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是我們從小就能熟背的兒歌,但你們可曾細思量,為什麼是紅黃綠這三種顏色呢?為什麼不是其他顏色,比如藍色?紫色?或者棕色?
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背交通燈兒歌,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偏偏是這三種顏色?我問過老師,他說這是規定。後來,學了物理,我暗自揣測,這大概與波長有關吧,但始終也沒有個明確的說法。
最近得空,我決定研究一下這個小時候的謎題。結果,答案有點複雜,但很有道理。
事實上,交通燈在誕生之初,只是為火車而來,是專門應用於鐵路上的信號指示,與汽車沒有半毛錢關係。當時,鐵路段上的交通燈也只分紅燈與綠燈,而且還特別不安全。因為它是依靠燃氣驅動的,一旦發生洩漏,存在著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所以,比照如今公路上的交通燈,鐵路上紅綠燈可是先祖爺,那裡一定有我想要的答案。
紅色,是從鐵路上繼承下來的象徵。
其實,在不同國家不同信仰不同領域的很多文化流傳中,紅色大部分時候都象徵著危險。以前,我們可以將它視為約定俗成的定義,從今天起,你要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
因為,紅色在可見光譜中,具有最長的波長,要比任何一種顏色的波長都長。這就意味著,與其他顏色相比,在由遠及近的距離中,紅色是可以最先被看到的。所以,在第一時間就能預見到代表危險的信號,就能給避免危險留出最充足的機會。
而火車信號使用的紅色,甚至可以追溯到比信號燈更久遠的年代。彼時的紅色,應用於機械手臂升降,指示前方鐵路是否暢通。所以,現如今的「紅燈停」,就很好理解了。
綠色,一開始是一種警報。
這種設定,與我們現在所說的「綠燈行」有悖。那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綠色在燈光中的使用角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物理學上來講,它的波長在可見光譜上接近黃色,但要短於黃色。意思就是,除了紅色和黃色,綠色比其他任何一種顏色都更容易被看到。
所以,說回到鐵路交通燈最早的年代,紅色表示停止,綠色則是caution,表示一種警報,提醒過往火車要小心。那麼在那個只有紅綠燈的歲月裡,要如何表示解除警報呢?
通常,沒有信號燈亮起,或者亮白燈,就表示前方沒有特殊情況,可以照常行駛。但是,我們都知道,火車停下來要花很長時間,一旦看錯信號燈,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白燈不顯眼,不亮信號燈也有可能是紅綠燈壞了呢?這種解除警報的方式是否靠譜,就成為了一個question mark。
而且,甚至有傳聞說,那個年代,鐵路上發生過好幾次災難性的碰撞,都是因為火車駕駛員誤將天上的星星看成了白燈,以為前方無狀況。於是,在這種狀況下,綠燈挑起了大梁,它擔當起了原本白燈的職能,表示可以通過。
所以,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鐵路上只用綠燈和紅燈作為火車是否能夠通行的信號燈。同樣的,「綠燈行」也被沿用到了公路交通信號中。
黃色,意味著「小心」,因為它幾乎同紅色一樣容易被看到。
在三色交通燈中,黃燈是後輩。它也不是從一開始就被賦予「小心謹慎」的含義,它曾經還搶過紅燈的飯碗。
從出現汽車行駛於公路的最早期,一直到20世紀中葉,並非所有的停止標誌都是紅色,很多也會採用黃色,與「屈服」標誌同一顏色。因為,材質與光感的問題,晚上在燈光特別差勁的地方,幾乎沒法看到紅色的停車標誌。
於是,黃色的停車標誌在1915年的底特律瘋狂崛起。五年之後,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裡出現了第一架交通信號燈,其中就有一個琥珀色的。
但紅色畢竟還是可見光譜中的老大哥,隨著材料和技術的發展,紅色在昏暗的光線中也具備了高反射的能力,這使得它恢復了在交通信號層次中的自然職務。
因為紅色強化了「紅燈停」這一不可撼動的地位,所以,仍然高度可見的黃色就移步到了「小心謹慎」的領域。
於是,也就有了「黃燈亮了等一等」的說法。這也是為什麼現如今學校區域等需要著重提醒的地方,都採用醒目黃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