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減持常常被視為套現跑路的利空消息,然而有時竟也能變成利好。
1月6日,天齊鋰業發布控股股東減持公告,控股股東天齊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張靜、李斯龍合計持有佔公司總股本35.24%股份,擬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總股本4%的股份,減持期為2021年1月29日起的6個月內。
通常大股東減持套現常被視為利空消息,然而天齊鋰業減持公告一出,股價不跌反漲。當日股價漲停達49.40元/股,創兩年新高。此外,數據顯示,當日機構資金領頭買入天齊鋰業,淨流入7.57億元。
根據公告,此次合計擬減持5900萬股,按1月7日每股49.40收盤價計算,市值約29億元。如果未來6個月內股價繼續上行,減持還能獲得更多資金。若減持完成,控股股東天齊集團仍持有超過25%的股份,控股地位不發生變化。
為何大股東大手筆減持呢?公告裡的原因是向天齊鋰業提供財務資助及其他資金需求,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結合此前天齊鋰業債務違約爆雷,現金流極度短缺。即便擁有澳大利亞最大鋰礦泰利森股權和智利鋰鹽湖SQM的股權,也因為缺錢和鋰價下跌未能收回投資,目前天齊鋰業最大的困難是現金流不足。因此,不難推測出控股股東減持目的就是為了還債。
這也不是天齊鋰業第一次,此前已經多次減持,而且隨著減持的進行,股價還逐步上漲。
早在2020年7月開始,天齊鋰業控股股東就開啟了減持,公司分別於2020年7月8日、2020年7月22日、2020年10月31日和2020年11月25日發布了《關於控股股東減持股份比例達到1%的公告》
12月29日發布減持計劃實施完成公告,6個月時間,控股股東天齊集團減持佔總股本的6%,減持後持仍持有佔總股本30.05%股份。
從減持速度來看,在整個減持期內是比較均勻的,在減持公告公布後還間隔了3個月才又開始減持,預計這次減持依然會保持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避免造成股價大幅波動。
背上巨額貸款 減持還債
天齊鋰業此前在鋰礦價格高位時進行了一場「蛇吞象」的海外併購,高價買入澳大利亞泰利森鋰礦股權和全球第二大鋰礦供應商智利SQM股權,為此背上了巨額負債。
儘管一時間擁有全球最好的鋰礦資源,但並不能馬上投產見效。2018年,天齊鋰業為購買SQM股權背上巨額貸款35億美元。
隨後由於鋰礦價格大幅下跌,碳酸鋰自2018年15萬元/噸下降至2019年底5萬元左右,導致SQM鋰產品價格下滑,SQM的股價也進一步下跌,天齊鋰業在2019年計提了53億元人民幣的減值準備。
2019年銀團貸款產生的利息費用高達16.50億元人民幣。天齊鋰業經營狀況逐漸惡化,加上沉重的債務利息負擔,2019年虧損59.83億元。
根據2020年三季報,天齊鋰業資產總計427億元人民幣,負債合計34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81%。
2020年11月到期18.84億美元,到期後天齊鋰業與銀團達成展期協議,2020年12月先償還部分利息即可,不過這錢最終還是要還的。
如今,控股股東減持是為了獲得流動資金,一方面用於償還負債,在不增發新股損害現有股東利益的情況下獲得融資,度過債務危機。另一方面,為了達成與IGO的交易,從而能夠讓目前一直未開工的在建的項目投產,擁有正向的現金流入。
關鍵的投產的項目是在澳大利亞奎納納建設的一期、二期氫氧化鈉項目,處於暫緩階段,至今未獲得收入回報。
直到2020年11月債務到期,天齊鋰業經過多方嘗試,終於拿出了一套救命方案。
至暗時刻迎來轉機
天齊鋰業給出了新方案,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有2億美元留給奎納納氫氧化鋰工廠用於補充資金,氫氧化鋰項目有望加快推進。
2020年12月8日,天齊鋰業公告披露旗下全資子公司TLEA擬以增資擴股形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澳大利亞上市公司IGO Limited。
IGO是澳大利亞的上市公司,主營採礦和勘探業務,在澳洲有豐富的大型礦業項目開發經驗,白衣騎士IGO的出現成為了拯救天齊鋰業的關鍵。
這次增資以IGO以現金方式出資14億美元注入到TLEA,天齊鋰業擁有TLEA51%權益,IGO持有49%的權益,其中12億美元用來償還銀團貸款,2億美元的增資將注入奎納納項目,預計奎納納一期2.4萬噸氫氧化鋰項目預計將於2021年8月投產,2022年四季度滿產。
對於市場關注的公司與IGO的交易進展,從協議籤署到交割具備一定難度,不僅包括各種審批流程,還需要境外併購銀團的參與,此外還列出了天齊鋰業必須達成交易的先決條件。預計總體耗時大約4個月至6個月。
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實控人蔣衛平將向天齊鋰業借款,此次減持可能是為了達成此交易條件。
天齊鋰業旗下擁有兩處鋰輝石精礦資源與兩處鹽湖資源。公司控股的泰利森格林布希(Greenbushes)礦山是目前在產礦山中儲量最大、資源品位最好、生產成本最低的化學級鋰輝石礦,公司全資子公司盛合鋰業擁有四川雅江縣措拉鋰輝石礦採礦權。
一旦與IGO的交易完成,天齊鋰業繼續享有澳大利亞泰利森鋰精礦的優先購買權。根據交易安排,奎納納氫氧化鋰加工項目享有泰利森鋰精礦的優先購買權,剩餘量滿足天齊鋰業國內工廠和代加工需求,IGO不享有鋰精礦優先認購權。
對於天齊鋰業來說,既引入了戰略投資者緩解了債務危機,有保留了對鋰礦的認購權。目前,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只要一切如預計那樣奎納納一期項目順利投產,天齊鋰業將在全球鋰礦在再次佔據一席之地。
來源: 同順-深研所