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導,中國北鬥三代衛星系統已經正式開始了,將會在2020年前後組成全球網絡,「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是全球第三個組網的定位系統,比歐洲的「伽利略」更快,而「北鬥」真正建成以後,性能也會正式超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和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不相上下。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發GPS全球定位系統,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給陸海空提供全天候,全球性的定位系統,這也是,最終用20年時間建造起了GPS全球定位系統,在1994年就覆蓋了全球98%的地方。
而之後俄羅斯也研發了「格洛納斯」全球定位系統,並且發射了24顆衛星,但俄羅斯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格洛納斯」系統已經不足以保證現代作戰了,雖然現在的性能依舊可以和中國的「北鬥」相比,但隨著「北鬥」的逐漸補全,「格洛納斯」將會淪落到全球第三的水平。
「北鬥」系統在2000年以後才開始發射衛星,但北鬥系統卻佔了後發的好處,北鬥採用了三頻通訊衛星,比GPS的雙頻要先進很多,而北鬥系統還擁有3種不同的衛星,不但擁有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軌衛星,還擁有先進的傾斜同步軌道衛星,雖然在全球定位性能上並不如GPS,但僅就在亞太地區定位,北鬥的性能就遠超GPS系統,這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美國是一支全軍制霸的軍隊,而中國軍隊主要目的則是在中國周邊地區執行區域拒止任務,因此反而是在亞太地區的定位和導航精度更加重要。
在我國的軍事演習中,一枚巡航飛彈可以在上千千米以外打擊到窗口大小的目標,這種定位精度超過了美國的GPS定位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以後,不但可以用在軍用領域,還可以用在民用領域中,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期,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就發揮了極其強大的作用,在地面基站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北鬥的短報文功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甚至是和災區聯絡的唯一辦法。
此外北鬥衛星的加密系統也非常先進,並且還對通信通道帶寬影響不大,我國的北鬥海事衛星電話雙向簡訊功能甚至只需要0.3元就可以發一條,比起GPS甚至算得上是「白菜價」了。而北鬥的加密系統則已經要了無可破解的地步,也正因為如此,中科院博導才會自信的表示:造時間機器竊聽北鬥的密碼都比直接破解密碼要容易得多。在未來,我國很可能在北鬥系列衛星上採用國際領先的量子通訊技術,這種通信技術想要破解就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中國北鬥正式布設完畢以後,不但性能上可以和GPS爭鋒,還可以走出中國,除了軍事意義以外,北鬥還擁有強大的商業價值,國際衛星導航擁有上萬億美元的市場,中國只要佔據三四成就能輕鬆抵消研發和更新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