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博物院鎮館之寶—遠古恐龍,身高四層樓26米,體重六十噸

2020-11-25 馮富貴周遊列國

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的內蒙古博物院,於2007年成立,是全區唯一的自治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為國家一級博物院。

入館前需要預約,大家時間充裕的話可以早點去,國慶期間正常開館。

博物院前放置有「民族團結寶鼎」。

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院,一定要有幾件拿得出手的鎮館之寶,比如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國家博物院的司母戊鼎,內蒙古博物院也有自己的鎮館之寶--遠古恐龍化石!

這是目前亞洲已修復裝架起來的白堊紀最大的恐龍,身高26米,約有四層樓高,體重六十噸,相當於1200個成人體重之和。

查幹諾爾龍,1985年發現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幹諾爾(查幹諾爾的蒙古語意思為白色湖泊),故名。它屬於爬行綱、蜥臀目、圓頂龍科的一個新種。

博物院內的查幹諾爾龍60%的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它的頭骨後部、牙床、牙齒、部分頸椎,大部分背椎和尾椎;左肩胛骨、左側腰帶、四肢骨骼等化石保存比較完整。從查幹諾爾龍形態可以看出,它呈現出蜥腳類恐龍最顯著的特徵:頭小,牙齒呈勺型,脖子長,尾巴長,身軀龐大,四肢粗壯,四足行走,以植物為食,生活於陸地。

這條恐龍骨骼化石裝架於1987年8月1日,首度亮相,即以其威武的雄姿徵服觀眾,引起轟動,令世人矚目。如此巨大的蜥腳類恐龍目前在世界上也實屬罕見。不管是親子教育,或是開闊眼界,這都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相關焦點

  • 內蒙古發現36種恐龍,它們如何被發現的?這幾大發現堪稱世界之最
    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恐龍已超過1000多種,中國已經發現的恐龍有200多種,內蒙古發現的恐龍已達36種之多,12個盟市有9個盟市發現過恐龍化石。內蒙古博物院展出的恐龍蛋化石尤其是內蒙古的二連浩特,是世界最大的白堊紀恐龍化石埋藏地。二連浩特是亞洲最早發現恐龍化石並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地區之一,被古生物學家稱為「恐龍的故鄉」。
  • 內蒙古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匈奴王金冠、元鈞窯大香爐、巨型恐龍
    內蒙古博物院前身是內蒙古博物館,作為1957年自治區成立10周年大慶的重點項目,是全區唯一的自治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築史。
  • 絲路風情之37——遠古生物
    包括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黃河古象,它身長8米高4米,門齒長3米多。這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具古象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劍齒象骨架化石。亞洲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合川馬門溪龍化石,身長22米,高近4米,頸長9米,活著時的體重四十到五十噸重。
  • 鎮院之寶集結 河南博物院主場館開館兩天成網紅打卡地
    在2020年極端寒潮到來之前,鄭州市民度過了最後一個晴暖周末,然而比氣溫更高漲的,是綠城市民對闊別5年之久的河南博物院主場館回歸的參觀熱情。大河網記者從河南博物院了解到,12月27日、28日,河南博物院主場館正式開館兩天時間裡,迎來觀眾12839人次,可真是把我們的寶物忙壞了!
  • 歷代哥斯拉身高盤點!300米哥斯拉稱王,40米的奧特曼太難了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揭秘自1954年哥斯拉出道以來,在那些主要電影中身高體型對比。首先,哥斯拉在1954年的初始身高是50米,體重:2萬噸。也許大家可能會覺得太矮了,但是對於上個世紀50年代的建築來說以僅非常高了,要知道50米的身高基本上相當於16層大樓的高度,哪個年代日本很少有建築超過50米,因此,哥斯拉50米的設定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了。
  • 曝光恐龍時代的遠古巨人之謎,頭大如牛的巨人化石,身長2.6米
    ,神話中體型龐大的生物遠古巨人之謎之前相關報導稱遠古巨人腦袋大如一頭牛被發現的遠古巨人骨骼每具長約8尺,天哪,想想和這些巨人相匹配的動物物種也是非常巨大的。遠古時期存在恐龍與巨人之所以稱它們是遠古巨人,是因為這些骨架的身長都在2.8米以上,而一位普通的當地男子身高平均在1.49米左右。
  • 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 遠古時代的地球上的這些怪獸比恐龍更可怕
    如果現在恐龍依舊存在,那麼人類就不可能這麼繁盛了。但是這些地球上的遠古十大怪獸,無一不已恐龍還要可怕的多。     1、泰坦蟒     蛇本來就很恐怖,在地球上的遠古十大怪獸自然少不了了。泰坦蟒是史前最大的蛇,比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蛇還不知道要大上多少倍呢。泰坦本就是巨人的意思,泰坦蟒平均體長達10——15米,最大重達2.8噸。
  •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試開館 約起來
    博物院由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公司德國戴衛齊普菲爾德事務所主持設計,8座獨立建築群構成一組博物館群,有地質館、生態館、貝林館、恐龍館、自然藝術館、海洋館、4D電影館及臨展館等10個場館組成。 昨天,我們提前探營了這座神秘、美妙的巨型博物館。
  • 中華恐龍地圖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馬門溪龍復原1.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它可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鎮館恐龍,脖子是所有恐龍中較長的了,幾乎佔到身長的一半,大部分時間只能依靠水的浮力,在水邊生活。浙江自然博物館;杭州下城區西湖文化廣場6號;0571-880509416.祿豐龍(Lufengosaurus)中國人在1941年發現的第一架完整恐龍化石,由中國恐龍研究之父楊鍾健主持挖掘。祿豐龍是侏羅紀早期植食恐龍,體重2噸,身長7米。體型較笨重,看上去是一種比較萌的恐龍。
  • 如果老虎具備了恐龍那樣的體重,哪一個更厲害?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而在眾多的遠古生物中,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恐龍。對於恐龍相信大家都知道,現代科學家通過考古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從而認知到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是一個恐龍稱霸的時代。根據研究,恐龍統治地球的時間長達1.6億年,這已經是一個不短的時間,要知道人類誕生到現在才不過200多萬年。
  • 科學家: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不過,這兩種方法得出的霸王龍體重卻很相似,答案是從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2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恐龍時代,體長十幾米、體重數噸的恐龍隨處可見。霸王龍體重究竟是多少?如何給滅絕已久的霸王龍「稱重」?科學家們苦心鑽研了一個世紀之久。
  • 假如人類身高長到10米,是否可以打敗霸王龍?這組數據給出了答案
    恐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誕生於2.3億年前,當時地球上還沒有高級智慧生物,而恐龍憑藉龐大的身軀成為地球的第一代統治者,根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恐龍時代最大的恐龍是一種叫做地震龍的恐龍,這種巨無霸的身體長達到30多米,體重也有30、40噸,身高在15-20米之間,相當於4-5層樓那麼高,簡直就是龐然大物,不過地震龍屬於食草動物
  • 玉溪軍分區測體質 身高1米75體重68千克是理想
    玉溪軍分區把體質指數列入訓練考核範疇 按上戰場標準卡體重   「楊參謀身高1.72米,體重77.3公斤,BMI值26.1,檢測結果超重;李科長身高1.68米,62.5公斤,BMI值22.1,檢測結果正常……」3月9日,筆者在雲南省玉溪軍分區訓練基地住宿樓前,看到參加軍事技能集訓的機關幹部,圍著牆上張貼的《參訓人員BMI表》熱議著身高
  • 地球史上體型最大的五種恐龍排行!
    阿拉莫龍身長超過30米,體重估計有73公噸。阿拉摩龍是一種出現較晚的巨型恐龍,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陸地生物之一。成年的阿拉摩龍體長可能達到28-30米,身高可達12米,重達80噸 。因為它們身體龐大,所以它們一天可吃下一噸重的樹葉。它們和有史以來最強大、最兇猛的霸王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在一塊阿拉摩龍頸骨化石上還保存有霸王龍的牙齒化石,可以想像當時也只有霸王龍才威脅到體型巨大的阿拉摩龍。
  • 穿越時空,尋根金陵:進南京博物院,走入六個不同世界!
    90後旅行,只為遇見:穿越時空,尋根金陵:進南京博物院,走入六個不同世界!南京博物院,位於南京玄武區,如果來南京遊玩,南京博物院是必去的景點之一。而且它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依照明故宮遺址建立,無論什麼季節,都適合人們入館進行觀賞,博物院的服務設施也溫暖貼心。博物院的構建格局是「一院六館」,在院內可以欣賞六個不同館內展示的歷史發展與當地的民俗文化。
  • 史上有哪些可以稱作是「遠古巨獸」的生物?
    從石炭紀再到恐龍時代,這個時期內,陸地上除了恐龍體型大一些外,並沒有出現比較大的遠古生物。但是,在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漸漸開始崛起,體型也由小變大,在這個過程中,能稱得上是巨獸的有很多,比如身長平均在5米以上的猛獁象、身高高達6米,體重在5噸左右的大地懶等等。而這些巨獸相比起現存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來說,優勢並不明顯。
  • 一提到遠古生物你只知道恐龍?來看看這四種生物比恐龍還要怪異
    來看看這四種生物比恐龍還要怪異相信一提到恐龍,大家都不陌生,其曾經是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它們生活在大約兩億三千五百萬年至六千五百萬年前,統治這顆星球長達一億六千萬年之久,只不過,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卻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 河北博物院裡漫遊恐龍的世界
    圖為在河北博物院舉行的四川自貢恐龍科普展。楊文娟攝  人民網石家莊7月22日電(楊文娟)「好大的恐龍!」昨日,一走進河北博物院《恐龍來啦》四川自貢恐龍科普展展區,前來參觀的孩子就被眼前巨型的恐龍化石所震撼。
  • 中華恐龍地圖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馬門溪龍復原1.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它可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鎮館恐龍,脖子是所有恐龍中較長的了,幾乎佔到身長的一半,大部分時間只能依靠水的浮力,在水邊生活。浙江自然博物館;杭州下城區西湖文化廣場6號;0571-880509416.祿豐龍(Lufengosaurus)中國人在1941年發現的第一架完整恐龍化石,由中國恐龍研究之父楊鍾健主持挖掘。祿豐龍是侏羅紀早期植食恐龍,體重2噸,身長7米。
  • 小朋友大百科 | 最奇怪的恐龍 - 鐮刀龍
    根據這一對巨大的鐮刀狀的爪子,科學家們開啟了對鐮刀龍類恐龍的解讀。鐮刀龍是一種大型兩足類草食性恐龍。它們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經常活躍在現在中國蒙古、以及哈薩克斯坦附近。說起鐮刀龍的個頭,那可是個相當大的大傢伙,它們的體長在8米到11米之間,身高有6.2米,如果鐮刀龍完全站起來的話,大概有3層樓那麼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