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搞垮北鬥,串通盟友聯合阻撓,結果中國沒死歐盟死了

2020-12-05 迷彩虎視頻

當疫情最開始之初,美國人其實在背後有點幸災樂禍,因為,在他們看來,根本不用一槍一炮就能讓中國垮掉,即使做不到,也可能進一步推遲我國的發展步伐,但誰能想到,這場疫情最終還是無法減緩中國的發展,更不用說拖累中國了,我國的各項重大任務依然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我們在2020年的重大戰略目標還是很多的,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把北鬥導航衛星的組網工作任務完成。在前段時間進行了一番測試之後,如今這項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即將全部搞定。

以前美國是多麼的煞費苦心,想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中國發展導航衛星。即使有了歐盟的加入,中國的北鬥衛星也沒有停止,但歐盟的伽利略卻反被搞垮了。

我們都知道,除了要有先進的技術,建設衛星導航非常重要的即是頻道了。因為,要是你連適合的頻道和軌道都沒有的話,就算你的衛星特別的先進,然而它只能是一塊太空垃圾而已。

可是對我們不利的事情是,北鬥導航衛星在中國建造時,幾乎一半的世界有效通道被美國和俄羅斯分割,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傳統。中國只能依靠俄羅斯的GLONASS,而歐盟由美國主導,導航被其他國家控制肯定不是好事。畢竟,當外國軍隊作戰或演習時,美國人最喜歡做的是切斷其他國家的GPS信號。

因此中國和歐盟同意共同申請剩餘頻道的使用權,進而共同開搞全新的導航架構。

為了阻止這一計劃,美國人建議,如果歐盟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將衛星導航的所有核心技術都送往歐洲。

於是,歐洲在一開始就改變了熱情,在收取了10多億的中國研發費用後,直接把中國踹出去了。不但不提中歐此次合作的事,甚至不允許中國的人參與他們的核心項目研究。但是,他們其實也沒啥核心項目,就等著美國給餵呢。

最後,中國意識到歐盟根本不想與中國合作,僅僅是為了賺中國的錢。

還有一點就是,根據國際電聯的規定,如果一國在申請衛星頻道後的七年內,要是沒有發射發揮作用的衛星的話,它將被取消使用衛星頻道的資格。

所以我們決定,眼看歐盟一點跟我們合作的意向都沒了,那我們就自己搞導航系統。最後,在中國科研人員的努力奮鬥下,成功地建成了第一顆北鬥導航衛星。當衛星成功發射後,中國的衛星立刻進行啟動,經過大量的實驗,最終得到了好的結果,首顆中國導航衛星運行平穩,信號也是十分的清晰,可帶來非常精確的導航服務。而在這個時候,距離我國頻率申請時限僅僅才有4個小時的時間了。

美國一看到歐盟並沒有牽制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然後也不對歐盟提供技術上的援助了,最後歐洲因為沒有按時把衛星發射升空而把衛星頻道使用資格給浪費了。

之後,中國相繼發射北鬥衛星,頻道佔有的也變得越來越多。但之後,由於俄羅斯的GLONASS衛星系統太舊,很多頻道的使用價值得不到體現,所以他們將衛星信道開放給中國,現在中國的北鬥已經佔據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可用的衛星信道。然而,由於技術不成熟,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缺乏有效的通道,就這麼擱置著了。

當然,歐洲人也不考慮自主問題。他們的自助方式竟然讓我們給他們開放衛星頻道。歐洲還給出了理由,衛星頻道最初是由中國和歐洲聯合使用的。但正是歐盟想要坑害中國,現在他們發現自己都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了,然後開始向中國求助。我們是善良的,但我們並不愚蠢。要是一開始被打垮的不是歐盟而是我們,歐盟現在肯定不是如此的嘴臉。

從1985年立項到今年的全球組網,北鬥定位導航系統的建成,中國整整花了30多年的時間,而這離不開一大批優秀的航天技術人才的努力,才可以讓中國在與美歐的大國博弈之下獲勝,成功建設北鬥系統,從此不再受GPS的威脅,中國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眼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不宜成江河;如今我國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離不開那些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們。在這裡我們提一下建國初期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的回國的兩彈元勳功臣們。當初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為了中國核事業的發展,愣是靠算盤計算出了核武器研製過程當中要使用的數據。

然而當時老一輩科學家們用算盤等初始工具去計算核武器研製的各種參數,這在當時也遭到了很多美國人的嘲笑,在他們看來用算盤去計算核武器的參數是根本不可完成的一件事情,但結果美國人卻遭打臉,因為美國人不知道的是,我國早在民國時期就注重對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因此我國老一輩科學家們才能夠擁有相當紮實的數學基礎。從民國開始我國就興起了數學教育熱,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數學教育家就是劉薰宇。

劉薰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建國前他曾在國內多所知名大學進行過任教。而他的數學的教育上更是有著很獨特的方式,與普通的數學教育不同,劉燻宇教導數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講故事。在他看來,不管什麼學科,只有讓孩子產生了興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劉薰宇在書中往往會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來進行講述。比如他曾經為了解釋函數,讓學生提起興趣,他就想了一個妙招,給大家講段子,比如:

一個窮書生娶了一個富家千金當老婆,但老婆很兇,他常常被老婆指著鼻子罵。後來書生考中了狀元,也做了大官;但是書生老婆對他的態度卻沒有發生變化。於是就問老婆:怎麼我功成名就了,你還天天罵我。書生老婆一笑,說:「以前我嫁給了一個窮書呆子,那我就是窮丫頭;現在我嫁給的是大官了,就成為了官太太。這點常識你都不懂啊。」這個故事的含義實際上就是函數的表達,你看,男人是x,女人是y,y一直隨著x而改變。

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一次演講中就說到:當初正是讀了劉燻宇先生的書,才激發了我對數學的興趣。當代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也是非常崇拜劉燻宇的,他說初中學習數學非常讓人頭疼,但後來,接觸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便覺得學數學既簡單、又有趣。

《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共3冊)是一套豐富有趣的數學故事書,特別適合5-12歲孩子讀。

相關焦點

  • 美國為搞垮北鬥系統,聯合盟友多次阻撓,結果中國沒死歐盟死了
    想當年美國人也是曾經努力過,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中國開發導航衛星的腳步。甚至還聯合歐盟一起打壓,結果中國的北鬥衛星被沒被阻止住,反倒是歐盟的伽利略被搞死了。建設衛星導航系統, 除了技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頻道了。畢竟如果沒有合適的衛星頻道和軌道,無論多麼先進的衛星都不過是一坨太空垃圾。
  • 美國又幹了件蠢事,最大盟友向中國示好,拜登計劃還沒開始就結束
    看樣子,這回美國又幹了件蠢事,最大盟友向中國示好,拜登孤立中國的計劃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歐盟認為美國此舉就是藉助制裁計劃,將歐洲半導體踢出中國市場,讓美國企業代替。從那個時候開始,歐盟和美國關係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為了擺脫美國半導體技術的束縛,歐盟還斥巨資扶持了自己的半導體研發項目,希望早日實現技術獨立。
  • 北鬥伽利略之爭,在被美國坑慘之後,歐盟選擇和中國開展航天合作
    北鬥伽利略之爭,被美國給坑慘。北鬥伽利略之爭,歐盟被美國坑慘當初歐盟選擇和中國一起研發伽利略導航系統,2003年中國投入2.3億歐元,即2.59億美元,用於參與伽利略30顆衛星星座的開發,中國參與伽利略研發,也是想花錢學技術,2005
  • 歐盟新文件:要與美國聯合對抗中國,甘願做「美國的鷹犬」
    德新社11月30日稱,在川普將卸任的時刻,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正在領導制定一份改變未來全球格局的新文件。在文件上,歐盟提倡迅速結束跨大西洋貿易爭端,並向美國提出了一個共同對抗中國的新策略。    歐美聯合對抗中國。  歐盟提出這一文件並不令人意外。
  • 中國北鬥:三十年磨一劍,打破美國封鎖
    北鬥衛星  在我國自主研製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沒有升空前,衛星市場主要由美國、俄國、歐盟主導,無數國家的軍事、運輸都依附於他們的衛星,中國也是如此。  而現在的北鬥系統經過許多年的發展,已將漸趨完善,已經與美國的GPS、俄國的GLONASS、歐盟的GALILEO一同成為了聯合國認可的衛星系統供應商,並且已經與超過100個國家籤下了合作協議,讓世界上更多的國家認可、使用中國的北鬥系統。  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時,中國就已經開始探索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道路,並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 北鬥全球服務之後,第一個盟友來了,全面用北鬥替代GPS
    眾所周知,在這個火熱的八月,中國北鬥向全球提供服務肯定是最令人興奮的消息之一,因為中國的研究人員已經為此努力了26年。中國也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相當於武器、飛機和各種高科技設備都有了自己的高科技眼睛,擺脫了對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依賴,不再害怕全球定位系統斷開。
  • 英國又與歐盟吵架了,坑了中國被北鬥超越的系統反成香餑餑
    ,尤其是這種分割又不是情侶分手,很多東西就算是想一分為二都沒辦法,尤其是涉及到高科技方面,歐盟非常絕情的想要將英國掃地出門,但是英國卻不甘心如此離開,而其中爭執的焦點就是曾經揚言挑戰GPS,現在要爛尾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 外國人可以使用中國的北鬥系統嗎
    如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以及非洲等地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這些國家的土地權利確認、農業精準化、數位化建設、機場定時服務、車輛和船舶的監控和管理以及智能港口管理系統中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影子。北鬥能為全球各國提供服務,也沒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設限。
  • 北鬥先後兼容GPS、伽利略!歐盟雖輸了,但別忘了他差點坑慘中國
    基於該平臺,北鬥積極與其他導航系統開展合作。一、中美雙方籤署《北鬥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12月上旬,中美雙方籤署《北鬥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
  • 我們則該謝謝歐盟,你當年把中國踢出去,才成就了中國今天的北鬥
    更讓歐洲人心裡發毛的是,造成這次癱瘓的關鍵元件,是美國人送過來的,這難道沒有蹊蹺嗎?我們則該暗自慶幸,幸好當年歐盟把中國踢出了伽利略計劃,才成就了中國今天的北鬥。 伽利略背後的故事,很精彩! 壹 曾幾何時,歐盟深為伽利略導航系統自豪! 伽利略計劃耗時20年、耗資130億歐元,計劃於2020年全部投入使用。
  • 繞開美國長臂管轄,最大盟友也開始「反水」,中國接連收穫好消息
    眾所周知,我國半導體產業雖然處於被美國制裁階段,但自從中科院宣布進軍光刻機和晶片市場後,國內已經獲得技術突破,先後研發出了8nm石墨烯晶圓和國內首臺光刻機。而就在這個轉折點,中國接連收穫好消息,美國最大的盟友歐盟也開始反水,選擇繞開美國長臂管轄,和中國達成重要合作。
  • 北鬥系統背後心酸:向歐盟投入23億資金卻被拋棄,中國決定單幹
    今年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年內發射了18顆衛星,等到2020年,北鬥導航系統將會實現全面組網,可以向全球用戶提供精準的定位和導航服務,成為GPS系統的強有力競爭者。許多網友都已經在網上紛紛表示,支持北鬥導航系統。
  • 眼紅中國航天技術日新月異,美國拉盟友組團,想建太空版北約
    ,這種競賽的主要目的並非是為了人類的前途進行探索和研究,而是為了實現太空軍事化,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實施的一系列登月行動就帶有軍事目的,後來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也絕非只是為了拖垮蘇聯搞出來的煙霧彈,其中許多太空軍事項目都實實在在進入了開發階段,其中的重點是「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今天它的名字叫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和國家飛彈防禦系統(NMD),是美國大吹特吹,挾以自重的「核盾牌」。
  • 歐盟,非常謝謝你!當年沒有你的堅持,今天中國不可能有北鬥
    「伽利略計劃」是歐盟為了擺脫淪為美國「附庸」,打破GPS壟斷地位所進行的努力,耗時20年、耗資130億歐元,曾號稱比美國的GPS更先進、更可靠。「伽利略」系統研發之時,我國也正在開發北鬥系統,為了共同對抗美國的GPS,歐盟決定把當時衛星導航技術尚且薄弱我國拉入「伽利略計劃」,但後來翻臉不認人,把我國「踢出」來了,彼時憤恨,此時則應該感到慶幸。
  • 獨家專訪•美國共產主義黑死金屬Sankara,你肯定沒聽過
    還是美國的?沒錯!上個月,美國的共產主義黑死金屬Sankara在英國廠牌Corpse Torture Records發行了首張demo——Total Liberation of the Human Race,Bandcamp上的老外反響不一。我通過廠牌要到了Sankara的郵箱,用郵件和我的工地英語完成了這次專訪。
  • 26載鏖戰,北鬥逆襲成功亮劍
    連盟友都信不過,更別說潛在的競爭對手了。如果2016年,中國沒有已經實現亞太地區全面組網,精準定位的北鬥衛星系統,我們所有的高科技精確制飛彈藥都面臨打不準的問題,這樣的燒火棍美國艦隊是不會怕的,更不會有一夜之間美軍兵退數百海裡的結果。
  • 北鬥閃耀!
    離北極星最近的,是北鬥七星,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北鬥地位非常高。歲月流逝,鬥轉星移,星河璀璨。2020年7月31日,以北鬥命名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誌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如今,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北鬥的發展史,是一部中國自主可控可歌可泣的史詩。受到美國的打壓,歐盟的忽悠,最終完全自主研發創新發展起來,這裡不再贅述。
  • 「界面早報」中國發射兩顆北鬥三號衛星 歐盟調查亞馬遜數據使用情況
    中國發射兩顆北鬥三號衛星,首次裝載國際搜救組織標準設備新華社消息,9月19日22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據了解,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13、14顆組網衛星,也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37、38顆北鬥導航衛星。據介紹,兩顆衛星上首次裝載了國際搜救組織標準設備,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
  • 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我國北鬥導航打破壟斷,美國GPS慌了
    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除此以外,全球還有美國 GPS 系統、俄羅斯 GLONASS 系統和歐盟 Galileo 系統。,美國 GPS 就會失去中國,甚至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選擇北鬥系統。美國急了,紛紛傳出要求盟友禁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