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幾年前,我們的科學家曾經利用科技繪製我們所處的天空,之後意外的發現,我們的銀河系之中,存在著一處很弱的邊界處,而這一發現,也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興趣,於是科學家們紛紛對這一發現開始了研究,甚至在研究的過程之中,繪製出了這個邊界的形狀,而這個形狀因為像極了氣泡,因此被人們稱之為「費米氣泡」。
什麼是「費米氣泡」
「費米氣泡」,其本質並不是氣泡來的,在宇宙之中,這一物質實際上是由於引力的作用使得氣體,以及宇宙之間的塵埃,甚至是宇宙之中的射線構成的橢圓形球體,當然這個橢圓球體是有兩個的,其呈現的樣子則是對稱分布的。「費米氣泡」的單個橢圓球體邊緣地區距離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大概有著2.5億光年的距離。
那麼「費米氣泡」又是怎麼形成的呢?經過我們的科學家長時間的考察,我們發現「費米氣泡」的形成與銀河系之中的黑洞有關,而這個黑洞就是「人馬座A」。而「費米氣泡」就是因為「人馬座A」的噴發才形成的。
人馬座A與「費米氣泡」是什麼關係
不過,在2009年時,人們對於「人馬座A」形成「費米氣泡」也只是猜測而已,直到近段時間,一個科學研究所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數據,其中這個數據表明,在我們人類誕生的時候,原始人類就經歷過這樣的大噴發。當然支持這個的證據則是,這個「人馬座A」的南極這個方向存在著異常之處,而這個異常之處就是恰巧就與「費米氣泡」的形成有關。
而這異常之處,其實是一條巨大的帶狀氣體結構,而這個氣體之中存在著大量被電離的物質。我們的科學家對這一「帶狀的氣體結構」命名為「麥哲倫星流」,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這一結構就像麥哲倫航行一樣,它也跨越了大半部分的銀河系的其他氣體帶。
當然,在我們的科學家們的研究之中,這次的銀河系中的大噴發則是形成了「費米氣泡」,當然在最開始時,「費米氣泡」的體積並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麼大,只是因為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吸收新的物質,最後達到一定程度時,脫離了銀河系。而這個脫離的時間則是漫長的,因此「人馬座A」才有機會產生強電離輻射。
銀河系大噴發會產生多大的能量?
而這一銀河系大噴發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數千個超新星爆發,可想而知其蘊含的能量是多麼的可怕的,不僅如此,它還會出現耀眼的光芒。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回到數百萬年前的地球上面,我們一定能夠看到遠在2.6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心出現的這一場景。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大噴發並不是出現在我們的地球附近,要不然,地球上面的生命是經不起這一巨大的噴發所攜帶的能量。當然即使再來一次這樣的噴發,以地球所處的位置來講,也是不用有任何的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