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一直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然而殘酷的現實卻告訴他們這等於白日做夢。既然無法成為奧斯曼帝國那樣的大國,加入歐盟也是極好的,畢竟歐盟經濟發達,政治影響力強大,是一個惹不起的存在。為了加入歐盟,埃爾多安正抓住一切機會為土耳其造勢,就是想成為歐洲的一分子,但這能如願嗎?
當地時間5月9日適逢歐盟成立70周年紀念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表致歐盟公開信,表示土耳其自1999年成立歐盟候選國以來就同歐洲人一起慶祝「歐洲日」。今天面對沒有國界的疫情,再次提醒大家團結一致抗擊疫情。
埃爾多安強調,土耳其在疫情期間應約向很多歐盟成員國提供幫助,作為歐盟重要的貿易和投資以及關稅同盟夥伴,土耳其為歐盟樹立了好榜樣,因此土耳其加入歐盟,將會讓歐盟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埃爾多安的意思是明確的,他就是要告訴歐洲,土耳其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為多個歐盟成員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發揮了榜樣作用。這樣的土耳其有利於增加歐盟的實力,讓歐盟在以後的國際格局中更有話語權。
顯然,埃爾多安這是要藉助疫情這個機會,加快土耳其進入歐盟的進程。畢竟從1999年到2020年,土耳其在候選國的冷板凳上已經坐了整整21年了,再不入群的話,恐怕以後都沒有這個機會了。正好這次疫情讓埃爾多安看到了機會,所以他在控制本國疫情擴散的同時,還派遣A-400運輸機向波士尼亞,北馬其頓,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以色列等國展開了人道主義援助。
埃爾多安這麼做,主要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彰顯自己的大國角色。畢竟在外界眼裡,土耳其就喜歡到處搞侵略,搞得敘利亞和利比亞,賽普勒斯等國戰火遍地,民不聊生。埃爾多安認為這是個誤會,所以他要藉助疫情來扭轉這種負面形象。二是,撈取國際好名聲,以便告訴歐洲各國,尤其是英法德三國,土耳其有能力擔起大國責任,為歐盟做出貢獻。不得不說,埃爾多安的手段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得到了世衛組織的點讚,認為土耳其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了足夠的「國際團結精神」。同時也被北約集團視為,土耳其是北約國家中的榜樣。
雖然土耳其做了這麼多努力,並不代表歐盟就會接受土耳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經濟上來說,土耳其屬於新興經濟體,擁有一定的工業勢力,但其人均GDP都趕不上歐洲國家,如果土耳其加入歐盟,歐盟就得養活8000萬人口,財政壓力非常的大。
其次,從政治上來說,土耳其在庫德問題,賽普勒斯問題,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上跟歐洲分歧太大,歐盟始終認為,土耳其犯了戰爭罪,為了避免內部出現分裂,所以歐盟主張土耳其轉變政治立場,但不受人指揮的埃爾多安根本不想改變。最後,從歷史和宗教上來說,土耳其是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歐洲以基督教為主,兩國在信仰上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歷史上就因為宗教問題,奧斯曼帝國還入侵過歐洲,結果導致現在歐洲對土耳其一直耿耿於懷。
此外,土耳其加入歐盟也只想享受一下歐盟帶來的經濟紅利,並不會在政治和軍事上聽從歐盟命令,這就跟俄羅斯始終沒有融入西方一樣,西方不願意俄羅斯分享地緣政治利益,非要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將其變成附庸,俄羅斯自然不甘心,土耳其也一樣。種種跡象表明,土耳其加入歐盟只是一個政治姿態,它想成為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級,這對於歐盟來說是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