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和侵蝕的區別是什麼?

2021-01-20 土壤家

編譯/陳能場(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協環境生態領域首席傳播專家)

出處:

http://www.doe.virginia.gov/instruction/gifted_ed/project_promise/science_curriculum/grade_two/handouts/earth_science/weathering_erosion_pictures.pdf



風化是分解、破碎或改變巖石顏色的過程。風化可能是由水、空氣、化學物質、植物或動物的作用引起的。化學風化涉及巖石礦物或巖石表面的化學變化,使巖石改變其形狀或顏色。二氧化碳、氧氣、水和酸都可能導致化學風化。機械風化是在不改變巖石礦物的情況下將大巖石破裂成小塊的過程。機械風化可能由霜凍、冰、植物根、流水或太陽熱引起的。一旦小塊巖石因風化而改變或破裂,它們就會開始被風、水或冰移動。當較小的巖石碎片(現在的卵石、沙或土壤)被這些自然力移動時,它被稱為侵蝕。


因此,如果巖石被發生變化或破碎,但停留在原地,它被稱為風化。如果風化巖石的碎片被移走,它被稱為侵蝕。




一、侵蝕

 


雨水或灌溉引起的侵蝕,表明水如何衝走土壤

 


雨水侵蝕

 


海洋造成的海岸線侵蝕

 


降雨引起的道路邊緣侵蝕

 


洪水造成的侵蝕

 

 


由水和風侵蝕形成的大峽谷


 


波浪侵蝕,形成天然橋梁

 


維吉尼亞州自然橋,由河水侵蝕形成

 


風引起的風化和侵蝕

 


風吹鬆土造成的田地侵蝕

 


沙丘風蝕

 


鬆散土壤風蝕引起的沙塵暴

 

 

長時間因風造成的極端侵蝕


二、風化

 

巖石中的化學物質與地下水反應引起的化學風化

 


酸雨導致雕像的化學風化

 


因雨和風引起的化學和機械風化

 


冰川引起的機械風化

 


霜和冰造成的機械風化作用,導致巖石破裂

 

 


機械風化

 


機械風化稱為剝落,導致巖石破裂成層

 

 


化學風化使巖石中的礦物質溶解,然後在洞穴中形成鐘乳石和石筍

 

 


機械風化顯示巖石如何被冰或水破壞

 


樹根引起的機械風化

 


巖石上的植物根、地衣和苔蘚引起的機械風化

 


滑坡引起的機械風化和侵蝕

 


西維吉尼亞州的天然煙囪,您認為造成這種巖層的原因是什麼?


推薦閱讀


「土壤家」是「土壤觀察」、「環境與健康觀察」兄弟號。

聯繫我們請加13926117407微信號(或發郵件至149996384@qq.com)


相關焦點

  • 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及其區別
    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及其區別 2020-03-07 18:10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外力作用」中的風化和侵蝕這兩種表現形式,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地球的外力作用能量來自於太陽輻射能,主要的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外力作用總是希望把地球表面趨向平坦平整。風化和侵蝕有什麼區別?對於上述外力作用的五種表現形式,有些我們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比如「固結成巖」作用就是指壓緊形成巖石,「沉積」作用就是指物質在某處沉積環境,比如淺海、湖盆等區域沉積下來,「搬運」作用就是指地表物質在流水、風力和冰川的作用下,從一個地方搬運到另一個地方。而「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我們有時候認識就沒有那麼清晰了,兩者該如何區分呢?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風化 侵蝕 堆積
    風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巖石、礦物與溫度、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進行分解,在原地形成鬆散堆積物的全過程。實質是「大塊變成小塊」。  注意:風化不過多與風聯繫,風化之後的產物我們稱之為風化殼,土壤是在風化殼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 風化與風蝕的不同在哪裡?
    1.什麼是風化裸露於地表的巖石受到多種因素的破壞作用,其理化性質發生變化,如顆粒變細、礦物成分發生變化,這個過程稱為風化作用
  • 由自然砂巖經過風化和侵蝕後形成的拱門國家公園
    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位於猶他州莫阿布地區,因為這裡有超過2000多座由自然砂巖經過風化和侵蝕後形成的拱門,這裡隨著時間的流逝,因為風化作用不斷有新的拱門出現,也不斷有舊的拱門倒塌。
  • 長年風化侵蝕致 野柳"女王頭"面臨斷頭危機(圖)
    臺北縣野柳風景區的「女王頭」長年受風化影響頸部越來越細不過,這個珍貴的「鎮園之寶」,歷經天災及長年風化侵蝕之下,已經逐漸消瘦。優雅的頸部,比十年前細了65公分。專家預測,可能再過15年,女王頭就要面臨斷頭命運。
  • 地球環境所發現冰期-間冰期流域侵蝕風化與印度夏季風同步變化
    地表巖石/礦物風化被認為是維持地球宜居性和不同尺度碳循環平衡的重要因子,是系統地球科學和地表地球動力學領域研究的基礎理論前沿之一。但是,巖石風化與高原隆升、氣候變化之間的內在聯繫存在較多爭論,特別是季風盛行的青藏高原周邊。
  • 玩轉地理 | 風化與風蝕的不同在哪裡?
    堆積在原地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分為三種類型: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風蝕作用風力在運動狀態下也可以對地表巖石及其風化產物進行破壞稱為風力侵蝕作用侵蝕作用常使被侵蝕掉的物質離開原地並在原地
  • Nature:過去1200萬年全球侵蝕或風化速度增加說法缺少證據
    有關研究報告指出,關於侵蝕的地質記錄表明,在過去500萬年全球沉積速度增加了4倍。我們值得對這些報告做了一個全球性的解釋。人們所提供的解釋包括造山運動和全球變冷速度的增加。現在,Jane Willenbring 和Friedhelm von Blanckenburg重新分析了原始數據,並利用關於鈹同位素比的海洋記錄,來獲取過去侵蝕速度和巖石風化的一個間接測量結果。關於過去1200萬年全球侵蝕速度的增加或風化材料的突增他們都沒有發現明確證據。他們提出,新生代全球變冷一定有其他原因,而的確出現的造山運動對全球侵蝕或風化通量幾乎沒有影響。
  • 丹霞翠微|水流衝刷侵蝕型地貌
    根據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質作用和作用方式來分,翠微峰丹霞地貌主要發育水流衝刷侵蝕型、崩塌殘餘型、崩塌堆積型、溶蝕風化型和溶蝕風化崩塌型五種類型。(包括下蝕和側蝕)作用和由於支撐力失衡和自身重力作用所引起的崩塌作用下,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丹霞地貌景觀,翠微峰此類水流衝刷侵蝕型地貌十分豐富。
  • 地理百科|風化作用
    機械風化( mechanical weathering)不改變巖石的化學成分,只改變其大小與形狀。影響機械風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溫度和壓力。當覆蓋巖層隨著侵蝕、採礦等情況被剝離,下方基巖所承受的壓力就減輕了。於是,之前埋在地下的基巖表面就擴展、增長,形成彎曲的裂縫。當地質過程使得巖體上升後,由於壓力減小巖石可能會形成細小的裂縫。巖石的外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自然剝落,就像洋蔥被一層層剝去外皮那樣。剝落經常導致圓頂形狀,比如美國紐約州的默克斯漢山和加利福尼亞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半穹頂。
  • 風化作用與風力作用的區別
    一、風化作用風化作用指巖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於溫度變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氣及生物等的作用下發生的機械崩解及化學變化過程。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將其分為三種類型: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
  • 野柳地質公園經千百萬年侵蝕、風化,形成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
    九份櫛次鱗比的房屋順應山勢,狹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階,高高低低,彎彎曲曲,行走時,感覺像是走在屋頂上。其街道呈「豐」字型,橫向由上至下分別是輕便路、基山街和汽車路,縱向則是由數百石階延伸的豎崎路,步行的方式穿梭於巷弄之間,是拜訪九份首推的旅遊方式。
  • 【地理概念】風化作用
    ,有很多同學對它理解不夠,今天我們從專業的角度認識它(大學教材《普通地質學》)什麼是風化作用?影響風化作用強弱的因素有哪些?風化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及物質是什麼?風化作用是地質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一種表現形式(關聯圖見下圖)。
  • 淺談天珠表面的(風化紋)環狀痕跡
    喜歡老天珠和老瑪瑙,有一種俗稱「風化紋」的環狀痕跡,是必須要了解和深刻認識的。「風化紋」通常被作為鑑別瑪瑙新老的一個標準,和「包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種痕跡嗎?這種環狀痕跡真的和「風化作用」有關係嗎?
  • 鎮海樓「瘦身」三釐米 原是汙染風化惹的禍
    蔣曉東觀察發現:這些紅砂巖文物遭到強烈風化,如今青苔凹坑密布、殘破不堪。    由於紅砂巖與生俱來結構疏鬆的特點,所以抗風化能力差,歷經幾百年保存下來的紅砂巖文物均遭到強烈風化。有的受酸鹼侵蝕,還有遭到生物破壞。「只要有酸雨,破壞就會非常大,成整塊剝落下來。」    在過去的五六百年時間裡,鎮海樓的牆體被侵蝕了兩三釐米。「我們看到很多地方,牆面一片一片地掉」。
  • 石材風化成因之化學作因素
    石材的風化通常是指石材受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作用的侵蝕而使石材分崩離析,這種現象叫石材的風化。化學作用造成石材風化的因素有如下方面:  溶解作用:通常是以水為溶劑,當其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或硝酸根離子等及有機物時,溶解力更大。尤其對石灰巖含量高的這類的石材容易被溶解而風化。如:化學腐蝕。
  • 紐西蘭南島的「分裂蘋果巖」,讓你見識「風化作用」的強大力量
    我們生活在地球表面,擁有著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從地形上來說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和平原等,從地貌上來說包括喀斯特地貌、黃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花崗巖地貌、沉積地貌等等。地球表面所有的地形和地貌形態都是受到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 探討風化作用:風化和風化帶中礦物的穩定性
    1、風化作用風化作用——是地殼表層巖石在溫度變化、大氣、水和生物等各種因素作用下,發生機械破碎和化學變化的作用。是指地球和宇宙間、地殼表層與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間物質與能量轉化的表現形式。風化作用是在大氣條件下,巖石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成分發生變化的作用。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