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生物燃料的最佳途徑是什麼?

2020-11-30 生物谷

除了通過直接採集太陽光的方法來製造燃料,我們還有別的途徑利用太陽能嗎?先讓植物把太陽能儲存起來,然後我們再將植物變為燃料,這個主意怎麼樣?生物燃料(biofuel),例如用穀物製得的乙醇,或者由各種種子製成的生物柴油(biodiesel),都已經在能源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但是它們也威脅著糧食供應,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由於出口生物燃料比出售糧食給本國居民更加賺錢,這有可能加劇糧食危機。現實也讓人氣餒:要想通過生物燃料來滿足現在的原油需求,我們必須徵用巨量的耕地。

因而,將糧食轉變為能源,也許並不是最好的辦法。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利用其他並非那麼重要的生物質(biomass)來獲取能源。如果用美國每年產生的農業及木料類殘渣來製取生物燃料,足夠滿足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在交通方面對汽油和柴油的需求。

將這些低等級的生物質轉化為燃料,需要打破堅硬的植物分子,例如木質素(lignin)、纖維素(cellulose),兩者都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化學家已經知道如何做到這些,但現在的方法成本過高,效率低下,因而從經濟上講,還不適合通過這種方法來大量生產生物燃料。

打破木質素需要面對的調整之一,就是打斷它分子結構中氧原子與苯環上碳原子的連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約翰·哈特維格(John Hartwig)與阿列克塞·塞爾吉福(Alexey Sergeev)最近就完成了這項挑戰。他們發現,一種基於鎳元素的催化劑能夠做到這一步。哈特維格指出,即使生物質和別的燃料一樣,可以提供非化石燃料的化學原料,但化學家們依然需要從中提取出芳香族化合物(aromatic compounds,即分子結構以苯環為主題的結構)。而木質素就是生物質中潛在的最主要芳香族化合物來源。

更實際地,這些生物質的轉換將越來越多地以最結實的生物質為原料,並將它們轉化為液態燃料,這樣才能方便快捷地通過管道運輸。而液化過程將在作物收割的現場完成。

催化轉化需要原材料極度純淨,這是橫亙在化學家面前的一大難題。他們在進行經典的化學合成的時候,很少用到像木材這類非常「骯髒」的材料。「科學界還沒有就所有這些方法的使用達成一致,」哈特維格說。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現在有非常多依賴於化學方法的解決方案,尤其是那些找到了合適的催化劑的方法。哈特維格指出:「在幾乎所有大規模工業化的化學反應中,都能找到催化劑的蹤影。」(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青島能源所藍藻生物液體燃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藍藻是一類能夠進行植物型放氧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細胞結構相對簡單,生長迅速,遺傳操作體系成熟,易於基因工程改造。通過基因工程改造藍藻,可以構建高效定向生物合成生物液體燃料的代謝途徑,實現在單一生物體內從太陽能和二氧化碳到生物液體燃料的直接轉化及胞外分泌,對開發新一代光合能源微生物系統、解決生物質資源不足這一生物質能源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乙醇或為最具潛力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作為排放更清潔的可再生燃料擁有諸多潛在的好處,但由於有成千上萬種生物燃料可供選擇,能源部門因此很難將重點放在少數幾種燃料上以求進一步發展
  • 什麼是生物甲酯燃料?生物甲酯燃料熱值是多少
    生物甲酯燃料是一種以普通化工品為主要原料,不含甲醇,不含危險化學品,生物甲酯燃料熱能轉換效率高,耐燒性好,只含水、熱,不含甲醇,不含危化品的環保燃料。使用明火不能點燃,屬非易燃、非易爆、無毒、不汙染環境、綠色環保燃料。
  • 研究:什麼是限制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原因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和韓國高麗大學的研究人員用組裝在棉纖維上的金納米顆粒製造了高導電性電極,提高了生物燃料電池的效率,將葡萄糖氧化酶與電極連接起來,解決了限制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主要挑戰之一。這種電池提供的能量是傳統生物燃料電池的兩倍,可以與電池或超級電容器搭配使用,為心臟起搏器和傳感器等可植入醫療設備提供動力。這項研究的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微生物製造生物柴油
    眾所周知,以化石燃料為能源的車輛,尤其是那些以柴油為燃料的車輛,排放的汽車尾氣是粉塵和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 Science:發現一種新的細菌生物合成途徑,有望發現和製造新的藥物
    van der Donk說道,「基因組挖掘可以讓你開始尋找你根本不知道它們會是什麼的化合物。[我們的團隊]的許多實驗室都試圖通過基因組挖掘尋找新的抗生素...你在尋找不尋常的東西,我們不知道它是如何製造出來的,然後你試著在一種友好的有機體中製造它。」細胞使用稱為胺基酸的特殊化學成分來製造蛋白,而蛋白是生物的主要結構和內部分子機器。
  • 生物燃料電池研發獲突破 巨頭搶入布局
    生物燃料電池研發獲突破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在基於細菌表面展示酶的生物燃料電池研發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開發出具有較高能量輸出和穩定性的新型生物燃料電池。該電池在連續工作55小時後仍可保持84%的最大輸出功率,表現出很高的穩定性。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其有望作為心臟起搏器電源和可攜式電源得到廣泛應用。
  • 通過電化學氧化方法來淨化製造生物燃料時產生的廢水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正在用新的方法創造性地生產燃料和電力,但它們也會帶來自己的問題。例如,用藻類製造生物燃料就顯示出了希望,但它確實會產生大量的有毒廢水。現在, 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淨化這些廢水的方法,並採用了一種簡單且可擴展的電氣工藝。
  • 生物甲酯燃料技術怎麼樣
    生物甲酯燃料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綠色環保的燃料技術,生物甲酯燃料是一種較耐燒、較熱的液體燃料,是一種全新的非危險物質環境友好型燃料。生物甲酯燃料是一種綠色、安全、由一般化工產品配製而成的燃料。生物甲酯燃料是比其它傳統型燃料更好的燃料。
  • 科普|許多公司正在測試的重油生物燃料到底是什麼東東?
    近日,有消息稱,韓國現代商船、韓國生物能源協會、現代重工、韓國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和韓國船級社正在聯合推進一項關於在船生物燃料的測試小編近期在各大網站上看到各領域的許多公司都在探索重油生物燃料。那麼,重油生物燃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燃料,他是怎麼來的,未來可期否?於是,小編在期刊權威「中國知網」中查了相關資料。經過查詢得知,談起重油生物燃料必須提及一個概念。什麼是「生物柴油」?(Biodiesel)。
  • 燃料枯竭怎麼辦?人造樹葉可以製造燃料
    儘管太陽能電池板近年來取得了巨大進步,變得更便宜、更高效,但它們只是提供電力,而不是仍有很大需求的可儲存液體燃料。「如果你看看全球的能源組合和需求,就會發現電力大概只覆蓋20-25%。所以問題是,當我們達到了這25%,下一步需要做什麼?」他的答案是仰望大自然。
  • 科學家成功利用海水製造出氫燃料 應用廣泛
    來源:金融界網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外媒稱,科學家成功利用海水製造出氫燃料。報導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已經可以利用太陽能、電極和未經淨化的鹹水實現制氫。傳統的電解水制氫主要問題在於電極損耗,這會限制整個系統的有效壽命。
  • 潛力巨大的負碳生物燃料,真的能取代化石燃料嗎?
    應用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系統,是替代化石燃料、減少碳排放的方案之一。然而,關於這些系統的溫室氣體淨減排效益,一直存在爭議——土地使用變更造成的碳損失,以及變更之前土地的碳封存效益,都是關注的重點。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24日消息稱,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SU)的跨學科團隊預測,使用先進的生物燃料技術將帶來顯著的氣候效益。
  • VistaJet宣布建立可持續生物燃料合作夥伴關係
    VistaJet宣布建立新的市場領先的可持續生物燃料合作夥伴關係,介紹其當前可持續發展承諾的最新成功表現,並呼籲私人航空業採取進一步行動這項承諾旨在以快速和有意義地方式減少其碳足跡,並探索實現更高水平可持續發展的所有途徑。
  • 歐盟:生物能源碳排放或超化石燃料
    雖然為了減少碳排放,歐盟過去大力鼓吹由糧食製造的生物燃料。但如今考量整體效益後認為,生物燃料不符效益,因而提議減少運輸使用。狂飆突進由於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漲,以及履行《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排義務等原因,過去數年裡歐盟大力發展生物燃料(特別是生物柴油)產業。
  • 俄亥俄州立大學開發低成本方法 有助於提取生物燃料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找到一種成本更低、更有效的方法,在許多生物工藝的核心部分進行化學反應,或有助於利用植物生產生物燃料。(圖片來源:phys.org)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化學與生物化學教授Venkat Gopalan表示:「要想使最終產品與化石燃料競爭,必須提高將糖轉化為乙醇的效率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基於生物燃料電池的自供電傳感器
    日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葡萄糖/氧氣燃料電池的自供電傳感器,實現了L-半胱氨酸的高靈敏檢測,有望應用於臨床檢測。  生物燃料電池利用酶或產電微生物為生物催化劑,通過電化學途徑把生物質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從而提供清潔的能源。此前,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系列基於微生物表面展示酶的高性能生物燃料電池(L.
  • 專家建議:新能源汽車燃料可甲烷化
    在昨日舉行的「生物產業發展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企業界人士圍繞「生物製造」進行研討,為我國生物製造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低碳、減排、綠色和環保成為熱議話題。與會專家表示,生物製造是變革經濟增長方式的重大需求,可利用中國富有的非糧生物質(秸稈、動物糞便等)轉化為能源和產品,甚至新能源汽車業也可用甲烷做能源。
  • 熱點評論|含糖量是衡量生物燃料原材料的關鍵指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含糖量是衡量生物燃料原材料的關鍵指標一般認為,生長速度快的大樹最適合做生物燃料,可是美國能源部兩個國家實驗室開展的新研究表明,樹木的尺寸只是影響其生物質能的因素之一。
  • 熱點評論 | 含糖量是衡量生物燃料原材料的關鍵指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含糖量是衡量生物燃料原材料的關鍵指標一般認為,生長速度快的大樹最適合做生物燃料,可是美國能源部兩個國家實驗室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利用木質生物質生產生物燃料時,樹木的種植、砍伐和運輸會產生大量的成本。種植者通常只關心一英畝能種多少棵樹,而不考慮這些樹能生產多少燃料或燃料質量如何。研究者分析了900個生長在俄勒岡州(Oregon)的毛果楊樣本,以確定尺寸和成分如何影響原料質量和生物精煉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