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美)奧德麗·尼芬格著夏金、安璘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4月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講述的是一個新穎的故事,相遇那年,她6歲,他36歲;結婚那年,她23歲,他31歲;離別後再度重逢時,她82歲,他43歲……亨利是一個患有慢性時間錯位症的圖書館管理員,會不由自主地游離在各個時間之間。克萊爾卻是一個在生命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藝術家,在6歲時就已經遇見了自己未來的丈夫亨利。
他一次又一次把愛人遠遠地拋在了身後,她卻用一生的時間等待愛人回到身邊。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已在全球售出40餘個國家的版權,銷售超過500萬冊,2003年英文版在美國問世後,始終列於亞馬遜排行榜、《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媒體排行前列。《芝加哥論壇報》評價該書:「一首愛戰勝了時間的高昂頌歌。」《紐約客》的評價則是:「一個充滿靈性的故事,尼芬格在她的時空鏡廳裡玩得出神入化,令人嘆為觀止。」此書電影版權早在幾年前就由好萊塢明星夫妻布拉德·皮特和詹尼弗·安妮斯頓聯手買下。而如今,電影還沒拍完,兩人已經勞燕分飛。目前,影片尚在製作中,將於明年上映,布拉德·皮特兼任製片人,也有望扮演男主角亨利;而女主角則由原定的詹尼弗·安妮斯頓改為瑞琪爾·麥克亞當斯。導演則是在幾年前憑藉一部小成本、紀實題材的《大象》獲得金棕櫚獎的加斯·范桑特。本書的作者奧德麗·尼芬格(AudreyNiffenegger)是一名視覺藝術家,也是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書籍與紙藝中心的教授,負責教導寫作、凸版印刷以及精裝版書籍的製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畫廊展出個人藝術作品。《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說。
1「內在時間比物理時間更重要」
早報:時間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在閒暇時間裡您會做些什麼?
尼芬格: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時間對我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我不會浪費時間,我要用它來做很多有意義的事,看著人們在愛情中開花結果。在空下來的時候,我會閱讀,去我的花園裡養花鋤草,修身養性,沒有比在大自然中接觸這曼妙的宇宙,聆聽一隻飛鳥的鳴囀,或者觀賞風信子隨風搖曳的身姿更讓人放鬆心情的了。
早報:您寫這部長篇花了多少時間?
尼芬格:寫了四年半。而我現在在寫的書已經花了差不多五年的時間,我想完成它大概還需要兩年多的時間。我並不是一個出手特別快的作家,總是喜歡精雕細刻,改了又改,這勢必會影響我作品的完成速度,但我希望能給讀者一本較為完滿的小說。
早報:您認為我們能掙脫時間的束縛嗎?
尼芬格:在物理學的意義上,我們不能,我們都是時間的俘虜。時間不可逆轉,至少在現在的情況下是這樣,雖然我們在小說和科幻電影中常常表現時間倒流或者跨時空對話的有趣故事。所以我儘管寫了一個跨越時間的愛情故事,但我仍然將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普力斯萊特的一句話放在首頁上:鐘擺上的時間只是我們的銀行經理,稅務官和警局督察;而內在的時間則是我們的妻子。在我看來,內在的時間比物理的時間更重要,這是我的時間相對論。
早報:您如何為這部小說歸類?是一部古典的愛情小說?
尼芬格:我試圖將它寫成一部古典小說,但事實上,他們的愛情並不完美,經常要碰到一些不幸的事(正如他在臨終前寫給克萊爾的信中所寫道的)。但最終這一切還是應該由讀者來評判,來決定它是不是一部古典小說。
早報:我知道亨利和您同歲,在亨利的身上是否也有您的身影?
尼芬格:亨利和我有著共同的世界觀,共同的幽默感,而且在音樂上我們有著相似的品位。
早報:我知道您喜歡朋克、獨立搖滾和古典樂。在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時,您會有不同的感受嗎?您寫作時也喜歡邊聽音樂邊寫嗎?尼芬格:我寫作的時候不聽音樂,因為我在聆聽我的角色在我的頭腦中的對話。我在創作藝術品的時候喜歡聽點音樂,那會讓我有更多的創意。我喜歡那些本真的、不加修飾的音樂。因此我喜歡蕭邦、民間音樂和朋克……任何不花裡胡哨、矯揉造作的音樂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