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為止全球上能夠自主研發並可以將研發出的導航衛星系統投入使用的只有四個國家,而且還包括歐盟,儘管說中國在這個領域的起步比較晚,可是人們卻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如今中國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已經走到了世界前段,而中國所研發的導航衛星系統也可以成為其他國家最為信任的。
曾有軍事專家向人們介紹過,在中國研發北鬥系統的時候,曾經經受過非常困難的時期,當時因為中國缺少相應的先進技術,所以在最初的時候研發的第一代北鬥並不是很理想,那個時期歐洲真準備驚醒伽利略衛星導航,這個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在歐盟四處尋找合作的時候,中國正因為北鬥的不成功而止步不前,雙方立即一拍即合,中國還承諾會撥出三個億的資金。
可是接下來歐盟卻陸續和印度和日本進行了合作,這就減少了中國在伽利略這個項目中所佔的份額,自然也影響到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毅然退出這個項目,而是選擇繼續自己研發,可是歐盟卻認定是中國違約在先,並沒有退回中國投入的三個億。當時歐盟的做法可謂是不地道,而現在中國北鬥系統越來越成功,也投入到了使用之中,可是歐盟的伽利略項目依舊沒有實現。
預計中國將會在2017年的7月份完成北鬥三號的首次發射,同時還會進行多次的一箭雙星發射,根據目前的計劃來看在今年中國將會發射六到八顆衛星。而北鬥三號系統所使用的是星間傳輸與地基傳輸功能一體化的全新設計,也因此而將高、低軌衛星以及地面站的鏈路進行互通。其實早在之前本來是計劃在2018年實現18顆全球衛星發射,這18顆衛星的分布可謂是十分合理,從數學角度上來說也符合可以同時看到四顆衛星的規定,可是因為還要考慮遮擋等問題,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實現全球組網至少要有24顆衛星。
北鬥導航系統是五顆靜止衛星以及三十顆運行衛星所組成的,這樣就要首先發射三顆同步衛星,而這三顆衛星並不是完全靜止的,不過一般情況下在中國都可以看到,因此對北鬥系統有著巨大的幫助。另外北鬥不但可以運用無源接收機完成任務,同時還能夠主動給衛星系統發信號,並擁有衛星簡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