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政治哲學公開課

2021-01-19 三聯生活周刊
耶魯政治哲學公開課 2015-01-21 10:23 作者:薛巍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5年第3期

耶魯大學政治學教授史蒂芬·斯密什說:「政治哲學是所有社會科學中最古老的學科,它比經濟學、社會學更加古老,並以擁有眾多大師而自豪,從柏拉圖一直到霍布斯、黑格爾、尼採、列奧·施特勞斯。」

施特勞斯學派的政治哲學

斯密什對哲學家制定了嚴苛的標準:「真正的哲學家鳳毛麟角,一個人一生能碰到一個實屬萬幸,有可能一個世紀才出現一位。但這就是哲學跟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一個人可以是一個平庸的歷史學家或化學家,但他仍然能發揮相當有效的作用。但是,一個平庸的哲學家這種說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一個平庸的哲學家根本就不是哲學家。」

史蒂芬·斯密什

 

斯密什把他的老師列奧·施特勞斯放在了大師的行列,他的政治哲學導論也明確顯示了施特勞斯的影響。首先是他跟施特勞斯一樣,反對歷史主義或相對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一切政治思想都是其時間、地點和處境的產物,嘗試從過去的作者或文本中提煉出永恆的智慧是錯誤的。相反,施特勞斯學派認為研究政治哲學就要研讀和闡釋經典,因為以前的大師們確定了政治哲學的基本概念和主題。其次,斯密什也注重對政治家的教育、政治與神學的關係。

斯密什反對歷史主義,但他本人好像也表現出了一點歷史主義的色彩。他說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哲學家都不是象牙塔裡的學者或大學教授,都曾經親身參與過政治實踐:柏拉圖有過三次漫長而危險的西西里之行,為的是向西西里的僭主進諫;亞里斯多德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馬基雅維裡為他的祖國佛羅倫斯的外事活動耗費了多年心血,並且是作為一個向美第奇家族進諫的人而從事寫作;霍布斯是一個貴族家庭的教師,他們在英國內戰中追隨英王以致遭到放逐;盧梭沒有什麼官方的政治關係,但他自己的署名是日內瓦公民,並且受邀撰寫了波蘭和科西嘉的憲法;託克維爾是法國國民議會的一員,他對美國民主經驗的考察深深地影響了他看待歐洲未來的方式。霍布斯生活的年代也是現代歐洲國家體系開始形成的年代,這種體系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斯密什說:「一種政制不僅僅是一套形式化的政治體系。它包含著整個生活方式:道德和宗教實踐、習慣、風俗和情感,而正是這些東西使一個民族成其所是。政制構成了一種亞里斯多德所說的習俗,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質,它滋養出與眾不同的人的類型。每種政制都塑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人性特質,與之相伴的是獨特的人性特點與才能。」因此,託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首先研究的是憲法中列舉的那些正式的政治制度,分權、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權威等等,但接著,他就把目光放在那些非正式的實踐上,如美國人的禮節和道德、對小規模公民結社的愛好、美國人的物質主義和躁動不安。所有這些都促進了民主制的建立。這種觀點會導致一個結果,認為完全克服政制的基本結構、按照全球正義的標準和國際法來規劃我們的世界即使可能,但這樣的世界將不再是一個政治的世界。

說到政治家的品格,斯密什尤其欣賞以色列人的大衛王,說他的經歷是「古往今來最卓越不凡的政治生活之一」,大衛「有一顆偉大的心,有一顆富有激情的靈魂,他有著詩人的靈魂、戰士的心,他智謀過人、無畏大膽」。一天晚上,大衛在王宮的平頂上閒逛時,看見了一個在洗澡的漂亮女子,她是大衛一位正在前線服役的士兵烏利亞的妻子,大衛就派人把她接來同房,後來那婦人懷孕了。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大衛指示軍官把烏利亞派往最前線送死。後來大衛聽明白了智者對他講的寓言,為自己的過錯感到羞愧。

斯密什說:「在我們剛經歷過的一個世紀裡,大多數統治者經常搖身變成謀殺犯,大衛能承認他的過錯讓人感動。但這個故事中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在於,大衛選擇了聽從智者的話。我們很難想像,現在的領袖能真正聽取智者對大衛的責難。政治領袖必須臣服於道德法則,聽取良知的聲音,這是《聖經》最獨特的政治教導。」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關於政治哲學,耶魯大學公開課講的10本偉大著作
    關於政治哲學,耶魯大學公開課講的10本偉大著作 崔瑩/整理 2015-01-10 15:55 來源:澎湃新聞
  • 耶魯大學公開課程哲學
    最近一直在分享耶魯大學的公開課程。今天我們詳細地了解一下這所世界頂級學府。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簡稱「耶魯」(Yale),坐落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
  • 哈佛耶魯網絡公開課的幕後譯手
    記者/任蕙蘭  最近,如果做一項測試,讓大學生們評選自己心中的最酷教授,大概不是課堂上朝朝暮暮見到的教授,也許是耶魯講《哲學:死亡》那個喜歡盤著腿坐在講臺上,書呆子氣十足的老頭,或者是哈佛講《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那個會問答題學生的名字,能複述每個學生觀點的教授。當然,前提是評選結果和學位不掛鈎。  名校公開課在字幕組的助推下風靡網絡。
  • 耶魯公開課丨《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本期的《耶魯公開課》,也是耶魯北京中心這一堅持了近一年的專欄的最後一期,選擇耶魯大學西班牙和比較文學系斯特林講席教授Roberto González Echevarría的《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作為收官之課,探索蘊藏在塞萬提斯筆下理想主義與骨感現實的激烈纏鬥。課程介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這門課程共24講,每講在1小時左右。
  • 耶魯公開課丨《基礎物理》:耶魯「高分」教授帶你感受物理之美
    耶魯大學的人文教育聲名在外,但其實理科教育也斐然可觀。本周,我們給大家介紹的便是耶魯公開課中因為廣受歡迎而成為首個被錄製的理科課程——《基礎物理》。如果你走進課堂聽到教授說著「beautiful」(美麗的),「elegant」(優美的),「awe-inspiring」(令人驚嘆的)這樣的詞,你恐怕會認為這是一節音樂或是詩歌賞析課。
  • 《40堂哲學公開課》像哲學家們那樣思考和質疑
    【書籍信息】書名:《40堂哲學公開課》作 者:[英]奈傑爾·沃伯頓譯 者:肖聿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年10月字 數:180千字他從不同角度介紹西方哲學的多部入門著作一直暢銷不衰:闡釋西方哲學主要問題的《哲學的門檻:寫給所有人的簡明西方哲學》(Philosophy:The Basics)出版近20年來。
  • 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的融合
    長期以來,對於政治學研究中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地位的爭論,主要停留在何者為優的層次上,而鮮有涉及兩者在「致用」維度上的統一關係。但是,著眼於兼具哲學與科學內涵的政治學學科體系建設,真正重要的問題或許並非在於對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作簡單取捨或判斷何者為優,而是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二者如何融合的問題。
  • 什麼是政治哲學?
    原標題:什麼是政治哲學?   一般而言,哲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理論哲學,另一個是實踐哲學。屬於理論哲學的有形上學、認識論、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和知識論等,屬於實踐哲學的有政治哲學、道德哲學、法哲學、社會哲學和美學等。
  • 高奇琦:構建政治哲學與政治現實的橋梁
    在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高奇琦看來,這需要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考察。在比較中加深認識政治現象政治哲學無法通過實驗論證政治觀點,只能通過現實的觀察來發現其對政治現實的影響。建立在政治實踐基礎上的比較政治學,通過對比不同政治思想在實踐中的應用,提供了探究政治哲學對政治現實影響的可能,為政治哲學與政治現實之間搭起了理論與實踐溝通的橋梁。
  • 公開課,免費「就讀」世界名校
    OOPS計劃第一次推動了名校公開課在中文世界的傳播。人們能在網易、新浪等網絡平臺上看到公開課,亦離不開朱學恆與志願者們的努力。下一步,朱學恆希望更深入地推介網絡公開課,他想到的辦法是「公開課社群化」,即在網上開辦討論論壇,以及在電視臺製作本地化的節目,讓受眾更好地消化這些課程資源。
  •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有何特色?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Yale - NUS College,)是新加坡乃至亞洲的第 1 所特色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有兩所世界名校——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於2011年在新加坡合作建立,2013年開始招收第 1 批學生。
  • 政治哲學視域中的公共理性
    政治哲學視域中的公共理性 2018年08月31日 07: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薛剛 字號 內容摘要:政治哲學是公共闡釋理論重要的實踐領域。
  • 阿倫特對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四個根本性誤解
    然而,人們在參照阿倫特來理解和把握馬克思政治哲學時,卻往往會忽視這樣一個悖謬性的問題,即阿倫特在積極開顯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同時,又以其特定的方式遮蔽了馬克思的政治哲學。這個問題倒不意味著阿倫特一方面在政治哲學的譜系中來解釋馬克思,另一方面又要求離開這一解釋譜系,而是意味著在她那看似精妙絕倫的「原創性」闡釋中,處處夾雜著對馬克思政治哲學的根本性誤解。
  • 評《〈水滸傳〉與中國古典政治哲學》
    為了讓更多喜歡《水滸傳》的讀者領會到這部名著中蘊藏著的中國古典政治哲學思想,2016年6月,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小楓牽頭,在重慶大學高研院古典學中心舉辦了一場「《水滸傳》與政治哲學」研討會。
  • 「太平洋大逃殺」中的政治哲學
    從思想、人性和政治哲學觀照,又會得出哪些反思?【湖湘人文讀書】公眾號特此輯錄一個特輯,一起去探秘那片暗黑之海。   這段話可以看做作者為本篇報導定下的政治哲學陳詞(statement)——我們需要提防的,不僅僅是「平庸的惡」,也會有突然光顧的「絕對的惡」。《逃殺》便是這「平庸之惡」和「絕對之惡」突然交疊而成就的惡——因為平庸之惡,絕對之惡得以肆縱;因為絕對之惡的肆無忌憚,平庸之惡更顯其惡。
  • 每日一校,US News 第3位-耶魯大學
    每日一校,US News 第3位-耶魯大學耶魯大學學校簡介:中文名:耶魯大學英文名: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是美國大學協會的14所創始院校之一,也是著名的常春藤聯盟成員。 耶魯大學最初由康乃狄克州公理會教友於1701年創立,1716年遷至康乃狄克州的紐哈芬(New Haven)。
  • 人文齊魯|「荀子公開課」,周六開講荀子軍事思想
    8月24日(周六) 9:30,在山東省圖書館尼山書院(濟南大明湖路275號大明湖遐園內)奎虛書藏明倫堂,將舉辦荀子公開課的第八場講。屆時,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丁為祥,將為大家講解《荀子的軍事思想》。
  • 如何看待榮辱,周六來「荀子公開課」聽聽吧
    8月10日(周六) 9:30—11:30,在山東省圖書館國學分館(濟南大明湖路275號)奎虛書藏二樓明倫堂,將舉辦荀子公開課的第七場講座。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國榮,將為大家講解《荀子的榮辱觀及修身》。
  • 高考政治必備的哲學知識點框架
    高考政治哲學知識  唯物)辯證法  1.聯繫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繫之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繫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繫,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繫。
  • 當人工智慧遇上政治哲學:看學者怎樣用論文「吵架」
    2019 年6 月《自然辯證法通訊》發表了王志強的《關於人工智慧的政治哲學批判》(以下簡稱王文),討論了不同水平的人工智慧可能對人類政治秩序的影響以及後人類政治秩序的可能性建構問題。 吳冠軍教授在《江海學刊》發表了題為《告別「對抗性模型」——關於人工智慧的後人類主義思考》(以下簡稱吳文)的論文,對王文的「終結論」政治哲學批判進行了學術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