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抑鬱藥物總是擔心,這份「科學指引」了解一下

2021-01-13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我們患上抑鬱症已經是一件很倒黴的事情了,但當下治療抑鬱症的方法還不是非常完美。

比如藥物治療來說,經常是服用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正作用還沒有,先來的都是副作用,這也讓很多人對藥物治療打起了退堂鼓,對抗抑鬱藥物及其抗拒和排斥。

抗抑鬱藥物的原理

當下醫學已經證明,人的精神情緒活動和大腦中的某些神經遞質濃度有關,那麼什麼是腦神經遞質呢?

比如我們目前理論認為,5-HT掌管情感、欲望、意志;去甲腎上腺素提供生命動力;多巴胺傳遞快樂。

如果這三種神經遞質失去平衡,神經元接收到的信號就會減弱或改變,人體就會出現失眠、焦慮、強迫、抑鬱、恐懼等症狀,表現為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神經精神疾病。

目前市面上大多抗抑鬱藥物也是根據這個理論產生的,比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ls)、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ls)用於抑制神經元對相應神經遞質的再攝取,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ls)則用於減緩這些神經遞質的分解,從而增加這些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的濃度。

開始時別著急,可能需要試錯

如果醫生要求你在抑鬱時服用藥物,這時你千萬別排斥,因為醫生肯定不會害你。

但你會發現,網上總有人說自己吃了藥也不見好,甚至副作用很大,這時候你可能會大大喪失信心甚至對藥物本身產生失望感。

這時候你當然不該喪失信心,要明白抗抑鬱藥物種類非常多,一開始的藥物不適合你不代表所有的藥物均無效。

假如你的運氣足夠好,使用一兩種藥物就起效了,比如我就是吃了兩種藥就發現有一種對我有效。

倘若短時間內沒有起效,你也別擔心,要遵循一個原則:一般至少要足量足療程服用,同時至少保證4-6周不要輕易自行斷掉,倘若超過兩個月還沒有效果就需要和醫生討論是否需要換一種藥物了。

這裡我建議大家在服藥藥物時就要相信它對我們有效,因為藥物本身是有一定的安慰劑效應,倘若你在服藥時總覺得藥物肯定有害沒作用,是會影響藥物的效果的。

維持期也需要遵循醫囑足量足療程

當你選擇一種抗抑鬱藥物有效時,還不能掉以輕心,這時候還需要維持治療。

這個階段大致是你服用抗抑鬱藥物兩個月後,這時候你可能感覺自己的症狀少了很多,可這時候也不能隨意刪減藥物,因為這時候你可能並非真正的康復,也僅僅只是臨床治癒而已。

我這裡見到很多人症狀剛剛好轉,就認為沒事了,把藥一扔,最後復發,真的是太可惜了。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還是要聽從醫生的進行繼續維持治療,大致維持期是6到9個月時間。這就是所謂的一個足療程之維持期階段。

減藥期需要一點點減量

最後,你經歷了痛苦的試藥期和維持期終於抑鬱症狀真正得到了緩解,這時候我們還需要面臨一個最後階段——減藥期。

這個階段如果我們沒有處理好還是會存在一些戒斷反應,這裡強調一下,戒斷反應並非有些不靠譜言論推斷那樣講是因為藥物可以成癮,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大腦神經遞質剛剛靠藥物得到鞏固恢復正常量,這時候突然撤掉藥物可能會造成反彈。

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一點點減量,在和醫生的配合下進行,最後這個階段大致可能3-6個月。

我們只有按照上述這個步驟進行,藥物治療才能最有效也最大限度防止復發,當然,藥物治療抑鬱症只是一個方面,因為光靠藥物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更多時候,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對自己採取一些自救措施,比如:閱讀,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改造認知、體育鍛鍊,當然如果你有條件還可以參加心理治療,藥物和心理治療的配合可以讓抑鬱症更好地得到緩解。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1、試錯期,大致4-8周;維持治療期,大致6-9個月;減藥期,大致3-6個月。#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抗抑鬱藥物真的可以讓人停止胡思亂想嗎?
    我們知道抑鬱症非常嚴重就需要吃藥了,那麼抗抑鬱藥會讓人想得少嗎?這裡就要著重講一下抗抑鬱藥物的作用功能了,目前抗抑鬱藥物的作用機理基本是遵循腦環境內【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可以使情緒維持在較高水平的激素,簡稱快樂激素)濃度過低,使其活力值大大受損這個假說的。
  • 如何正確避免精神藥物的副作用?我的經驗可以了解下!
    果不其然,被診斷我為重度抑鬱和中度焦慮,醫生給我開了一些抗抑鬱藥物讓我按時服用,我也很聽話,拿回來之後就按照醫生囑咐去做。剛吃藥物的時候還好基本服用半片,但到了第二周之後醫生給我調藥到一片時副作用就出現了。
  • 相比抗抑鬱藥物 鍛鍊和飲食等天然療法也能有效改善抑鬱症患者的症狀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長恰恰發生在抗抑鬱藥物使用激增的一段時間內(增加了65%),截止到2014年,12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大約八分之一的人群都表示最近服用過抗抑鬱藥物。對於抑鬱症病人而言,過量服用抗抑鬱藥物是很常見的。
  • 盤點抗抑鬱上市藥物及研究熱點
    儘管抑鬱症能導致嚴重的殘疾,但經過正確的治療,多數患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通過非藥物療法(精神或心理)、藥物治療,均可使患者病症得到不同的改善。高發且難以根治,使得抗抑鬱藥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這正是國內外熱衷於此類藥物研究開發的主要原因。抑鬱症確切的病理機制尚不清楚,按發病原因可將抑鬱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 Neurobiol Dis:使用50多年的抗抑鬱藥物竟能有效治療帕金森疾病!
    2017年9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eurobiology of Diseas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已經使用了50多年的抗抑鬱藥物或許能夠有效減緩帕金森疾病的症狀。
  • 抗抑鬱藥竟然能修復大腦,何時停藥有講究,很多人都沒堅持下去,多次...
    審閱者: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如果你已經服用了抗抑鬱藥,就會關心何時才能停藥。如果情緒和面對生活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是否真的需要繼續服用抗抑鬱藥? 通常,醫生建議服用抗抑鬱藥至少一年,以便充分發揮療效。
  • 如何正確避免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看看主任給大家的解答吧!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可以考慮重新去調整一下藥物,有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比較大,也可以試著堅持一下,如果堅持不了,還是去看看醫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一些關於藥物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服藥後多長時間會好轉?
  • 抗抑鬱藥物重要靶點分子結構發布 其作用機理有助研發更有效的新藥
    抑鬱症在全球範圍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已位列世界前十大致殘或使人失去勞動能力的主要疾病
  • 抗抑鬱症藥物副作用大?解優寧教你科學抗抑鬱
    伊伊是一個抑鬱症患者,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她準備開始藥物治療,但是當他打開藥盒,看到藥品說明書裡那長長的不良反應列表,可把小丁給嚇壞了,她開始納悶:這個藥我到底還要不要吃?出現了不良反應會不會加重病情?
  • 脫髓鞘患者擔心的問題有哪些?讓我來了解一下吧!
    讓我來了解一下吧!  往往一些患者在諮詢脫髓鞘疾病的時候,會擔心哪些問題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效果問題:  患者往往的最擔心的就是效果,怕用藥後沒有效果,用藥物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患者出現症狀去當地醫院就診確診後一般都會採用西藥維生素治療,有甲鈷胺 維生素B1 B6 B12這些維生素藥物可以緩解服用一段時間後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嚴重的話會使用一些免疫球蛋白、丙球蛋白等提高免疫力抵抗力;甲潑尼龍,潑尼松,地塞米松
  • 靈北創新型抗抑鬱藥心達悅(R)(氫溴酸伏硫西汀片)中國上市
    北京2018年4月24日電 /美通社/ -- 由丹麥靈北公司研發的用於治療成人抑鬱症的創新型抗抑鬱藥物 - 心達悅®(氫溴酸伏硫西汀片)正式在中國上市。該產品於2017年11月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批准,截止目前已獲得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的上市許可。
  • 抗抑鬱藥物需要多久起效,起效後有什麼感受?
    所以抑鬱症的治療除了心理治療之外,藥物治療也非常重要。 可是有個現實情況卻是,藥物的治療並非像感冒藥那樣可以立竿見影,有很多抑鬱症患者需要很長時間的嘗試才能見效。除此之外,很多患者害怕承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所以常常拒絕服藥。 抗抑鬱藥物是如何起效的?
  • 第一種抗抑鬱藥竟是可樂?誰還沒點兒「黑歷史」!
    在很多人眼裡,精神科的藥物就像毒藥一樣,吃了會變傻,會上癮,有激素,寧願難受著也不按遺囑服用,也許是因為,精神疾病的治療在「上古時代」,確實有一些黑歷史。比如,第一種得到廣泛應用的抗抑鬱藥,竟然是加了古柯鹼的可樂。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1.選擇性5-羥(qiǎng)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簡稱SSRI)不同的抗抑鬱藥物起作用的機制稍有不同,但其中的大多數都是通過影響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系統來實現的。
  • 全球首款數字藥物獲FDA批准,「健忘症」患者有救了!
    好多人記性不好,總是忘記吃藥,還有人會不記得藥吃了還是沒吃。隨意減少或增加劑量對患者的身體會有潛在的不良影響。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按時吃藥?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現在「健忘症」患者有救了,11月13日,美國FDA批准了大冢製藥的抗精神病藥物Abilify MyCite(阿立哌唑),該藥物攜帶數字傳感器,可用來跟蹤患者是否服用該藥物,減少部分患者(如精神疾病患者)故意不服用藥物的情況。 Abilify MyCite用於治療與雙相障礙相關的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發作。
  • 常用抗抑鬱藥的作用特點以及選用原則
    常用抗抑鬱藥的特點抗抑鬱藥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存在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在治療前很難預測。一般來說,幾種主要的抗抑鬱劑療效大體相當,又各具特點,藥物的選擇主要取決於患者的軀體狀況、疾病類型和藥物不良反應,醫生的個人經驗也非常重要。下面對常用幾類抗抑鬱藥的特點作一介紹。
  • 細數抗抑鬱藥的嚴重副作用,提前了解能夠更好應對
    幾乎所有的藥物,包括抗抑鬱藥,都會產生不必要的負面影響,我們稱之為副作用。如何處理副作用其中一些負面影響可能相當溫和,而另一些則可能更為嚴重。他們可能會慢慢消失或變得不再那麼嚴重。如果你有被副作用困擾的問題,你應該向你的醫生提及這些,因為醫生可能會給你一些對付副作用的策略,或者給你開一種不同的抗抑鬱藥,這種藥的副作用更少或者更容易忍受。諮詢你的醫生然而要格外注意的是,如果不先和醫生討論,停止服用抗抑鬱藥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如果你突然停止服用藥物,可能會出現一系列令人不快的症狀,稱為停藥綜合症。
  • 12 歲患者服用 10 倍劑量舍曲林,如何搶救?
    2 給藥方式及劑量 每日一次口服給藥,早或晚服用均可; 與食物同時服用,也可單獨服用; 成人劑量每日服用 1 片(50 mg); 兒童(6-12 歲)
  • 你真的了解止痛藥嗎?
    例如,非甾體類抗炎藥比撲熱息痛對退燒的效果更好;然而,如果你的胃腸道容易出血,就不宜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了。3.藥量增倍很多人會在患感冒或流感時服用鎮痛藥來緩解身體疼痛,殊不知,很多治療感冒的藥物本身已經含有止痛成分,這就會讓人們在無意之間服藥量增倍,存在服藥過量的風險。一個很好的經驗法則就是,由於每種藥物都有風險和副作用,因此你只需要服用能解決當前不適症狀的藥物即可。
  • 「愛情藥物」會如何改變未來人類的感情生活?
    我和我的伴侶有過多次爭論,而我總是按照自己之前得出的結論來解讀眼下的情況,而不是換個新視角看待問題。而迷幻蘑菇似乎可以暫時性地洗去你腦海中的固有認知,讓你能夠從新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並且不帶批判地接受新信息。因此對於那些深陷「思維怪圈」的人而言,這類藥物能讓他們以嶄新的視角看待世界萬物,對他們可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