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耶魯網絡公開課的幕後譯手

2020-11-29 四川在線

  「網課」的幕後譯手

  我個人認為這一波新的翻譯潮流,給中國教育界帶來一直需要的新的東西。如果所有人都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學校是怎麼上課的,北大清華就會更快進步。如果繼續進行的話,中國的教育會有非常大非常快的進步。

  記者/任蕙蘭

  最近,如果做一項測試,讓大學生們評選自己心中的最酷教授,大概不是課堂上朝朝暮暮見到的教授,也許是耶魯講《哲學:死亡》那個喜歡盤著腿坐在講臺上,書呆子氣十足的老頭,或者是哈佛講《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那個會問答題學生的名字,能複述每個學生觀點的教授。當然,前提是評選結果和學位不掛鈎。

  名校公開課在字幕組的助推下風靡網絡。有人說,網絡使中國進入了又一個「譯經」時代,從漢唐翻譯佛經,到清末民初翻譯西方經典,再到現在這個無所不譯的時代,這一波譯潮的「弄潮兒」正是那群草根「譯手」。

  把耶魯請回家

  如果不是被veryCD的內容編輯青光弘毅苦纏兩個月,梁良以及「人人影視」字幕組很可能和海外公開課擦肩而過。

  儘管「人人」的紀錄片翻譯組早已對公開課躍躍欲試,儘管一波又一波的網友「雪天裸跪求」,但這位愛惜羽毛的字幕組負責人明白,公開課不是塊好啃的骨頭。「太專業了,實在不敢接這個招呀!萬一功力不夠敗下陣來,那就丟臉了,國內也沒看到有字幕組敢做。」

  字幕組並非中國特色,各國都有一群外語達人,孜孜不倦地為外國視頻配上本國字幕。看到本土化的資源被不斷下載共享,甚至為了爭論更優美的翻譯在論壇上掐架,都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2010年3月份,青光弘毅找到梁良,希望「人人影視」能接下耶魯公開課的字幕翻譯,梁良權衡再三沒有答應。「沒想到他隔三差五來催,實在受不了他一見我就催,太煩人。」於是梁良逼於無奈答應接下《死亡》課程翻譯,青光弘毅很積極地找來視頻和英語腳本。

  公開課水深水淺,老將們心理都沒譜,梁良靈機一動,把第一課拆分為6個部分,每部分200句,借著測試新人之便,分發給字幕組的應聘者翻譯。他在收回來的30多份稿子中,仔細挑選質量上乘的合併起來,成為一份完整翻譯。「自己掛字幕看了一遍沒啥錯誤,又去組裡找個翻譯幫忙粗校了一次,第一集字幕就這麼出爐了。」

  壓制完RMVB,梁良將課程視頻發布到「人人影視」網站,然後又發布了一份到VERYCD,任務就這麼交差了。到了晚上,梁良隨意到發布帖看了一下,出乎意料的是,帖子早已蓋起幾百樓的回覆,全部都是支持叫好,這給了「人人」當仁不讓的底氣。早就躍躍欲試的幾位組員主動請纓當翻譯和總監,《哲學:死亡》,《金融市場》和《心理學導論》三門課先上馬,「神一般的耶魯大學,神一般的字幕組」,網上美譽接踵而來,兩周內翻譯組擴充到了50多人,緊接著又上馬了《聆聽音樂》、《古希臘歷史簡介》等7門課程。

  公開課要做大做強,光靠抽調美劇組的翻譯打遊擊顯然不行。群裡七嘴八舌地討論後,「人人」決定新開一個教程翻譯組,確定了測試流程和翻譯流程,並大力招兵買馬。

  要做一名「翻翻」,無異於經歷一場真人版的RPG遊戲闖關。《聆聽音樂》總監Chengry介紹,新人在提交申請之後,會收到一封郵件,裡面包含了培訓資料和測試任務,測試任務做得好,就可以進入新人訓練場QQ群。新人訓練場是定期清群的,所以新人要儘快選一門課程,做對應課程的測試任務,然後發給各個總監審閱,通過者進入翻譯總群和課程分群,然後由總監具體安排任務。「新人一般都跟翻,或者校對,以便熟悉字幕的格式,要點和工作流程。」

  Chengry是讀工科的大三學生,因為「對音樂和翻譯都有興趣」,申請加入了人人字幕組,像他這樣國內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構成了字幕組的主力軍。每門課程組包括翻譯、軸人、壓制工程師等有30人,整個大組有200人左右,大多是國內學生,也有一部分海外留學生,還有少量白領。

  幾臺伺服器,幾十個依靠QQ群溝通交流的成員,就是字幕組的基本構成。「大家都是朋友。進了組,如果沒有特別的違規情況,一般就不會退群了,如果有一段時間沒辦法完成任務,大家也會理解。」雖然形式上鬆散,但字幕組對翻譯質量的追求近乎糾結,翻譯流程比電視臺節目、電影的商業翻譯都要嚴格。

  這些製作任何可以銷售的東西。

  雖然前路艱辛,字幕組依然憧憬著美好未來。「我們需要更高速穩定的下載伺服器來提供下載,還想進行一款針對性的播放器開發,完全綠色免安裝版本,用戶可以自由切換字幕,位置切換,字體大小切換等等,還有復讀功能,如果能集成自動下載課程功能就更好了。其次就是自由的互動字幕站開發,讓網友能直接在網頁上修正我們的字幕,也可以放出英文字幕,網友協同翻譯,最終可以輸出各個版本字幕……」

  把鯰魚扔進魚槽

  「其實最初是看到了媒體對臺灣那家開放課程組的報導,才有了興趣。」Chengry所說的正是朱學恆牽頭的OOPS計劃,組織義工翻譯開放式課程。

  提起朱學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還是「哦,翻譯《魔戒》那小子。」當年30歲的朱學恆因翻譯《魔戒》坐擁2700萬新臺幣的版稅收入,他拿這些版稅養著兩件事,一是用1000萬元新臺幣用來成立「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鼓勵人們拼創意,共同遨遊奇幻世界。二就是通過無國界的網絡平臺,號召全球各地的華人義工,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式課程計劃(OOPS)進行中文化的巨大翻譯工程。

  內地字幕組初試鶯啼,Oops計劃卻已進行了6年,目前有1300門課程在翻譯,完成的視頻達120個,志願者規模達到2700人。

  和「人人」的管理方式不同,朱學恆對志願者不做篩選,「就學歷還是精力還是熱情程度來篩選?以前做過,後來發現沒辦法篩,索性全部來參與。」志願者如果提出「認養」一個課程,要求在2個月之內翻譯完成,如果完成不了,課程就會重新開放給其他人。

  「我們有一個機制,每一門課程出來可以點擊我希望翻譯,也可以發帖提出希望趕快更新的課程,我們會告訴志願者這個東西很多人關注,很多人想看,但沒有強迫性。」

  通常,製作一個講演要花上兩到三周,主要時間不是在翻譯上,做時間軸,事後校正壓片,前後各花三分之一時間,字幕只佔三分之一時間。「早些年開放式課程出來,提供的大部分都是文字,考卷,PPT,翻完word檔修訂一下,放上網頁,圖片也簡單。近三年開始有大量視頻出現,現在要做時間軸,取得字幕,沒有腳本就要聽打,再翻譯,編輯校對,工程師做壓制。」

  自從聽說內地有個同行「人人」字幕組,朱學恆就通過veryCD和對方取得聯繫,雙方一拍即和。早些年人人字幕組聽打耶魯的課程字幕,非常耗費人力,OOPS跟國外院校取得腳本,給對方提供字幕的原始檔。「我們做分工,他們開始翻譯的課程,我們就不放上網給志願者認養。他們翻譯出來的,我們會做一次校對,再做成繁體版放上網。」

  2005年朱學恆接受《新民周刊》採訪時憧憬,「有一天,大家能用影碟機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師講線性代數。不過,實現這一切的人,可能不是我。」

  因為朱學恆最初就知道,使用者對視頻的需求會比較高,但那時由於網絡帶寬和製作質量限制,視頻資源非常少。「當初認為視頻會是一個趨勢,現在真的看到視頻成為主流,很幸運6年就看到了一個新的時代出現。」

相關焦點

  • 公開課,免費「就讀」世界名校
    OOPS計劃第一次推動了名校公開課在中文世界的傳播。人們能在網易、新浪等網絡平臺上看到公開課,亦離不開朱學恆與志願者們的努力。下一步,朱學恆希望更深入地推介網絡公開課,他想到的辦法是「公開課社群化」,即在網上開辦討論論壇,以及在電視臺製作本地化的節目,讓受眾更好地消化這些課程資源。
  • 耶魯公開課丨《基礎物理》:耶魯「高分」教授帶你感受物理之美
    耶魯大學的人文教育聲名在外,但其實理科教育也斐然可觀。本周,我們給大家介紹的便是耶魯公開課中因為廣受歡迎而成為首個被錄製的理科課程——《基礎物理》。如果你走進課堂聽到教授說著「beautiful」(美麗的),「elegant」(優美的),「awe-inspiring」(令人驚嘆的)這樣的詞,你恐怕會認為這是一節音樂或是詩歌賞析課。
  • 網絡公開課現狀調查:從資源共享到社交模式
    然而,直到近十年後的2010年年初,藉由美劇翻譯組的「無心插柳」,破除了語言藩籬的網絡公開課才正式席捲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大四學生呂晗悅用「好奇」來解釋她看公開課《死亡》的理由。呂晗悅是在校內網上看見這一課程的轉帖的,她沒想到這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喜談論的話題,居然是耶魯大學的一門哲學課。  「如果必須選擇殺死1人或者殺死5人,你會怎麼選?」 《正義》的主講人、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以假設情境引導有關道德的辯駁。
  • 清華大學登全球「網絡公開課」平臺
    清華大學登全球「網絡公開課」平臺   昨晚7時,清華大學與美國在線教育平臺edX同時宣布,清華正式加盟這個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合創辦的非盈利在線教育平臺,意味著清華的「網絡公開課」將面向全球開放。
  • 耶魯公開課丨《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本期的《耶魯公開課》,也是耶魯北京中心這一堅持了近一年的專欄的最後一期,選擇耶魯大學西班牙和比較文學系斯特林講席教授Roberto González Echevarría的《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作為收官之課,探索蘊藏在塞萬提斯筆下理想主義與骨感現實的激烈纏鬥。課程介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這門課程共24講,每講在1小時左右。
  • 關於政治哲學,耶魯大學公開課講的10本偉大著作
    關於政治哲學,耶魯大學公開課講的10本偉大著作 崔瑩/整理 2015-01-10 15:55 來源:澎湃新聞
  • 耶魯政治哲學公開課
    耶魯政治哲學公開課 2015-01-21 10:23 作者:薛巍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5年第3期
  • 耶魯大學公開課程哲學
    最近一直在分享耶魯大學的公開課程。今天我們詳細地了解一下這所世界頂級學府。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簡稱「耶魯」(Yale),坐落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
  • 16歲考上哈佛,25歲成最年輕教授,他是美國史上最難抓的瘋子
    16歲考上哈佛大學數學系,20歲博士畢業,25歲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聘為助理教授.泰德·卡辛斯基,他如此開掛的人生卻在27歲戛然而止!他從高校的名利場消身匿跡,這次,他選擇深山隱居.關注網易公開課(ID:open163),回復「炸彈客」,帶你走進天才變「瘋子」的背後,一起解讀事件的真相.公開課小哥哥,他有十幾萬個來自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的高質量視頻,為你提供乾貨,增長知識。無論是學習技巧、職場思維分析,還是熱門電影和高分紀錄片,找他就對了!快來長按二維碼,關注他吧!
  • 哈佛第一,耶魯第二,第三是文理學院
    像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威廉瑪麗學院,西點軍校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出過不止一個學生成為美國總統。  那麼,哪些學校產出的總統最多呢?  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的學校,於1636年創建於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市。事實上,這所大學的存在時間比總統辦公室還長。  有八位美國總統都曾就讀於哈佛大學,首先是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其次是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兩位羅斯福總統和約翰·甘迺迪(John F.
  • 哈佛第一,耶魯第二,第三是個文理學院?!
    像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威廉瑪麗學院,西點軍校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出過不止一個學生成為美國總統。 那麼,哪些學校產出的總統最多呢? 1. 哈佛大學
  • 網絡資源推薦(一)
    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振動與波http://open.163.com/special/sp/vibrationsandwaves.html耶魯大學開放課程:基礎物理http://open.163.com/special/fundamentalsofphysics/
  • 學校推遲開學,聊聊傳統網課、慕課的特點,網絡授課的利弊
    有些學校和老師也著急,開啟了網絡授課。昨天衡水中學官網就說,衡水中學開視頻班會,對假期的學生自主學習作出安排。衡水中學還錄製了網課,讓學生聽網課,並課後作業。有了網際網路之後,可以說教學變得不受時空限制,非常靈活和方便。
  • 6個子女相繼畢業於哈佛耶魯,這位「神仙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子女們畢業後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 這位了不起的媽媽就是全惠星。她是前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東巖文化研究所理長。曾獲得韓國國務總理獎、KBS海外同胞獎、美國康乃狄克州總督獎等榮譽。
  • 「18歲考上耶魯,25歲就讀哈佛」,優秀的人都有這個底層能力
    洗馬君就認識這樣一位風雲學長,哈佛、耶魯雙料學霸——李柘遠。  然而,面對鋪天蓋地的誇獎,他總說,自己並沒什麼特別,只不過掌握了一種底層能力。  它比智商和能力更重要,比出身和金錢更硬核。    18歲考上世界頂級的耶魯大學,成為300多年來耶魯在中國福建錄取的第一名本科生,並獲得四年的全額獎學金; 22歲從耶魯畢業,成功地入職全球頂尖投資銀行——高盛,成為行業裡備受矚目的年輕投資分析師; 25歲,他又毅然放棄百萬年薪,考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商學院,逐漸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學霸學長」......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對於王來說,他自認為已經做了足夠充分的準備,能夠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學校——哈佛、耶魯、斯坦福和普林斯頓中的一個。然而第二年春天,王所申請的常春藤盟校,除了賓夕法尼亞大學都拒絕了他。這位高材生感受到了極大的失落。他開始思索究竟是什麼力量阻擋了自己的常春藤之夢。
  • 哈佛碩士張喜寒,讓你開竅大腦的心智訓練法!
    又窮又忙如何改變現狀,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點我,哈佛心智訓練:給你的大腦加個外掛昨晚,聽哈佛大學張喜寒老師的《哈佛心智訓練》,她提到兩個重要的人性:1、趨利避害:偏好熟練或擅長的事,迴避難度高且易產生挫敗感的事,2、傾向於看到消極的一面和否定自己。我聽了三遍,每聽一遍就更清楚的了解了自己。
  • 哈佛圖書館闢謠:中國盛傳的哈佛校訓系編造(圖)
    哈佛大學校圖書館管理員表示:「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網上早已盛傳,尤其是在中國,但我可以證明,哈佛任何牆壁上都沒有所謂的校訓。」這個回復最後還援引《華爾街日報》2012年11月15日的報導稱,新一代中國學生對所謂校訓的靈感僅僅來自於一個關於哈佛的騙局。網絡上對所謂「訓言」真實性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
  • 22歲哈佛碩士畢業,美女學霸公開人生開掛的秘訣
    來自哈佛女神學霸的高效學習法,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點我,哈佛女神魯林希:讓你聰明十倍的學習力!「上了名校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竟然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