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秋
抑鬱症:建立這三個思想,讓它時刻提醒你,你就能完美擺脫藥物!
很多患者在服用精神類藥物時,看過我很多文章,但仍舊是雲裡霧裡的人還有很多,今天再給大家科普下,請大家遵循這樣一個科學的服藥方案是比較靠譜和正確的。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藥的同時,我們要建立三個思想,讓這三個思想成為我們服藥過程、背後的意義和方向!
第一個思想:精神類藥物,能不服用儘量不服用,通過心理治療、運動、自我調節來緩解低落情緒和精神上的壓抑(大致適用於輕度的焦慮抑鬱症)。若真的很嚴重,比如中重度焦慮抑鬱症,需要靠服用精神類藥物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和軀體症狀,那麼一旦服用後,服用的時間都是比較長的,少則半年以上,多則一年到兩年。這個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的,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中重度焦慮抑鬱症的精神類藥物,不同於感冒藥,精神類藥物需要去再攝取抑制大腦裡的神經遞質,使它們處於一種協調的狀態中,故需要長時間靠藥物去平衡與鞏固,以達到臨床上的治癒效果。
服藥是為了治病,而不是為了吃一輩子的藥!那麼,在服藥的同時,不要有過度心理依賴藥物來振奮自己的神經,藥物也是有限的,如果你過度依賴藥物、自身又不去持續運動、改變思維與認知,那麼你就會給自己設下了一個危險的圈套:
在思想上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等藥物來幫助自己呢?還是就是帶著症狀,結合藥物與自身的自救方式去讓自己恢復?你搞不清楚,最後都被第一種情況給擊敗了,從而就會過度依賴藥物,但是藥物吃久了,就會產生一些抗藥性,發現藥物好像不太管用了,所以患者又會怪藥物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令自己的情緒又變得更加焦慮和沮喪、低落。那麼周而復始,你就會喪失信心、墮落下去,就會一直服藥下去,很難擺脫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