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一次大噴發,原始人類目睹了這一切

2020-08-10 魅力科學君

2009年,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道格拉斯.芬克班納(Douglas Finkbeiner),在利用來自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繪製天空圖的時候,發現在銀河系附近區域存在著一個暗弱的邊界,這馬上引起了科學界的注意,隨著後續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繪製出了這個邊界的精確形狀,並將其命名為「費米氣泡」(如下圖所示)。


「費米氣泡」是兩個由氣體、塵埃以及宇宙射線構成的橢球體結構,它們對稱分布於銀河系中心的兩側,其兩端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均為2.5萬光年。

那麼「費米氣泡」的形成機制是什麼呢?科學家推測在幾百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Sagittarius A*)發生了一次大噴發,並在其南北兩級形成了兩股巨大的黑洞噴流,而「費米氣泡」就是這次大噴發的產物。


2020年6月初,一個來自空間望遠鏡研究所(STScI)的研究團隊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他們的研究表明,350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一次大噴發,其關鍵證據現已得到確認。

根據該團隊的天文學家安德魯.福克斯(Andrew J. Fox)的介紹,他們確認了當時從「人馬座A*」南極噴發出的噴流所遺留下來的關鍵證據——在這個方向的20萬光年外,存在著一條被高度電離的巨大帶狀氣體結構。


這個氣體結構屬於「麥哲倫星流」(Magellanic Stream),這是一個跨越了近半個銀河系的狹長氣體帶,由於這裡的溫度很低,通常情況下是很難觀測到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團隊利用了利用特定波長的類星體光譜(註:類星體是一種光度極高的天體,擁有「宇宙探照燈」的稱號)。

研究人員稱,此次大噴發形成了兩個的「輻射錐」,剛開始的其直徑較小,隨著與銀河系中心的增加,這兩個「輻射錐」的直徑也迅速放大,並最終離開了銀河系。


(圖片來自NASA / ESA / L.Hustak,STSc)

在這個過程中,從「人馬座A*」南極方向發射出的「輻射錐」擊中了「麥哲倫星流」的部分區域,其強大的電離輻射將這裡的大量氣體高度離子化,以至於現在的我們仍然能夠觀察到。科學家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建模,計算機模型的演算結果顯示,此次事件發生在350萬年前,而其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大約20000個超新星爆發(Ia型超新星)的能量總和。


當黑洞噴發的時候,會形成大量的高速粒子噴射流,這種粒子流的速度極高(接近光速),它們會通過與沿途的星際物質相互作用而產生非常高的溫度,從而釋放出耀眼的可見光。而因為此次大噴發釋放的能量極高,所以即使是不在它的「攻擊範圍」內,在銀河系的其他位置也可以感受到它釋放出的可見光。

地球當然也不例外,而因為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只有2.6萬光年,所以在當時的地球上,這次大噴發所產生的可見光將會非常地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在350萬年前原始人類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也就是說,在銀河系中心發生了大噴發的大約2.6萬年之後,地球上的原始人類目睹了這一切。


(圖片來自NASA / ESA / G。Cecil,UNC,Chapel Hill和J.DePasquale,STScI)

可以想像的是,假如地球正處於此次大噴發的「槍口」之下,那這些原始人類就會徹底「涼涼」,當然也就沒有現在的我們了。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假如銀河系中心再來一次大噴發,會傷害到地球嗎?答案是我們不必為此擔心,因為黑洞的噴流都是從其南北兩極噴發出來的,而從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來看,它根本就不可能擊中我們的地球。

本文參考資料:Andrew J. Fox et al. 2020. Kinematics of the Magellanic Stream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Ionization. ApJ, in press; arXiv: 2005.05720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50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一次大噴發,其關鍵證據現已得到確認
    科學家推測在幾百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Sagittarius A*)發生了一次大噴發,並在其南北兩級形成了兩股巨大的黑洞噴流,而「費米氣泡」就是這次大噴發的產物。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一次大噴發,其關鍵證據現已得到確認。
  • 在人類誕生之時,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曾經出現過一次大噴發
    在十幾年前,我們的科學家曾經利用科技繪製我們所處的天空,之後意外的發現,我們的銀河系之中,存在著一處很弱的邊界處,而這一發現,也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興趣,於是科學家們紛紛對這一發現開始了研究,甚至在研究的過程之中,繪製出了這個邊界的形狀,而這個形狀因為像極了氣泡,因此被人們稱之為「費米氣泡
  • 人類祖先剛出現在地球上時,銀河系發生了一次巨大爆炸
    大約350萬年前,當人類祖先和黑猩猩分道揚鑣,正式作為人類這一支演化到南方古猿的時候,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爆炸產生的能量衝擊到了20萬光年之外的地方,或許路過的大小麥哲倫星系也經受了一場被「擊落」的考驗。
  • 人類祖先剛出現在地球上時,銀河系發生了一次巨大爆炸!
    大約350萬年前,當人類祖先和黑猩猩分道揚鑣,正式作為人類這一支演化到南方古猿的時候,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爆炸產生的能量衝擊到了20萬光年之外的地方,或許路過的大小麥哲倫星系也經受了一場被「
  • 350年前,銀河系發生了一次星際災難,製造出一種罕見物質
    350年有多長?對於人類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王朝的興衰史,但對於宇宙來說,它只不過是一瞬間。天文學家最近對350年前發生的一次星際事件產生了濃厚興趣。鋁26是一种放射性的物質,在銀河系當中,鋁26的含量相當於2個太陽的質量,科學家一直不清楚銀河系裡的鋁26是如何產生的,狐狸座CK的殘留物質似乎印證了鋁26的來源。超新星爆發就是指兩顆恆星相撞到一起發生的合併事件。在極高溫高壓的情況下,超新星爆發會製造大量的重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甚至包括金和鉑金。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我們都知道,通過科學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一共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70%的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消失,包括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大滅絕的發生呢?通過多年來的研究,最終確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和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有關。
  • 銀河系中心發生大爆炸,錐形的能量輻射直穿銀河系兩極
    大約350萬年前,一束巨大、不斷膨脹的能量束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爆炸式的彈起而出,將錐形的輻射爆發穿過銀河系兩極,並向外發射到深空中。圖片:James Josephides/ASTRO 3D利用哈勃望遠鏡的數據,研究人員計算出大規模爆炸發生在350萬年前。在銀河系的歷史中(120億年),這是令人驚訝的接近現在。
  • 銀河系中心發生大爆炸,錐形的能量輻射直穿銀河系兩極!
    大約350萬年前,一束巨大、不斷膨脹的能量束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爆炸式的彈起而出,將錐形的輻射爆發穿過銀河系兩極,並向外發射到深空中。這是由澳大利亞ARC三維空間天體物理卓越中心(ASTRO 3-D)Joss Bland-Hawthorn教授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該研究很快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現已發表在《Arxiv》上。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 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
    這項新研究還發現,這些大滅絕事件與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毀滅性的火山噴發——洪流玄武巖(大規模玄武巖漿在短時間內噴出到地表上來,100萬年內噴出10萬立方公裡以上)發生的周期一致,後者為物種滅絕的發生提供了潛在原因。6600萬年前,包括恐龍在內70%的陸地和海洋物種突然滅絕,這是一顆大型小行星或彗星與地球碰撞後導致的災難性後果。
  • 350萬年前人類的腳印長什麼樣?
    萊託利(Laetoli)是坦尚尼亞北部古代遺址的名稱,在大約3.63 385 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的灰燼中保存了三個人類的足跡,它們代表了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足跡。 萊託利的腳印是由Mary Leakey探險隊的隊員們從長崎河的一個溝壑中衝蝕出來的,當時他們正前往拉託利的主要遺址。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
    原標題: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核心速讀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 陸地動物或每2700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火山等有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 5500萬年前,一場火山噴發摧毀大量生物,如今人類在重蹈覆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地球上發生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呢?相信大家都會說是5次,在我們的了解中也的確如此。不過,除了我們熟知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外,地球上發生過的小型生物滅絕事件也有很多,前段時間,研究者就對一場發生於5500萬年前的滅絕事件,進行了調查研究。5500萬年前的生物大滅絕5500萬年前,恐龍已經徹底成為歷史,在經過數百萬年的恢復後,地球也開始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不過好景不長,一場新的災難也開始孕育。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十公裡的小行星,告訴撞擊到現今北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形成了一個直徑超過180公裡隕石坑,這場撞擊導致了地球上很多物種的滅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恐龍大家族了。幾乎所有的恐龍物種全部滅絕,只有部分恐龍物種殘留下來發展到今天的「鳥類」,例如大家經常吃的炸雞。
  • 地球一萬年後將發生什麼?
    一萬年以後地球上的冰塊融化,就是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這時候海平面將上升3到4米。根據一項名為世界末日論的估計,人類有95%的可能將在一萬年後滅絕。但如果人類存活下來,一萬年後,人類之間就不會有區域性的基因變異。這並不是說所有人看起來都將會。
  • 地球一萬年後將發生什麼
    根據一項名為世界末日論的估計,人類有95%的可能將在一萬年後滅絕。但如果人類存活下來,一萬年後,人類之間就不會有區域性的基因變異。這並不是說所有人看起來都將會。一樣,但那些這是藍眼睛和棕色眼睛的特徵,都會均勻的分布在地球上。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距今7萬年前的多巴火山噴發,人類歷史上經歷的最大規模火山噴發
    多巴火山噴發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區域內是沒有火山的,但是我們對於火山噴發並不陌生,因為地球上有很多活火山現在就處在活躍狀態,經常會發生火山噴發現象。比如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就是位於一個固定的巖漿噴發點上,形成的眾多島嶼,島上也有很多火山,時常會發生噴發,火山噴發產生的巖漿有時還會吞沒房屋、道路等設施。
  • 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雖然我們不能乘坐時間機器去親眼目睹遠古的地球,但是由於地球的地質活動,在遙遠過去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被不同時期的地質地層忠實地記錄了下來,它們就像一本厚厚的書籍,現在的我們只需要翻看這本書籍上記錄,就可以了解到那些塵封了億萬年的歷史,在翻到「二疊-三疊系交界線」(Permian-Triassic boundary)這一頁時,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