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殿波:做創新要盯著美國FDA標準做

2021-01-10 同花順財經

2019年11月5日-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11月6日在第二屆虹橋國際健康科技創新論壇上,綠葉生命科學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殿波出席並發表演講。

劉殿波表示,創新要盯著美國FDA標準做,國際上最合理最先進的標準,如果這樣做了中國創新自然而然達到國際準,產品價值是不一樣的。

「中國創新何去何從?很典型的邏輯就是按照FDA國際標準做,立足中國、立足國際,國際標準可以走向全球。」

以下為演講實錄:

劉殿波:宋會長和啟宇已經給我很多啟發。

中國的創新何去何從?創新在什麼位置?要走到什麼方向?今天中國只要企業是分三類:

(1)以仿製藥為主比較傳統快速轉型的大企業,像恆瑞、復星都屬於這一塊兒,轉型非常快。上一個論壇的主要講者都是復星醫藥在創新的探討探索,並且已經落地到中國,很有意思。

(2)有一批海歸企業過去十年突然冒出來,很多名字都是伴隨著股票市場的表現,有的公司是做抗體藥物、細胞治療新型創新。

(3)初創時期沒有跑出來的,還沒有到資本市場、沒有融資,這些初創企業只是在布局中,但這一批不可小看。

像在基因治療方面、細胞治療方面,我和已經搭建結構的基因治療藥物公司在美國、費城、蘇州做了兩個基地。現在只是結構,創始團隊剛剛搭起來,資金已經融到了,現在正在落地。相信這一批非常有潛力,可能會跳躍過去幾代。

我觀察創新有幾支力量在大幅高質量往前推進。

創新主題沒有變過,20年以前、15年以前、10年以前、5年以前談的話題都是一個邏輯。如果你做創新要和美國學習,按FDA的標準做。這沒有錯,不管中國政策怎麼變,監管怎麼變,國家藥監局的進步都是和國際最先進的監管理念靠攏,也在學習歐盟好做法、日本好做法。我們國家藥監部門的進步是開放學習、精進監管,進步非常快。

做創新真的要盯著美國FDA標準做,國際上最合理最先進的標準,如果這樣做了中國創新自然而然達到國際準,產品價值是不一樣的。

中國創新何去何從?很典型的邏輯就是按照FDA國際標準做,立足中國、立足國際,國際標準可以走向全球。

做什麼?剛剛我看到一個數字,小分子藥物全球增長率5%以內,抗體藥物增長率為10%左右。過去十年抗體藥物搶了風投,10%。但是細胞治療增長率70%,基因治療藥物增長率超過了150%。我剛剛看到BCG的數字,你會看到先進療法、新一代創新產品在未來商業化表現一定會很好。

現在細胞治療全球研發項目大概超過2000項,基因治療藥物超過900項,三期臨床細胞治療藥物目前近100項,基因治療藥物三期臨床有40多項。所以這是非常大的數字,你會看到基因治療藥物雖然剛剛批出了兩個罕見病,但是在CNS腫瘤治療方面產品在FDA管線上,三期、二期相當巨大的數量在往前跑,這是非常重要的創新導向。

我認為未來做新型突破型療法大有前途,當然基礎是要做好大分子抗體藥物,小分子在某些方面還是非常有前途的。比如說在改良型新藥、綠葉在做微球、透皮製劑方面。新的複雜高難度的新劑型未來在大分子方面也是大有前途。

來源: 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美國FDA緊急授權:通過唾液樣本檢測新冠病毒
    「壓力下的創新」、「患者可在醫療衛生機構中自行檢測,將減少醫務人員的暴露並節省個人防護裝備」[1]。 目前,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而核酸檢測的樣本通常是用拭子在鼻腔深處和咽喉部位進行採集。羅格斯大學表示,相比目前的鼻咽拭子檢測方法,唾液收集方法適用於更廣泛的人群篩查。採用唾液測試意味著人們只需要將唾液吐入試管,而不用將拭子深入鼻腔來獲取樣本,後者通常很痛苦,且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測試非常有限[3]。
  • 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做加法也要做減法
    (6月14日中國新聞網)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對工資問題有一段經典論述:「再沒有比工資更重要的問題了,因為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都是靠工資生活的,他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繁榮。」其實,福特的話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勞動者奉獻了篳路藍縷的青春與汗水,獲取與勞動價值、生活需要相匹配的工資報酬天經地義。儘管給勞動者漲工資給企業帶來壓力,還可能造成通脹壓力。
  • 美國fda認證費用多少(醫療器械和食品類產品)
    FDA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英文縮寫, 全稱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管制標準。一般做FDA認證需要多少錢? FDA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英文縮寫, 全稱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管制標準。一般做FDA認證需要多少錢?
  • 美國FDA公布植物和動物生物技術創新行動計劃
    近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公布了一項植物和動物生物技術創新行動計劃。該計劃概述了FDA致力於動植物生物技術創新和為達成該機構的公共衛生使命而選取的優先事項,旨在基於科學和風險政策避免植物和動物生物技術可能對未來創新造成的阻礙,為確保消費者和公眾能理解FDA監管制度和此類產品的安全性所採取的措施。該行動計劃確立了3個重點領域的具體優先事項。1、推動創新與提升公共衛生水平(1)促進動物生物技術發展。
  • 盯著「淺海」市場做爆款!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電子產品熱銷...
    來源:經濟日報上圖安克創新質量部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駐廠工作。範寶全攝(中經視覺)右圖 安克創新耳機產品在美國線下超市銷售。(資料圖片) 作為一家生產消費電子產品的中國公司,安克創新如今已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
  • HER2陽性乳腺癌藥物Tucatinib獲FDA批准上市
    文丨覓苓近日,美國FDA在"Orbis計劃"框架下批准了西雅圖遺傳學公司(Seattle Genetics公司)旗下的HER2特異性抑制劑Tukysa(tucatinib)的上市申請,與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聯用,用於手術無法切除或轉移性經治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的治療。
  • 專訪百利藥業董事長朱義:做首仿 做創新 做最好
    做首仿  攻原研  擁有生物學背景的朱義早在創業之初即立志於原研新藥創新,為實現這一步目標,他將百利醫藥2016年16.5%的營業收入投入了新藥研發,在西雅圖及成都建立2大研發中心。  「百利做仿製,永遠堅決貫徹 『Global』原則,即只做真正治病救人、臨床急需的金標準藥物,堅持只做首仿,獨家品種,堅決摒棄用量大、療效不明、效益優異的『中國神藥』,」朱義強調,「臨床價值永遠是核心標準,隨後才是市場容量、是否與現有推廣體系相融合等方面的考慮。」
  • FDA雜談之CDER新藥審評和新藥辦公室
    美國FDA,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藥監部門,其風吹草動極易引起業界的關注和討論;其下屬部門藥審中心CDER,對於創新藥物的受理
  • 科學創新重要裡程碑事件!FDA 首次批准基因工程豬可用於食品和醫療
    12 月 14 日,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告,批准了一種被稱為 GalSafe 的基因工程豬可用於食品和醫療。這是 FDA 批准的首個有意基因組改變(intentional genomic alteration,IGA)的可用於人類食用食物和作為潛在治療用途來源的動物。
  • FDA批准創新療法 有望治療過度嗜睡
    OSA是因為在睡眠過程中氣道阻塞,導致頻繁出現呼吸暫停的常見疾病。它可能在高達14%的男性和5%的女性中出現,通常伴隨著夜間響亮的鼾聲。我們將繼續致力於為受到慢性,失能性睡眠障礙困擾的患者提供創新療法,解決他們的未竟醫療需求。」
  • FDA批准「first-in-class」創新療法 治療白日過度嗜睡
    今日,美國FDA批准Wakix (pitolisant)用於治療成年發作性睡病(narcolepsy)患者的白日過度嗜睡 (EDS) 。Wakix是一款「first-in-class」的選擇性組胺3(h3)受體拮抗劑/反向激動劑,通過一種全新的作用機制——增加大腦中促進覺醒的神經遞質組胺的合成和釋放——發揮作用。
  •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如何應對藥品短缺
    自1月24日以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已與180多家藥品製造商聯繫,並提醒他們其適用的法律要求
  • CDER主任講話|2018年:美國FDA在藥物治療領域實現創新、高效並取得新進展
    與標準審評相比,這些具有創造性的批准方法可以使患者治療提前數月甚至數年。2018年,CDER在首輪審評中批准了95%(56/59)的新藥申請。「審評周期」是指從CDER接受新藥申請到決定是否批准的時間。典型的審評周期通常為六個月到一年,但有時會有所延長。
  • 王曉東: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導讀:「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這一直是王曉東的座右銘。他身上有很多標籤:中國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40歲的時候放棄美國的高薪職位毅然回國;41歲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成為當時內地赴美留學生中進入美國科學界最高殿堂的第一人。
  • 新能源汽車,他為什麼要做?丨「埃隆·馬斯克式」創新三部曲(中)
    而要研究特斯拉的成功之道,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為何要做特斯拉?其實,馬斯克並不是特斯拉的最初創始人。特斯拉是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於2003 年聯合創立的,公司創立之初確立了以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為主的總體發展目標。2004年在朋友的引薦下,特斯拉的初始團隊見到了剛因出售PayPal股份手握大筆資金的馬斯克。
  • FDA金標準細胞工廠將落成 南京新百收購美國創新藥普列威加速落地...
    普列威是美國FDA批准上市的首個細胞免疫治療藥物,也是目前治療前列腺癌的唯一細胞免疫治療藥物。其生產和質量管理過程與傳統的化學藥品不同,經歷了嚴格的審批流程。普列威此前已在美國已上市8年,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驗證。普列威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接受普列威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 25.8個月,能夠延長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整體生存率,且副作用非常輕微。
  • 讀《聯想做大華為做強》:創新之路怎麼走—新聞—科學網
    《聯想做大 華為做強》,陶勇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陳子蘊 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強起來靠創新,創新靠人才。 2018年早春,《聯想做大華為做強》第二版精裝版出版。《聯想做大華為做強》通過中國高技術產業領域兩個著名企業——聯想和華為的研究、解剖和分析,探究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經驗與教訓。一言以蔽之,《聯想做大華為做強》就是講述中國兩個最著名的高科技企業的創業與創新的故事。
  • 美國FDA發布2018年秋季與生菜有關的大腸桿菌感染調查報告
    2018年11月初,美國FDA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州合作夥伴和加拿大官員(加拿大衛生部和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開始調查在美國多個州和加拿大各省份爆發的大腸桿菌O157:H7感染事件。美國CDC於2019年1月9日在美國宣布爆發疫情。
  • 美國FDA組織成立食品安全預防控制聯盟
    食品夥伴網訊   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近日美國FDA同伊利諾理工大學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合作成立"食品安全預防控制聯盟",用以開發防止食品與飼料在生產環節遭受汙染的培訓課程與教材。
  • FDA今日加速批准DMD創新療法
    轉自 | 即刻藥聞今天,美國FDA宣布,加速批准日本新藥株式會社(Nippon Shinyaku)子公司NS Pharma開發的Viltepso(viltolarsen)上市,用於治療特定杜氏肌營養不良(DMD)患者。這些患者確認攜帶可以用外顯子53跳躍治療的DMD基因突變。這是FDA批准的第二種針對攜帶該類突變患者的靶向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