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風化作用

2021-01-18 地理學社



風化(weathering)是指位於地球表面或鄰近地表的物質分解和變化的過程。



機械風化( mechanical weathering)不改變巖石的化學成分,只改變其大小與形狀。

影響機械風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溫度和壓力。


[video] 物理風化


當水結冰時,它的體積會增大約9%.在地球表面的許多地方,比如巖石縫隙和巖層之間,會有積水。如果溫度降至冰點,這些水就會結冰、膨脹,並對周圍巖石施壓,使得縫隙變寬。當溫度升高時,巖石縫隙和巖層之間的冰又會融化。


[pic] 冰劈作用



壓力的影響另一個影響機械風化的因素是壓力。當根系逐漸生長並向外擴張時,它們對巖石施加的壓力會不斷增大,進而造成巖石破裂。

從更大的範圍來說,壓力同樣在地球內部發揮作用。在地殼深處的基巖承受著來自上方覆蓋巖層的巨大壓力。地下幾千米深的巖石重量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可能會形成大塊的巖石。當覆蓋巖層隨著侵蝕、採礦等情況被剝離,下方基巖所承受的壓力就減輕了。於是,之前埋在地下的基巖表面就擴展、增長,形成彎曲的裂縫。

當地質過程使得巖體上升後,由於壓力減小巖石可能會形成細小的裂縫。巖石的外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自然剝落,就像洋蔥被一層層剝去外皮那樣。

剝落經常導致圓頂形狀,比如美國紐約州的默克斯漢山和加利福尼亞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半穹頂。


[pic] 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半穹頂巖石




( 化學風化 )這些動力和巖石的相互作用會溶解一些物質或者產生一些新的礦物。新礦物與原有巖石相比,具有不同的性質。例如,赤鐵礦中的鐵會和氧形成氧化鐵。

巖石的構成決定了它將要發生的化學風化的結果。一些礦物,比如由碳酸鈣組成的方解石,會在酸性水中完全分解。

溫度是化學風化的另一重要因素,這是因為在發生化學反應時,溫度會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化學反應的速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

在許多化學反應中,水作為一種反應媒介,擔任了一個活躍的角色。在某些化學反應中,水還可以直接與礦物發生化學反應。

氧的影響

氧是化學風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地球大氣中約有2%的氧氣。巖石和礦物中的鐵與水和大氣中的氧結合,形成含氧化鐵的礦物。赤鐵礦就是一種含氧化鐵的常見礦物。

二氧化碳氣體是生物體的自然產物。當氧化碳與大氣中的水結合時,會形成一種弱酸性的碳酸,並隨著降水落到地表。弱酸性降水會腐蝕和分解一些巖石,例如石灰巖腐爛的有機物和呼吸作用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當落到地面的弱酸性降水滲入地下,並與土壤中的二氧化碳結合後,碳酸便成為化學風化過程的強大動力。碳酸緩慢地與諸如石灰巖和大理石中的方解石這樣的礦物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巖石溶解。


 

地球物質的自然風化過程是非常緩慢的。某些環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能夠加速或減緩風化過程。

氣候的主要變量包括降水量、溫度和蒸發量。在一定的氣候條件下,溫度與降水量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了一個地區風化的速度。

化學風化的速度

在氣候溫暖、降水充沛、植被茂盛的地區,化學風化速度更快。這種氣候條件下可以產生富含有機物的土壤。當豐富的降水和有機物中的二氧化碳結合產生大量的碳酸時,化學風化的速度就更快了。化學風化在降水豐富、氣溫較高的赤道地區影響最大。



在巖縫中的水能夠反覆凍結和融化的地區,機械化的速度最快,寒冷幹早的氣候條件不利於化學風化,因為寒冷的氣候會阻礙或減緩化學反應的發生,在終年寒冷的地區很少或幾手不會發生化學風化。

氣候對巖石風化的影響也取決於巖石的種類成分。例如,主要成分為方解石的石灰巖和太理石比主要分為石英的花崗巖和石英巖更容易被風化。

機械風化使巖石破裂成較小的碎塊。當石塊變小後,它們的表面積就會增加。這意味著受到化學風化影響的總表面積變得更大。風化作用對較小的巖石碎塊影響較大,對獨立完整的大塊巖石影響較小。

位於平面的巖石在經歷變化時可能會繼續保留在原來的位置,而位於坡面的巖石則可能受重力影響向下移動。因此,陡峭的斜坡會加速侵蝕,並導致更多的巖石受到機械風化和化學風化。


相關焦點

  • 【地理概念】風化作用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高考地理小專題——風化作用
    化學風化是地表巖石和水、二氧化碳等發生反應導致的化學分解,它是風化作用的常見類型,其過程會消耗二氧化碳,一般在溼熱地區較為明顯。不同地質歷史時期,陸地分布狀況不同,巖石化學風化強度差異明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有學者認為,11億年前全球陸地分布集中,8.5億年前全球陸地分布發生分裂、巖石化學風化作用增強導致全球氣候變冷,兩極冰川向赤道擴展其至形成「雪球」。
  • 風化作用長什麼樣?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風化作用長什麼樣?
  • 玩轉地理 | 風化與風蝕的不同在哪裡?
    風化作用在溫度、水及生物等的影響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經常發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巖石碎塊或砂粒這種作用叫風化作用風化作用產生的巖石碎塊或砂粒大多堆積在原地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分為三種類型: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風蝕作用風力在運動狀態下也可以對地表巖石及其風化產物進行破壞稱為風力侵蝕作用侵蝕作用常使被侵蝕掉的物質離開原地並在原地
  • 風化作用與風力作用的區別
    一、風化作用風化作用指巖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於溫度變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氣及生物等的作用下發生的機械崩解及化學變化過程。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將其分為三種類型: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
  • 探討風化作用:風化和風化帶中礦物的穩定性
    1、風化作用風化作用——是地殼表層巖石在溫度變化、大氣、水和生物等各種因素作用下,發生機械破碎和化學變化的作用。是指地球和宇宙間、地殼表層與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間物質與能量轉化的表現形式。風化作用是在大氣條件下,巖石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成分發生變化的作用。
  • 風化與風蝕的不同在哪裡?
    (摘自湘教版地理必修一32頁)2.風化有哪些類型①物理風化a.熱脹冷縮暴露於空氣中的巖石,由於受到大氣溫度以及光照的影響,容易出現溫度的變化。巖石升溫,易發生膨脹;巖石降溫,易發生收縮。,即風化作用。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分為三種類型: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
  • 紐西蘭南島的「分裂蘋果巖」,讓你見識「風化作用」的強大力量
    地球表面所有的地形和地貌形態都是受到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紐西蘭「分裂蘋果巖」地球的內力作用包括地殼運動、地震、火山噴發和巖漿活動等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等作用。
  • 風化有哪些作用及其類型
    【學員問題】:風化有哪些作用及其類型?  【解答】:  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巖石,經受太陽輻射、大氣、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襲,逐漸破碎、鬆散或礦物成分發生化學變化,甚至生成新的礦物的現象,稱為巖石的風化作用。巖石風化後物理力學性質發生顯著變化,力學強度明顯降低。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風化 侵蝕 堆積
    風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巖石、礦物與溫度、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進行分解,在原地形成鬆散堆積物的全過程。實質是「大塊變成小塊」。  注意:風化不過多與風聯繫,風化之後的產物我們稱之為風化殼,土壤是在風化殼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 高考地理微專題24 外力作用影響因素的分析
    (8分)【參考答案】氣候乾旱,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風化作用顯著(4分) 大風日數多、風力大、風沙侵蝕作用強。2、地質地貌因素主要從基巖性質、地質構造、地形地勢等方面分析.(1)石灰巖地區:由於巖石微溶於水,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流水侵蝕、流水溶蝕。(2)地勢較高、起伏較大地區:主要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作用。
  • 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及其區別
    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及其區別 2020-03-07 18:10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化學風化作用能為變暖地球降溫
    科技日報倫敦7月11日電 (記者劉海英)最近英國科學家通過對9300萬年前化學風化作用的研究發現,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後,隨著碳排放的減少,在化學風化作用下,氣候會逐漸開始變冷並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這一時間遠比科學家們原來預想的要短,但也需要30萬年之久。
  • 國家地理 - 小探險家 雙語百科 分享 006 火烈鳥丨Flamingo
    ,由國家地理中文網精心打造。國家地理,引領人類探索世界創立於美國,擁有130餘年輝煌歷史,世界頂級探險家、攝影師的「夢想之地」。國家地理中文網是美國國家地理的中文官方網站,秉承著「讓孩子了解並不斷探索世界」的理念,精心打造了「「小探險家」雙語百科」節目,開啟國家地理璀璨而珍貴的知識寶庫,講給中國的孩子聽。
  • 【地理概念】風化作用的相關概念
    1.風化作用:地表巖石或礦物受溫度變化 大氣 水溶液和生物的影響所發生的一切物理狀態和化學成分的變化 稱為風化作用它是地表巖石發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其化學成分也不形成新礦物的作用。其產 物主要是巖石碎屑以及少數礦物碎屑。3.化學風化:化學風化作用是地表巖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發生化學成分變化,並產生新礦物的作用。
  • 專家表示:風化作用讓珠峰矮了1.2萬米
    專家表示:風化作用讓珠峰矮了1.2萬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5日 17:47 來源:新華網 專題:圖片頻道
  • 碳酸鹽風化對山麓冰川流域河水化學主導作用明顯
    新疆東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及流域   張行勇攝 化學風化在全球物質循環及碳消耗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磨蝕、粉碎、凍融等冰川作用帶來大量的新鮮物質暴露從而影響化學風化過程,但是目前對冰川條件下的化學風化示蹤研究較少。為此,在全球變暖趨勢下,開展冰川流域化學風化研究對探究短時間尺度氣候變化快速響應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高海拔山麓冰川流域受生物過程及人為因素影響較小,為研究冰川環境下Mg(鎂)同位素組成受控機制及化學風化過程提供了有利條件。
  • 化石數據證明:風化作用使珠峰矮了1.2萬米
    在南京舉行的「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上,專家說,化石數據證明,如果不是風化作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應該為2萬米左右。風化作用使珠峰矮了1.2萬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挺恩說,化石的證據表明:青藏高原的形成,經歷了五次板塊運動,喜馬拉雅山則形成於第五次板塊衝撞,而且如果沒有自然界的風化力量,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得多。
  • 英國科學家發現:化學風化作用能為變暖地球降溫
    英國科學家發現:化學風化作用能為變暖地球降溫   最近英國科學家通過對9300萬年前化學風化作用的研究發現,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後,隨著碳排放的減少,在化學風化作用下,氣候會逐漸開始變冷並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這一時間遠比科學家們原來預想的要短,但也需要30萬年之久。
  • 碳酸鹽風化對山麓冰川流域河水化學主導作用明顯—新聞—科學網
    新疆東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及流域   張行勇攝 化學風化在全球物質循環及碳消耗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磨蝕、粉碎、凍融等冰川作用帶來大量的新鮮物質暴露從而影響化學風化過程,但是目前對冰川條件下的化學風化示蹤研究較少。為此,在全球變暖趨勢下,開展冰川流域化學風化研究對探究短時間尺度氣候變化快速響應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高海拔山麓冰川流域受生物過程及人為因素影響較小,為研究冰川環境下Mg(鎂)同位素組成受控機制及化學風化過程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