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出現漏氣後,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新情況?緊急規避「不速之客」

2020-09-24 猩猩科學頻道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我們人類在航天技術的幫助下,開始走出地球、邁向外太空。雖然航天科技高速費發展了數十年,但是時至今日也只有3個國家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我們中國、俄羅斯、美國。在載人太空飛行中,空間站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太空飛行器,因為可以在外太空中長時間飛行。目前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

現役的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飛行最大的太空飛行器,長度達到110米,寬度達到88米,總質量達到400多噸。由於它的體型相當龐大,所以沒法一次完成發射工作,需要通過運載火箭分批次將各種設備送上軌道,然後在太空中進行建造。空間站始建於1998年,耗時10多年,最後在2010年才完成建設並投入全面使用,可以讓研究人員在微重力的環境中展開各種科學實驗,讓太空人在地球軌道長時間駐留成為了現實。

這個由多個國家參與建造、管理的大型飛行器目前已經運行了多年,預計在2024年退役。由於我們國家目前也在準備建造自己的空間站,所以如果國際空間站如期退役,屆時意味著我們的空間站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目前國際空間站還沒退役,但是已經出現了一些狀況。

空間站出現漏氣

在上個月底,NASA等航天機構的科學報告指出,國際空間站出現了輕微的漏氣問題,洩露點可能在美國的艙段。雖然太空人關閉了各個艙的艙門,還是沒能找到漏氣的源頭。雖然空間站出現了洩露的情況,但這個情況並不嚴重,所以不會威脅到空間站的安全運行,也不會威脅到太空人的安全。因為在洩露的情況下,空間站每24小時損失的空氣大約為220克,這說明這個洩露點很小,可能只有0.1毫米。由於這個洩露點很小,所以很難發現,也就沒法進行維修了。

現在,空間站又發現了氨氣洩露的問題,這次的氨氣洩露也是出現在美國艙段,不過這次的氨氣洩露規模也不大,所以沒有對太空人帶來威脅。早在2017年,空間站也曾經出現類似的洩露問題,最後太空人進行了修復。從這一點來看,只要這個洩露點不大,只要能夠找到洩露點,應該都是可以進行修復的。

空間站緊急規避「不速之客」

按照目前的計劃,現在空間站的時間只剩4年左右就退役了,由於在太空中運行了近10年,有一些設備可能會出現老化等問題,出現洩漏等情況,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除此之外,在外太空中飛行的太空飛行器也會遇到一些危險,畢竟,在外太空中存在大量的碎片,這些碎片的飛行速度很快,如果與空間站等太空飛行器發生碰撞,後果不堪設想。

據2020年9月23日俄羅斯的科學報告,來自美國休斯頓飛行控制中心的通報稱,國際空間站在2020年9月23日在「進步」號貨運飛船發動機的幫助下進行了規避,避開了不明太空碎片,沒有與「不速之客」發生碰撞的情況。當時在空間站值守的太空人在「聯盟」號飛船上進行躲避。

國際空間站現在遇到的這些問題,其實也是向我們提了個醒,在未來我們國家也會發射我們的空間站,在太空中飛行的太空飛行器,需要密切注意這些「不速之客」,避免這些小碎片帶來的威脅。

相關焦點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將查漏氣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陳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美國航天局在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露率略高於標準。」美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俄羅斯太空人伊萬·華格納和阿納託利·伊萬尼申本周末將關閉艙門,監控氣壓,以找到漏氣源頭。
  • 國際空間站出現漏氣,3名太空人轉移到俄羅斯分區
    國際空間站已經在太空運行了8000多天,在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分區,太空人檢測到微小的漏氣現象,由於漏氣水平逐漸上升,美國分區的3名太空人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以確保安全,地面控制中心正在確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國際空間站已經工作很長時間,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也會發生較小的漏氣,因此國際空間站需要不斷使用氧氣和氮氣進行加壓,保持空間站內部的氣壓正常。而此次出現異常漏氣,依舊在標準範圍內,但由於漏氣水平不斷提升,附近太空人被轉移到其他位置。下一步國際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將進行氣艙的封閉,從而確定漏氣的具體位置。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所有艙門將被封閉排查
    來源:海外網國際空間站(圖源:NASA)海外網8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
  • 地面人員緊急喚醒國際空間站上太空人,終於查出漏氣位置
    這個星期一的晚上,NASA的地面控制人員緊急喚醒了居住在國際空間上的三個太空人。NASA發現,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持續一年的漏氣有擴大的趨勢,為了避免事件突然惡化,NASA叫醒了太空人,希望他們能儘快找到漏氣位置。
  • 國際空間站漏氣 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和美國艙段示意圖 | 國際空間站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執行駐站任務,開展科研活動並對空間站進行維護。作為國際空間站的第63批科考組的成員,三人將在國際空間站駐守196天。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或許這也是NASA自2019年9月就發現空間站漏氣,卻時隔一年才開始查漏的原因吧。不過,雖然不會危及空間站安全,但計劃外的漏氣卻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畢竟,漏出去的氣總是得補回來的,而要補給只能從地面運輸。楊宇光說,國際空間站內始終要維持將近1個大氣壓的壓力,隨著空氣消耗,每天都需要補充氧氣和氮氣,這些補給都需要從地面運過去。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或許這也是NASA自2019年9月就發現空間站漏氣,卻時隔一年才開始查漏的原因吧。不過,雖然不會危及空間站安全,但計劃外的漏氣卻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畢竟,漏出去的氣總是得補回來的,而要補給只能從地面運輸。楊宇光說,國際空間站內始終要維持將近1個大氣壓的壓力,隨著空氣消耗,每天都需要補充氧氣和氮氣,這些補給都需要從地面運過去。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3人將在國際空間站駐守196天,如今駐守進入下半程,卻意外發生了漏氣事件。在對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進行閉艙壓力檢查後,結果顯示俄羅斯艙段沒有漏氣。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但「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危險,國際空間站正常運作未受影響」。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太空人結束了在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生活。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 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 一天漏220克空氣
    本報訊 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目前,太空人已轉移到俄羅斯艙段,本周將進行詳細排查。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執行駐站任務。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所有艙門將被封閉排查
    來源:海外網國際空間站(圖源:NASA) 海外網8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洩漏源可能在空間站的美國分區。俄新社也表示,為了確定問題所在,太空人和地面控制計劃將所有艙門關閉,對各艙氣壓進行持續監測。 NASA稱,初步調查報告預計在下周末前完成,將能夠確定漏氣的具體位置。
  • 漏氣致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溫度升高
    2009年9月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的國際空間站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包雪琳)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俄羅斯航天員伊萬·華格納向俄羅斯航天局控制中心專家報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溫度因漏氣緩慢升高。控制中心一名專家說,艙內溫度預期12日恢復正常。國際空間站去年9月發現輕微漏氣。至今年8月,洩漏率比先前增加了5倍。經過排查,航天員發現漏氣位置是俄羅斯艙段「明星」艙。
  • 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漏氣,想維修卻不易,為何「艾特」起中國來?
    但是,這個空間站最近又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據美媒報導稱,近日,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出現漏氣現象,迫使三名太空人由美國艙轉移到了俄國艙,雖然這次漏氣沒有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但修理起來還是有點困難的,這也讓很多人紛紛@起中國來,關我們什麼事?原因很簡單,因為國際空間站服務年限即將到期,計劃在2024年退役,而這次漏氣雖然是小問題,但是據相關領域的專家稱,這種小故障也會有較大的維修難度。
  • 國際空間站出現問題,美國艙段發生故障,太空人逃向俄羅斯艙
    國際空間站的存在,就是我們拉近與太空距離的主要方式之一。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然而不久之前,國際空間站卻出現了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