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券業大併購,又一家千億級金控集團淡出江湖

2021-01-13 CFO智庫


國聯證券計劃合併國金證券,兩家公司正式公告來了!

9月20日下午,國金證券(600109.SH)、國聯證券(601456.SH)同時公告,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長沙湧金與國聯證券籤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長沙湧金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約7.82%的公司股份轉讓給國聯證券。同時,國金證券與國聯證券正在籌劃由國聯證券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

公告稱,雙方於年9月18日籤署關於本次合併的《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之吸收合併意向性協議》。本次合併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國聯證券「蛇吞象」,合併後總市值接近第一梯隊券商股

從近年財務數據對比來看,這可能會是一場「蛇吞象」合併。相比上市已久的國金證券,國聯證券是今年7月底才上市的A股券商「新軍」。國金證券的經營體量要數倍於國聯證券,而歷來國內券商間的兼併以「大吃小」模式為主。

今年半年報顯示,國金證券總資產達到653.58億元,幾乎是國聯證券369.32億元的2倍。同時,國金證券上半年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規模均在兩位數以上,分別為28.96億元、10.02億元;而國聯證券為個位數,依此為8.22億、3.21億。

目前來看,兩家券商市值規模相當。國聯證券18日股價為19.64元,市值467.1億,總股本23.8億,流通股4.76億,PB為4.45倍。國金證券股價為15.29元,市值462.4億,總股本30.2億,PB為2.15倍。

若兩家券商合併,根據粗略測算,總市值約為930億,在券商股中排13名,與光大證券現市值(1063億)接近,距離第一梯隊券商不遠了。

有市場人士認為,若「湧金系」有意放手國金證券,或與當下金控監管的時代背景相關,也與當前國有資本發展良好勢頭有關。這一場併購將會受到全市場矚目,也將深刻影響國內證券業。

9月14日,《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系列政策出臺,非金融企業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正式納入了監管。11月1日起,「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準入管理。央行如今加強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要求降低複雜性,把股權關係要拉直,並嚴格用制度來隔離實業板塊和金融板塊。

近年來,在產融結合模式下,一些具有產業背景的民營企業投資控股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比如海航系、萬向系、泛海系、復星系、先鋒系、中植系、湧金系、新理益系、華信系等、明天系、安邦系出現,但隨著國家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提質換檔,不少大型民營資本系也問題頻現。典型的就有安邦系、明天系、華信系等。

「湧金系」再現期貨江湖


如今的湧金更像守業者。

今年以來,「湧金系」數次進入公眾視線,可並沒有給資本市場留下印象深刻的談資。只是,最近一家上市公司因為罕見的期貨投資連續正向收益火爆金融圈,背後撲朔迷離的操盤手更是閃現出「湧金系」的魅影。

5個月,21次平倉無一失利,累計收益7.69億元,是去年歸母淨利潤的6.5倍。這樣的期貨投資業績來源於一家A股上市公司秦安股份。這家公司主營汽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及銷售。換言之,期貨投資只是這家公司的一項副業。

事實上,秦安股份是初入期貨市場的「新手」,公司自4月15日才開始進行期貨投資。5月,董事會同意授權公司使用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自有資金,在不影響正常經營、操作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原材料套期保值業務及期貨投資。

21次平倉全部盈利的戰績,在期貨圈究竟處於什麼樣的水平,是否是一般投資人所難以企及的?

從秦安股份的股東列表中意外發現了「湧金系」的身影。

2020年中報顯示,祥禾泓安、上海泓成、祥禾湧安分列公司股東的第二、三、四位,分別持股3.27%、2.18%、2.09%,合計持股7.54%。企查查顯示,前述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湧金系」掌舵人陳金霞,也就是「湧金系」已故創始人魏東的妻子。

「湧金系」股東於秦安股份IPO之前入股,祥禾泓安、上海泓成、祥禾湧安合計持股7.89%。2018年5月,秦安股份上市滿一年,剛過鎖定期的三家公司便開始拋出減持計劃,8月11日,秦安股份公告,祥禾泓安、祥禾湧安、上海泓成於2020年3月10日至2020年8月10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4,387,9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合計套現3960萬元。僅隔一天,「湧金系」股東再度披露了減持計劃。三家公司擬自8月12日起三個交易日後至2021年2月12日期間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6,327,822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6.00%。該股權減持比例可謂清倉式減持。

碰巧的是,民營資本「湧金系」起家的第一桶金正是期貨。

19年前,轟動全國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湧金系」教父魏東一舉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湧金系」資本版圖


如今,減持國金證券乃至清盤退出,亦是「湧金系」資本版圖削弱的一個縮影。

國金證券屬「湧金系」旗下,控股股東為長沙湧金(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陳金霞,即湧金系教父魏東之妻,屬於典型的民營券商。

年僅27歲的魏東創辦湧金集團,並在1995年與中經開合作,憑藉內部信息優勢共同在「327國債期貨」一戰中大獲全勝,最終導致萬國證券與申銀證券合併,原總裁管金生鋃鐺入獄。據傳魏東此役獲利2-3億元。2008年4月29日,41歲「孤獨的操盤手」魏東,在北京「中海紫金苑」家中突然墜樓身亡,這個一向低調的資本大佬和其神秘的人生軌跡以及一個龐大的資本帝國才逐漸浮出水面。甚囂塵上的9個月一晃而逝,「湧金系」陳金霞時代正式來臨。根據當時的預估,魏東離世時,湧金系控制的資產或已高達300億元。經過數年的經營,目前湧金系僅在九芝堂、國金證券對應的股權市值即超過300億元,若加上雲南國際信託及分散於各個投資標的對應的股權價值,湧金系直接控制的資產或已超過千億元。
如今十年過去了,遺孀陳金霞接管後的「湧金系」雖然依舊低調,但卻不再鋒芒。

今年41歲的陳金霞對投資並不陌生。其為上海人,1968年3月28日出生,上海財經大學86級會計系審計班畢業,曾先後在上海安達信(企業)諮詢有限公司、昆明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以及魏東老單位—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從事過財務工作。

2000年,陳金霞在上海創辦上海納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為「湧金系」借鑑VC模式投資高科技企業的主要平臺。其後陳金霞創辦上海匯能投資。公開資料顯示,陳金霞曾擔任「湧金系」核心投資平臺—湖南湧金董事長。

2008年10月,《2008胡潤女富豪榜》中,陳金霞由於繼承了魏東在湧金集團的權益,以70億元的個人財富登上女富豪榜,排名第11位。

近年來,陳金霞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隨著湧金系對九芝堂控股權的轉讓,陳金霞及其掌控的湧金系或將進一步淡出,但這並不影響湧金系對財富擴張的角逐,棄殼九芝堂更是準備將低調演繹至極致。然而,若據此低估湧金系的資本人脈和操盤手腕,則未免以偏概全。掀開湧金系低調的面紗,其無孔不入的資本滲透力量依舊彰顯著湧金系的純正血脈。

以低調的行事風格作為掩護,現時的湧金系通過錯綜複雜的合夥基金及新老關聯方,大量突擊入股或參與增發,至少同時控股或參股19家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或新三板掛牌公司,形成了龐大的「類湧金系」企業群。此外,湧金系在歷次投資過程中大多將股權控制在5%以內,並在12個月內悄然完成無需披露的減持,神不知鬼不覺地快進快出,已然成為湧金系特定的投資風格。

事實上,整合千金藥業折戟、運作九芝堂乏術等實業層面的負面因素,並未對湧金系形成實質性衝擊,相反,在拋空千金藥業、棄殼九芝堂等動作的背後,湧金系對PE業務的聚焦定位將更為精準。

早期的湧金系並不甘於僅僅充當簡單的PE角色,而是希望在PE之外切入上市公司實體經營,這與「德隆系」的風格頗為類似。由此,湧金系積極介入了九芝堂前身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並推動後者於2000年6月份上市。從2002年接管九芝堂至今,湧金系堅守數十年之久。

正如陳金霞本人的處世風格,湧金系在PE領域也儘可能低調,但湧金系構建的資本帝國畢竟依然龐大,其一絲一毫的舉動,均會引發資本市場系列連鎖反應。在PE歸核化的路上,湧金系已漸行漸近。

一份媒體2008年總結魏東時代「湧金系」股權架構圖顯示,彼時,「湧金系」的核心資本運作平臺有7家,分別為北京湧金財經顧問有限公司(下稱湧金財經)、知金科技投資、湧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納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納米創投)、湧金投資、上海湧金實業有限公司。

但如今,昔日主力已盡數退出歷史舞臺。

「不能說現在的『湧金系』落寞了,只能說當年老魏掌控時鋒芒太盛。」一位縱橫資本市場數十年的投資人士,談及「湧金系」這一資本派系,頗有些惋惜,「畢竟,失去了老魏這一靈魂人物後,湧金也一下子失去了很多資源」。

相關焦點

  • 天齊鋰業「蛇吞象」併購,2年巨虧71億元
    作者|資本市場部來源|野馬財經 天齊鋰業從地方性企業變成全球鋰業巨頭,如今卻因「蛇吞象」的併購走上資不抵債的道路。圖片來源:公司公告作為中國最大的鋰礦公司,對天齊鋰業來說,「蛇吞象」的豪賭,使得天齊鋰業從一家地方性的企業變成全球鋰業巨頭,其實控人蔣衛平身價也在2018年以275億元的財富值,排在四川富豪榜的第三名。
  • 深桑達A「蛇吞象」併購疑點重重
    從總資產、營收規模上來看,深桑達A遠不及標的中國系統,這起"蛇吞象"的併購案背後也疑點重重。8月10日,深交所向深桑達A發去重組問詢函,拋出11問。標的估值合理性、部分交易對方未進行業績承諾的原因、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層面資產負債率大幅攀升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深桑達A給監管層及投資者們一個交代。交易若順利完成,意味著中國系統的資產通過置入深桑達A的方式實現證券化。
  • 臺灣地區五大金控家族風雲
    國泰與富邦蔡家—以小吃大  國泰蔡萬霖家和富邦蔡萬才家本為一家,1979年分家後,蔡萬霖以所分得的國泰人壽為基礎,成立了國泰人壽集團,後更名為霖園集團,但業務仍然以「國泰」命名。經過了蔡萬霖和兒子蔡宏圖兩代的苦心經營,國泰蔡家在「金融改革」以前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企業家族。
  • 55億「蛇吞象」 正通併購中汽南方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煦 日前,正通集團以55億元收購了中汽南方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這不僅意味著國內汽車流通領域誕生了第一大併購案,也意味著經銷商集團上演了一幕「蛇吞象」。2010年正通汽車銷售營業額76.11億元,位居中國汽車經銷商排行榜第20位;而被兼併的中汽南方同年營業額161.81億元,位列排行榜第9位。
  • 成敗「蛇吞象」式併購 超百億債務壓頂天齊鋰業股東半年減持4次
    兩年前一場「蛇吞象」的海外併購,讓亞洲最大的鋰產品生產商天齊鋰業(002466.SZ)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0月20日,天齊鋰業披露2020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27億元,同比下降36.09%,歸母淨利潤從去年同期1.39億元驟降至-11.03億元,由盈轉虧。
  • 鋰行業迎拐點天齊鋰業漲停,但「蛇吞象」併購背後臨超百億債務到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兩天天齊鋰業剛剛發布過公告,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合計1150萬股公司股份質押給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用途為自身業務需要。截至公告日,天齊集團累計質押股數約為3.55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74.68%;公司股東張靜累計質押股數約為6679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87.10%。
  • 長源電力上演「蛇吞象」式併購:欲購買湖北電力100%股權
    來源:華夏能源網五月初,國家能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長源電力(000966.SZ)率先掀起了國資併購潮。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獲悉,5月5日晚間,長源電力發布公告,公司正在籌劃以包括但不限於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等方式購買國電湖北電力有限公司(簡稱:湖北電力)100%股權或其主要經營性資產,主要交易對方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再現"蛇吞象"併購 香山股份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5年資產負債率高達60%以上,虧損母公司出售盈利子公司均勝電子2011年借殼遼源得亨股份有限公司實現A股上市後,此後以上市公司為平臺多次開展了併購。先是於2012年以24億元併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Preh,又於2015年以6.8億元併購內飾供應商德國Quin。
  • 蛇吞象的資本遊戲,能給我們帶來回報嗎?
    上漲的理由,幾乎都是一致的:蛇吞象的資本併購遊戲。1我們先看:韋爾股份。這家公司原來做的是半導體的分銷業務,定位是渠道商,技術含量低,毛利潤低,在行業內沒有存在感。蛇吞象的標的是:豪威科技,她的主營產品是CMOS圖像傳感器(簡稱:CIS),用在手機攝像頭裡。但是,「豪威科技」自身處於技術和發展的上升期嗎?恰恰相反。2011年之前,她確實是全球CIS龍頭企業,並進入蘋果公司供應鏈中。
  • 經典併購回顧:吉利與沃爾沃的「蛇吞象」故事
    溫馨提示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併購信息,請關注財董併購觀察專業視角,聚焦併購,深度觀察,打造併購領域強勢新媒體//科普企業背景//沃爾沃集團(英文連企業信用評級都被穆迪降至「垃圾級」(「注釋:穆迪長期債務評級是有關固定收益債務相對信用風險的意見,而這些債務的原始到期日須為一 年或以上。這些評級是關於某種金融債務無法按承諾履行的可能性,同時反映違約機率及違約 時蒙受的任何財務損失。)福特汽車內部也存在諸多問題,如產品品質大打折扣、銷售額過分依賴SUV和皮卡、市場競爭力單一,團隊內部工作效率低等等。
  • 74歲的柳傳志和34歲的聯想:「蛇吞象」背後的故事
    「我開始辦公司的時候已經40歲了,當時並沒覺得歲數大,但如果真要是50歲了可能就弄不動了,但結果正趕上時代。」「蛇吞象」背後的故事雖然聯想集團已經逐步擺脫對單一PC業務的依賴,但PC毋庸置疑還是當下聯想集團的支柱業務。而這背後,併購一直是聯想集團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之一。
  • 再現「蛇吞象」併購,賣體重秤的香山股份20億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另外,對於曾經的「併購狂」均勝電子來說,此番收購是否能緩解囊中羞澀也未知。「體重秤」跨界收購「汽車零件」,或為切入「新能源」概念股香山股份稱,通過此次併購,公司將切入高端汽車零部件領域,在汽車智能座艙飾件與新能源智能充電樁及高壓充配電系統實現突破。
  • 小鴨集團併購車橋民企國基泰祥!
    在2020年辭舊迎新的最後一天,濟南國資企業邁出併購民企的戰略合作新步伐。經濟導報記者獲悉,2020年12月31日,山東小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小鴨集團」)與山東國基泰祥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下稱「國基泰祥」)舉行車橋生產戰略合作暨增資擴股籤約儀式。
  • 券業籌劃大合併,43隻A股券商較周五半日成交高出百億,市場正關注...
    兩大消息刺激板塊行情券商板塊近兩個交易日行情受到刺激,主要是源於兩大消息。消息一:國聯證券籌劃吸收合併國金證券。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國聯證券作為一家國有券商,引進民營券商靈活高效的發展理念、經營機制,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而民營券商也能更好的藉助國聯證券的資源稟賦、社會資源,提高抗風險能力。雙方將將在資本金規模、財富管理、承銷保薦、資產管理等各個方面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 中國華融旗下金控平臺閃崩!此前剛剛換帥,華融又發生...
    機構狂賣千萬股在華融金控殺跌過程中,充當空頭主力的是基石證券的席位。根據富途實時數據顯示,基石賣出1093.64萬股,星展唯高達賣出272.82萬股,中銀國際買入75.01萬股,富途買入51.85萬股。據勾股大數據顯示,華融金控(0993.HK)券商持倉沒有明顯的集中,此前持股最高的是基石證券持有6.75%。
  • 環保行業又現「蛇吞象」: 城發環境擬吸並「啟迪」
    環保行業又現「蛇吞象」式併購。作為河南投資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城發環境近兩年才開始大力發展環保業務。根據三季度報告,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城發環境總資產為114.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43.8億元;啟迪環境總資產為44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152億元,從總資產方面講,是城發環境的近4倍。因此,此次交易可謂是「蛇吞象」。
  • 【藍鯨解析】千億國際教育蛋糕,上市公司的切法與吃法
    千億級國際教育是如此被上市公司所看重,無疑在宣告著國際教育的風口到來。 上市公司的國際教育吃法: 業務升級+結構調整 對於國際教育的行業特點,業界專家認為其存在行業差異化水平低、營收和利潤水平不平衡、行業準入門檻高等等,這就導致了上市公司多以併購方式進入該領域。
  • 天齊鋰業自曝120多億貸款可能還不上 「蛇吞象」後遺症如何化解?
    上周五晚間公告中,天齊鋰業提到,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這筆高額併購貸款,源於天齊鋰業併購SQM鹽湖一事。目前,天齊鋰業要化解「蛇吞象」後遺症,一方面需要獲得中信銀行展期,另一方面更需要籌措償債資金——比如引入戰投等。
  • 走進股東大會廣船「蛇吞象」注入黃埔文衝船廠 中船集團資產證券化...
    注入黃埔文衝「蛇吞象」  在會議上,最受關注的議題當屬中國船舶(600150)工業集團即將注入的資產——黃埔文衝船廠。  廣船國際此次收購黃埔文衝是一次「蛇吞象」的運作。2013年廣船國際營業收入41.66億元,利潤總額0.28億元,而黃埔文衝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是廣船國際同期的2.42倍和12.8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