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展望2020年十大前沿科學

2020-10-13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2020年,《科學》雜誌在盤點過去歷史瞬間的同時,對新一年科學研究及政策領域可能會成為頭條的事件進行了預測。其中,在首臺百億億次計算機的競賽和CRISPR癌症治療試驗領域中,中國都有機會獲得領先。

《科學》雜誌認為,新的一年,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持續不斷的政治動蕩,會使許多科研人員的工作更加複雜化。英國大選讓其脫歐幾成定局,這將讓英國科學家面臨失去歐盟科學資助和科研合作者的可能。在美國,11月的總統大選將決定科學家在未來政策審議中的作用,許多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專家對川普不滿已久,表示川普政府一直在忽視科學證據。

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新目標

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次會議在日本愛知縣舉辦,會上通過了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戰略中的五個戰略目標及相關的20個綱要目標統稱為「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愛知目標的宗旨是激勵所有國家和利益相關方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期間採取措施,推動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目標。

《科學》雜誌認為,在今年,人們將嘗試重振雄心勃勃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2020年10 月,世界各國將有機會在中國昆明舉行的、全球最重要的保護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上,嘗試製定一條更有效的路徑。

2、氣候決策的關鍵時刻

氣候變化政策在今年將面臨關鍵時刻。美國川普政府一直以來反對減少化石燃料排放的規定,這也成為民主黨挑戰者的一個主要攻擊話題。

2020年11月3日,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一天後,美國這個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將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不過,如果誕生一位民主黨總統,則可能在2021年就職後很快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不到一周後,聯合國將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自 2015年以來最重要的氣候峰會,預計各國將增加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儘管各國在兌現現有承諾方面也保持落後。

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2攝氏度,將對人類社區和生態系統造成災難性的破壞。但如果各國政府不加大努力和嚴格落實,未來全球變暖控制在2 攝氏度以下的希望十分渺茫。

3、人口普查的挑戰

自1790年以來,美國政府每十年會進行一次人口普查。研究人員擔心,這項人口普查任務可能無法完成,政治辯論進一步疏遠了那些已經難以計數的人。

人口統計學家還擔心,人口普查 「使用一種保護受訪者隱私的新方法」 可能會扭曲對人口趨勢的分析;這不僅關係到每年1.5萬億美元的聯邦資金如何分配,還關係到美國最大統計機構的誠信問題。

4、CRISPR的大型臨床試驗

在2020年,有望治療癌症和遺傳疾病的 CRISPR 基因編輯工具將面臨關鍵考驗。

美國一項小型臨床試驗正在使用CRISPR來破壞T細胞中的三個基因,然後將這些基因修飾過的T細胞送回癌症患者體內。這種方法可以幫助這些改造過的免疫系統「士兵」阻止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延長患者的生命。

在中國,也有可能有更多獨立的CRISPR癌症治療試驗結果出爐。

除了癌症治療,還有一些研究人員正致力於治療鐮狀細胞疾病和地中海貧血患者。治療方法也是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工具修改胎兒血紅蛋白基因,以彌補成年血紅蛋白的缺陷。

5、蛋白質考古

今年,遠古時期的蛋白質將為人類和其他生活在100多萬年前的動物的身份和行為提供新的線索。

蛋白質比DNA更穩定。隨著分析方法的改進,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它們來了解更多缺乏DNA的化石,包括神秘的遠古人類遺骸的性別和年齡。

大多數人科動物都是通過骨骼和牙齒來識別,而蛋白質可以提供一種新的工具來在族譜中對它們進行分類,並識別因太小而無法進行分類的碎片。儘管牙釉質是古代蛋白質的最佳來源,但現在,研究人員也可從骨頭和頭髮中提取它們。

此外,蛋白質還可以揭示由植物和動物材料製成的人工製品的新信息。研究人員希望 2020 年能分析羊皮紙手稿和曾經用來密封文件的蜂蠟。科學家們也在分析古代罐子上的殘留物,以尋找更多的線索,比如蒙古大草原上的早期牧民是先喝駱駝奶還是羊奶,以及生活在羅馬帝國邊緣的英格蘭人吃什麼。

6、中國崛起的辯論

「如何應對中國崛起」作為科學超級大國的政治辯論,在 2020 年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在美國,一些聯邦機構已經禁止他們的僱員參與外國人才招聘計劃,以防止信息洩露。美國表示這可能會損害國家安全和美國的經濟競爭力。

美國國會成立的兩個新機構將致力於協調各聯邦機構之間的做法,並仔細考慮如何最好地平衡、開放並保障安全。美國學術領袖希望說服政策制定者不要迴避某些類型研究的國際合作,他們認為 「過於敏感」 將扼殺美國的創新能力。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一份新報告稱,向學生和教職工講授 「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為」 是一種更好的方法。

7、加強中微子研究

科學家們將在22歲的超級神岡中微子天文臺的觀測室內加入稀土金屬釓,以提高其靈敏度。

探測器將觀察來自超新星的中微子撞擊水時產生的信號,提供關於這些爆炸恆星內部動態的線索。日本立法機構預計將資助一項更大的舉措:建設720億日元(約6.6億美元)的Hyper-Kamiokande項目。Hyper-Kamiokande比它的前身大十倍,將捕獲更多關於太陽、遙遠的恆星和超新星發出的中微子的數據。

8、暗物質探測器競賽

2020年,隨著兩個強大的新型地下探測器的啟動,探測假想暗物質粒子的競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在使用更大、更靈敏的暗物質探測器來尋找所謂的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s),理論上WIMPs 的重量是質子的100倍,並且只能通過微弱的弱核力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

△ LUX-ZEPLIN 暗物質探測器

2020年,在義大利格蘭薩索地下國家實驗室,裝有8噸冷態液態氙的「氙-NT」探測器將被啟用;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桑福德地下研究中心,裝有 10噸液態氙的「LUX-ZEPLIN」探測器也將啟動。

如果「氙-NT」和「LUX-ZEPLIN」探測器在未來幾年內什麼也看不見,暗物質搜尋者可能會推動更大的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探測器的出現,或者把目光投向其他假設的暗物質形式。

9、重振異種器官移植

異種器官移植的目標是用從豬等動物身上獲取的器官或組織來替代人類器官或組織,一直以來該領域處於無所進展的困境,但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正在重振異種移植領域。

異種移植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可以緩解人類肝臟、心臟和其他器官的長期短缺,它還可以提供治療失明的眼角膜和產生胰島素的胰島細胞來替代那些被糖尿病破壞的細胞。

但在早期的試驗中,人類免疫系統一次又一次地迅速摧毀了外來移植。

最近的CRISPR實驗對豬的基因進行了修改,以防止或減弱人類對其組織的免疫反應,並從豬的基因組中刪除了可能在人體內產生潛在危險的病毒DNA。

在進行人體試驗之前,從這些編輯過的豬身上移植到猴子身上是一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關鍵測試。而新型臨床試驗可能於今年啟動。

10、百億億次計算機

2020年,中國有望贏得建造世界上首臺百億億次計算機的競賽,該計算機每秒運算能力為100 億億(10^18)次。

至於具體哪臺超級計算機將成為第一代超級計算機,目前仍不確定,因為在中國已經有三家機構展開了競爭,分別是位於天津和濟南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以及中科曙光(Sugon)。

新的中國超級計算機,以及隨後在歐盟、日本和美國出現的其他超級計算機,將被用來分析天文和基因調查的大量數據集,並將為人工智慧的持續崛起提供支持。

一些計算機科學家預計百億億次的裡程碑本應來得更早,而延遲的部分原因是需要開發節能的計算機晶片。

2020年的其他期待

阿爾茨海默病藥物:

渤健和衛材(Eisai)公司聯合宣布,在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外部專家討論之後,將計劃在 2020 年遞交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在研新藥 Aducanumab 的生物製劑申請。

Aducanumab 是一種抗體藥物,旨在清除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阻塞大腦的澱粉樣斑塊。這種實驗性的治療方法在臨床試驗中取得了成敗參半的結果。2020 年,FDA 將決定是否批准 Aducanumab。

海洋科學計劃:

聯合國將制定於 2021 年開始的十年海洋科學計劃,其目標是協調世界各地科學家的工作,以幫助改善海洋健康。

一個預期的重點目標是繪製更多世界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熱點,以及更多的海底。目前只有大約4% 是高解析度繪製的。

幹細胞資金:

美國加州選民將在11月決定是否撥出55億美元來維持加州再生醫學研究所的費用。該資助機構是在2004年通過一項涉及30億美元的投票而成立的,其目的是將幹細胞研究轉化為新的治療方法。

來源:科研動態,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相關焦點

  • 《Science》:展望2020年十大前沿科學
    2020年,《科學》雜誌在盤點過去歷史瞬間的同時,對新一年科學研究及政策領域可能會成為頭條的事件進行了預測。其中,在首臺百億億次計算機的競賽和CRISPR癌症治療試驗領域中,中國都有機會獲得領先。《科學》雜誌認為,新的一年,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持續不斷的政治動蕩,會使許多科研人員的工作更加複雜化。
  • 展望2020年十大前沿科學
    2020年,我們在盤點過去歷史瞬間的同時,對新一年科學研究及政策領域可能會成為頭條的事件進行了預測。其中,在首臺百億億次計算機的競賽和CRISPR癌症治療試驗領域中,中國都有機會獲得領先。2020年10 月,世界各國將有機會在中國昆明舉行的、全球最重要的保護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上,嘗試製定一條更有效的路徑。
  • 《Science》: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科學》雜誌在文章中表示,儘管2020年全球多國飽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無與倫比的一年 圖源science2012年,顛覆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橫空出世,它賦予研究人員編輯農作物和動物的強大力量,為科學研究和生物醫學領域帶來新一輪革命,成為《科學》雜誌2015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並摘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  今年,這一「基因魔剪」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魔力」:首次成功治癒β地中海貧血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症這兩種遺傳性血液病。
  • 《科學》雜誌展望2020年十大科學頭條
    據新華社華盛頓1月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學》雜誌2日刊文展望了2020年可能成為頭條的十大科學新聞,中國建造全球首臺E級超算機、「基因剪刀」技術發布臨床試驗結果等入榜。這一權威學術刊物預測,中國有望在2020年建造出世界第一臺E級超算機。E級超算機即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是國際上高端信息技術創新和競爭的制高點。美國、日本和歐盟均在推進各自的E級超算開發計劃。在生物技術領域,中美不同團隊分別進行的多項使用「基因剪刀」技術CRISPR治療癌症等疾病的臨床試驗有望發布結果。
  • Science公布2020十大科學突破
    當地時間12月18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依照慣例在評選了本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這一年被《Science》評價為「A year like no other」。前十大科學突破中生命科學領域佔得一半席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被稱為「希望之光」;CRISPR的首個基因治療成功案例也證明了這項顛覆性技術的意義;AlphaFold預測蛋白質摺疊結構,讓外界看到了AI+生物醫藥的更多的可能性……Science還在本期發文悼念、表彰11位因疫情而與世長辭的英雄人物,其中就包括中國醫生
  • Science重磅: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儘管2020年全球多國飽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但科學家們仍竭盡所能開展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正是疫情中綻放出的希望之光,將指引著他們未來做出更大貢獻。
  • 科技|《科學》展望2020年即將發生的科學大事件
    近日又展望了2020年將會發生的重大科學事件,其中包括火星探索計劃、國際氣候會議、培育人-動物雜交體等。1、火星探索計劃2020年,包括3個著陸器在內的幾艘太空飛行器將會向火星進發,美國宇航局將會發射名為「Mars 2020」的探測器,旨在收集火星上的巖石樣本、並在未來任務中將所採集的樣本送回地球,同時該探測器還將配備一架小型、可拆卸的無人機。
  • 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8月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會議由中國科協和山東省政府主辦,中國海洋學會、山東省科協、青島市政府等共同承辦,中國海洋學會、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執行。
  • 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8月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會議由中國科協和山東省政府主辦,中國海洋學會、山東省科協、青島市政府等共同承辦,中國海洋學會、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執行。
  • Science期刊盤點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2018年12月22日/生物谷BIOON/---每年年底,Science期刊都會評選出十大科學突破。本周(12月20日)Science期刊公布了該期刊評選出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今年的Science十大科學突破之首是單細胞水平下的細胞譜系追蹤(去年為首次觀測到雙中子星併合),除此之外,今年的十大科學突破還包括來自遙遠星系的信使,解析分子結構變得簡單,冰河時代大碰撞,科學界的女性性騷擾現象發生好轉,古人類的混血兒,法醫譜系學日益成熟,基因沉默藥物獲批上市,窺探原始世界的分子窗口,細胞利用相分離機制調控它的內含物
  • 2020年以來國內外發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究前沿
    編者按:2020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進程中重要的時間節點,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前所未有,科技跨界融合、質變突破、疊加飛躍勢頭迅猛。「雙一流」建設進入首輪建設收官之年,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和「十四五」規劃亟待謀篇布局。
  • Science重磅發布: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2020年,終於要挺過去了!2020年2月10日,Science收到了第一份關於COVID-19的投稿,並於9天後正式發表。誰都沒有想到,COVID-19會成為2020年最重要的關鍵詞。截止12月中旬,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了200,000多篇相關論文,在非同行評審的預印本伺服器上在線發表的論文數量就更多了。
  • 中國科協年會發布2020年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新華社青島8月13日電(記者張旭東、溫競華)13日在青島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發布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為海洋科技發展方向提供參考和借鑑。根據向海洋科研院所徵集的線索,經過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學術委員會評議,評選出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一代海洋三維高分遙感技術、柔性潛器如何帶來深遠海探索科技的革新、如何實現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長期開採儲層自動監測與地質災害智能預警、近海汙染物作用下金屬材料的腐蝕機制
  • Nature、Science分別公布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
    北京呼風喚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Nature》:2020年10大科學發現  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
  • 【農科智庫編譯】植物科學研究網絡十年展望:2020-2030年
    近日,植物科學研究網絡(PSRN)發布了《植物科學2020-2030年展望:未來健康和可持續的視角重新設想植物的潛力》(下簡稱《展望》),該報告概述了大膽、創新的解決方案,用以指導未來10年在植物科學方面的研究和投資,已發表於PLANT DIRECT。
  • 2020年十大前沿科技,了解一下
    上最熱門的技能趨勢時,數據顯示,過去3年中,人們正在向AI和數據科學技能學習轉移。這是有道理的,因為2020年的許多潮流技術趨勢都包括諸如超自動化,自主性和AI保密性之類的事物。根據Udemy,以下是2016年至2019年過去三年中最受歡迎的十大技術技能。1. TensorFlow2. Chatbot3.
  • 科普|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分別是……
    時近年底又是評選"年度十大"的日子《自然》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科學》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它們分別是什麼?小科這就為親們細細數來《Nature》: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如何導致白髮、HIV治療等醫學方面的研究,也有銀河系快速射電暴等天文學發現,甚至有一項研究在古代陵墓中發現了亂倫的證據。
  • 盤點2020年十大頂尖化學前沿研究
    2020年,新冠疫情風波席捲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產生活突然間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生產停滯,經濟下滑。但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依然沒有停下科學研究的步伐,各種意義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2020年的年終,C&EN總結了發表在Nature,Science,J. Am. Chem.
  • 阿里亮出2020雙11十大前沿技術
    2020-11-03 18:55 |浙江新聞客戶端
  • 2020年Science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丨梅斯評述
    原創 Orahgy MedSci梅斯導語:Best of Science 2020。2020年對於人類而言是不尋常的一年,「新冠」成為了今年民眾與學界熱搜詞榜首,在《科學》(Science )雜誌公布的2020十大科學突破中,生命科學領域佔得半壁江山,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20年都發生了什麼,科學家都做出了哪些新的突破又有哪些新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