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星座是夜空中最容易讓人辨別的星座之一,是因為獵戶座的幾顆恆星在天空中極其明亮顯目,然而科學家發現從去年開始獵戶座中最明亮的參宿四突然變得淡暗了,由於參宿四恆星是一顆演化到晚期的紅巨星,大小超過太陽足足325萬倍,同時發出的亮度也比太陽的光芒亮10萬倍,科學家認為參宿四亮度突然變暗可能是發生超新星爆發的前兆,可是今年以來參宿四又逐漸恢復了明亮,這顆恆星似乎並沒有發生超新星爆發?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參宿四進行了持續幾個月的觀察後,給出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答案:這顆衰老的恆星並沒有發生超新星爆發,也沒有被宇宙中的星雲擋住,而是參宿四從內向外發生了劇烈的噴發現象,這些噴發出來的恆星物質意外擋住了參宿四的光亮,只是參宿四為什麼發生如此劇烈的噴發情況還不得而知。
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中觀察參宿四的紫外線變化,科學家描繪出恆星變暗的過程:這顆巨大的恆星的表面不知什麼原因有一團物質從內部向外鑽出,最終完全脫離了恆星噴到太空中,恆星物質在噴出來以後以每小時20萬英裡在太空中迅速冷卻,非常巧合的是這次噴發的方向恰好正對著地球,導致人們發現參宿四突然變得暗淡其實是被遮擋了光線。
科學家對於參宿四發生的一系列巧合表示很意外,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負責人Andrea Dupree認為如果噴發活動在參宿四的另一面我們可能就發現不了,而且哈勃望遠鏡還發現了參宿四在噴發完後表面一些區域有變暗的情況,只是像參宿四這樣的超級恆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異常噴發活動呢?對此科學家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測。
一、超新星爆發的前奏
科學家認為超新星爆發是絕大多數恆星的最終宿命,當一顆衰老的恆星自身的物質消耗殆盡以後,就會從內部開始發生坍塌,最終恆星以爆炸的方式把除核心以外的所有物質全部拋到太空中成為星雲,像參宿四這種演化到晚期的恆星已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噴出來的那一大團物質可能是醞釀超新星爆發的前奏。
二、遭遇天體撞擊
參宿四作為一顆大質量恆星也有類似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系統,同時參宿四也具有極其強大的引力,當演化到晚期時體積會不斷膨脹且吞噬周圍的行星,而一顆質量較大的氣態行星被吞噬時足以對參宿四產生一定的影響,劇烈的碰撞把參宿四內部的物質從另一側噴發了出去,只是要滿足這個條件必須得要足夠大的氣態行星才能產生影響。
三、核心變成了黑洞
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了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晚期的情況,發現許多大質量恆星其實在發生超新星爆發前核心就已經坍塌成了黑洞,只是其不斷膨脹的外殼看起來與其它恆星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然而恆星轉變為黑洞就是從核心開始的,當恆星的核心無法維持運行時就會因為引力失衡而發生坍塌,恆星內部的物質會大量被坍塌的核心吞噬,當吞噬的物質過多時就會形成物質噴射流,我們看到參宿四從內部噴發出來的物質或許就是這種情況。
對於這三種情況科學家也只是提出的假設,目前天文學家對於紅巨星的了解還非常有限,而且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觀測過程中發現參宿四又變暗了,如果這顆極不穩定的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人們將在夜空中看到這片天空變得異常明亮。
由於參宿四噴發出的物質是朝地球方向的,未來會對太陽系造成影響嗎?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