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命科學領域科學探索獎研究者,高中生如何選擇自己選課的學科

2020-11-29 悟懂教與育的真諦

生命科學,作為一個學科,成為科學探索獎獎勵的一個領域,給廣大高中生學科選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從高中開設的課程來開,發現自己能否喜歡這個領域,只能從高中開設的課程中找到對口的銜接。如今的高中高考改革,每一種組合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是也發現學生們選課的取捨,很大程度上帶著盲目性,取捨考慮的主要因素,是是否難學,根本不是根據興趣選學科。那作為中學生,在將來想在生命科學領域有成績,學生時代做哪些奠基,大學時應該選擇哪個專業?請讀者和老師一道來琢磨琢磨。

一、六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的研究領域和大學時選修的專業

陳學偉,四川農業大學,一直從事水稻抗病機理的研究以及水稻抗病品種的培育。李毓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長期從事開發新型成像探針的研究,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應用此類探針解析神經系統的複雜功能,探究生理及病理條件下突觸前釋放的調節機制。劉穎,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目前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圍繞細胞穩態調控,主要集中於線粒體應激的分子機制研究以及細胞在營養物質匱乏時的應激性代謝調控機制。宋保亮,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長期從事膽固醇代謝研究。王宏偉,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團隊致力於冷凍電子顯微學研究生物大分子複合體的機構與分子機理。頡偉,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員,研究領域及方向為:表觀遺傳學,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從六位科學探索獎的研究領域找到關鍵詞,水稻育種、神經系統、線粒體、細胞、膽固醇、遺傳學、基因組學。從這些關鍵字中個,家長和同學們一定能看出是什麼專業了。

二、高中要學好哪些課程,可以為選擇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研究繼續探索

事關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探索,中學時代的學科基礎就可以清清楚楚。植物學、動物學、生理衛生、高中的生物,是大學生命科學領域探索獎的基礎。如果上大學想選擇醫學、生命科學、生物學、遺傳學等相關專業,高中選課是一定想著選擇生物學。從升學的難易程度來看,應該說生物學是比較容易獲取考分的學科,相比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這個學科的難度要降低很多。而從未來選擇大學專業來看,選擇的範圍也比較廣,比如所有和醫學有關的專業,包括中醫和西醫、藥學,未來的健康學,拓展到生命科學,從高中到大學,應該說大學的選擇面還是比較寬泛,學術研究領域也比較有前景,所以高中生一定不要忽視了還有生物學的組合。

三、生命科學的科研前沿,還有哪些未知領域需要後來者去探索

生命科學是未來科研領域中有很多未知領域可以探索的學科,它的科研價值和科研成果的普及前景也比其他學科容易很多。比如醫學中的很多未知領域的科研工作,都急需科研工作者去科研攻關,涉及的領域也很廣泛,只是在高中課程中無法體現。中國科研工作者在生命科學的科研成果是可圈可點的。比如屠呦呦的諾貝爾醫學獎,就是在中藥學的領域有了突破。希望更多的同學,走進生命科學,比如腫瘤免疫生物學、腫瘤免疫和生物治療都屬於這個範疇,所以都需要後來者去探索。

生命科學,有很多未知領域等待探索者去探索,科學探索獎,給探索者積極正面的認可,也會激勵高中生在參加高考選課時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為自己將來成為科學家奠基,為自己實現科研夢想早些時間進入角色。

相關焦點

  • 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座探索生命科學的殿堂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所城裡有一所本科高等院校↓南陽師範學院校園裡有一座探索生命科學的殿堂↓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2020年招生計劃和往年錄取情況012020年生科院本科招生計劃022017~2019年河南省本科錄取情況
  • 學科特寫 | 生命科學學院:探索生命的奧秘
    有人說,一切知識都來自人類的好奇,而最讓人類好奇的莫過於生命的奧秘。探索生命的奧秘,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將豐厚的歷史底蘊、領先的學科優勢與正在到來的生物技術革命的教育需求相結合,與多個學院合作,創立生命科學類本科教育的 「鹿鳴書院」,培養「德音孔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交叉型生命科學人才。
  • 哈工大黃志偉教授榮獲「科學探索獎」!主攻生命科學領域!
    來自哈工大官微最新消息:哈工大的黃志偉教授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科學探索獎開幕式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北京大學陳鵬教授:當化學遇上生物學
    然而問題本身並不區分學科,問題的解決則離不開多學科的交叉協作。在學科交叉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的今天,科學界雖不困惑於是否應該交叉,卻困擾於如何促進交叉。 由於學科交叉通常需要「跨界」,與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交流合作,往往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實現途徑,這些都會在實際工作中產生很多的障礙。
  • 生命科學:有希望「並跑」和「領跑」的學科
    從屠呦呦的青蒿素、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到治療癌症的新型藥物,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研究,實則都屬於生命科學的範疇。生命科學也被我國學術界視為在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學科之一,最有可能實現從「跟跑」轉變為「並跑」和「領跑」的學科。
  • 「科學探索獎」鼓勵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十年前一個冬夜,我站在窗前看雪花飄落,突然頓悟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我就申請了德國的博士後職位。同事們都覺得我瘋了,但我的導師萬衛星堅定地支持了我。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說。
  • 生物科學:探索生命的奧秘
    2000年左右,「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讓很多高分考生選擇了生物專業;現在,則有很多人吐槽「生物專業就業不好」。那麼,這個專業到底如何?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報考呢?  一、專業解析   生命科學是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之一   什麼是生物科學?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4日報導今日(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的心聲:探索的無界
    導讀: 今天,2020年度科學探索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的朱聽教授分享了自己坎坷的科研路,初建實驗室,他「在迷茫中尋找方向」,最終選擇了生命科學領域。科學探索獎獎盃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合影在無盡的科學探索中,在面對各種看似難以逾越的邊界時,或許我們更應該嘗試去「忘記」,忘記海洋與陸地的邊界,什麼可能、什麼不可能;忘記自己的邊界,會什麼、不會什麼;忘記自己是水裡的魚。
  • 「科學探索獎」是什麼,三個關鍵詞解讀
    新華社發「科學探索獎」標識11月2日晚,北京昆泰嘉瑞文化中心,首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此舉行。來自9大領域的50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依次走上領獎臺,捧起象徵探索精神的銀白色「X」型獎盃。  「科學探索獎」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是中國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參與設立的大型科技類公益事業,具有鮮明特色。
  • 生命科學:有希望「並跑」和「領跑」的學科—新聞—科學網
    ——世界生命科學大會見聞
  • 看看科學探索獎得主怎麼說
    一、從科學探索獎得主,看看數學物理學的學科範圍2019年11月2日晚,北京,舉行了首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這個頒獎典禮名單上第一份禮物就是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陳宇翔、上海交通大學的劉江來、北京大學的劉若川、南京大學的方賢綱、清華大學的王亞愚。
  • 2020「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14日在京舉行 九大領域50人獲獎
    央廣網北京11月14日消息(記者周堯 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20「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14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獲獎。2020年「科學探索獎」評選結果體現出極高的「含金量」。50名獲獎人中的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V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選哪個?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每年都會為我國的生命科學領域輸送大量高素質的本科畢業生,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所學校的生物學都達到了A+水平,國內領先。1. 學院方面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為清華大學生物系,1952年被併入北大,1984年復系,2009年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全院教研系列、教學系列和研究系列教職工共有90人。
  • 「科學探索獎」終審答辯:冰與火的碰撞
    《知識分子》收到「科學探索獎」項目組投稿,介紹「科學探索獎」終審答辯的過程。從中,讀者可看到獲獎人是如何誕生的,或可窺見從科學家到企業家,再到教育界,通過一個獎項的組織與機制創新,幫助選拔支持青年人才,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的決心。
  • 「請放眼世界」: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現場側記
    他對《知識分子》表示,「我們還是喜歡悶在實驗室做點自己的事情更自在一點。」 不過他覺得,這個獎可以引起社會對科研人員的重視,也是好事。科學探索獎的每位獲獎人將獲得300萬人民幣的獎金,分五年撥付,無論是用於科研還是改善生活,他們可以任意決定用途。
  • 往生命科學領域發展的職業前景
    從學業和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選擇大學和研究所專業也是將來選擇職業的關鍵一步。有時人們會說,選擇大於努力。選擇正確的職業會讓人生走得更順暢,希望所有學生能夠在仔細權衡所有利弊之後做這個決定。根據統計,在所有的學科中,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很受學生喜歡。我們將從以下幾個原因進行分析。什麼是生命科學?
  • 科學探索獎,50人瓜分1.5億:北大7、清華6,山西大學亮眼
    有一項排名出爐了,又成了國內名校的一項比拼,這就是著名的「第二屆科學探索獎」。什麼是科學探索獎?這個大獎是騰訊給的一個大福利,2018年,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攜手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饒毅等知名科學家聯合發起了「科學探索獎」。這個大獎的目的主要是面向基礎科學以及前沿技術領域,主要目的是助力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獲獎者
    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紹2020「科學探索獎」情況。該獎自2019年開始頒發,獎勵領域涵蓋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和前沿交叉等九大領域。去年,來自全國26個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的50位科學家成為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騰訊基金會負責人表示,騰訊基金會先期為「科學探索獎」投入的10億元人民幣將採用企業投入、公益運作的方式,不求商業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