世界?

同時,美國的大選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這件事情對美國發展的影響似乎也不是那麼大了,因為不管怎樣,美國都將會進入一個「無為」的階段。美國在此前憑藉獨有的霸權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多的東西,包括經濟發展以及國際地位,但是隨著美元霸權的衰退,美國確實有幾分「無力回天」的意思了。

歐盟或面臨解體危機

除了美國之外,歐盟在餘下兩個月中或許也會迎來巨變,因為德國的領導人馬上就要「退役」了。德國總理默克爾是歐盟絕對的核心人員,就連隔壁的法國也的確差她一籌,在這樣「群龍無首」的背景下,來自美國的壓力又逐漸增加,必然會有更多的國家向英國學習選擇脫歐,到時候整個歐盟就將面臨解體危機。

俄羅斯的選擇至關重要

而在美國影響力下降、歐盟瀕臨解體邊緣的情況之下,俄羅斯作為世界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它的選擇就顯得至關重要。畢竟此消彼長之下,世界格局一定會發生一定具有顛覆意義的變化,而對於一直在變化的2020年,最後時刻只要未曾到達,它就始終是一隻薛丁格的貓。

相關焦點

  • 全球風暴,歐盟的最大危機來了!
    2世界真正的麻煩是在歐洲上周,李迅雷在錄製大師課時表示,貨幣超發將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全球債務危機,另一是貨幣貶值。美元大量超發,並不能解決美國經濟的問題。但美國政府的槓桿率還不算高,最高的是希臘、義大利、葡萄牙等歐元區國家。由於持續低迷的經濟疊加不斷擴張的債務規模,歐洲主權債務風險開始大幅上升。如果未來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大概率會是歐洲先爆發。
  • 唐雙寧:世界經濟的「平行四邊形」
    美國CPI不斷攀升,5月份達3.6%,歐元區6月份通脹率為2.7%,連續7個月超出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警戒線。而美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僅增長1.9%,比去年四季度低1.2個百分點。第三是財政赤字「二生三」,收支矛盾引發三大經濟體債務危機。
  • 柏林舉辦「航空達沃斯」峰會 「2020航空日」正式開始
    據bdli網站2020年11月23日刊文,柏林「航空達沃斯」峰會於今年11月24日正式啟動,來自政治、科學、金融和能源領域的國際航空界中最重要的人物齊聚柏林,共享此次盛會。這是首次在柏林舉行的航空日活動,標誌著「2020航空日」的正式開始。
  •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世界應正視重心從西方向東方轉移
    2020年11月20日,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為2020「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開幕會致辭時,歷數當前國際政治的癥結痛點,認為世界各國必須要達成共識,重建信任,尊重中國等新興國家的話語權並避免「一個世界,兩個體系」。
  • 關於這場危機,美國與歐盟對峙,籌碼卻是德意志銀行
    這也意味著,德意志銀行還可能面臨來自義大利的新罰單。  德意志銀行的盈利表現同樣堪憂,2015年第三季度出現了62億歐元的巨額帳面虧損,2016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銳減60%到2.14億歐元;2016年第二季度淨利潤更只有1800萬歐元,同比暴跌98%。
  • 上半年歐盟經濟或下降13.5%,2020年預計下降8.3%,這意味著啥?
    主要大國的受損情況不一致報告指出: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是歐盟大國裡面「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大的三個國家」,預計這三個國家的2020年經濟降幅分別是11.2%、10.9%和10.6%。此外,這三個國家也是歐盟大國裡面受到債務困擾的比較嚴重的國家。
  • 西班牙《國家報》:RCEP鞏固世界經濟重心東移趨勢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西班牙《國家報》:RCEP鞏固世界經濟重心東移趨勢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25日發表題為《亞太地區的新貿易協定鞏固了世界經濟軸心向太平洋的轉向》的文章
  • 世界經濟重心結構性東移 智慧金融打造中國資產新格局
    近期,全球幾個主要經濟體先後公布的最新製造業數據普遍走強,世界經濟逐漸顯現緩慢回升態勢。與此同時,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不斷深化,一些結構性變化悄然發生,世界經濟重心東移趨勢日趨明顯。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10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此外,法國、英國、美國先後公布的11月份製造業PMI數據也均高於預期,世界經濟表現回暖。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2月1日發布的報告中也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20年下滑3.7%,歐元區經濟下滑7.5%,日本經濟下滑5.3%。
  • 歐盟財政部長舉行會議爭取就金融危機做聯合反應
    歐盟財政部長舉行會議爭取就金融危機做聯合反應 2008年10月08日 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法國媒體報導,歐盟27國財政部長7日在盧森堡首度舉行相關峰會,試圖對歐盟內倒閉銀行的帳戶儲蓄金額的保險額度達成一致,將原先兩萬歐元的賠償上限提高到5萬歐元,以便讓歐盟的銀行儲戶放心。
  • 2020:26個熱詞裡的中國與世界
    協調抗疫行動,共促經濟復甦,對接發展戰略,加快綠色發展,推動多邊合作。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於2013年11月21日在第16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期間正式宣布啟動。2019年4月,雙方在第二十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中設定了在2020年達成投資協定的目標。
  • 世界面臨著一系列危機,「但最大的還是範式危機」|專訪沈聯濤
    1998年10月—2005年9月連續三屆擔任香港證監會主席,1993—1998年間擔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自2003年以來擔任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和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召集人。2013年3月,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年度「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人物」。沈聯濤現任中國銀保監會首席顧問,曾任前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首席經濟師、助理行長,世界銀行高級經理等。
  • 中國崛起與世界權力中心轉移
    本文摘自《世界權力的轉移:政治領導與戰略競爭》,閻學通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與之相比,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相當於歐盟的一半以上。今後十年,歐洲經濟年均增長率難以超過2%,而中國新一屆政府的全面改革政策可使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年均7%的水平。這意味著十年後,中國一國的經濟規模可達到歐盟27國總和的80%以上,再加上日本、韓國和其他東亞國家,東亞地區的整體經濟規模必然超過歐洲。
  • 2020新議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全球化轉型與國際合作治理
    若以經濟政策不確定性(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衡量,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在2008年10月金融危機時期為198,2016年11月為242,2019年6月為303,2019年12月為252。2019年全年有10個月的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遠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2020年5月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高達412。
  • 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引發多重思考 歐洲再迎十字路口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引發多重思考(國際視點)在「脫歐」公投3年多後,1月31日英國終於正式離開歐盟。圖為2月1日,人們從倫敦金融城大樓附近經過。1月31日,英國正式成為第一個脫離歐盟的成員國,英歐關係由此翻開嶄新一頁。從這一刻起,英國進入「脫歐」過渡期,過渡期到2020年底結束。
  • 脫歐+疫情雙重壓力,英國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升溫,英鎊或面臨2008年...
    有一個延期選項,可以把過渡期延長到12月31日過後最多24個月,但前提是在2020年6月末之前就做出了延期決定。  修改退歐協議在法律上不可能實現,這份協議在1月31日英國退出歐盟的那一天已經生效。  根據歐盟高層議員的說法,如果英國想延長過渡期,就需要制定一份全新的條約,並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通過。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署,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
    原標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署,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就此誕生——經濟全球化增添新動能歷經8年談判,亞太地區15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11月15日正式籤署。
  • 世界經濟面臨哪些「灰犀牛」?
    原標題:世界經濟面臨哪些「灰犀牛」?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製造業與貿易的周期性復甦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相對穩定的發展下,世界經濟出現向好勢頭。進入二季度後,多家機構調高了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期。但是,世界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仍未解決,威脅增長的主要風險存在已久,乃至於人們幾乎習以為常。
  • 2020會怎麼樣?債務危機帶來的「核冬天」
    當然,我既不是地理學家,也不是氣候學家,更不是天文學家,所以我說的2020,和2012還是不一樣,因為就算2020真的世界末日,我也搞不清楚,但如果說經濟和金融方面、以及國際關係的演變,卻會和影片2012無比的類似。
  • 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發布
    2020年4月21日,在COVID-19大流行對糧食安全影響的框架下,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20 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es)被發布。《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揭示了糧食危機的範圍,同時指出了糧食危機給脆弱國家帶來的新風險2020年版關於嚴重糧食不安全和營養的報告於今日發布歐盟/糧農組織/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國際開發署/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新聞稿2020年4月21日,布魯塞爾/羅馬/紐約——今日,由聯合國、政府和非政府機構組成的致力於解決極端飢餓根源的國際聯盟發布了最新的年度
  • 第五部分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2)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     (3)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日本、西歐的經濟發展比美國快,美、日、歐的經濟實力消長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