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文件:要與美國聯合對抗中國,甘願做「美國的鷹犬」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2-01 05:03:12 來源: 凡間事

舉報

  「歐盟尋求與美國建立新聯盟!」德新社11月30日稱,在川普將卸任的時刻,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正在領導制定一份改變未來全球格局的新文件。在文件上,歐盟提倡迅速結束跨大西洋貿易爭端,並向美國提出了一個共同對抗中國的新策略。

  

  歐美聯合對抗中國。

  歐盟提出這一文件並不令人意外。青木觀察到,在拜登當選以來,歐盟及德國等成員國高層一直抱著拜登的大腿,宣稱要建立聯盟,對抗中國,甚至被觀察家批評是「美國的鷹犬」。

  實際上,歐盟提出新文件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主要體現三個方面。

  一是,消除與美國的貿易爭端。在草案中,歐盟將向美國新政府提出了一個「積極貿易議程」。歐盟提出了與美國需要進行更緊密合作的五個優先事項:除貿易外,還有新冠疫情(包括改革世界衛生組織),氣候保護,多邊主義和維持和平作鬥爭。歐盟還提議,雙方應共同制定數字環境的相關規範,包括採取相同的反壟斷法數據保護機制等。歐盟還希望與美國相互取消空客和波音的懲罰稅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是「親美派」。

  二是共同抑制中國的崛起。歐盟要獲得美國的點頭,不得不犧牲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包括就中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和世界其他地區,與美國建立「共同路線」。 文件強調,「如果民主國家希望在與強權勢力與封閉經濟體對抗時能捍衛自身利益的話,美歐需要修補盟友關係。雙方同為開放的民主社會與市場經濟體,雙方已同意展開戰略合作,對抗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逐日漸長的獨斷行為 (assertiveness),儘管我們無法同意最好的作法為何。」

  具體來說,除了人權、民主等價值觀的內容外,歐盟承諾雙方在華為5G,合作篩選敏感的外國投資,及共同打擊網絡黑客等領域進行合作。《金融時報》稱,雖然歐盟成員國逐漸開始對中國的「戰狼外交」產生質疑,但是大部份歐盟國家仍不願與直接與中國對抗。

  

  中國成為歐洲企業的大市場。

  三是,歐盟希望通過與美國聯盟,讓中國打開更大的市場。歐盟希望在年底前達成中歐投資協議。歐盟表示,達成交易的先決條件是中國在市場準入方面做出進一步讓步,尤其在金融服務等領域。

  這份文件預計提交給12月10日與12月11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並於2021年上半年的歐美峰會中啟動新議程。青木認為,這份草案反應了目前歐盟的真實思想。歐盟認為這樣可以加強歐盟自主,在中歐兩個大國之間,偏向美國的前提下,也獲得在中國市場的利益。然而「如意算盤」最後可能變成「竹籃打水一場空」。歐盟最後可能因此走向內部分裂,失去中國大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國為搞垮北鬥系統,聯合盟友多次阻撓,結果中國沒死歐盟死了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美國人可以說是非常開心了。畢竟他們非常期待這樣一場肺炎,能徹底擊垮中國,就算做不到也要進一步拖延中發展的腳步。然而誰能想到,到最後,肺炎別說是拖垮中國,連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都做不到。我國在2020年制定了無數宏偉的目標,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北鬥導航衛星正式完成組網工作。現在這項工作已經進入了收官階段,即將徹底完成。
  • 美國為了搞垮北鬥,串通盟友聯合阻撓,結果中國沒死歐盟死了
    當疫情最開始之初,美國人其實在背後有點幸災樂禍,因為,在他們看來,根本不用一槍一炮就能讓中國垮掉,即使做不到,也可能進一步推遲我國的發展步伐,但誰能想到,這場疫情最終還是無法減緩中國的發展,更不用說拖累中國了,我國的各項重大任務依然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我們在2020年的重大戰略目標還是很多的,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把北鬥導航衛星的組網工作任務完成
  • 對抗還是合作?德國前總理給出答案:歐盟必須與中國加強合作
    自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就成了歐洲最親密的盟友,但歐洲並不想一直在美國的影子下發展,於是振興歐洲的口號喊出,歐盟就此誕生。隨著應該脫歐之後,歐盟的老大哥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德國。德國雖然還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但是就目前種種跡象透露,默克爾在淡化與美國的關係。國際上德國不再無理由的附和美國,默克爾也常常在國際上反對川普蠻橫的行為。之前美伊關係極度惡化,美國想讓他的盟友都恢復制裁伊朗,美國要求德國出兵,德國也是斷然拒絕。
  • 歐盟稱2017年中國人均碳排放或超美國
    [導讀]歐盟委員會下屬的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稱,按照目前的排放趨勢,2017年,中國人均碳排放量有可能超過美國據treehugger網站報導,近日,歐盟委員會下屬的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稱,按照目前的排放趨勢,2017年,中國人均碳排放量有可能超過美國,高達16.9噸。
  • 拜登還沒上臺,歐盟就琢磨與美國「冰釋前嫌」聯手抗中
    此草案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俗稱「歐盟外長」)聯合起草,將在12月10日至11日提交各國領導人批准。《歐盟憲法條約》規定,歐盟通過任何決議都必須遵守「有效多數表決制」。其中,文件還向歐洲議會提議成立「跨大西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Transatlantic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簡稱TTC),與美國政府合作為新技術制定聯合標準,聯手將中國排擠出全球技術貿易。
  •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特約評論員 陳永傑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的環保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不久前奪得了兩項奧斯卡獎項,使越來越多人關注起全球暖化問題。
  • 北鬥伽利略之爭,在被美國坑慘之後,歐盟選擇和中國開展航天合作
    這下歐盟傻眼了,歐盟因為與美國籤訂了協議,無法再使用與美國GPS相近的頻率,隨著中國成功搶佔頻率,歐盟陷入了無頻率無可用的尷尬處境,而這也徹底桎梏了伽利略號的發展。在2008年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國際委員會(ICG)會議上,歐盟原本希望美國可以幫助他們要回頻率
  • 中國真的要超過美國了?外媒:2030年,中國GDP將超越美國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中國不是沒有超越美國的可能,且可能性極大。多家美媒報導表示,根據相關數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經濟實力將超越美國。那往後科技實力,國際影響力超越美國也就不遠了。這就是美國對中國心存忌憚的原因。
  • 出口口罩要獲「認證」 在我國、歐盟、美國這些「認證」要分清
    出口口罩要獲「認證」 在我國、歐盟、美國這些「認證」要分清 央視網消息
  • 拜登剛說要對抗中國,中方就宣布一重要消息,打了美國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伊朗方面表示,該國並不關心由誰繼續擔任美國總統,主要是看接下來美國對待伊朗的態度。如果美國的新政府班子,依然對伊朗實施非法的制裁,該國將會與美國強權抗爭到底。當然對於這一問題,也是中國網友時常關注的。
  • 王義桅:這是一場美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對抗
    觀察者網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導師、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 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義桅。美國人民在造反觀察者網:在號稱西方現代共和制典範和民主燈塔、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其國會大廈首次遭受到了本國公民的暴力衝擊。這件事帶給您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
  • 2014年,普京收復克裡米亞事件始末,俄羅斯和歐盟、美國的博弈
    2013年11月底,在立陶宛的維爾紐斯,歐盟和烏克蘭準備籤署一份聯合協議。在歐洲、烏克蘭人看來,這份協議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忽然拒絕了這份協議。這是因為歐洲向烏克蘭商討協議的時候,並未向俄羅斯徵詢意見。
  • 150年來首次 雙颶風或同時抵美國南部沿岸 | 歐盟和美國發布貿易...
    歐盟和美國發布貿易協定聯合聲明   美國和歐盟周五(8月21日)達成一項協議,降低包括美國龍蝦在內的一小部分產品的進口關稅,顯示大西洋兩岸的貿易緊張關係有所緩和。   歐盟貿易委員霍根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稱讚協議是歐美關係提升的信號。
  • 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歐盟也吃轉基因食品
    昨天下午,受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委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在武漢舉行的一個轉基因研修班上,澄清關於轉基因危害的一些傳言。吳孔明表示,食用轉基因食品不會改變人的遺傳物質,不會影響生育能力,也不會影響子孫後代。    1轉基因食品為何不做人體實驗?
  • 蓬佩奧恐嚇歐洲:如果放棄對抗中國,各國將淪為「中國的殖民地」
    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一直是比較強硬的,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是一直站在反華的第1線。蓬佩奧自從上任以來一直在發表錯誤言論,無論是對華問題還是一些外交辭令,都顯示出美國人的傲慢,近日蓬佩奧就發表了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話語,這些看似荒唐的說法也許是他作為國務卿任期最後時刻的瘋狂。
  • 印巴戰爭中美國找中國聯手,尼克森:沒中國合作美國什麼也做不了
    在印巴進入緊急狀態之後,美國立刻停止了對印度的所有援助,並通過各種渠道加大了對巴基斯坦的援助,但對於直接介入戰爭,美國並沒有信心,因為此時的美國軍隊還深陷在越南的戰爭泥潭中,無力再去開闢一個新的戰場,一籌莫展之際尼克森想到了中國。 尼克森對基辛格說:「如果沒有中國的合作,美國什麼也做不了」。
  • 歐盟為什麼要開間諜學校
    雖說2010年12 月歐盟有了歐盟情報分析中心和歐盟軍事參謀局,但一個分析共同情報專屬於歐盟的情報機構,仍然空缺。  2004年馬德裡恐怖襲擊  直到2013 年斯諾登曝光美國「稜鏡計劃」對其歐洲盟國實施監聽,才真正促成歐美兩方的情報工作從合作走向分立。
  • 劉殿波:做創新要盯著美國FDA標準做
    劉殿波表示,創新要盯著美國FDA標準做,國際上最合理最先進的標準,如果這樣做了中國創新自然而然達到國際準,產品價值是不一樣的。「中國創新何去何從?很典型的邏輯就是按照FDA國際標準做,立足中國、立足國際,國際標準可以走向全球。」以下為演講實錄:劉殿波:宋會長和啟宇已經給我很多啟發。中國的創新何去何從?創新在什麼位置?
  • 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
    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為啥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很多人有疑惑,既然但是在美國已經淪落至此了,為什麼依舊忍受著惡劣的環境還是默默堅持,不選擇回歸母親的懷抱?他表示:「數學還是外國研究的透徹,國內人的思維跟不上,並且在美國人們不看背景只看你的實力。我要是當年回國,估計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 買颱風也不買美國5代飛機,與美國槓到底?德國怎麼想的!
    歐洲國家聯合起來,根本目的就是擺脫美國控制,形成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聯盟,成為能夠與中美俄三國並肩的存在。 要知道,日本、英國等國家都已經表示,要採購美國的五代戰機,也就是f35的出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