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代希臘人來說,用掌聲打斷一場古希臘悲劇的表演是很少見的。然而,就在最近,希臘國家大劇院為慶祝薩拉米斯海戰2500周年重新排演的「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之作《波斯人》屢屢收穫喝彩。這部史詩劇作講述了公元前480年希臘如何在薩拉米斯海戰中擊潰了兵力百倍於己的強大波斯艦隊,守護了雅典的制海權和歐洲文明的源頭。
在波斯國王薛西斯作為「入侵者」戰敗2500年後,曾經激戰的愛琴海依然暗流湧動。
9月6日,土耳其媒體援引軍方消息人士稱,40輛坦克正被調往與希臘接壤的邊境省份。該消息雖然被土耳其軍方闢謠為「常規行動」,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隨後表示,土方「為一切可能和結果做好了準備」。
誰都知道,土耳其和希臘早已因為東地中海爭議海域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了。
8月10日,土耳其「奧魯奇·雷斯」號(Oruç Reis)勘探船在軍艦護衛下啟程前往東地中海爭議海域進行勘探活動,引起希臘強烈不滿。此後,儘管希臘連日抗議,土耳其的勘探船仍繼續作業,希土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升級,雙方以軍演、拓寬領海範圍、私自籤署劃界協議等行動互相挑戰底線,口水仗亦愈演愈烈。
8月28日,有媒體曝出希臘向距土耳其2公裡處的卡斯楚裡佐島派遣駐兵,土耳其方面回應稱「不允許這種挑釁取得成功」。
就在土耳其坦克壓境的消息傳出一天後,9月7日,希臘政府發言人透露,希臘總理將於數日後宣布一項軍隊升級計劃,其中包括購買法國的「陣風」戰鬥機和至少一艘法國護衛艦。
同一天,希臘軍方稱,有14架土耳其軍機當日在愛琴海東北部和中部上空飛行時,6次侵犯希臘領空,希臘戰鬥機對土軍飛機進行了攔截。
一場新時代的「薩拉米斯之戰」已一觸即發了嗎?
「世界上最危險的水域」無論對於古希臘人、波斯人,還是羅馬人、迦太基人、埃及人,地中海一直是歷史上的戰略十字路口。到了現代,尤其是冷戰開始後,地中海沿岸各國在海洋邊界和自然資源上的分歧與暗中較量日甚一日。
「但不幸的是,即使是在以色列一直在與岸上的(阿拉伯)鄰國交戰的時期,我也從未見過地中海東部的局勢有現在這麼動蕩。」美國希臘裔退役海軍上將、前北約盟軍最高司令詹姆斯•斯塔夫裡迪斯近日在一篇題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水域在地中海》的社論中寫道。
8月10日,土耳其派遣「奧魯奇·雷斯」號勘探船和5艘護衛艦前往賽普勒斯與希臘卡斯特洛裡佐島及克裡特島之間的水域。據半島電視臺報導,該勘探船在爭議水域的停留比計劃延長了三倍時間,而作為回應,希臘也開始在該水域集結兵力。
8月12日,希臘「利姆諾斯」號護衛艦與土耳其「凱末爾·裡斯」號護衛艦在克裡特島南部海域相撞,希臘方面稱事發地點在希臘的專屬經濟區之內。當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發出警告,「當希土雙方有如此多的海軍力量同時聚集在一個有限空間時,就有發生意外衝突的風險。」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則強硬回應,「對勘探船的任何攻擊都會付出高昂代價。」
隨後,希土雙方開始在爭議水域頻頻「秀肌肉」。希臘前腳剛剛與法國、義大利、賽普勒斯舉行聯合軍演,土耳其後腳宣布與俄羅斯在東地中海進行海軍實彈演習。
過去十年中,在東地中海的賽普勒斯、埃及、以色列及黎巴嫩沿岸進行的探索性鑽探發現了大量天然氣和石油,這片海域也因此成為了與海洋邊界和經濟專屬區(EEZ)有關爭議的焦點。
去年2月,土耳其發布了在東地中海的「勘探性開採」計劃,數艘勘探船陸續前往爭議海域。去年年底,土耳其又與利比亞籤署海上劃界協議,希臘政府譴責該協議不僅從地圖上刪除了一些屬於希臘的島嶼,而且土利兩國還把希臘克裡特島的大陸架當作兩國海域予以劃分。
希臘的「復仇」在今年8月終於降臨。希臘與地中海對岸的埃及籤署了一份如出一轍的協議,將土耳其自稱位於其大陸架的領海劃入了希埃兩國版圖中。此舉激起土方震怒,埃爾多安譴責希臘在地中海「散播混亂」,要求聯合國仲裁。
除了油氣資源的爭奪,今年2月埃爾多安「大開國門」放難民越境進入希臘,並在7月將80多年前已被改為博物館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清真寺,這兩個決定更是加深了土希齟齬——兩宿敵的領海爭端越來越多地被擺上檯面。但事實上,這是筆算不清的舊帳。
1913年,日益傾頹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落敗,不得不把愛琴海的大量島嶼割讓給希臘。1920年,在一戰中戰敗的奧斯曼帝國被迫籤下《色佛爾條約》,帝國隨之分崩離析,並於兩年後滅亡。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拒不接受嚴重損害自身利益的《色佛爾條約》,於1923年與協約國改籤另一份《洛桑條約》,被迫將愛琴海上距離土海岸3海裡範圍之外的島嶼全部割讓給希臘。
根據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國領海範圍最大可從領海基線向外伸至3~12海裡,享有的專屬經濟區最廣可達200海裡。希臘為公約籤署國,但土耳其遲遲未籤署,因為一旦承認公約條款,家門口的愛琴海就有可能變成「希臘湖」。
希臘聲稱的領海劃分(上)與土耳其聲稱的領海劃分(下)
今年8月26日,希臘宣布將其西部在愛奧尼亞海的領海範圍從6海裡擴大至12海裡。分析認為,該計劃「是對土耳其類似行動的試探性回應」。儘管在愛奧尼亞海上的領海擴張並不直接影響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的爭端,但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稱,希臘也可以朝著其他方向擴張海域。土耳其曾多次警告,希臘若在東部擴張海域將會成為「宣戰理由」。
歐盟旁觀,北約「癱瘓」與東地中海局勢升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部的冷淡。身為歐盟和北約成員國的希臘,無時無刻不擔憂自己與土耳其的利益衝突被盟友忽略。
「歐盟寧願集中力量推翻(白俄羅斯領導人)盧卡申科,也不願保護兩個成員國賽普勒斯和希臘免受土耳其的威脅。」希臘《編輯報》在一篇社論中帶著「醋意」寫道。
8月2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前往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地中海岸邊豪華的夏季官邸,兩人就黎巴嫩爆炸、白俄羅斯大選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輕鬆的會談」,而愛琴海衝突卻被擠出了大多數歐洲新聞的頭條之外,只有希臘媒體仍在拼命喚起人們對東地中海危險局勢的注意。
事實上,在東地中海衝突期間,法國是歐盟中唯一與土耳其「死磕」的一個。馬克龍多次聲援希臘和賽普勒斯,並表示將加強法國在東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存在,已經部署了2架陣風戰鬥機和1艘海軍護衛艦,警告土耳其不要「觸碰紅線」。然而,希臘媒體和左翼反對派人士認為,馬克龍利用了土希衝突,是分散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忘記法國曾經幹預利比亞的失敗。
「馬克龍和雅典政府的友誼誓言現在只是『空話』。」希臘《編輯報》的評論員寫道,「不然法國怎麼會和德國一樣,幾乎每天都允許埃爾多安勒索希臘,還讓希臘陷入難民問題的泥沼?」
自薩拉米斯海戰以來,希臘人就將自己視為歐洲東大門的「守門人」。但到了如今,背負著巨額債務還為歐洲消化大批難民的希臘也只能向歐盟「賣慘」求援。
8月28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宣布,若沒有外交進展,可能在下個月的歐盟領導人會議上討論對土耳其制裁。但制裁似乎並無用處,今年2月歐盟已經就賽普勒斯附近海域的能源勘探對土耳其進行了「象徵性制裁」,僅對土耳其石油公司的兩名僱員實施了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
「對於土耳其,歐盟應該『軟硬兼施』,不是簡單的制裁,而是要與土耳其展開真誠的對話,這是雙方都需要的。」曾任希臘國防部特別顧問的雅典大學國際關係系教授帕納約提斯•察科納斯(Panayotis Tsakonas)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土耳其仍然與西方、與歐盟走近。否則,土耳其就會走上那條復興奧斯曼帝國的道路,埃爾多安擴張版圖的野心會更加膨脹。」
不僅是歐盟,在兩個成員國的衝突面前,北約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同盟似乎也「癱瘓」了。美國對此次危機罕見地保持緘默,留下蠢蠢欲動的法國無視自己的北約成員國身份在盟友之間「選邊站」。9月3日,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稱,希臘和土耳其同意開始「技術性會談」,但遭希臘方面迅速否認。匿名希臘官員透露,北約的建議「與現實不符」。
於是,遠在天邊的俄羅斯果然「見縫插針」。9月8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空降賽普勒斯,訪問期間表示,俄方願意就東地中海衝突調解與土耳其進行任何對話。
「薩拉米斯戰役」永無止境?東地中海局勢的升級仍在加速中。
8月28日,法新社報導稱,一支裝備精良的希臘軍隊已經抵達卡斯特洛裡佐島。這塊面積僅12平方公裡的小島雖屬於希臘,但距希臘本土有600公裡,距土耳其僅2公裡。根據1947年的《巴黎和平條約》,該島被視作非軍事區,土耳其指責希臘違反國際法。
9月2日,土耳其國防部長胡魯西·阿卡爾親自駕駛一架F-16戰鬥機飛越北愛琴海,還經過了恰納卡萊烈士紀念館——這是為了紀念土耳其在一戰中挫敗英法聯軍在達達尼爾海峽開闢新戰線企圖的加利波利戰役。
幾天後,又傳出了土耳其坦克部隊前往希臘邊境的消息。土耳其軍方消息人士稱,土耳其正將40輛坦克從位於東南部的哈塔伊省調至與希臘接壤的西北省份埃迪爾內省。但土耳其官方隨後否認此事與希臘有關,稱坦克部隊的調動為「常規行動」。這一事件很快被希臘媒體解讀為土耳其的「宣傳攻勢」。
「埃爾多安使用的是一種『張力策略』,某種程度上是在試探希臘的反應。事實上他是很謹慎的,這種克制不會讓事情的發展失控。」察科納斯對澎湃新聞表示,「雙方都心知肚明,一旦衝突演變成戰爭,不僅僅是土耳其和希臘,會對地區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即便是埃爾多安,也不會冒著熱戰的風險讓東地中海局勢進一步升級。」
但希臘也沒停止試探。希臘政府發言人佩特薩斯9月7日表示,總理米佐塔基斯將在12日的年度經濟狀況演講中宣布一項軍隊升級計劃。希臘媒體報導稱,升級計劃將包括購買法國的「陣風」戰鬥機和至少一艘法國護衛艦。
歐債危機早已讓希臘國庫空虛,面對土耳其嶄新的護衛艦,希臘派出的軍艦已有50歲高齡。今年7月,一項以33億美元購買兩艘法國護衛艦的交易因過於昂貴而被取消。但就在上周,希臘通過債券拍賣籌集了25億歐元(約合29.6億美元),其中部分款項將用於軍費開支。
對於希臘人來說,「薩拉米斯之戰」似乎永無止境。
在7月的一場戲劇《波斯人》的表演中,劇中的波斯王后阿託莎問道「誰是他們的主上?」合唱團長高聲回答「他們不是奴隸,不是誰的臣民。」伯羅奔尼撒的埃庇道魯斯古代劇場瞬時掌聲雷動。
據《希臘城市時報》報導,一項民意調查顯示,46%的希臘人認為希臘比土耳其的戰爭準備更充分,而認為土耳其準備更充分的土耳其人只佔35%。
「確實,無論是在希臘還是土耳其,民族主義情緒都增強了。」土耳其比爾肯特大學政治科學與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希臘歐洲與外交政策基金會土耳其項目負責人約阿尼斯·格裡戈裡亞迪斯(Ioannis N. Grigoriadis)告訴澎湃新聞,「雖然沒有任何一方打算將這種對抗變成戰爭,但仍有可能擦槍走火,引發局勢急劇升級。」
「東地中海的問題本質上是劃界問題。無論是土耳其、希臘還是賽普勒斯,所有的國家都對自己的專屬經濟區聲索權利,這是一塊爭議海域。」察科納斯指出,根據國際法,如果雙方對同一塊區域聲索主權,正確的做法是談判解決劃界問題。
9月4日,土耳其外交部聲明稱,在北約斡旋下,土方已做好與希臘談判的準備。但土耳其的勘探活動仍未停止,這讓希臘無法坐到談判桌邊。9月8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發推稱「希臘是對話的倡導者。但是,不能再威脅或是侵犯我們主權的情況下進行真正的對話。」
「因此迫切需要調解,讓土耳其結束勘探活動,各方的海軍部隊撤離,促成能夠將爭端遞交國際法院的雙邊對話。」格裡戈裡亞迪斯對澎湃新聞指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