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開發生命科學領域專業資料庫

2020-11-29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 董瑞豐)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近日針對生命科學一些重要研究領域,開發了系列特色專業資料庫,將為科研人員進一步破解生命奧秘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當前,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已進入大數據時代,生物大數據爆發使原來假說驅動的傳統研究模式轉變為大量數據與假說共同印證的系統研究模式。如何存好、管好、用好海量生命科學大數據,不僅直接影響著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也從基礎上決定了一個國家在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在現有數據資源基礎上,開發了DNA甲基化資料庫、RNA編輯與疾病資料庫、植物RNA編輯資料庫、長非編碼RNA資料庫、跨物種全基因組核小體定位圖資料庫以及犬類資料庫等。這些資料庫資源與疾病發生機制、基因組功能元件與結構、基因修飾與變異、動物遺傳多樣性研究等息息相關。

據悉,以上成果以6篇論文形式被國際學術期刊《核酸研究》在線發表,並將於該刊2019年1月的資料庫專刊中集中刊發。

相關焦點

  • 往生命科學領域發展的職業前景
    從學業和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選擇大學和研究所專業也是將來選擇職業的關鍵一步。有時人們會說,選擇大於努力。選擇正確的職業會讓人生走得更順暢,希望所有學生能夠在仔細權衡所有利弊之後做這個決定。根據統計,在所有的學科中,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很受學生喜歡。我們將從以下幾個原因進行分析。什麼是生命科學?
  • 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集成創新 跨越發展
    例如,在抗SARS工作中,信息中心有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各方面優勢,搭建了「抗SARS科研信息支撐平臺」,用最快的速度創編了《生命科學快報——抗SARS專輯》,用最快速度搶先刊登了一批高質量論文,用最快速度開通了24小時響應的抗SARS資料庫網站,集中滿足了科學家的需求,發揮了積極的支撐作用。
  • 2018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研究進展
    物理學、材料學、計算科學等多學科與生命科學交叉融合併不斷發展,生物成像、基因編輯技術、單細胞技術、生命組學等技術不斷革新,大大提高了人類認識和解析生命的能力,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向精準、定量和可視化的方向進一步發展。生命科學走向成熟,逐漸向數位化、平臺化與工程化發展。基因編輯、再生醫學、3D列印、合成生物學、腦機接口等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增強了生物技術在醫藥、工業和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深度與廣度。
  • 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 打造全球微生物資源核心資料庫
    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主任、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馬俊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中心的數據內容完整覆蓋微生物資源、微生物及交叉技術方法、研究過程及工程、微生物組學、微生物技術,以及微生物文獻、專利、專家、成果等微生物研究的全生命周期。
  • 海洋科學專業二:專業與就業
    二、專業與就業  目前,很多熱點問題亟待海洋科學專業的人才來解決,如:深海中的生物是否預示著生命起源,海洋汙損生物如何防治,海洋沉積及油氣儲藏,海洋漁業如何發展,近海汙染如何治理,海岸帶如何管理,等等。
  • 2019高考志願填報之生命科學專業介紹
    高考熱門專業中有這樣一個專業,有時候叫做生物科學、有時候叫做生命科學。他們是一樣的專業還是不一樣?實際上,生物科學又稱生命科學,他們是一樣的,具體地說,他們就是研究生命的自然科學。生物科學(又稱生命科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和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生在本專業學習將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兩個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進而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當然、這是我們的理想。
  • 「領軍企業」評選如火如荼 生命科學領域你看好哪家?
    生命科學領域是當前我國快速發展的領域之一,無是生物製藥還是精準醫學,其技術與產業發展都與廣大民眾的健康生活息息相關,政府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大。生命科學儀器企業在整個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助推作用,隨著生命科學各行業的發展趨勢越發向好,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儀器企業向生命科學方向拓展或轉型,生命科學領域也已成為科學儀器市場的重要增長點。截至目前,本次「領軍企業」評選活動中,參評的生命科學領域儀器企業共11家,他們在各細分領域為相關用戶提供全面、高效的解決方案,促進細分領域的快速發展。
  • 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公布
    在新技術開發、醫學新突破和生物經濟發展等方面有貢獻  16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這十大進展經該學會聯合體的18個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領域同行專家審核與評選,並且各自在《科學》《自然》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是我國2016年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既有「植物雌雄配子體識別的分子機制」「線粒體呼吸鏈超級複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等基礎研究的成果,也不乏「內源性幹細胞介導功能性晶狀體再生治療嬰幼兒白內障」等可治療疾病的臨床應用成果,這印證了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不僅揭示生命的新奧秘
  • 看生命科學領域科學探索獎研究者,高中生如何選擇自己選課的學科
    那作為中學生,在將來想在生命科學領域有成績,學生時代做哪些奠基,大學時應該選擇哪個專業?請讀者和老師一道來琢磨琢磨。一、六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的研究領域和大學時選修的專業陳學偉,四川農業大學,一直從事水稻抗病機理的研究以及水稻抗病品種的培育。
  • 安必平聯合騰訊啟動宮頸液基細胞學資料庫建設及人工智慧開發
    以這個目標來看,我國宮頸癌篩查形勢嚴峻。當前我國宮頸癌適齡篩查婦女超3億,與之明顯對比的是全國病理醫生僅1.5萬人,細胞病理醫生的人數更少。每年細胞病理醫生都面臨著巨大的篩查工作壓力,如何在保證篩查結果精度的同時,提高篩查效率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安必平作為深耕宮頸癌篩查領域的上市公司,對於探索運用人工智慧解決上述問題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 生命科學領域《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最新版
    摘要  為探索認定發布供我國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學術文獻成果評價參考的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推動同等水平的國內外期刊等效使用,體現應用實踐類科研成果的應有價值,引導國內科技工作者將更多優秀成果在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首發,突破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瓶頸,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進行良性可持續發展,推動建設適應世界科技強國需求的科技期刊體系
  • 《天然氣地球科學》被美國《工程索引》(EI)資料庫收錄
    Elsevier二次文獻數據部(EI中國辦事處)通知,美國《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資料庫自2013年起將《天然氣地球科學》(雙月刊)雜誌作為收錄源期刊。Elsevier二次文獻數據部主要工作是為Elsevier二次文獻資料庫(包括Scopus、Ei Compendex、Geobase、Embase 等)處理中國期刊的二次文獻數據(文章的題目,作者信息,摘要和參考文獻)。《工程索引》資料庫,創建於1884年,是目前全球最著名的三大文摘類檢索資料庫(SCI、EI、INSPPC)之一。
  • 探索生命奧秘的「最佳拍檔」:質譜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
    儀器信息網訊 質譜技術不僅在化學分析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顯,甚至被稱為科學家們探索生命奧秘的「最佳拍檔」。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組學研究為生命過程的理解提供了深入的全面的理論依據,質譜分析也為以上組學研究提供了關鍵的技術平臺。
  • 生物科學:探索生命的奧秘
    雖然也要學習生物方面的課程,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屬於工學門類下的生物醫學工程類,其著眼點是從事現代醫療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比如研究醫療儀器設備等。  生物醫學工程是醫學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交叉學科,是我國21世紀優先發展、重點支持的朝陽學科之一。專業著眼培養具有紮實的計算機、電子技術、寬廣的醫學知識的複合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專門人才,畢業生具備從事現代醫療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的能力。
  • 生命科學神奇之門漸漸開啟
    「腦科學、蛋白質科學、基因組科學……」生命科學的新興及前沿領域發展日新月異,正在給「健康、農業、環境」等帶來嶄新的天地。今天,生命科學的神奇之門正在被科學家們一點點開啟,他們看到了怎樣的風景?又收穫了什麼樣的成果?讓《經濟日報》記者帶您一起站在生命科學的前沿瞭望。
  • 我國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大科學工程項目在京啟動
    據悉,這一生物醫學成像領域的大科學工程項目,未來將對生命體結構與功能進行跨尺度可視化描繪與精確測量,以期破解生命與疾病的奧秘。該成像設施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確定的10個優先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北大歷史上最大的單體建設項目。
  • QS2018世界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專業TOP100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的研究成為當今世界科學發展的熱點,且每年有大量的學生進入生命科學、醫學相關專業進行學習。因此,客觀的專業排名是衡量世界大學生命科學及醫學專業實力的參考標準。QS世界大學排行榜(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就世界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專業進行了排名,並發布於其官方網站。
  • 我國在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領域又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美國醫學科學期刊UCMS刊發了我國學者孫作東撰寫的論文——細胞生物電膜面積守恆定律及離子不等量方程,論文對細胞生物電現象產生機制進行了科學合理地闡釋,從根本上顛覆了霍奇金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GHK方程和H-H方程,開闢了一種科學量化描述細胞動作電位新的方法和途徑。
  • iCMS2019第四天 質譜在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最新研究進展
    本屆質譜網絡會議為期5天(12月2-6日),共設中國質譜學會40周年、美國華人質譜學會、質譜新技術新方法、質譜在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應用、質譜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地球科學及能源領域應用、質譜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共10個專場。
  • 布局人類生命科學,信銘生命科技以專業投資聯動生物藥創新
    來源:財華網港股上市的信銘生命科技(00474-HK)已經正式進入生命科學賽道。公司廣泛連接大學、研究機構、科學公司等生命科學網絡,著力開發蘊藏巨大潛力的全球生命科學資產及智慧財產權。藉助信銘生命科技旗下金融上市平臺,擁有在金融機構及投資公司中間開展業務的便利,加速創新藥商業化,從而滿足大中華區、東南亞有待填補的龐大醫療需求。以專業投資聯動產業創新信銘生命科技創新新型商業模式,在產業循環和投資循環中尋找最佳創新藥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