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則該謝謝歐盟,你當年把中國踢出去,才成就了中國今天的北鬥

2020-12-01 電子發燒友

這幾天,歐洲大事不斷:歐盟換屆,英國選出新首相……其實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事,被輿論忽略了。

歐盟「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癱瘓了,除測試中的兩顆衛星外,其餘22顆衛星全部無法使用,導致使用「伽利略」系統的電子裝置無法接收時間和定位信號。癱了5天後,才恢復服務。

這件事對歐盟的衝擊非同小可。更讓歐洲人心裡發毛的是,造成這次癱瘓的關鍵元件,是美國人送過來的,這難道沒有蹊蹺嗎?我們則該暗自慶幸,幸好當年歐盟把中國踢出了伽利略計劃,才成就了中國今天的北鬥。

伽利略背後的故事,很精彩!

曾幾何時,歐盟深為伽利略導航系統自豪!

伽利略計劃耗時20年、耗資130億歐元,計劃於2020年全部投入使用。與美國的GPS系統相比,伽利略系統更先進,也更可靠。

美國GPS向別國提供的衛星信號,只能發現地面大約10米長的物體,而伽利略的衛星則能發現1米長的目標。

一位軍事專家形象地比喻說,GPS系統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則可找到家門。

曾幾何時,歐盟指望再創空客輝煌。

歐盟在2002年正式批准啟動自己的伽利略項目。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曾說,沒有伽利略系統,歐洲「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美國的)附庸,首先是科學和技術,其次是工業和經濟」。

伽利略計劃對歐盟具有關鍵意義,它不僅能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還將為歐盟的工業和商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更重要的是,歐盟將從此擁有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有助於打破美國GPS導航系統的壟斷地位,從而在全球高科技競爭浪潮中獲取有利位置,並為將來建設歐洲獨立防務創造條件。

曾幾何時,歐盟曾自詡規範性力量或民事力量。

伽利略系統是歐盟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中國北鬥相競爭的導航系統,其他三家系統都由軍方控制,而伽利略的設計思路是全民用。

伽利略系統的癱瘓,也是歐盟設計理念的癱瘓。

歐洲學者坦言:「歐盟對自身作為規範性力量的定位在實踐中經常表現為歐盟視自己為善意的力量,而將其他行為體視為次等生,因而從言語上看不起它們。」

歐洲經驗局限正在於超越國家與介於國家間的定位,以為自身超越威斯特伐利亞便可俯視其他國家,其實,自己也同時在追逐主權國家利益。其所推崇的有效多邊主義、全球治理理念,無不服務於歐洲公司的商業利益和後殖民紅利。

世界越來越走向正常,正在還原歐洲作為地區性概念的本來面目。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疾呼,歐盟不要再幼稚了!

曾幾何時,歐盟曾看不起中國。

在北鬥建立之初,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明顯落後於歐美。歐洲為了不過度依賴美國的GPS,便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共同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為表示誠意,先匯了2.7億美元,作為參加歐洲主導伽利略導航系統的資金。但當時歐盟麾下各國明爭暗鬥,項目不斷推遲。

而中國雖然是投資方,卻慘遭排擠,歐盟很多核心技術的研究都把中國排除在外。2007年,歐洲正式將中國踢出了伽利略項目。

由於實質參與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受挫,中國決定「單幹」。

「北鬥」二號橫空出世,不僅使歐洲「伽利略」系統準備與美國GPS一爭高下的願望大打折扣,也衝淡了「伽利略」未來的市場前景。

「北鬥」二號在技術上比「伽利略」更先進,定位精度甚至達到0.5米級,令歐洲人深受震撼。

另一方面,之前「伽利略」計劃的推出,刺激了美國和俄羅斯加快技術更新,新一代GPS和新一代「格洛納斯」的定位精度等技術指標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漸喪失了技術相對領先的優勢。

曾幾何時,歐盟既不想又不得不搭美國便車。

此次「伽利略」系統全面停擺的原因正是位於義大利富齊諾控制中心的精密授時裝置發生故障,該裝置的核心是一個氫原子鐘和多個銫鐘,能夠生成高精度、高穩定度的時間數據,對星上時鐘進行校準。

該裝置出問題後,所有「伽利略」系統衛星無法實現「對表」,加上衛星之間沒有通信鏈路,無法自我修正,因此只能集體「停擺」了。

可見,原子鐘不準的破壞性遠遠大於軟體崩潰。

2016年12月 「伽利略」系統剛宣布初期服務上線一個月後,系統組網衛星上的原子鐘就曾出現大規模故障。

令人匪夷所思的,就是此關鍵設備卻是美國免費提供給歐盟的。

如今,歐盟嘗到「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苦果了,正如依賴美國谷歌,歐盟大數據安全無從談起,只能徵收數字稅或開反壟斷罰單解解氣。

伽利略系統計劃在2019年具備完全操作能力(FOC)。全部30顆衛星(調整為24顆工作衛星,6顆備份衛星)計劃於2020年發射完畢。

在此關鍵時刻發生的嚴重事故毫無疑問將重挫市場對於這套新興導航系統的信心,加深對其系統可靠性的擔憂,影響其未來的推廣和應用前景。為何在此節骨眼兒癱瘓呢?

按照「誰先使用誰先得」的國際法原則,按照國際電信聯盟通用的程序,美俄中歐正在展開衛星頻率的競爭,歐盟來請求共享頻段。歐盟連預定的三顆實驗衛星都沒有射齊,註定敗下陣來,失去對頻率的所有權。

歐洲專家認為仍處「初始服務」階段的伽利略系統出故障在情理之中,不用大驚小怪,也無需過度解讀。

中國專家也指出,伽利略系統故障影響不大,正體現了全球多個衛星導航系統並行發展、用戶終端多系統兼容的重要性。

在各大衛星導航系統的未來發展中,應更加重視此類平臺建設,提高衛星信息的透明度。同時,應繼續保持兼容發展和國際合作,為全球用戶提供多重保障。

然而,跳出現象看本質,就沒有那麼簡單。

德國總理默克爾近年多次表態,呼籲將歐洲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伽利略系統的癱瘓,無疑是重大教訓,折射的是這樣一個基本事實:

沒有自己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體系,外交安全戰略上就不可能獨立;

沒有軍事研發所折射的政府力量、舉國體制和產業政策,很難在關鍵核心技術和系統上實現彎道超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指望搭便車或與他國合作,可能關鍵時掉鏈子,難以擺脫根本上受制於人的局面。土耳其最近退出與美國聯合研製F35項目,是又一證明。

反觀華為,正是認識到這些基本道理,才能有今天的全球5G領先地位。

中美貿易談判中,美國堅持要我改的,很可能是我競爭力的源泉。

美國試圖通過談判對華採取抵消戰略,我們可談出美國真正要我放棄的底線,認清美國霸權本質,秉承毛主席「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堅持」思想,巧妙加以周旋,實施巧纏鬥。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聯合國「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歐盟,非常謝謝你!當年沒有你的堅持,今天中國不可能有北鬥
    前段時間,歐洲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統癱瘓了,22顆衛星全部「失靈」,所有用戶均無法正常使用衛星信號提供的定位和導航服務,直到5天後,才逐漸恢復正常。「伽利略計劃」是歐盟為了擺脫淪為美國「附庸」,打破GPS壟斷地位所進行的努力,耗時20年、耗資130億歐元,曾號稱比美國的GPS更先進、更可靠。「伽利略」系統研發之時,我國也正在開發北鬥系統,為了共同對抗美國的GPS,歐盟決定把當時衛星導航技術尚且薄弱我國拉入「伽利略計劃」,但後來翻臉不認人,把我國「踢出」來了,彼時憤恨,此時則應該感到慶幸。
  • 當年不讓中國參與衛星研製,現在求中國開放頻段,英國只能怪自己
    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批准脫歐法案,授權首相德蕾莎·梅伊啟動相關程序,英國正式脫離歐盟。歐盟各國當時嚴厲譴責英國的這一行為,歐盟緊急開始商量英國脫歐之後的「報復措施」。根據歐盟有關方面的決定,英國脫歐之後不再有資格參加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NSS)研製。但你以為僅僅是停止英國的研製嗎?
  • 中國北鬥星初創,歷經歐盟背信棄義,自力更生,抗震救災顯神威
    於是,歐盟「誠邀」同是急於建設衛星導航系統的中國加入,我國欣然同意。2004年加入伽利略計劃後,我國承擔了約五分之一的建設成本,期待著伽利略計劃與北鬥計劃最終可以雙喜臨門。後來,伽利略計劃因為歐盟內部公私合作關係破裂,竟然在2007年將中國踢出了該計劃,進行所謂「不讓別國參與的純歐盟化」。
  • 美國為了搞垮北鬥,串通盟友聯合阻撓,結果中國沒死歐盟死了
    以前美國是多麼的煞費苦心,想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中國發展導航衛星。即使有了歐盟的加入,中國的北鬥衛星也沒有停止,但歐盟的伽利略卻反被搞垮了。我們都知道,除了要有先進的技術,建設衛星導航非常重要的即是頻道了。因為,要是你連適合的頻道和軌道都沒有的話,就算你的衛星特別的先進,然而它只能是一塊太空垃圾而已。
  • 中國北鬥成最大黑馬,部分性能趕超GPS,歐盟悔不當初
    北鬥系統能在短短十多年間取得如此大的突破,除要感謝無數航天科研人員的刻苦鑽研外,還要感謝歐盟當年的「拒絕之恩」。2003年,歐洲人主動「邀請」中國加入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方欣然受之,並承諾投入2.3億歐元資金。然而,進入2005年,歐洲政治開始轉向,親美政治人物紛紛上臺,歐洲航天局與美國「修好」,開始排擠中國。
  • 美國為搞垮北鬥系統,聯合盟友多次阻撓,結果中國沒死歐盟死了
    想當年美國人也是曾經努力過,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中國開發導航衛星的腳步。甚至還聯合歐盟一起打壓,結果中國的北鬥衛星被沒被阻止住,反倒是歐盟的伽利略被搞死了。建設衛星導航系統, 除了技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頻道了。畢竟如果沒有合適的衛星頻道和軌道,無論多麼先進的衛星都不過是一坨太空垃圾。
  • 北鬥伽利略之爭,在被美國坑慘之後,歐盟選擇和中國開展航天合作
    北鬥伽利略之爭,被美國給坑慘。北鬥伽利略之爭,歐盟被美國坑慘當初歐盟選擇和中國一起研發伽利略導航系統,2003年中國投入2.3億歐元,即2.59億美元,用於參與伽利略30顆衛星星座的開發,中國參與伽利略研發,也是想花錢學技術,2005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我們除了有「中國速度」,同樣有「中國精度」
    嗨,大家好,我是王叔,在我們講完中國的各種世界領先之後,一定要聊一聊「中國精度」。  全球共有四個全球導航系統建成或在建,除了北鬥,還有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和歐盟伽利略。GPS上世紀就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在我國也有龐大應用規模,但我國依然努力建設了自己的北鬥系統。
  •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做北鬥系統?因為這是唯一的道路
    古有北鬥七星指引方向,今有北鬥系統引路導航。經歷了26年間的44次發射,55顆衛星以100%的成功率被送上太空之後,2020年7月31日,北鬥3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系統作為國之重器究竟有多強大?想必大家都被科普過無數次。但還是有很多人可能會問,花這麼多錢做個定位系統有什麼用?不是有GPS嗎?為啥還要做北鬥?
  • 曾經歐盟讓中國損失三個億,現在的北鬥系統讓歐盟眼饞不已
    至今為止全球上能夠自主研發並可以將研發出的導航衛星系統投入使用的只有四個國家,而且還包括歐盟,儘管說中國在這個領域的起步比較晚,可是人們卻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如今中國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已經走到了世界前段,而中國所研發的導航衛星系統也可以成為其他國家最為信任的。
  • 北鬥系統背後心酸:向歐盟投入23億資金卻被拋棄,中國決定單幹
    今年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年內發射了18顆衛星,等到2020年,北鬥導航系統將會實現全面組網,可以向全球用戶提供精準的定位和導航服務,成為GPS系統的強有力競爭者。許多網友都已經在網上紛紛表示,支持北鬥導航系統。
  • 美國GPS精度0.1米,俄格洛納斯1.5米,中國北鬥是多少?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衛星導航系統就依賴於太空中的人造衛星,而衛星導航對於人類的日常生活和軍事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如今中美俄三國都搭建起了屬於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那你知道它們的精準度分別是多少嗎?美國是如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航空航天大國,太空之中超過一半的人造衛星都來自美國,而且美國還憑藉著先發優勢佔據了太空之中絕大部分近地軌道。
  • 你知道北鬥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嗎?上西瓜視頻來了解中國北鬥吧
    就比如這個視頻,你肯定不知道北鬥為什麼會進入我們的生活,快跟著動動槍DongDongGun一起來看看吧。中國必須找到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消滅潛在的戰爭風險。但是中國在想學習美國技術時被拒絕,轉而向歐盟合作,但是由於國際地位與綜合實力的原因,歐盟各國研究核心技術不肯接受中國
  • 北鬥先後兼容GPS、伽利略!歐盟雖輸了,但別忘了他差點坑慘中國
    基於該平臺,北鬥積極與其他導航系統開展合作。一、中美雙方籤署《北鬥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12月上旬,中美雙方籤署《北鬥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
  • 中國北鬥不如GPS?看徐穎解密北鬥靠什麼來「推翻前浪」
    中國掏出7000萬歐元,相當於那年北京的一千套房子。歐洲人笑稱:中國比自己更愛伽利略。但天有不測風雲。歐盟突然變卦,打算把中國踢出伽利略項目。這意味著中國將失去申請的頻率和軌道,永遠只能借用別國的「眼睛」。中國決定,要自研衛星系統,在2007年4月以前把衛星打上去。
  • 歐洲伽利略導航故障頻發,曾將中國擠出局,逼北鬥搞出尖端原子鐘
    近四年來伽利略導航系統就趴窩三次,系統故障、時間異常和服務降級,這些問題從2016年歐盟宣布伽利略開始提供導航定位服務以來,就一直常伴左右,而這些又和一個叫原子鐘的設備息息相關,這也是歐空局將中國航天踢出伽利略導航後,自食惡果的直接體現。由於地面和衛星之間信號的傳播速度為光速,如果信號產生0.01秒的偏差,就會導致地面定位精度發生上千公裡的誤差。
  • 中國能否徹底擺脫對美國GPS的依賴?GPS的前世今生
    幾年之後,中國被歐洲人從「伽利略項目」踢出,那時我國已在該項目中投入了高達20億元的經費。這其中既少不了美國的從中作梗,更與歐洲的技術封鎖有密切關係。毫無疑問,歐美國家不希望我們掌握導航領域的核心技術!
  • 歐盟後悔沒和中國合作:北鬥衛星已完勝歐洲 當年曾把中國趕出去
    據新華網報導,中國北鬥三代衛星系統已經正式開始了,將會在2020年前後組成全球網絡,「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是全球第三個組網的定位系統,比歐洲的「伽利略」更快,而「北鬥」真正建成以後,性能也會正式超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和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不相上下。
  • 英國又與歐盟吵架了,坑了中國被北鬥超越的系統反成香餑餑
    歐盟要斷絕關係,英國不想被掃地出門歐盟面對英國離開的態度一直都比較堅決,在他們的想法中,英國是一個出來挑戰歐盟團結的國家,如果想要離開就要給出巨大的代價,而這種代價要大的讓其他國家想到退歐就心裡發抖,所以歐盟在很多事情上更傾向於快刀斬亂麻,那就是讓英國付出應有的代價之後然後掃地出門,而英國卻不想這麼就離開
  • 外國人可以使用中國的北鬥系統嗎
    美國的冷戰對手蘇聯開發了自己的GLONASS系統,該計劃在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繼續。該系統於2007年開始運營,到2009年其服務範圍已拓展到全球。迄今為止全球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日本、印度這六家擁有自己的導航系統。這其中美國的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中國的北鬥是全球導航系統,而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系統、印度的IRNSS則是區域導航系統。在軍用領域有自主導航系統的這六家當然都會傾向於用自己的,否則為什麼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研發自己的導航系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