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的養生功法中,有關靜坐、打坐、坐禪(其實本質都是一樣,梵語Dhyana,音譯「禪那」,簡稱「禪」),最早大概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
根據《莊子》記載,黃帝曾向名叫廣成子的人詢問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勞汝靜,乃可長生。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這段精闢的陳述,實則是,靜坐中的真實感受和長生之道。
靜坐冥想Dhyana,不僅可養生延壽,還可開慧增智。這對於修行者而言,正是完美的方式。所以,無論是佛家,還是道家、儒家、瑜伽,都很重視靜坐;佛教有「禪宗」,《瑜伽經》 最後一篇闡述其「解脫自在」。
作為人,無論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還是僧侶、道士、行者,都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靈,才可以好好地生存下去。
然而,生老病死,各種生活之苦,總是形影不離。為了追求長生之道、解脫之道,各種各樣的人、那些先賢聖哲們進入森林,在惡劣的環境中艱難地生存。看著自然萬物健康地生長,於是模仿自然萬物的形態,演變成瑜伽體位Asana。我國的太極、「五禽戲」與瑜伽體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嚴格地說,靜坐冥想的雙蓮花坐姿也是一個體位Padmasana。梵文中Padm是「蓮花」的意思,練習者在練習這個冥想坐姿時,雙手雙腳放置的形狀模仿了蓮花的形態;雙腳放在對面的大腿上代表蓮花的葉子,雙手一直放在另一隻的上方代表盛開的蓮花。
蓮花盛開時有多美,蓮花有多麼美好的品質,這都不用贅述。只是,在靜坐冥想時,可以去觀一觀自己這朵蓮,現在是什麼狀態了?
人類從未停止模仿自然,無論是那些珍貴的珠寶,比如拿破崙加冕時桂冠的「金葉子」,還是各種設計創意靈感。
這是一種源於自然的、美妙的療愈。無論是身體、心靈、欲望,都被自然地療愈著。這就是自然療法,是應用與人類生活有直接關係的物質和方法,如食物、空氣、水、陽光、體操、睡眠、休息以及有益於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仰等來保持和恢復健康的一種科學藝術。
自然療法,起源於18、19世紀的西方替代醫學,「自然療法」這一術語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使用。但是,其哲學指導思想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醫學中的希波克拉底學派。
至今,靜坐冥想,對科學和大多數人而言,有著許多的未解之謎。同時,許多的科學研究和實驗證明,靜坐冥想對於一些疾病的輔助治療,效果極佳。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和馬裡蘭州大學哈裡博士經五年研究後說,「冥思靜坐可對視力、血壓、認識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處,另可治療許多不治之症和心臟病、關節炎等慢性病。」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外科醫生伯尼塞格爾也認為,「沉思冥想是鬆弛思想的行動,可治被視為絕症的愛滋病和癌症。」荷蘭科學家研究表明,「打坐沉思者比其它人致病的可能性低50%,在感染威脅生命的重病方面低87%。」另外,科學家還發現,靜坐時大腦中出現的大量α波,可很明顯的促進一種荷爾蒙激素的增長,從而會使血管擴大和血液暢通,會使人體機構組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三磷酸腺甙明顯增高,會大大增加人體的免疫功能。
據《世界科技譯報》報導:美國瑪赫裡希處置大學,自然醫學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施奈德經多年研究後說,「超脫靜坐似乎能夠恢復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和自我平衡的機制,它對神經激素和部分神經系統都起作用,從而有助於緩解心臟病和其它一些疾病的症狀……這種技術是一個自然輕鬆的過程,能使你達到舒適安靜的機敏狀態。」
研究人員還說,「如每天靜思兩次、每次20分鐘,這是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並可用做傳統心臟病治療的輔助手段。」
「這種技術是一個自然輕鬆的過程,能使你達到舒適安靜的機敏狀態」。這正是自然療法的特點之一,與藥物、打針等完全不一樣,不是讓人被動地、痛苦地接受,而是可以積極主動、心甘情願地參與。
這種主觀能動性對身心健康、疾病療愈特別有幫助。比如很多精神上的問題,焦慮症、抑鬱症等,很多是自己的認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一時間、心理失衡所引起。若能通過靜坐冥想,及時地梳理、重新認知和定位,那麼問題就可從根本上改善,沒有任何的毒副作用和後遺症。
對於自然療法,有其自己的哲學指導思想、指導原則和相應的方式方法,最好在經驗豐富的自然療愈師指導下進行。在我探索和實踐時,一定要建立在生命安全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