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城市天然氧吧•開平大沙」發布會暨開平生態旅遊宣傳推介會在廣州舉行。現場,廣東省氣象學會宣布,開平市大沙鎮今年獲得「嶺南生態氣候標誌•城市天然氧吧」稱號,大沙鎮也成為廣東省2020年度唯一一個獲得該稱號的鎮區。
大沙鎮1年「舒適」期長達162天
大沙鎮位於開平市西北部,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國家級溼地公園孔雀湖和「五邑」第一峰天露山,素有「開平後花園」的美譽。
「嶺南生態氣候標誌·城市天然氧吧」活動由廣東省氣象學會發起,主要發掘高質量的旅遊憩息資源,倡導綠色、生態的生活理念,喚起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助力「宜居、宜業、宜遊」灣區及城鎮建設。
去年以來,大沙鎮「城市天然氧吧」評定經歷了自薦申報、初步審核、實地覆核、專家評審等環節。按照廣東省氣象防災減災協會於2020年10月13日發布的《城市生態氧吧》團體標準(T/GAMDPM
0007—2020),全鎮以長達162日的「舒適」期、年均2320個/cm³的負氧離子、達標率為90%的空氣品質指數AQI、65.48%的森林覆蓋率,以及完善的旅遊交通服務配套設施等條件,被評選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的天然氧吧旅遊勝地。
「創建城市天然氧吧是氣象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典型。」廣東省氣象局總師杜堯東在發布會上表示,有利於在新時代服務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滿足公眾的康養休閒需要,並培育起宜居宜業宜遊品牌。
大沙茶香在「天然氧吧」飄蕩
本次「城市天然氧吧」評定中,大沙鎮主要測試點為大塘面村以及崗坪村。此前大塘面村雜草叢生,村前環境髒亂差,泥磚瓦房破舊,如今一躍變成「大氧吧」。這也成為大沙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縮影。
近年來,大沙鎮堅持做「山水文章」,吃「生態飯」,全力發展綠色工業、生態農業和特色鄉村旅遊,促進一二三產有機融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走出了「茶香果甜景色美·山清水秀大沙美」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大沙茶是名副其實的色深味濃帶花香」,發布會當天,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操君喜也來到現場,並在直播間推介大沙茶。
當前,茶葉產業也成為開平市大沙鎮的鄉村振興第一支柱產業。同時,大沙瞄準大灣區市場,打造茶葉、水果、蔬菜、花卉苗木和南藥等現代農業「五大農產品基地」基地,構建現代綠色農業產業體系。
今年,開平市也入選全國第四批「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開平的目標是打造粵西南集森林康養、鄉村體驗、溼地觀光於一體的生態、休閒、康養、度假型目的地。」開平市副市長何光駿表示,大沙鎮定位為以高山流水為特色,以自然生態為依託,重點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清潔能源和生態旅遊業的養生小鎮。
【記者】張子俊
【通訊員】王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