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美國人可以說是非常開心了。畢竟他們非常期待這樣一場肺炎,能徹底擊垮中國,就算做不到也要進一步拖延中發展的腳步。然而誰能想到,到最後,肺炎別說是拖垮中國,連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都做不到。我國在2020年制定了無數宏偉的目標,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北鬥導航衛星正式完成組網工作。現在這項工作已經進入了收官階段,即將徹底完成。
想當年美國人也是曾經努力過,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中國開發導航衛星的腳步。甚至還聯合歐盟一起打壓,結果中國的北鬥衛星被沒被阻止住,反倒是歐盟的伽利略被搞死了。
建設衛星導航系統, 除了技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頻道了。畢竟如果沒有合適的衛星頻道和軌道,無論多麼先進的衛星都不過是一坨太空垃圾。
然而不幸的是在中國建設北鬥導航衛星的時候,全世界幾乎一大半的有效頻道都已經被美國和繼承了蘇聯遺產的俄羅斯瓜分殆盡。中國只能依賴於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而歐盟則被美國的所控制。導航被其他國家控制並不是一件好事兒。畢竟美國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外國軍隊打仗或者是演習的時候,掐斷他國的GPS信號。
於是中國和歐盟一拍即合,打算聯合申請對剩下的頻道的使用權,然後聯合開發新的導航系統。
美國人為了阻止這項計劃,暗示歐盟,如果他們拖慢中國的研髮腳步,美國就會把他們衛星導航最核心的幾項技術全都送給歐洲。
於是歐洲一改一開始的熱情,再收了中國十多億的研發費用之後,一腳把中國人踢開。不僅對於中歐合作的事情隻字不提。甚至不讓任何中國人加入他們的核心研究項目。當然了,一心等著美國人送技術的歐盟也沒有什麼核心研究項目。
最終中國人意識到了歐盟根本就不想和中國合作,只想坑中國人的錢。
最嚴重的是,根據國際、電聯的規定一個國家在申請了衛星頻道之後,如果在七年之內不發射任何有效的衛星,將會取消該國家的衛星頻道使用資格。
於是我國決定既然歐盟已經拋開了中國,那麼我們就自力更生,自己研發自己的導航系統。最終在經過我國的科研人員的通力合作之下,終於順利建造出了第一顆北鬥衛星。衛星發射之後,我國衛星第一時間開機,經過大量測試最終得出實驗結果,中國第一顆導航衛星順利升空,信號清晰,可以對地球提供精確的導航服務。而此時,距離我國的頻率申請時效時間只有四個小時了。
美國人一看歐盟沒有拖住中國人的腳步,於是也停止了對歐盟的技術援助,最終沒能按時發射衛星的歐洲人失去了他們的衛星頻道使用資格。
後來我國接二連三發射北鬥衛星,我國佔據了越來越多的頻道,後來隨著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系統過於老舊,失去了大部分使用角價值,他們向中國開放了自己的衛星頻道。現在中國的北歐已經佔據了全世界絕大部分可用的衛星頻道。而歐洲的伽利略導航因為技術不成熟,缺乏有效頻道最終擱淺。
當然歐洲人也不是沒有想過自救的問題,他們的自救方式就是要求中國人向他們開發衛星頻道的使用權。給出的理由是這個衛星頻道是當初中歐共同申請下來的。只不過當初想坑死中國人的就是歐盟。現在他們看到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還想找中國幫忙,中國人是善良,但是我們不傻。如果當初被打倒的不是歐盟是中國,歐洲人絕對不會是這樣的嘴臉!
從1985年立項到今年的全球組網,北鬥定位導航系統的建成,中國整整花了30多年的時間,而這離不開一大批優秀的航天技術人才的努力,才可以讓中國在與美歐的大國博弈之下獲勝,成功建設北鬥系統,從此不再受GPS的威脅,中國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眼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不宜成江河;如今我國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離不開那些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們。在這裡我們提一下建國初期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的鄧稼先和錢學森。當初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為了中國核事業的發展,愣是靠算盤計算出了核武器研製過程當中要使用的數據。
然而當時老一輩科學家們用算盤等初始工具去計算核武器研製的各種參數,這在當時也遭到了很多美國人的嘲笑,在他們看來用算盤去計算核武器的參數是根本不可完成的一件事情,但結果美國人卻遭大連,因為美國人不知道的是,我國早在民國時期就注重對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因此錢學森、鄧稼先這些老科學家們都是擁有相當紮實的數學基礎。
然而當時老一輩科學家們用算盤等初始工具去計算核武器研製的各種參數,這在當時也遭到了很多美國人的嘲笑,在他們看來用算盤去計算核武器的參數是根本不可完成的一件事情,但結果美國人卻遭大連,因為美國人不知道的是,我國早在民國時期就注重對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因此錢學森、鄧稼先這些老科學家們都是擁有相當紮實的數學基礎。從民國開始我國就興起了數學教育熱,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數學教育家就是劉薰宇。
劉薰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曾在暨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南聯大任教,還當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總編輯。而劉薰宇與普通教育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會講故事,比如他講的這個故事。
某個書生娶了一個富家千金,經常被老婆訓。後來這個書生中了狀元當了官,但他的老婆還是經常訓他。他就跟他老婆說,我現在當了官,你怎麼還訓我。他的老婆機智的回答到:"虧你還是狀元,連水漲船高的道理都不懂。你看,如果男人是當官的,生下來的女兒就是千金小姐,男人要是挑大糞的,生下來的女兒就是丫頭。等她嫁人後,如果嫁的男人是大官,她就變成了官太太,如果嫁的是農戶,那麼她就變成了一個農婦。這就是數學上的函數,男人是x,女人是y,y總隨x改變。
一個故事把函數講得生動有趣,這樣的例子在他的書中比比皆是。他一生論著頗豐,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正是讀了他的書才喜歡上了數學。
齊民友也非常崇拜劉薰宇,他說他初一時學數學,那時的數學非常難,有很多的四則應用題,後來他看了劉薰宇的作品後,用他書中教的方法做題,非常容易,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從此以後,才逐漸增加了對數學的興趣。
我國著名的畫家豐子愷也很喜歡數學,但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直到中年後才接觸到的劉薰宇的著作,他說劉薰宇寫一篇,我就讀一篇,他的文章非常有誘惑力,而誘惑我的就是他裡面講的故事,如果我能早點接觸到劉薰宇的作品,我小時候絕對不會忽視這樣一門非常有用的基礎學科,為此,他懊悔不已。後來,他還專門為劉薰宇的著作寫了一個序。
他的著作主要集中在三本書《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這三本書都非常的有趣,非常適合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讀。很多學生讀了後都會愛不釋手,甚至像讀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把數學書語文化,在學語文中讀懂數學,這就是這套書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