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行業迎拐點天齊鋰業漲停,但「蛇吞象」併購背後臨超百億債務到期...

2021-01-10 騰訊網

近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熱,使得在電池領域鋰的消費保持較高韌性。再加上鋰價出現反彈,昔日的龍頭天齊鋰業(002466)在9日迎來漲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兩天天齊鋰業剛剛發布過公告,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合計1150萬股公司股份質押給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用途為自身業務需要。

截至公告日,天齊集團累計質押股數約為3.55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74.68%;公司股東張靜累計質押股數約為6679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87.10%。

面臨著百億債務到期,

4.64億應付利息未付

10月20日,天齊鋰業發布了三季報。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24.27億元,同比下跌36.09%;淨利潤為虧損11.03億元,同比減少890.95%。同時,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淨利潤為虧損13.6億元到22.7億元。

值得警惕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高達12.86億元。

天齊鋰業表示,2018年度公司為完成SQM(智利礦業化工公司)股權購買新增併購貸款35億美元,使公司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大幅上升,加之受行業周期性調整、公司主要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降。公司2019年原計劃同步實施的資本市場融資未能按照目標進度和金額完成,降槓桿、減負債工作不達預期。

除了大幅虧損以外,天齊鋰業還面臨著巨額債務違約風險。

截止到2020年9月底,其「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餘額仍高達133.05億,其中有120億是必須在2020年四季度償還的併購貸款。

而目前,天齊鋰業資產負債率高達81.26%,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為12.94億元。截至2020年9月底,累計應付未付銀團併購貸款利息金額約4.64億元。

9月30日,天齊鋰業還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對於併購貸款的償債壓力,天齊鋰業方面稱,公司已經向銀團正式提交了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

但目前尚在審批中,仍存在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截至目前還沒確切的消息。

靠「蛇吞象」式併購一度成為中國「鋰王」

天齊鋰業發家要從其野蠻併購說起。

2010年8月,天齊鋰業登陸A股市場。上市之初,公司的資產僅為10億左右,2010年-2012年,公司淨利潤在3000萬元-4000萬元左右徘徊。

此後幾年,隨著鋰電產品需求增大,公司不斷併購將業務逐步擴張。

不過,天齊鋰業的擴張方式很「野蠻」,通過兩次「蛇吞象」式的併購逐步壯大了自身的陣營。

2013年,天齊鋰業以30.41億元獲得了泰利森51%股權,後者擁有其位於西澳大利亞的格林布希鋰輝石礦藏,為天齊鋰業的鋰資源提供了保障。

此後在2014到2017年間,天齊鋰業歸母淨利潤由1.31億元升至21.45億元,其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下。

或許是嘗到了甜頭,到了2018年,公司以40.66億美元收購了SQM(智利礦業化工公司)的23.77%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按當時的匯率折合人民幣約為259億元。

當時天齊鋰業淨資產規模僅百億出頭,帳面上的貨幣資金不到40億元。為此,天齊鋰業選擇了貸款,其中收購資金來源中有35億美元屬於跨境併購境內、境外銀團貸款,財務槓桿非常之大。

併購的效果立竿見影,天齊鋰業業績很快水漲船高,營業收入從2014年的14.2億元,到2018年已飆升至62.4億元;歸母淨利潤則從1.31億元增長至22億元;期間公司市值一度超800億元,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鋰王」。

併購後遺症頻現,

巨額投資前途未卜

不過這麼一大筆貸款下來,對天齊鋰業的財務情況影響是巨大的,沒過多久就反映在財務報表上。

2018年9月底,天齊鋰業帳面上的長期借款餘額是18.79億,18年底,飆升到253.26億,淨增加了234.47億元。

2017年,天齊鋰業的利息支出只有3000萬出頭,到2018年猛增到4.15億,2019年再飆升到20.45億。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後來鋰價跌下去了,天齊一方面要應對併購借款的還款壓力,另一方面卻不得不計提巨額商譽減值。

天齊鋰業曾在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表示,預測SQM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淨利潤將分別達到5.78億美元、9.37美元、11.46億美元、17.21億美元。

而2019年SQM淨利潤為15.61億元(約合2.34億美元),相比2018年大幅下滑46.47%。以持股比例計算,SQM的利潤貢獻為4.04億元,而當年用於併購SQM產生的利息費用16.5億元,很明顯是個虧本生意。

於是,在2019年天齊鋰業對SQM計提減值準備約52.79億元,受此影響,天齊鋰業2019年歸母淨利潤虧損59.83億元。

除了瘋狂併購,天齊鋰業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也同樣激進。

截止到2019年底,天齊鋰業投資額在10億以上的在建項目有4個,分別是:鋰精礦三期項目24.85億、氫氧化鋰一期項目37.12億、氫氧化鋰二期項目16.7億、2萬噸碳酸鋰項目14.31億。

不過在最新的三季報中公司披露到,截至目前,公司在澳大利亞奎納納建設的一期氫氧化鋰項目調試進度放緩;該項目調試進度、投產及達產不及預期。

在財報中公司還提到,此前已經啟動的其他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天齊鋰業遂寧安居區年產2萬噸碳酸鋰工廠項目」、「第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未來可能面臨因暫時無法繼續投入導致前期投入無法完全收回的風險,這意味著這些巨額在建工程還未投產。

從政策上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剛剛發布,《規劃》還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另外鋰價同時受到需求拉動和成本支撐,價格上漲預計加速。雖然行業終於迎來了拐點,但天齊鋰業的債務危機已經到了懸崖邊緣,能否迎來轉機還並不好說。

相關焦點

  • 124億元債務月底到期!天齊鋰業「蛇吞象」併購,2年巨虧71億元
    百億債務或違約近日,300億市值的「鋰電股巨頭」天齊鋰業(002466.SZ)發布公告稱,公司此前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4億元)將於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
  • 成敗「蛇吞象」式併購 超百億債務壓頂天齊鋰業股東半年減持4次
    兩年前一場「蛇吞象」的海外併購,讓亞洲最大的鋰產品生產商天齊鋰業(002466.SZ)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0月20日,天齊鋰業披露2020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27億元,同比下降36.09%,歸母淨利潤從去年同期1.39億元驟降至-11.03億元,由盈轉虧。
  • 天齊鋰業自曝120多億貸款可能還不上 「蛇吞象」後遺症如何化解?
    上周末,天齊鋰業(002466,SZ;昨日收盤22.69元)自曝120多億元可能還不上。11月16日開盤後,市場選擇用腳投票,截至當日收盤,股價下挫7.69%。上周五晚間公告中,天齊鋰業提到,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這筆高額併購貸款,源於天齊鋰業併購SQM鹽湖一事。
  • 鋰的風暴:天齊鋰業800億市值大賭局
    鋒靂視角》800億市值的天齊鋰業,天價收購背後,伴隨著巨額貸款與利息。》新能源產業爆發帶來的業績增長,與迫近還本付息期的百億債務,是天齊鋰業的生死賽跑。「57元全部賣出!目前,天齊鋰業的掌門人是蔣衛平,自2007年接手鋰鹽廠後,一手將一家連年虧損的企業發展成了市值超800億元的鋰電王國。鋰,作為自然界最輕的金屬元素,擁有著廣泛的應用。小到鋰電池,電動汽車,大到航空航天、核工業,都是鋰的下遊產業鏈。
  • 一代「中國鋰王」跌落,上演兩次「蛇吞象」,今124億債務或違約
    11月16日,在大部分股票集體飄紅的同時,尤其是新能源產業的股票幾乎都在上漲的同時,300億市值的鋰電巨頭天齊鋰業卻出現了開盤跌停的情況,雖然之後跌幅出現了收窄,但截止到晚間,跌幅達到了7%左右。其實,天齊鋰業的股價出現下跌,主要是由於之前自曝的一個百億債務違約,因此才導致了天齊鋰業股價出現了下滑,一時間, 天齊鋰業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 機構狂買 天齊鋰業漲停!
    背上巨額貸款 減持還債天齊鋰業此前在鋰礦價格高位時進行了一場「蛇吞象」的海外併購,高價買入澳大利亞泰利森鋰礦股權和全球第二大鋰礦供應商智利SQM股權,為此背上了巨額負債。儘管一時間擁有全球最好的鋰礦資源,但並不能馬上投產見效。2018年,天齊鋰業為購買SQM股權背上巨額貸款35億美元。
  • 天齊鋰業「自救」二十八天 償債危機如何化解成關注焦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天齊鋰業「自救」二十八天:18.84億美元到期債務展期短暫喘息,償債危機如何化解成關注焦點11月30日,註定是其證券部最為忙碌的一天,直至晚上9點過,天齊鋰業併購貸款展期公告方才正式發布出來。
  • 為何漲停!志存高遠、債臺高築的天齊鋰業是反轉了嗎?
    研究背景目前鋰電池在鋰應用中佔比在56%,因此行業增速低於新能源車和鋰電池等行業增速,2019年需求量在29.8萬噸LCE,2020年因疫情等原因增幅不大,約需30多萬噸,預計到2025年有超過70萬噸的需求量,複合增速在20%左右。
  • 暴跌暴漲下 天齊鋰業系列回顧一:蛇吞象式收購
    節選: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儘管公司已經向銀團正式提交了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但目前尚在審批中,存在貸款到期未能成功展期而公司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
  • 鋰行業吹響復甦號角天齊鋰業稱生產處於飽和狀態
    近日,天齊鋰業(002466)針對互動易平臺個別投資者對於公司生產基地是否受到債務危機影響的問題表示:目前公司各生產基地正常有序生產運營,公司2020年下半年訂單相較於上半年有所增加,生產處於飽和狀態。
  • 天齊鋰業恐被深圳交易所摘牌下市,兩年前曾成最大鋰電池生產廠家
    近年來,中國動車(新能源車)車企頻傳破產倒閉,而全球最大鋰礦生產商、號稱「鋰王」的天齊鋰業,由於先前斥資40.66億美元(約臺幣1172億元)買下世界最大的鋰生產商,智利SQM的23.77%股份,企圖掌握全世界1/4的鋰,如今卻因營運虧損債臺高築,不僅面臨約19億美元債券違約危機,
  • 鋰電池板塊股價走強天齊鋰業漲停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或續漲
    原標題:【熱股】鋰電池板塊股價走強天齊鋰業漲停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或續漲   鋰電池板塊股價午後走強,永興材料、川能動力、天齊鋰業等漲停,星雲股份漲超8%,國軒高科
  • A股有色板塊掀漲停潮千億巨頭狂飆新高!
    700億鋰業大白馬漲停控股股東拋26億減持計劃1月7日,鋰業巨頭天齊鋰業低開高走。截至午間收盤,該股封上漲停板,總市值突破700億,報73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自曝債務違約至今,天齊鋰業股價已經翻倍。有意思的是,1月6日晚間,天齊鋰業剛剛發布了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
  • 天齊鋰業: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3、受益於下遊市場發展和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公司業務需進一步發展,滿足公司拓寬融資渠道的需求 天齊鋰業是中國和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供應商。近年來,受益於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儲能需求的快速增長,全球鋰電池行業特別是動力鋰電池行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 鋰行業專題報告:雅保的全球鋰業版圖,對於中國鋰產業的啟示
    2014年,在泰利森鋰業的「爭奪戰」中,Rockwood雖最終未能控股泰利 森鋰業,但依然獲得了 49%的參股股權,與天齊鋰業在文菲爾德合資公司層面共同持有 泰利森-格林布希鋰礦。交易完成後,Rockwood擁有了全球品位最高、儲量最大、成本 最低的鹽湖資源和礦山資源,顯著強化了鋰業務的全球競爭優勢。
  • 【天齊鋰業:貸款到期 已與銀團已籤署《展期函》】11月30日晚間,天...
    【天齊鋰業:貸款到期 已與銀團已籤署《展期函》】11月30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公告,截至當日,境內銀團貸款項下的A類貸款13億美元和境外銀團貸款餘額5.84億美元,合計18.84億美元已到期。30日,天齊鋰業及相關子公司與銀團已籤署《展期函》,銀團同意將上述貸款自到期日起展期至以下日期之中的較早者:2020年12月28日;銀團代理行確認籤署的《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生效。*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天齊鋰業大漲7.56%,領漲稀有金屬板塊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3日電 今日早盤,天齊鋰業(002466)大漲7.56%,報25.04元,成交額101324萬元,換手率2.82%,振幅5.37%,量比7.03。天齊鋰業所在的稀有金屬行業,整體漲幅為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