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問,有不用吃藥就可以治好抑鬱症的方法嗎?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
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的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所以藥物治療抑鬱症,往往是治標不治本的,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抑鬱症患者要想得到徹底的康復,是必須改變舊有的思維(心理)模式,這種容易敏感、多慮、多疑、患得患失、完美主義的心理模式。只有改變這種心理模式,培養樂觀、正向、不執著、不糾纏的心態「平等心」才是根本之道。
那麼如何培養這種「平等心」的心態呢?正念「觀息法」就是內觀禪修中培養平等心,解脫種種心靈痛苦的解脫之道。
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這個方法,對於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官能症的朋友去練習,只要堅持練習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改變。
觀息法中所謂的「息」,是指一呼一吸。呼吸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呼吸也是情緒的鏡子,它既可以掌控我們內心的喜怒哀樂,又如實映射出我們內在的情緒變化。
呼吸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現象,卻與我們的心理緊密相關。我們的信念變化與情緒的起伏無時無刻不穿梭在呼吸間,只要認真地去覺知,就會發現當下的呼吸品質就是當下的身心面貌。
呼吸不是來自過去,更不是源於未來,它是活生生當下的每一個瞬間,「當下」完全是真實與安定的,藉助觀察呼吸,讓我們迷茫漂泊的「心」回歸當下,心就會變得平靜、清醒,進而瓦解造成我們痛苦的錯誤觀念,化解負面情緒和心結。
觀息法練習:摘選《情緒自救》一書
練習要領:盤腿靜坐,以持續專注的心如實地去觀察、覺知當下鼻孔處的呼吸進出,不管頭腦產生什麼想法、身體產生什麼感覺都保持「覺知」,保持「平等心」,也就是說,對於一切的想法、感覺的產生,都不管它,不理它,持續地專注於呼吸的進出。
如果發現走神了,就再拉回到呼吸上,走神了就再拉回來如此反覆地練習。
練習時間:每天可早晚練習,每次練習不少於20分鐘,且多多益善。
結語: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只停留在對知識的了解,不去實踐,相信只要堅持去按照觀息法練習,最終你一定可以戰勝抑鬱症的。
願:所有身處抑鬱痛苦的朋友早日解脫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