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21年冷板凳坐不住了,土耳其還想加入歐盟,歐盟會同意嗎?

2021-01-10 環球快評

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一直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然而殘酷的現實卻告訴他們這等於白日做夢。既然無法成為奧斯曼帝國那樣的大國,加入歐盟也是極好的,畢竟歐盟經濟發達,政治影響力強大,是一個惹不起的存在。為了加入歐盟,埃爾多安正抓住一切機會為土耳其造勢,就是想成為歐洲的一分子,但這能如願嗎?

當地時間5月9日適逢歐盟成立70周年紀念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表致歐盟公開信,表示土耳其自1999年成立歐盟候選國以來就同歐洲人一起慶祝「歐洲日」。今天面對沒有國界的疫情,再次提醒大家團結一致抗擊疫情。

埃爾多安強調,土耳其在疫情期間應約向很多歐盟成員國提供幫助,作為歐盟重要的貿易和投資以及關稅同盟夥伴,土耳其為歐盟樹立了好榜樣,因此土耳其加入歐盟,將會讓歐盟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埃爾多安的意思是明確的,他就是要告訴歐洲,土耳其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為多個歐盟成員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發揮了榜樣作用。這樣的土耳其有利於增加歐盟的實力,讓歐盟在以後的國際格局中更有話語權。

顯然,埃爾多安這是要藉助疫情這個機會,加快土耳其進入歐盟的進程。畢竟從1999年到2020年,土耳其在候選國的冷板凳上已經坐了整整21年了,再不入群的話,恐怕以後都沒有這個機會了。正好這次疫情讓埃爾多安看到了機會,所以他在控制本國疫情擴散的同時,還派遣A-400運輸機向波士尼亞,北馬其頓,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以色列等國展開了人道主義援助。

埃爾多安這麼做,主要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彰顯自己的大國角色。畢竟在外界眼裡,土耳其就喜歡到處搞侵略,搞得敘利亞和利比亞,賽普勒斯等國戰火遍地,民不聊生。埃爾多安認為這是個誤會,所以他要藉助疫情來扭轉這種負面形象。二是,撈取國際好名聲,以便告訴歐洲各國,尤其是英法德三國,土耳其有能力擔起大國責任,為歐盟做出貢獻。不得不說,埃爾多安的手段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得到了世衛組織的點讚,認為土耳其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了足夠的「國際團結精神」。同時也被北約集團視為,土耳其是北約國家中的榜樣。

雖然土耳其做了這麼多努力,並不代表歐盟就會接受土耳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經濟上來說,土耳其屬於新興經濟體,擁有一定的工業勢力,但其人均GDP都趕不上歐洲國家,如果土耳其加入歐盟,歐盟就得養活8000萬人口,財政壓力非常的大。

其次,從政治上來說,土耳其在庫德問題,賽普勒斯問題,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上跟歐洲分歧太大,歐盟始終認為,土耳其犯了戰爭罪,為了避免內部出現分裂,所以歐盟主張土耳其轉變政治立場,但不受人指揮的埃爾多安根本不想改變。最後,從歷史和宗教上來說,土耳其是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歐洲以基督教為主,兩國在信仰上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歷史上就因為宗教問題,奧斯曼帝國還入侵過歐洲,結果導致現在歐洲對土耳其一直耿耿於懷。

此外,土耳其加入歐盟也只想享受一下歐盟帶來的經濟紅利,並不會在政治和軍事上聽從歐盟命令,這就跟俄羅斯始終沒有融入西方一樣,西方不願意俄羅斯分享地緣政治利益,非要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將其變成附庸,俄羅斯自然不甘心,土耳其也一樣。種種跡象表明,土耳其加入歐盟只是一個政治姿態,它想成為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級,這對於歐盟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相關焦點

  • 德國為何帶頭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呢?
    數量那是成千上萬,尤其是其中非常優秀和強悍的組織,基本上備受各國的追捧,很多國家都想加入。最典型就是歐盟,堪稱世界範圍內最有錢,最發達的組織。所以很多國家那是趨之若鶩,都想要加入歐盟,其中最典型就是土耳其了。但是至今也沒能進入,為此,很多人不明白了,為何德國總是帶頭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呢?其實看看德國的六百萬土耳其人就知道了。
  • 土耳其賽普勒斯糾紛殃及池魚,兩巴爾幹國家加入歐盟或受阻
    在2018年6月的會議上,雖然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同意開啟與這兩個國家的入盟談判,但是法國和荷蘭表示了反對,要求這兩個國家進行更多的改革,因此此事被推遲至今年6月。路透社稱,法荷兩國的舉動是出於本國議會和選民的考慮。據路透社去年的報導,外交人士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將這兩國的入盟談判推遲至今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之後,是為了避免引發反移民的情緒。
  • 土耳其,身在亞洲心在歐
    答案是,一起坐下來商討對策,必要時出兵支援土耳其。2015年7月,土耳其蘇魯奇爆炸案後,面臨敘利亞內戰、ISIS在土耳其境內的恐怖襲擊、庫德武裝等多重內憂外患,土耳其請求北約28個成員國聚首布魯塞爾,商討該國面臨的安全威脅。土耳其稱,為了打擊近來襲擊土耳其的ISIS和庫德武裝,需要盟友鼎力支持。
  • 歐盟稱與土耳其分歧擴大、雙方關係「走向分水嶺」
    19日稱,隨著東地中海地區局勢惡化,歐盟與土耳其之間的分歧擴大,雙方關係「正走向分水嶺」。  當日歐盟成員國外長舉行視頻會,晚些時候博雷利對媒體通報會議情況。他表示,與會外長認為近期土耳其在賽普勒斯問題上的所作所為違反了聯合國決議,加劇了東地中海地區緊張局勢,「土耳其要認識到其行為正在擴大與歐盟之間的分歧」。  博雷利稱,歐盟如想重返期望的「積極議程」,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對土耳其的態度,「隨著時間推移,我們與土耳其的關係正走向分水嶺」。
  • 黑山護照 成為獲得歐盟護照的新可能 預期2025年加入歐盟的黑山...
    是南歐的一個小國,黑山的東北為塞爾維亞,東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單方面宣布獨立),東南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克羅埃西亞,西南則為亞得裡亞海(為地中海的其中一個部分),黑山的自然風光遍布亞得裡亞海的海灘, 它豐富的文化底蘊與現代相結合,成為南歐除了義大利、希臘之外另一個最美的海灘國渡。黑山採用了歐元,並正在加入歐盟。黑山護照可免籤證進入包括歐洲申根區在內的許多國家。
  • 波蘭及匈牙利同意折衷建議支持歐盟預算案!歐盟峰會或放大招
    12月10日,波蘭及匈牙利表示原則上同意歐盟輪值國德國提出的折衷方案,支持包括復甦基金在內的新歐盟財政預算案。這不僅為歐盟的七年預算生效鋪平了道路,而且還掃清了7500億歐元復興基金計劃的障礙,有助於歐元區經濟復甦。
  • 英國「走」了,給歐盟留下了英語
    歐盟從28個成員縮減為27個。那麼,作為歐盟24種官方語言之一的英語是否也會隨著英國離開歐盟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雖然英國離開了,但歐盟成員中將英語作為交際語言的成員並沒有離開。有人感嘆地說,雖然英國不是歐盟的創始國,而且戴高樂曾經三次拒絕接納英國加入歐盟的前身「歐共體」,但歐洲人與英國人畢竟已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了47年,英語留下的印記太深了。
  • 土耳其勘探船離開東地中海 歐盟:正關注其動向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半島電視臺1日報導,土耳其勘探船「奧魯奇·雷伊斯」號離開了與希臘有爭議的東地中海海域,而歐盟則表示正在監視土耳其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動向。希臘與土耳其在東地中海油氣資源開發問題上的分歧由來已久。近幾個月來,兩國矛盾不斷升級。
  • 四年鬧劇終於落幕,英國和歐盟將何去何從?
    可能有人會問了,為什麼北愛爾蘭能留在歐盟呢?歷史上,整個愛爾蘭島都曾經是英國的領土,愛爾蘭獨立後,北愛爾蘭地區由於有很多移民的英國人,就加入了英國。如今,英國同意北愛爾蘭繼續留在歐盟,也就意味著愛爾蘭與北愛爾蘭可以通行無阻,但是英國本土的東西去北愛爾蘭卻要檢查,這是否會影響到北愛爾蘭對英國的認同感呢?未來,北愛爾蘭有沒有可能走向獨立或者和愛爾蘭合併呢? 另外,英國和歐盟之間貨物零關稅,雖然這看起來很公平,但是這對英國是不利的。因為英國出口少,歐盟出口多。
  • 加入歐盟後的中東歐國家為何尷尬?
    波蘭政府和最高法院之爭,不但凸顯波蘭與歐盟間圍繞司法改革日益尖銳的矛盾,也折射出夾縫中求生存的中東歐國家的尷尬處境。「蜜月期」後生紛爭2004年以來,歐盟「爆炸式」東擴,先後吸納了12個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
  • 希臘公開宣戰,領海直接擴大12海裡,歐盟四國合力對抗土耳其
    東地中海的緊張局勢一波三折,自土耳其不顧外界反對出動勘探船與水面艦艇進入希臘專屬經濟區內非法勘探後,導致海上對峙事件頻繁發生。為了阻止土耳其,包括法國、賽普勒斯、埃及在內的多個國家要求土耳其撤出相關船隻,採取對話方式解決問題。然而,埃爾多安卻一意孤行。剛剛,希臘公開宣戰,領海直接擴大12海裡,歐盟四國也合力對抗土耳其。
  • 世界觀 | 烏克蘭能否填補歐盟落下的那顆星?
    這個消息在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投下巨石,爆發了關於英國、更多的是關於歐盟前景的擔憂。有國家選擇離開歐盟,還有一些國家,多年來默默地、艱難地行進在加入歐盟的道路上,其中就有本期節目的主角——烏克蘭。 究竟是出於怎樣的考量使得烏克蘭執著加入歐盟,加入歐盟又會給烏克蘭帶來什麼?今年早些時候烏克蘭外長克利姆金曾做客《風雲對話》,也許採訪中你會得到想要的答案。
  • 當孩子懷著滿腔熱情坐上了「冷板凳」,怎麼辦?
    有網友回答:滿懷期待去做一件事情,耗盡了我的一腔熱情,最後事情失敗了,會感覺很崩潰。孩子再小,也一樣有心理承受能力,比失敗可怕的是,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然而,比賽是殘酷的,它勢必要選擇最優秀的隊員上場,它還關乎名次榮譽。在比賽面前,昔日一同訓練的隊友之間有了差別對待,這種內心承受的不僅有失落、失望,還有壓力和自我否認。回家的路上,小諾情緒低落,沉默不語。
  • 土耳其博覽 | 論土耳其庫德民族問題的「外部性」
    (二)歐盟對土耳其庫德民族問題的影響土耳其加入歐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末,半個多世紀以來,儘管土耳其一直很努力,並在歐盟要求改善的許多方面,都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加入歐盟對土耳其來說,一直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目標。
  • 黑金博弈:土耳其希臘的愛琴海風雲
    希臘從1460年開始,就處在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統治之下,在這近400年的時間裡,希臘人被折磨得不像個人樣,一直忍到奧斯曼帝國開始崩塌,從1821年開始反抗,希臘一開始特別勇猛,直接把土耳其侵略軍的士氣打沒了,革命剛有點起色,結果希臘軍隊內部忙著權力鬥爭,竟然「忘了」乘勝追擊,被土軍反撲,損失慘重,還被土耳其拉上埃及一塊,給胖揍了一頓,希臘差點又被滅國。
  • 歐盟新文件:要與美國聯合對抗中國,甘願做「美國的鷹犬」
    歐盟提出這一文件並不令人意外。青木觀察到,在拜登當選以來,歐盟及德國等成員國高層一直抱著拜登的大腿,宣稱要建立聯盟,對抗中國,甚至被觀察家批評是「美國的鷹犬」。  實際上,歐盟提出新文件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主要體現三個方面。  一是,消除與美國的貿易爭端。在草案中,歐盟將向美國新政府提出了一個「積極貿易議程」。
  • 為實現碳中和,歐盟成員國同意將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提高至55%
    (觀察者網訊)在經過通宵討論後,歐盟領導人就制定新的氣候變化目標達成協議。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2月11日報導,歐盟27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同意到2030年,其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將從此前設立的目標——比1990年的水平減排40%,提升到至少55%。
  • 你派坦克我買戰艦,土耳其希臘會打一場新「薩拉米斯之戰」?
    1913年,日益傾頹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落敗,不得不把愛琴海的大量島嶼割讓給希臘。1920年,在一戰中戰敗的奧斯曼帝國被迫籤下《色佛爾條約》,帝國隨之分崩離析,並於兩年後滅亡。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拒不接受嚴重損害自身利益的《色佛爾條約》,於1923年與協約國改籤另一份《洛桑條約》,被迫將愛琴海上距離土海岸3海裡範圍之外的島嶼全部割讓給希臘。
  • ...或被其他歐盟國家接納。歐盟還支持希臘在薩摩斯島、科斯島和...
    歐委會與希臘籤署新建難民營協議,已撥款1.21億歐元;① 據希臘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3日,歐盟委員會與希臘政府就在萊斯沃斯島共同新建一座大型標準化難民營籤署協議。這座難民營將利用歐盟專項基金來興建,預計明年9月初投入使用;② 今年9月初,萊斯沃斯島莫裡亞難民營相繼發生多起火災,導致1.3萬名難民一時陷入了居無定所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