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盟成員國投票一致決定將英國踢出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項目。這一舉動將意味著已經脫歐的英國再也沒辦法參加歐洲伽利略系統的研製了。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公投結果是大部分人贊成脫歐。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批准脫歐法案,授權首相德蕾莎·梅伊啟動相關程序,英國正式脫離歐盟。歐盟各國當時嚴厲譴責英國的這一行為,歐盟緊急開始商量英國脫歐之後的「報復措施」。根據歐盟有關方面的決定,英國脫歐之後不再有資格參加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NSS)研製。
但你以為僅僅是停止英國的研製嗎?並不是,這不僅意味著英國無法參與研製,而且意味著之前投入的13億英鎊研發費打了水漂。雖然英國進行了抗議,不過歐盟根本不理,對於現在入不敷出的英國來說,這筆錢要不回來就虧大了。除此以外,英國將不再享有歐盟的伽利略系統提供的高精度加密的軍用導航服務,這下就只能靠美國的GPS了。不過這也可能是好事,畢竟在北鬥壓制下,伽利略系統能不能活都還是個事。但是這也意味著以後英國都得靠美國了。最後,位於樸茨茅斯的GNSS地面控制中心也得撤走,撤到歐洲大陸去,英國人將喪失擁有獨立導航系統的機會。
這一點和當年是何其相似!當年,強行將中國踢出伽利略系統研製的國家中,就屬英國「功勞最大」,這讓人想到那句話「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唯一不同的是,在這個刺激下,中國人後起奮追,有了自己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而英國是否還有魄力繼續研製呢?
最重要的是,我國佔據了最後一條優質的衛星通信頻段,前兩條被美俄佔領。1976年的時候,我國就註冊了目前屬於北鬥的這條頻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歐洲才拉中國去一起研製衛星導航系統,將中國騙進去之後又將中國踢出來。然而,這條頻段是誰先使用就有所有權,本來歐洲以為他們可以搶先中國把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投入使用,結果沒想到居然是被中國搶先了。
之後的歐盟因為研發費用分攤不均導致研製拖延,而歐洲的伽利略因為沒有理想的頻段,要想發展就只能向中國交頻段使用費。近幾年更是多次和中國交涉,要求中方搬遷頻段,但是中國每次都拒絕,還說了這麼一句話:「只有頻段使用費的多少可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