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是貓最早的馴化地。
在埃及王朝到中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古埃及人將生活在沙漠沼澤中的貓馴養,成為現代家貓的祖先。
埃及人飼養貓咪,最初是為了對付老鼠這個世界公敵。但漸漸地人們相信,貓擁有夜視能力是因為夜晚時的太陽被藏在貓的眼睛裡。
而夜幕下,神勇的貓會斬下毒蛇阿波菲斯的蛇首。護送死去人類的靈魂到達陰間,使得埃及人能重見光明。
到後來,這個外表嬌小內心勇猛的動物被埃及人視為女神的象徵。
祭祀的壁畫上便常常會有以貓面人身出現的女神貝斯特(Bastet)。
在埃及各地還專門建設了月亮神殿,以便在為月亮女神祭祀的時候能容納更多的人。
在埃及平民雖然可以飼養貓咪,但貓的所有權都是法老的。如果貓在一人家中不幸喪生,那這個人就要帶著全家剃掉眉毛以示哀悼。
而死去的貓的屍體大多會被做成木乃伊,並且埋葬在法老專門設定的貓墓葬群。
19世紀末期人們在埃及發現過一處墓地,其中埋葬了大約30萬隻貓。這些貓都經過了防腐化處理被做成木乃伊,甚至在墓中還放著供貓嬉戲的玩具陪葬。
據壁畫研究:古埃及之所以將貓群葬,是因為貝斯特除了是愛之女神的象徵之外還是法老領土強有力的守護者。
一旦有侵略者膽敢覬覦埃及神聖的土地時,它將變成獅子保衛埃及的國土。
所以,人類從貓的祖先時期就開啟了心甘情願的奴隸生活。貓咪也沒有忘記人類是它們最忠實的信徒和——鏟屎官。
但不管怎樣,我認為在電腦前碼字時聽著腿上貓咪的呼嚕聲就是我最享受的時光了。(沒救)
感謝您的閱讀,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