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4月24日電 /美通社/ -- 由丹麥靈北公司研發的用於治療成人抑鬱症的創新型抗抑鬱藥物 - 心達悅®(氫溴酸伏硫西汀片)正式在中國上市。該產品於2017年11月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批准,截止目前已獲得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的上市許可。
靈北中國總裁兼總經理柯嵩涵 (Soren Kjeld Kristensen) 在上市會上表示:「抑鬱症是目前中國較大的社會負擔之一,不僅耗費巨大的社會成本,還給患者及其照料者帶來嚴重的不良社會影響。作為全球精神及神經疾病領域的領導者,靈北一直引領全球抗抑鬱藥的研發方向,致力於改善中國數以百萬計的抑鬱症患者的生命質量。心達悅®已經幫助全球超過530萬的抑鬱症患者過上了更好的生活,我們也非常期待心達悅®的上市能為中國的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帶來創新的治療方案,幫助減輕抑鬱症帶來的日益增加的負擔。」
抑鬱症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和經濟負擔
全球範圍內,抑鬱症被列為非致命健康損失的較大「貢獻者」之一,佔所有「總傷殘損失健康生命年」的7.5%[1]。中國是全球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4.2%,而全人群患病率約為4.4%[2]。
因抑鬱症造成誤工和工作效率低下產生的經濟損失,比疾病本身的治療負擔更加巨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院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剛教授指出:抑鬱症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大部分都是源於「誤工」和「工作效率低下」[3]。究其原因,抑鬱症發病的年齡高峰為20-60歲左右,這一年齡段的患者多為職業人群。
衛生經濟學的分析顯示:抑鬱症所造成的經濟負擔主要源於職業功能的損害。對於職業人群而言,抑鬱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會導致生產率下降、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及影響對社會的貢獻。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加劇,在中國,職業人群逐步成為抑鬱症發病的重災區。
抑鬱症的直接和間接支出巨大。據統計,在中國,每年因抑鬱症造成的缺勤、醫療開支以及其它費用在494億人民幣左右。通過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降低抑鬱症發作的持續時間(或者預防發作),可以顯著降低抑鬱症導致的總負擔[4]。
抑鬱症的治療存在大量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儘管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在精神衛生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相比於其他慢性疾病,抑鬱症的就診率和治療率均處於較低水平,只有不到10%的確診為抑鬱症的患者會接受抗抑鬱治療或服用藥物[5]。
在中國,通過給予患者更好的治療,可以避免他們的缺勤以及無效工作,從而有機會提高生產率。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抑鬱症治療方面每投入6.3 元人民幣(1 美元),可以在恢復健康和工作能力方面得到25.2 元人民幣(4 美元)的回報[6]。
由於在精神衛生領域的疾病認知、可及性以及患者可支付能力等方面面臨許多挑戰,中國政府近年來逐漸提高了對精神衛生領域的關注,發布了許多全國性和地方性的政策,旨在改善和促進精神衛生領域的發展。國務院於2015 年發布了國家精神衛生計劃[7],該計劃設定了將目前抑鬱症治療率提高50% 的目標。王剛教授指出:「儘管已經有了改善,但是抑鬱症在疾病意識、疾病教育和治療率方面仍需要很大的提升。抑鬱症的治療率仍然顯著低於其它慢性疾病。在藥品的可及性和治療抑鬱症患者的費用報銷方面仍然存在缺口。中國的許多抗抑鬱症藥物目前仍僅在住院時才可報銷。為了確保應對抑鬱症負擔所需的基礎設施能夠完備,還需要在精神衛生領域繼續投入更多的資源。」。
作為一種精神疾病領域的常見病,抑鬱症是包含情緒、軀體和認知症狀的多維障礙,只有通過對上述症狀的全方位治療才能幫助患者實現功能的全面恢復。然而,現有的治療方案,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不足50%[8],臨床治癒率僅36%[9],加劇了抑鬱症治療的複雜性。
醫學博士,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李凌江教授談到:「在過去的40年中,抑鬱症的治療目標已經由最初的為患者減輕症狀、緩解症狀,進一步演變上升為患者達到全面功能恢復[10] [11]。2015版《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指出:抑鬱症治療目標是徹底消除症狀、恢復社會功能、實現臨床治癒、減少病殘率。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集中緩解患者情緒症狀,但最常見的殘留症狀之一 -- 認知症狀,將顯著影響患者的治療結局。
創新藥物滿足臨床需求,全面改善症狀
目前,抑鬱症治療的現實情況並不容樂觀。一項針對514例抑鬱症患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患者希望在症狀、功能和生命質量上痊癒[12];而符合治癒標準的抑鬱症患者中,近50%患者感覺自己仍沒有痊癒[13],抑鬱症狀改善並不意味著認知症狀也會出現類似的改善。
值得欣喜的是,隨著對抑鬱症的認知逐漸深入,抗抑鬱藥的研發也在不斷升級。從早期的關注對抑鬱症情感症狀的改善,到後來的改善情感和軀體症狀,幫助患者達到臨床治癒;在全面改善症狀,恢復社會功能治療目標的指引下,患者需要全新的藥物開啟抗抑鬱治療的新時代。
王剛教授表示:「最近這幾年藥物幹預的一些措施和循證證據越來越多了,比如說在抗抑鬱藥中,氫溴酸伏硫西汀片是一個多靶點的作用機制的新型抗抑鬱劑,在改善抑鬱症認知症狀方面獲得了一些可喜的證據,通過全面改善抑鬱症狀,包括情緒,軀體及認知,為患者帶來額外的臨床獲益,使患者不僅感受抑鬱症狀的全面緩解,同時能夠更好的思考,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心達悅®(氫溴酸伏硫西汀片)自2013年在美國獲批上市以來,在症狀改善方面的功效在眾多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此外,心達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傳統的抗抑鬱藥相比有明顯下降。
作為一家全球性公司,靈北以不斷改善精神和神經疾病患者的生命質量為己任。「我們希望通過努力改變抑鬱症的治療,最終幫助患者達到較佳治療結局,即完全功能恢復,並回歸他們的正常生活工作。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為中國抑鬱症治療領域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將一如既往,致力於在中國的精神衛生領域做出更多的貢獻,不斷改善醫學教育,同時通過為抑鬱症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來幫助提高中國治療抑鬱症的整體能力。」靈北全球執行副總裁 Jacob Tolstrup 先生強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