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北京時間4月4日早上6點04分左右,就在大家還在夢境之中時,一顆小行星悄悄地靠近地球,並以超短距離從地球上空掠過,著實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這顆小行星是在北京時間4月3日發現的,離它接近地球也就只有1天多一點的時間。當時天文學家發現它的時候還比較暗,但視速度非常快,而且離地球也較近。研究人員覺得它是近地小行星的概率非常高,而且經過簡單的計算,發現這顆小行星很有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為了謹慎起見,研究人員把數據提交給了國際小行星中心。
之後世界各地的天文臺加緊對這顆小行星的追蹤。隨著這顆小行星離地球越來越近,它的亮度也在慢慢增加,視速度也在慢慢加快。在僅僅一天的緊迫時間內,就有6個天文臺對它進行了26次的觀測,觀測的數據匯總到了國際小行星天文中心。通過對這些現有數據的計算,研究人員確定了這顆小行星的大致軌跡。
根據國際小行星預警網和國際小行星中心的數據,該顆小行星的編號為2020 GH。這顆小行星離地球最近的距離13萬公裡,這大約為地月平均距離的0.33倍。很多人可能會有個疑問:這個距離還不遠嗎?在天文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距離可以算是相當近了。舉個例子,就像你開車時距離前車就只有1釐米那麼近。
數據還表明,這顆小行星的軌道為橢圓形,它的半長軸為2.0947876個天文單位,偏心率為0.5811135,直徑大約在3到9米之間,是一個典型的阿波羅小行星。據估計,如果這顆小行星撞擊到地球,可能會產生相當於不超過10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量。這些能量可能以空爆的形式散失掉,對地球的影響微乎其微。不過專家說,空爆產生的衝擊波可能會震碎掉一個村的玻璃,對人造成傷害,就跟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發生的情形一樣。
有網友可能會覺得,預報了這麼多的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可卻沒見過有哪顆是真正撞擊到地球的,所以他們覺得對小行星的預警是種資源浪費。其實這種情況就跟給車子上保險是一樣的,我們給自己增加了一份保障但又不希望用得著,怎麼能說是浪費呢。
誠然,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是比較低的,但是這個威脅是確確實實存在的。6500萬年前的恐龍可能就是因此而滅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